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楊爺爺的老房子並不是陳子楊之前以為的那個平房,而是在北部地區的老房子。大核桃鎮往西十幾公裏有一個大山溝,這個山溝就是大核桃鐵礦的礦機關所在的大核桃溝,從大核桃溝往北,幾十公裏的區域便是礦上的鐵礦石主產區之一,被稱作北部地區。
當年陳子楊的爺爺解放後就是在北部地區唯一的一個小村子裏定居下來,後來才移居到了大核桃鎮。陳子楊隱約對那個地方有點印象,好像他四五歲的時候曾經去過那裏,陳子楊依稀的記的那裏隻有兩排平房,十幾戶人家,聽奶奶說後來那裏的人基本都搬到鎮上居住了,小村子便逐漸的荒廢了。陳子楊心想著,十有八九尋龍訣的起點就是那裏了。
陳子楊借了輛電三輪,帶上羅盤、鐵鍬和鎬頭,直奔北部地區。從鐵礦機關到北部隻有一條路,雖然這條路常年沒人走,路上滿是雜草和碎石,但是好歹還能看出路的輪廓,不至於迷路。
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陳子楊駕著電三輪磕磕絆絆的總算是到了地方。陳子楊看著兩排荒廢的土坯房以及周圍的荒山,怎麽也想不通當年為什麽他爺爺會住在這麽個破地方,估計是為了躲避張家的追兵。陳子楊拿出羅盤,按照尋龍訣所記載的位置,找尋過去。
“辰至川,丁行龍,申至丁水,渡溪而至……”這一找,陳子楊就知道他可能找對地方了,村子前麵唯一的小路指向的就是“辰”位。直到“申至丁水”時,陳子楊遇到了一條小河,兩條小溪從不同的方向匯聚成一條小河,正是尋龍訣裏的“丁水”。
爬了將近一個小時的山,陳子楊終於到達了尋龍訣記載的終點,看著此處的地貌,竟然是一處斷山。風水學中關於下葬有很多的講究,九歌十訣記載,風水中有十緊要、十不葬、十富、十貴、十貧、十賤。更有二十八要,二十六怕,二十二好。其中十不葬是說有十種地貌不能下葬,這十種地貌中有五不葬之龍。
五不葬之龍指的是童、斷、石、獨、過。即童山、斷山、石山、獨山、過山。童山指的是土色焦枯,草木不生的光禿的山。童山是無生氣之地,不可以下葬;斷山指的是山勢在這裏橫斷,風水中生氣以土脈而行,脈勢一斷,則生氣隔斷,所以斷山不能下葬。石山為地之怨氣所生,多惡煞,不可以下葬。過山生氣無觸結,不可以下葬。獨山指的是山脈行龍孤獨,沒有疆護拱持,山水不相會,這樣的山形,隻可以安寺立廟,如果作為墳塋,後代必定子嗣零落,所以不可以下葬。
現在陳子楊所站的地方就是一處斷山,陳子楊拿羅盤測了測方位,在山勢隔斷之處挖了起來。
陳子楊一邊挖,一邊想起了以前他父親陳念忠給他講的一個故事。陳念忠告訴他,以前陳子楊的爺爺是礦上的包工頭,據說給日本人包工的時候賺了很多的錢。紅衛兵抄家的時候,他的爺爺害怕這些家產被翻出來,把全家扣上地主的帽子,於是他的爺爺就連夜把家裏所有的銀元和金條,都裝進了包裏去,趁著天黑在山上找了一處隱秘的地方埋藏了起來。
結果後來等風頭過去之後,他的爺爺再上山尋找這個埋著家產的地方的時候,卻忘記了埋在哪裏再也找不到了。現在想來,雖然埋黃金這件事情不可能,給日本人打工能留著命就不錯了,怎麽可能掙到黃金。但看來這事兒也不是空穴來風,自己的爺爺確實在山上埋了什麽東西,應該就是那些古書了。
陳子楊一邊想著一邊挖著。挖了一尺多深的坑之後,在坑的底部發現了一個黑色的皮兜子,陳子楊把皮兜子打開一看,裏麵用好幾層防水布包著的果然是幾本舊的都發黃的書。“找到了!”陳子楊想到,也來不及細看,陳子楊收拾了東西就回了家。
到家之後,陳子楊懷著激動的心情,把那幾本古書拿出來看,隻見那古書上寫著“土木工集錄”幾個字。什麽東西?土木工集錄,這難道是土木工程係的教材?
