大海之東,有國名扶桑,唐武德二年,有海船千艘,甲兵百萬,皆張玄鳥旗,自渤海中來,殺其故主,役其人民,自扶桑、扶餘、傲來以至渤海,海上生涯皆為其國所製,又與遼東高麗互為表裏,常對中原大國有窺視之心。


    其王不知來曆,自號應神天皇,又名八幡大聖,與母神功皇後同執國柄。


    飛鳥殿上,獸香嫋嫋,深紫色的紗幕一重重垂落下來,遮斷了神功皇後和應神天皇的視線。


    微風動處,重重簾幕稍稍飄擺,便有光明熾炎,盛大如海,自罅隙間流瀉出來,簾內光明深處,隱隱可見兩名紅衣人肅然端坐,麵目手足,俱有無窮無量的光芒自內而外散發出來,教人不敢逼視。


    “此番唐廷大變,那李世民一時也難興征遼之計了,且待來年,我便可完成布置了。”


    “那李世民材略非凡,可不是簡單的人,當年楊堅身故,天下亂離,我也曾令八幡入彼方世界求事,以為龍戰三二十載,或能令我玄鳥複現於世間,詎料玉虛遣李靖等人下世相助,此事終於不成。”


    “闡門勢大,此事自然不易,那楊堅以龍天之身,乃是西方教下護法,下世為人皇,雖然終於混一了南贍部洲,但不過占了區區數十年氣運,旋即敗亡,不過一千七百年之期又已臨近,三教行當大會,今次卻不比往昔了。”


    “正是如此。”


    簾中兩人又低語了一會,微微提高音量,向簾外發問道:“玉依姬有何消息?”


    神功皇後和應神天皇伏在簾前:“啟稟兩位上皇,玉依姬傳來消息,言唐宮似有異人,仿佛與那西方教下大有關聯。”


    “西方教下?終究是不甘心麽?”簾中人低低冷笑,過了一晌,說道,“教玉依姬不可輕舉妄動,隨時將唐宮動靜報來即可,其餘事情,不要她多理會。”


    “是。”神功皇後和應神天皇伏地領命。


    簾中人再不說話,紫幕後的光芒漸漸消退,一陣大風吹來,卷起重重紗障,隻見簾內空蕩蕩的,並無人影。


    “兩位上皇去了。”神功皇後輕聲說道,與應神天皇一起直起腰來。


    玉容寂寞,黑衣垂裳,依稀卻是當年妲己模樣,隻是少了幾分嫵媚,多了幾分冷峻;那應神天皇高冠寬袍,髭須上卷,相貌威武,頗有龍虎之狀。


    神功皇後仰天喃喃自語:“蒼天,若得天隨人願,得能缺鏡重圓,我願與他共曆輪回,世世生生。”轉頭看去,見八幡目注西南,眼光迥然,放佛神思早就飄到了遠方的大陸之上。


    在兒子心中,複現祖業,成不世之功,千秋萬代,為後人傳頌,才是最緊要的吧。


    皇後輕輕歎息一聲,八幡卻未曾察覺母親的心思,兀自出神向往。


    貞觀十三年的春天到來了。


    高麗聯同東海盜匪,屢屢作亂於遼東,李世民本來打算親征,然而因朝局大變,不得不暫時擱置,轉而處理內事。


    二月,李世民下詔,以長孫無忌為太子太師,房玄齡為太子太傅,蕭瑀為太子太保,李積為東宮詹事,蕭瑀、李積同中書門下三品。又以左衛大將軍李大亮領東宮右衛率,中書侍郎馬周為左庶子,吏部侍郎蘇勖、中書舍人高季輔為東宮右庶子,刑部侍郎張行成為太子少詹事,諫議大夫褚遂良為太子賓客,東宮輔佐陣容可謂空前強大,遠遠超出了承乾做太子的時候。


    晉王李治已為太子,本應和承乾當年一樣,住在東宮,但李世民痛感與承乾父子別居,遂至隔閡日深,釀成人倫之禍,因此李治繼為太子之後,李世民特意在寢殿立政殿近旁辟出一個院落,供李治居住。李治往往一月之中倒有半個月住在這裏,父子得以朝夕相見,自然情分便親密了許多,許多事也就不致引起誤會。


