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國力強盛,唐太宗李世民開創了“依山為陵”的葬製,所以唐朝的墓大多工程浩大。乾陵作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堪稱國墓,修建之時又正值盛唐之時,乾陵的修建可以說涵蓋了頂級建造學與風水學的方方麵麵。
張德瘋狂的吸收著各種知識,直到乾陵修建完畢,張德記錄的各種知識已經不少了。
自古以來,墓葬的保密都以藏為主,許多優秀的工匠都是因為參加了陵墓的修建而慘遭殺身之禍。卻沒想到唐朝“依山為陵”的葬製不單單是墓穴構造堅固,更救了許多像張德這樣的墓穴匠人的性命。
唐墓堅固,尤其是像乾陵這樣的國墓,占地廣,修建時間長,使用的建造者眾多,所以藏是藏不住的,靠的就是真材實料的堅固構造,讓盜墓的人想下手都下不去。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盜掘古墓成風。國民黨將領孫連仲曾經以保護乾陵為幌子,率部下駐紮乾陵,用真槍真炮演習的辦法掩護一個師的兵力盜掘乾陵。士兵們用炸藥炸了許多處地方,卻連墓道口都沒有找到,足見乾陵的堅固。
所以唐朝沒有墓成匠人死一說。乾陵建造完成之後,張德不單沒被殺,反而因為修造有功還被委派到唐朝的修造處任職。回到家之後他把這些年所學的知識整理後編寫成了兩本書,命名為《土木集》。土木集分上下兩冊,土集講述風水學,木集講述建造學。
可後來不知道什麽原因,張德的孫子雖然也學了張德的一身本事,卻沒有繼承他的衣缽,而是幹起了盜墓的行當。張德所寫的土木集在盜墓者的眼中,竟然成了盜墓的指導手冊。
有了張德遺留下來的技術指導,張德的孫子幹起盜墓來幹的是順風順水。之後張德的孫子又把他多年盜墓生涯中遇到的墓穴中的機關之術也記錄了下來,又編寫成了工集。至此《土木工集錄》大致成型。
此後的一千多年,這三本書落在了許多人的手裏,這些人大都是盜墓之人。幾乎每一代書的主人都會把這幾本書重新編寫一次,加進去自己關於書中三個方麵的獨到的見解以及一些他們盜取墓穴的經過程,並記載下他們得到古書的經曆。
這些書的曆代主人有的本就是盜墓之人,通過這套古書成為了個中高手,也有的人是得到古書之後半路出家,借助古書幹起了盜墓的行當。就因為如此,一千幾百年來,雖然文字都不通用,但這幾本書卻一代代的舊貌換新顏,在一代代盜墓人的手裏流傳了下來。最後一次編寫的人正是陳子楊的爺爺。
在書本的最後,陳子楊的爺爺詳細的記錄了山東七殤護靈墓的結構和當初他父親的盜墓過程。記錄了他們是如何的發現這個墓,墓穴周邊的環境,盜洞的角度和長度,墓穴內石棺的擺放和外形,以及他父親在盜墓過程中的整個過程和最後的鐵條機關以及水銀滲出的情況。
雖然陳子楊的爺爺不知道他的父親是怎麽樣找出那具真的石棺的,但是通過石棺裏的屍身和隨葬品來看,陳忠德當初開的石棺是真棺。可是既然開了真棺為什麽又有後來的水銀,機關是在什麽時候被觸發的,水銀又是藏在哪裏的。陳子楊的爺爺對這些藏在他心中的疑問都在書中做了分析。並且對各種他認為可能的分析結果又都作了注解。
其中陳子楊的爺爺認為最有可能的一種解釋就是觸發水銀的機關就藏在真棺的下麵,當陳忠德用“後背升棺”開啟石棺之時,他腳下發力,觸發了機關,隻不過因為當時他太過用力,沒有發覺罷了。而那些水銀就藏在墓室正中的石柱之中,隨著機關的開啟,水銀流下,從地磚上的縫隙裏滲透了出來。
