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吸了一口氣,荀彧鎮定自若的將孩子的來曆解釋了一遍,在確定荀攸明白他是什麽意思之後才鬆了一口氣。
大侄子眼中那惋惜的意味他可沒有錯過,若不是因為他是長輩,恐怕接下來就是一場逃脫不得的說教了。
至於說教的內容,不用說他也是明白的。
雖然和他一般年紀的人大多孩子都及腰高了,但是他對成家卻沒有那麽強烈的欲望,左右荀氏家丁興旺,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也不少。
成家一事......不急......
好在兄長們知道他的情況,在他沒有主動提及的時候也沒有非要他娶親。
簡單和大侄子說了兩句,看著旁邊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的曹洪,荀彧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後轉身離開了這兒。
年輕人就是有精力啊!
被荀彧那老懷欣慰的眼神看的有些瘮得慌,曹洪搓了搓手臂,緊接著也告辭離開了,留下荀攸一人在原地搖了搖頭,歎了一口氣轉身去了書房,
有荀攸的援手,幾人放在郭奕小娃娃身上的心總算能收回來一些,而見了曹操的郭嘉也正式留在了兗州。
不愧是史上讓曹操偏心偏的沒邊兒的謀士,郭嘉剛剛到來便直接提到了和荀攸一樣的官職,要不是現在軍中還沒有那麽多謀士,怕是一來就先招人嫉恨了。
荀彧不知道的是,在如今的情況下,曹操如此看重郭嘉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這人是他推薦來的。
荀家文若的眼光他曹孟德還是信得過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文若有德有才,身邊人必然差不了哪兒去,更何況還是他極其推崇的人。
郭嘉安置下來不久,自徐州一路護送至昌邑的曹嵩曹昂一行也終於到了地方。
大公子曹昂如今正年輕氣盛的半大少年正是惹人頭疼的時候,隻不過因為從小的經曆,曹昂身上倒是帶了些尋常孩子沒有的穩重。
可是就是再穩重,如今的曹昂也隻是個十幾歲的半大孩子,還是個一心建功立業為父爭光的孩子,平日裏喜歡的是在軍營裏訓練,而不是在府裏拿著書不出門。
早知道大兒子的性子,曹操也沒有強逼著他做些什麽,文武雙全雖然更好,但是也並不是那麽重要,曹昂隻要學好禦下之術,文采什麽的可以先放在一邊兒。
亂世之中,能讓人活下來的本事才算是真本事。
話雖如此,該學習的曹昂也都沒拉下,身為他曹孟德的兒子,大字不識一個說出去豈不讓人笑話?
隻不過這教導先生卻不是荀攸,也不是軍中任何一位謀士,而是從城中挑出來的儒士,現在軍中任何一位謀士都不是有時間帶孩子的人。
在程仲德悄無聲息的滲透之下,長安城中董卓舊部終於沒忍住直接反了郭汜,如今正打的不可開交。
京城中的人在意小皇帝的生死,但是長安的人可不管,小皇帝是死是活和他們沒有半點關係,朝廷要管管的也不是他們這些散兵遊將。
幸好程昱鍾繇還記得不能讓小皇帝在長安待下去,在他們動手之前便和達成了交易帶著小皇帝悄悄出了皇宮朝著洛陽而去。
劉辨並不想離開長安,在這兒多好,每天有吃有喝有玩,所有人都不會管他,也沒人逼著他早起上朝,他才不要回洛陽。
但是看著身邊人的臉色,就算心中不情不願,劉辨也隻能老老實實跟著離開。
若是不走,這些人估計又要在他耳邊念叨了,什麽天子之軀貴重無比不能長期流落在外,什麽陛下要以大局為重不能任性妄為......