    這一日,李世民如常駕出兩儀殿,與群臣商談政事。


    庭中春花燦爛,穆善才手抱琵琶,跪坐在立政殿前台階之上,仰看浮雲,輕攏慢撚,撥弦作歌。


    “翩翩兮朱鷺,來泛春塘棲綠樹。


    羽毛如翦色如染,遠飛欲下雙翅斂。


    ……”


    弦聲清切,響入行雲,立政殿宮人都停了手中活計,聽穆善才彈而複唱。


    初時溫柔婉轉,柔情萬種,漸漸地弦聲迫促,如百萬金鈴旋於玉盤之上,蕭寒肅殺之意撲麵而來。


    “……避人引子入深塹,動處水紋開灩灩。


    誰知豪家網爾軀,不如飲啄江海隅。”


    眾宮人念及身世,都不僅黯然神傷,輕輕發歌相和,思緒悠然,更有人眼角已是淚光盈盈。


    一名女子從北苑走來,眾宮人遠遠瞥見這女子,連忙站起身來。


    那女子姓武,小名媚娘,貞觀十一年春被選入宮,算來入宮隻有兩年,雖然年紀尚少,隻因生得美貌,性情又乖巧伶俐,入宮不久便被封為五品才人,位份雖然不高,卻很受皇帝喜愛,常來立政殿左右侍候皇帝起居,眾宮人自然不敢怠慢。


    “才人。”武才人走近前來,眾宮人屈膝為禮,隻有穆善才依然懷抱琵琶,弦聲不絕。


    “善才又作了新曲啊。”武才人笑盈盈問道。


    穆善才這才停了琵琶,微微側身點首為禮:“是。”


    將近中午了,春日明媚的陽光灑落下來,照在武才人身上,她今年才十五歲,身量卻已完全長成,修軀挺拔,雪白嬌嫩的肌膚在陽光的照耀下幾同透明,卻又隱隱透出蓮花一般的嫣紅來。


    才人長得真美,好像比去年又更勝了好幾分,眾宮人雖然同為女子,此刻見了這驚人的美貌,卻也不禁有點精神恍惚。


    立政殿側,李治在閣中讀書,受穆善才琵琶所感,出殿來聽,卻正看見武才人立於殿前陽光之下,春山眉黛,眼波盈盈,含笑與眾宮人說話。


    李治呼吸一窒,手中的書卷啪的一聲落在了地上,連忙彎腰拾起,心慌意亂地退了回去。


    眾宮人聽得響動,回頭察看,卻什麽也沒有看到,武才人仿佛有點心神不定,匆匆走入殿內,眾宮人都散了開去。


    立政殿前,穆善才抱著琵琶,依舊跪坐不動,眼角餘光所到,露出一絲冷笑。


    夜深了。


    李世民此時還有貞觀初年儉約之風,三更過後,宮裏除了幾個緊要處,其餘地方的燈火都已熄滅,整個太極宮沉沒在一片黑暗中。


    忽有一柄曲頸玉石琵琶從黑暗中浮出,升上天空,向著北苑緩緩飛去。


    武才人就住在北苑,那琵琶到了北苑上方,停住不動,卻有無聲的音波在周圍的空氣裏蕩漾出去。


    武才人正在夢寐之中,那音波侵入夢中,武才人在榻上輾轉反側不已。


    一片昏黑之中,穆善才屈膝端坐,雙臂舉起,十指飛速撥動。


    待這一曲亂神終了,那時此女便受我所製,任我馭使了,穆善才冷冷而笑,但黑暗中自然無人看得見她臉上笑意。


    這時卻有七色玲瓏的浩然毫光從武才人頸項間透射上來,光毫所到,亂神曲仿佛遇到了無形的水晶屏障,再也近不得武才人之身。


    穆善才眉頭一皺:那是什麽?卻又不類中土道法。


    心下思量,手底卻不甘心,無形的琵琶聲如飄風驟雨,從空中急落而下,毫光亦於同時大漲,衝上夜天,與琵琶聲相持不下。


    “妖孽!”一聲清厲的叱喝忽而在穆善才心底響起。


    那柄玉石琵琶如受大力一擊,在空中滾了幾滾,落將下來,穆善才縱身躍起,接住琵琶,臉色煞白,喘息了一刻,身形一晃,消失在黑暗中。


    “師父,剛才怎麽啦?”青燈如豆,蒲團之上,優曇輕聲向師父發問。


    “沒什麽。”白衣的比丘尼手持念珠,淡淡說道,頓了一頓,複又說道:“優曇,師父行將歸去,以後你要小心在意,守護明空師妹。”