陳子楊看完這裏想到,雖然自己爺爺的猜測看似合理,但細想卻有不少的漏洞,水銀的密度很大,那麽多的水銀一定很重,就算有機關能夠托住那麽多的水銀,要是墓穴存在的時間短還可以,時間一長這機關就會被水銀壓的失效了,隻要機關失效一點,打開了哪怕一絲的縫隙,水銀那種刺鼻的氣味必定會被自己的太爺爺陳忠德提前發現。
所以陳子楊認為要麽這個墓穴建成的時間不長,機關還沒有失效,或者是幹脆自己的爺爺分析的就不對。至於陳忠德的真正死因,看來隻有去那墓穴裏看一看了,就是不知道當初棺材裏那個不腐的屍身現在怎麽樣了,要是這屍身變成了白凶可就糟了。那棺材裏還有不少的財寶吧,拿出一樣就發了。
陳子楊正做著發財夢,卻一拍腦門,想多了,現在的他連一張去山東的火車票都買不起。看來還是時候未到啊,暫時把這些事放一放吧。
兩個月的學習讓陳子楊徹底的變成了宅男,楊雷的白事大總管幹的是風生水起,自己這邊卻是兩個月滴水全無。生活艱難啊。
兩個多月的時間並沒有白白的浪費,陳子楊把書裏的內容吃透以後,把盜墓的技藝學了個七七八八。陳子楊本就是茅山地師,一身尋龍點穴的本事比書裏記載的加起來都強,不過如何根據各種信息判斷墓穴的構造和墓道的位置,如何挖盜洞以及如何破解和防範墓中的機關這些知識是陳子楊不會的,但是這些知識學起來也比尋龍點穴容易得多。
以前陳子楊跟老道師傅學的是正統的地師之術,而他在書本裏學的卻大多數都是偏門,但是就是這些偏門的知識,讓陳子楊覺得受益匪淺,就像硬幣的正反麵和陰陽一樣,通過對這幾本古書的學習,讓陳子楊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好像這些知識他本來就應該會,現在學會了竟然覺得自己變得完整了。陳子楊對自己的這種感覺感到很奇怪。
兩個多月的閉關結束了,陳子楊決定出去玩一玩,放放風。上次楊雷說要找他去鴨綠江下遊的葦子河玩。葦子河緊挨著鴨綠江風景最優美的金銀峽,現在被開發成了避暑的度假區,是個好地方,而且現在正是七月底,一年最熱的時候,去那玩玩也不錯,能夠清醒清醒腦子,想想自己的人生以後應該怎麽走。陳子楊決定了之後便拿起了電話。
張德瘋狂的吸收著各種知識,直到乾陵修建完畢,張德記錄的各種知識已經不少了。
自古以來,墓葬的保密都以藏為主,許多優秀的工匠都是因為參加了陵墓的修建而慘遭殺身之禍。卻沒想到唐朝“依山為陵”的葬製不單單是墓穴構造堅固,更救了許多像張德這樣的墓穴匠人的性命。
唐墓堅固,尤其是像乾陵這樣的國墓,占地廣,修建時間長,使用的建造者眾多,所以藏是藏不住的,靠的就是真材實料的堅固構造,讓盜墓的人想下手都下不去。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盜掘古墓成風。國民黨將領孫連仲曾經以保護乾陵為幌子,率部下駐紮乾陵,用真槍真炮演習的辦法掩護一個師的兵力盜掘乾陵。士兵們用炸藥炸了許多處地方,卻連墓道口都沒有找到,足見乾陵的堅固。
所以唐朝沒有墓成匠人死一說。乾陵建造完成之後,張德不單沒被殺,反而因為修造有功還被委派到唐朝的修造處任職。回到家之後他把這些年所學的知識整理後編寫成了兩本書,命名為《土木集》。土木集分上下兩冊,土集講述風水學,木集講述建造學。
可後來不知道什麽原因,張德的孫子雖然也學了張德的一身本事,卻沒有繼承他的衣缽,而是幹起了盜墓的行當。張德所寫的土木集在盜墓者的眼中,竟然成了盜墓的指導手冊。
有了張德遺留下來的技術指導,張德的孫子幹起盜墓來幹的是順風順水。之後張德的孫子又把他多年盜墓生涯中遇到的墓穴中的機關之術也記錄了下來,又編寫成了工集。至此《土木工集錄》大致成型。
此後的一千多年,這三本書落在了許多人的手裏,這些人大都是盜墓之人。幾乎每一代書的主人都會把這幾本書重新編寫一次,加進去自己關於書中三個方麵的獨到的見解以及一些他們盜取墓穴的經過程,並記載下他們得到古書的經曆。