之前在洛陽聽的多了去了,耳朵都快長繭子了。
皇甫嵩的兵馬大部分還在洛陽地界,禁軍總要留下守衛京城,派去接應的小皇帝人馬也不多,這時候曹操的人便派上用場了。
迎皇帝回京都,功勞聽上去光鮮,帶來的效果也和聽起來一樣作用非凡,現在或許不顯,但是以後他們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定然要比現在高上許多。
有些東西是銀錢買不來的,隻看現在天子落難朝廷混亂不想往前湊,以後後悔的時候就知道有多難受了。
為了避免有人和他們搶功勞,曹軍特意加快了行程,日夜行軍到了長安郊外和程昱鍾繇匯合,但是回過頭卻發現,他們根本沒必要這麽急。
長安內亂,隻要他們兵馬離得遠根本就無人顧忌他們,而司隸四周州郡皆在冷眼旁觀,根本不想冒著被郭汜咬一口的危險前去接應。
所以,有能力又來得及去接應小皇帝的諸侯之中隻有曹操一方真正派了人馬前去。
不知道是該鬆口氣還是該緊張,曹操再次召集了手下的謀士,確定這麽做好處大於壞處才放心大膽的拉上旗幟護送小皇帝回洛陽。
不管小皇帝怎麽想,但是無疑,京都朝廷對他們的好感度蹭蹭蹭的往上漲,在劉辨順利抵達洛陽的時候請封賞的折子更是如同雪花一般源源不斷的朝著禦案飄去。
雖然知道這些東西需要他處理的沒幾個,但是隻看著那堆滿了禦案的奏折,小皇帝的臉便刷的一下拉了下來。
早說了不要回洛陽,這曹孟德真是多事兒,怎麽當初沒和董卓一起死在外麵?
心裏埋怨了無數次,看著擺在麵前的一摞摞竹簡,劉辨眼中的怨氣快要溢了出來,早知如此,在出長安的時候他就該做些什麽讓郭汜的人發現。
雖然那人現在正忙著鎮壓叛亂,但是自己可是皇帝,就這麽悄無聲息的離開他肯定是不願意的。
這麽想著,劉辨還是認命的拿出玉璽給那些要蓋上大印的聖旨蓋上章,反正他也就是個擺設而已,那些人直接將玉璽拿走不就得了,何必這麽折騰?
對朝中大臣的感官越來越壞,劉辨根本沒有想過有朝一日他不是皇帝了日子會不會還如現在這般,不管在哪兒都要許多人時時刻刻惦記著。
總之不管怎麽說,曹操派人走這一趟得到的回報是巨大的,加封鎮西將軍,朝廷承認他兗州牧的身份,手下武將謀士該升的升該賞的賞,倒是沒有白費之前的一番功夫。
隴西的混亂他們暫時沒想插手,等那邊內亂將實力消耗的差不多了再下手也不遲,以他們現在的實力也管不了那邊的事情。
不光中原一帶牽一發而動全身,隴西亦然,那邊和西涼離得近,與外族打的交道也多,就憑現在手下這幾十萬不知戰鬥力幾何的兵馬,曹孟德還真不敢過去送人頭。
袁術袁紹兩兄弟鬧的正凶,隱隱已經有了開戰的架勢,所以最近曹操也沒那個心思特意再去隴西刷存在感。
在潁川的沮授雖然沒有表明接下來要到兗州,但是卻說了不會回冀州,隻這一點曹操心中就有底了,不回冀州不就是有留在兗州的打算了嗎。
而荀彧花了大心思找到的崔琰倒是沒有辜負他花費的心思,一番交談之後更是直接留在了昌邑,所以近來曹操心情愉悅不是沒有原因。
對崔季珪慕名已久,和曹操商量了之後荀彧便直接讓人先在他身邊熟悉一下軍中狀況,等有了戰事再真正獨當一麵。
雖然以崔琰的能力,熟悉軍務這種小事用不著荀彧親自來帶,獨擋一麵更不用等到以後在後,但是曹操還是同意了荀彧的要求。
看著崔琰那張嚴肅正經的臉,再看看他旁邊荀攸同樣沒有什麽表情的臉,曹操揉了揉太陽穴,轉頭看向荀彧帶著笑意的臉平複一下心情。
還好文若誌才天天都是笑意盈盈的,奉孝更是性子活躍,若都像荀公達崔季珪一般,隻怕他對召集所有謀士議事都有些撐不住。
公達和文若是叔侄,更是在一起待了這麽多年,怎麽偏偏一人溫文爾雅,另一人就硬成石頭了呢?
年紀輕輕的,都板著張夫子臉算個怎麽回事兒?