    “啊,師父你要去哪裏?”優曇驚訝道。


    妙賢不答,站起身來,躍入院中,伸手一招,喀的一聲輕響,一根竹枝已在手中:“徒兒,來,自今日起,為師授你劍術,也好護我佛正法,光我佛遺教。”


    幢幢碧影水幕一般在院中展開來,依稀可見兩名女尼緇衣翻飛,轉折起縱,飛旋如電,不時傳來清脆的喀喀交擊之聲。


    此刻弘福寺內,玄奘垂眉趺坐,深入無際大定,心中驀然如有所動,站起身來,推門出屋,往太極宮方向看去,七色光毫恰於此時一閃而逝,龍光紫氣盤結旋繞,煌煌然並無異狀,玄奘低首沉思,並無所得,輕輕搖了搖頭,返身入屋。


    大鮮卑山雪嶺數萬裏,莽莽橫過北俱蘆洲。


    大鮮卑山之麓,靜輪宮風輪八向,露盤璀璨,巍巍然挺出雲煙之外。


    千乘萬騎,青旗一色,東出雲中金城,逶迤數十餘裏,至於靜輪宮前。


    魏主燾親披純青道服,一步步登上數千級的台階。


    靜輪宮前,道壇之上,丘處機高冠羽衣,執符持籙,長須飄拂,風采儼然。


    兩班弟子執拂提爐,鳴鍾擊磬,此情此景,可謂赫然盛事。


    魏主至道壇之前,與群臣一片青袍,深深下拜。


    丘處機手托太平玉符,朗聲說道:“陛下神武應期,天經下治,當以兵定九州,後文先武,以成太平真君。”


    魏主登壇受符已畢,群臣一一上前受籙,魏國百僚,皆為道徒。


    儀禮已成,魏主轉過身來,向群臣諸軍舉符示意,司徒崔浩與群臣拜於階下,山呼萬歲:


    “陛下神武應期,天經下治。”


    太平真君萬年。


    兵定九州,後文先武。


    ……”


    數日之後,魏主應崔浩所奏,罷廢佛教,詔曰:“昔後漢荒君,信惑邪偽,妄假睡夢,事胡妖鬼,以亂天常,自古九州之中無此也。誇誕大言,不本人情。叔季之世,暗君亂主,莫不眩焉。由是政教不行,禮義大壞,鬼道盛熾,視王者之法,蔑如也。自此以來,代經禍亂,天罰亟行,生民死盡,五服之內,鞠為丘墟,千裏蕭條,不見人際,皆由於此。朕欲除偽定真,複羲農之治。其一切蕩除胡神,滅其蹤跡,庶無謝於風氏矣。雖言胡神,皆非真實。至使王法廢而不行,蓋大奸之魁也。有非常之人,然後能行非常之事,非朕孰能去此曆代之偽物!有司宣告征鎮諸軍、刺史,諸有佛圖形像及胡經,盡皆擊破焚燒,沙門無少長悉坑之。”


    北魏曆代皆崇信佛教,至此佛法盡廢,唯餘雲中金城招提寺一所,以供皇太後竇迦陵禮佛,此外佛寺盡毀,經書盡焚,佛像俱倒,永寧寺供奉的常在不滅、顯身於實報土和寂光土的佛尊,文明皇太後親手製作磨光的十六丈金銅盧遮那佛,烏瑟高聳,為天上雲霧所遮;眉間白毫,尊容恰如滿月,而今頭發被燒落,身體銷熔委頹。八萬四千種尊容,已如秋月為五重之雲遮掩;四十一地之瓔珞,恰似夜星被十惡之風所吹。煙塵蔽空,烈焰衝天,目睹者不忍正視,耳聞者為之喪膽。華嚴、法華之聖教,全無一卷存留。北洲僧人被殺者以數十萬計,餘者或還俗藏匿,或逃往唐土,魏國上下,皆聞號哭之聲。


    是歲,乃魏主燾太平真君元年,唐皇李世民貞觀十三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神歸真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如是我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如是我雲並收藏封神歸真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