這些書的曆代主人有的本就是盜墓之人,通過這套古書成為了個中高手,也有的人是得到古書之後半路出家,借助古書幹起了盜墓的行當。就因為如此,一千幾百年來,雖然文字都不通用,但這幾本書卻一代代的舊貌換新顏,在一代代盜墓人的手裏流傳了下來。最後一次編寫的人正是陳子楊的爺爺。
在書本的最後,陳子楊的爺爺詳細的記錄了山東七殤護靈墓的結構和當初他父親的盜墓過程。記錄了他們是如何的發現這個墓,墓穴周邊的環境,盜洞的角度和長度,墓穴內石棺的擺放和外形,以及他父親在盜墓過程中的整個過程和最後的鐵條機關以及水銀滲出的情況。
雖然陳子楊的爺爺不知道他的父親是怎麽樣找出那具真的石棺的,但是通過石棺裏的屍身和隨葬品來看,陳忠德當初開的石棺是真棺。可是既然開了真棺為什麽又有後來的水銀,機關是在什麽時候被觸發的,水銀又是藏在哪裏的。陳子楊的爺爺對這些藏在他心中的疑問都在書中做了分析。並且對各種他認為可能的分析結果又都作了注解。
其中陳子楊的爺爺認為最有可能的一種解釋就是觸發水銀的機關就藏在真棺的下麵,當陳忠德用“後背升棺”開啟石棺之時,他腳下發力,觸發了機關,隻不過因為當時他太過用力,沒有發覺罷了。而那些水銀就藏在墓室正中的石柱之中,隨著機關的開啟,水銀流下,從地磚上的縫隙裏滲透了出來。
陳子楊看完這裏想到,雖然自己爺爺的猜測看似合理,但細想卻有不少的漏洞,水銀的密度很大,那麽多的水銀一定很重,就算有機關能夠托住那麽多的水銀,要是墓穴存在的時間短還可以,時間一長這機關就會被水銀壓的失效了,隻要機關失效一點,打開了哪怕一絲的縫隙,水銀那種刺鼻的氣味必定會被自己的太爺爺陳忠德提前發現。
所以陳子楊認為要麽這個墓穴建成的時間不長,機關還沒有失效,或者是幹脆自己的爺爺分析的就不對。至於陳忠德的真正死因,看來隻有去那墓穴裏看一看了,就是不知道當初棺材裏那個不腐的屍身現在怎麽樣了,要是這屍身變成了白凶可就糟了。那棺材裏還有不少的財寶吧,拿出一樣就發了。
陳子楊正做著發財夢,卻一拍腦門,想多了,現在的他連一張去山東的火車票都買不起。看來還是時候未到啊,暫時把這些事放一放吧。
兩個月的學習讓陳子楊徹底的變成了宅男,楊雷的白事大總管幹的是風生水起,自己這邊卻是兩個月滴水全無。生活艱難啊。
兩個多月的時間並沒有白白的浪費,陳子楊把書裏的內容吃透以後,把盜墓的技藝學了個七七八八。陳子楊本就是茅山地師,一身尋龍點穴的本事比書裏記載的加起來都強,不過如何根據各種信息判斷墓穴的構造和墓道的位置,如何挖盜洞以及如何破解和防範墓中的機關這些知識是陳子楊不會的,但是這些知識學起來也比尋龍點穴容易得多。
以前陳子楊跟老道師傅學的是正統的地師之術,而他在書本裏學的卻大多數都是偏門,但是就是這些偏門的知識,讓陳子楊覺得受益匪淺,就像硬幣的正反麵和陰陽一樣,通過對這幾本古書的學習,讓陳子楊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好像這些知識他本來就應該會,現在學會了竟然覺得自己變得完整了。陳子楊對自己的這種感覺感到很奇怪。
兩個多月的閉關結束了,陳子楊決定出去玩一玩,放放風。上次楊雷說要找他去鴨綠江下遊的葦子河玩。葦子河緊挨著鴨綠江風景最優美的金銀峽,現在被開發成了避暑的度假區,是個好地方,而且現在正是七月底,一年最熱的時候,去那玩玩也不錯,能夠清醒清醒腦子,想想自己的人生以後應該怎麽走。陳子楊決定了之後便拿起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