不過這想法曹操也就隻在心裏想想,就算天天板著臉,他手下的那些謀士也個個都是模樣周正招人羨慕的。
前些天袁本初派使者前來兗州,而他的用意曹操等人也清楚的很。
以現在的形勢來看,和袁本初合作也沒有什麽壞處,畢竟比起袁術公孫瓚等人,曹操和袁紹好歹有著自小時候處出來的情誼在。
荀彧府上,崔琰荀攸二人正端坐在書房之中,放著火爐的房間比之外麵不知暖和了多少,倒是讓人有種昏昏欲睡的感覺,不過這幾人卻沒有清閑到能睡過去的程度。
合作歸合作,但是怎麽合作還是要好好商討一下。
軍中大部分人將心思放在了已經成為正規軍隊的青州兵身上,招呼冀州來使的活兒便落到了荀彧身上,正好大侄子還在,荀彧便直接將人拉了過來。
這幾天外麵太冷,又有些要落雪的趨勢,難得逃得一次懶,荀彧便直接將人喊到自家書房來了。
知道荀彧的性子,荀攸崔琰住的也不遠,因此沒說什麽就直接轉移了辦公地點。
戲誌才前些天走了一趟鄄城,那邊的布防很是重要,總得親自去看看才能放得下心,這一趟去的時間足有半月,直到今日才回來像曹操匯報。
看著外麵飄著的雪花,戲誌才裹緊了最外層的氅衣,心思一轉便朝著荀彧府上而去。
這天氣極其適合溫酒談心,許久不見文若,也不知道他們之前埋下的好酒有沒有取出來。
這麽想著,戲誌才一路走了過去,外麵門房看到他的到來立即迎了上去,雪天路滑,還是小心點為好。
順著以往的路線直接朝著書房而去,路上看到端著酒器的婢女,戲誌才多嘴問了一句,“文若今日可有客人?”
婢女微微俯身而後將書房裏的情況說了一下,剛剛處理完政務的荀彧看外麵落雪了便讓人將樹下埋的酒挖出來,並留了荀攸崔琰一同用飯。
他偷懶將辦公地點變成了家裏,一場酒還是管的起的。
戲誌才腳步一頓,貌似沒什麽想法垂眸跟著婢女去了用飯的地方,隻不過原本上揚的嘴角卻在不知不覺中抿了起來。
又是崔季珪!
作者有話要說:戲爹(委屈):那是我埋的酒,你現在竟然用來招待別人?!
大侄子眼中那惋惜的意味他可沒有錯過,若不是因為他是長輩,恐怕接下來就是一場逃脫不得的說教了。
至於說教的內容,不用說他也是明白的。
雖然和他一般年紀的人大多孩子都及腰高了,但是他對成家卻沒有那麽強烈的欲望,左右荀氏家丁興旺,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也不少。
成家一事......不急......
好在兄長們知道他的情況,在他沒有主動提及的時候也沒有非要他娶親。
簡單和大侄子說了兩句,看著旁邊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的曹洪,荀彧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後轉身離開了這兒。
年輕人就是有精力啊!
被荀彧那老懷欣慰的眼神看的有些瘮得慌,曹洪搓了搓手臂,緊接著也告辭離開了,留下荀攸一人在原地搖了搖頭,歎了一口氣轉身去了書房,
有荀攸的援手,幾人放在郭奕小娃娃身上的心總算能收回來一些,而見了曹操的郭嘉也正式留在了兗州。
不愧是史上讓曹操偏心偏的沒邊兒的謀士,郭嘉剛剛到來便直接提到了和荀攸一樣的官職,要不是現在軍中還沒有那麽多謀士,怕是一來就先招人嫉恨了。
荀彧不知道的是,在如今的情況下,曹操如此看重郭嘉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這人是他推薦來的。
荀家文若的眼光他曹孟德還是信得過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文若有德有才,身邊人必然差不了哪兒去,更何況還是他極其推崇的人。
郭嘉安置下來不久,自徐州一路護送至昌邑的曹嵩曹昂一行也終於到了地方。
大公子曹昂如今正年輕氣盛的半大少年正是惹人頭疼的時候,隻不過因為從小的經曆,曹昂身上倒是帶了些尋常孩子沒有的穩重。
可是就是再穩重,如今的曹昂也隻是個十幾歲的半大孩子,還是個一心建功立業為父爭光的孩子,平日裏喜歡的是在軍營裏訓練,而不是在府裏拿著書不出門。
早知道大兒子的性子,曹操也沒有強逼著他做些什麽,文武雙全雖然更好,但是也並不是那麽重要,曹昂隻要學好禦下之術,文采什麽的可以先放在一邊兒。
亂世之中,能讓人活下來的本事才算是真本事。
話雖如此,該學習的曹昂也都沒拉下,身為他曹孟德的兒子,大字不識一個說出去豈不讓人笑話?
隻不過這教導先生卻不是荀攸,也不是軍中任何一位謀士,而是從城中挑出來的儒士,現在軍中任何一位謀士都不是有時間帶孩子的人。
在程仲德悄無聲息的滲透之下,長安城中董卓舊部終於沒忍住直接反了郭汜,如今正打的不可開交。
京城中的人在意小皇帝的生死,但是長安的人可不管,小皇帝是死是活和他們沒有半點關係,朝廷要管管的也不是他們這些散兵遊將。
幸好程昱鍾繇還記得不能讓小皇帝在長安待下去,在他們動手之前便和達成了交易帶著小皇帝悄悄出了皇宮朝著洛陽而去。
劉辨並不想離開長安,在這兒多好,每天有吃有喝有玩,所有人都不會管他,也沒人逼著他早起上朝,他才不要回洛陽。
但是看著身邊人的臉色,就算心中不情不願,劉辨也隻能老老實實跟著離開。
若是不走,這些人估計又要在他耳邊念叨了,什麽天子之軀貴重無比不能長期流落在外,什麽陛下要以大局為重不能任性妄為......
之前在洛陽聽的多了去了,耳朵都快長繭子了。
皇甫嵩的兵馬大部分還在洛陽地界,禁軍總要留下守衛京城,派去接應的小皇帝人馬也不多,這時候曹操的人便派上用場了。
迎皇帝回京都,功勞聽上去光鮮,帶來的效果也和聽起來一樣作用非凡,現在或許不顯,但是以後他們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定然要比現在高上許多。
有些東西是銀錢買不來的,隻看現在天子落難朝廷混亂不想往前湊,以後後悔的時候就知道有多難受了。
為了避免有人和他們搶功勞,曹軍特意加快了行程,日夜行軍到了長安郊外和程昱鍾繇匯合,但是回過頭卻發現,他們根本沒必要這麽急。
長安內亂,隻要他們兵馬離得遠根本就無人顧忌他們,而司隸四周州郡皆在冷眼旁觀,根本不想冒著被郭汜咬一口的危險前去接應。
所以,有能力又來得及去接應小皇帝的諸侯之中隻有曹操一方真正派了人馬前去。
不知道是該鬆口氣還是該緊張,曹操再次召集了手下的謀士,確定這麽做好處大於壞處才放心大膽的拉上旗幟護送小皇帝回洛陽。
不管小皇帝怎麽想,但是無疑,京都朝廷對他們的好感度蹭蹭蹭的往上漲,在劉辨順利抵達洛陽的時候請封賞的折子更是如同雪花一般源源不斷的朝著禦案飄去。
雖然知道這些東西需要他處理的沒幾個,但是隻看著那堆滿了禦案的奏折,小皇帝的臉便刷的一下拉了下來。
早說了不要回洛陽,這曹孟德真是多事兒,怎麽當初沒和董卓一起死在外麵?
心裏埋怨了無數次,看著擺在麵前的一摞摞竹簡,劉辨眼中的怨氣快要溢了出來,早知如此,在出長安的時候他就該做些什麽讓郭汜的人發現。
雖然那人現在正忙著鎮壓叛亂,但是自己可是皇帝,就這麽悄無聲息的離開他肯定是不願意的。
這麽想著,劉辨還是認命的拿出玉璽給那些要蓋上大印的聖旨蓋上章,反正他也就是個擺設而已,那些人直接將玉璽拿走不就得了,何必這麽折騰?
對朝中大臣的感官越來越壞,劉辨根本沒有想過有朝一日他不是皇帝了日子會不會還如現在這般,不管在哪兒都要許多人時時刻刻惦記著。
總之不管怎麽說,曹操派人走這一趟得到的回報是巨大的,加封鎮西將軍,朝廷承認他兗州牧的身份,手下武將謀士該升的升該賞的賞,倒是沒有白費之前的一番功夫。
隴西的混亂他們暫時沒想插手,等那邊內亂將實力消耗的差不多了再下手也不遲,以他們現在的實力也管不了那邊的事情。
不光中原一帶牽一發而動全身,隴西亦然,那邊和西涼離得近,與外族打的交道也多,就憑現在手下這幾十萬不知戰鬥力幾何的兵馬,曹孟德還真不敢過去送人頭。
袁術袁紹兩兄弟鬧的正凶,隱隱已經有了開戰的架勢,所以最近曹操也沒那個心思特意再去隴西刷存在感。
在潁川的沮授雖然沒有表明接下來要到兗州,但是卻說了不會回冀州,隻這一點曹操心中就有底了,不回冀州不就是有留在兗州的打算了嗎。
而荀彧花了大心思找到的崔琰倒是沒有辜負他花費的心思,一番交談之後更是直接留在了昌邑,所以近來曹操心情愉悅不是沒有原因。
對崔季珪慕名已久,和曹操商量了之後荀彧便直接讓人先在他身邊熟悉一下軍中狀況,等有了戰事再真正獨當一麵。
雖然以崔琰的能力,熟悉軍務這種小事用不著荀彧親自來帶,獨擋一麵更不用等到以後在後,但是曹操還是同意了荀彧的要求。
看著崔琰那張嚴肅正經的臉,再看看他旁邊荀攸同樣沒有什麽表情的臉,曹操揉了揉太陽穴,轉頭看向荀彧帶著笑意的臉平複一下心情。
還好文若誌才天天都是笑意盈盈的,奉孝更是性子活躍,若都像荀公達崔季珪一般,隻怕他對召集所有謀士議事都有些撐不住。
公達和文若是叔侄,更是在一起待了這麽多年,怎麽偏偏一人溫文爾雅,另一人就硬成石頭了呢?
年紀輕輕的,都板著張夫子臉算個怎麽回事兒?
不過這想法曹操也就隻在心裏想想,就算天天板著臉,他手下的那些謀士也個個都是模樣周正招人羨慕的。
前些天袁本初派使者前來兗州,而他的用意曹操等人也清楚的很。
以現在的形勢來看,和袁本初合作也沒有什麽壞處,畢竟比起袁術公孫瓚等人,曹操和袁紹好歹有著自小時候處出來的情誼在。
荀彧府上,崔琰荀攸二人正端坐在書房之中,放著火爐的房間比之外麵不知暖和了多少,倒是讓人有種昏昏欲睡的感覺,不過這幾人卻沒有清閑到能睡過去的程度。
合作歸合作,但是怎麽合作還是要好好商討一下。
軍中大部分人將心思放在了已經成為正規軍隊的青州兵身上,招呼冀州來使的活兒便落到了荀彧身上,正好大侄子還在,荀彧便直接將人拉了過來。
這幾天外麵太冷,又有些要落雪的趨勢,難得逃得一次懶,荀彧便直接將人喊到自家書房來了。
知道荀彧的性子,荀攸崔琰住的也不遠,因此沒說什麽就直接轉移了辦公地點。
戲誌才前些天走了一趟鄄城,那邊的布防很是重要,總得親自去看看才能放得下心,這一趟去的時間足有半月,直到今日才回來像曹操匯報。
看著外麵飄著的雪花,戲誌才裹緊了最外層的氅衣,心思一轉便朝著荀彧府上而去。
這天氣極其適合溫酒談心,許久不見文若,也不知道他們之前埋下的好酒有沒有取出來。
這麽想著,戲誌才一路走了過去,外麵門房看到他的到來立即迎了上去,雪天路滑,還是小心點為好。
順著以往的路線直接朝著書房而去,路上看到端著酒器的婢女,戲誌才多嘴問了一句,“文若今日可有客人?”
婢女微微俯身而後將書房裏的情況說了一下,剛剛處理完政務的荀彧看外麵落雪了便讓人將樹下埋的酒挖出來,並留了荀攸崔琰一同用飯。
他偷懶將辦公地點變成了家裏,一場酒還是管的起的。
戲誌才腳步一頓,貌似沒什麽想法垂眸跟著婢女去了用飯的地方,隻不過原本上揚的嘴角卻在不知不覺中抿了起來。
又是崔季珪!
作者有話要說:戲爹(委屈):那是我埋的酒,你現在竟然用來招待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