翻開下一頁,書上寫著:土集,土集分為望、聞、問、切四法。陳子楊撓撓頭,這土木工程係的教材怎麽又變成中醫的醫書了?
繼續看下去陳子楊才恍然大悟。
望者,望山知龍形,觀龍點龍睛。望指的是風水學中的尋龍點穴之術。
聞者,鼻聞土,眼聞木,指的是通過墓穴周邊的土壤以及樹木的長勢等等,來判斷墓穴的規模以及墓道的位置。
問者,通過人們口口相傳的故事和傳說,來判斷哪裏有古墓。
切者,指的是盜洞的打法和盜洞的走向,如何根據墓穴的結構來打一條合理的盜洞,使得盜洞打的即省工省力又能達到目的。
把幾本書全都粗略的翻了一遍之後,陳子楊震驚了,這可真的不是一般的書啊。這簡直就是一千五百多年來的盜墓方式方法的大合集。
整套書用繁體寫成,分為土、木、工三個部分。土集記錄的是尋找墓穴以及打盜洞的方法;木集裏麵記載了各種墓穴的結構以及破壞的方法。工集細述了墓中常見的機關的布置方法以及破解的方法。
接下來的兩個月,陳子楊廢寢忘食的閱讀書裏的內容。兩個月過去了,陳子楊基本上掌握了書中的內容,而且他的繁體字水平急速上升。
這本書本來是唐朝一位叫做張德的風水大師所著,張德精通墓穴的建造與風水術,在唐朝修建乾陵的時候這個張德被選為了某一區的工頭,負責乾陵一部分的建造。
乾陵工程浩大,曆時20多年,在這20多年裏,張德解認識了來自五湖四海的風水大家,這些人個個身懷絕技,都對風水和建造有獨到的見解。眾人想見恨晚,白天監工,晚上交流心得。張德在這裏是如魚得水,受益匪淺。於是張德便秘密的把一些風水和建築中的精髓部分記錄了下來,想要流傳後世。
當年陳子楊的爺爺解放後就是在北部地區唯一的一個小村子裏定居下來,後來才移居到了大核桃鎮。陳子楊隱約對那個地方有點印象,好像他四五歲的時候曾經去過那裏,陳子楊依稀的記的那裏隻有兩排平房,十幾戶人家,聽奶奶說後來那裏的人基本都搬到鎮上居住了,小村子便逐漸的荒廢了。陳子楊心想著,十有八九尋龍訣的起點就是那裏了。
陳子楊借了輛電三輪,帶上羅盤、鐵鍬和鎬頭,直奔北部地區。從鐵礦機關到北部隻有一條路,雖然這條路常年沒人走,路上滿是雜草和碎石,但是好歹還能看出路的輪廓,不至於迷路。
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陳子楊駕著電三輪磕磕絆絆的總算是到了地方。陳子楊看著兩排荒廢的土坯房以及周圍的荒山,怎麽也想不通當年為什麽他爺爺會住在這麽個破地方,估計是為了躲避張家的追兵。陳子楊拿出羅盤,按照尋龍訣所記載的位置,找尋過去。
“辰至川,丁行龍,申至丁水,渡溪而至……”這一找,陳子楊就知道他可能找對地方了,村子前麵唯一的小路指向的就是“辰”位。直到“申至丁水”時,陳子楊遇到了一條小河,兩條小溪從不同的方向匯聚成一條小河,正是尋龍訣裏的“丁水”。
爬了將近一個小時的山,陳子楊終於到達了尋龍訣記載的終點,看著此處的地貌,竟然是一處斷山。風水學中關於下葬有很多的講究,九歌十訣記載,風水中有十緊要、十不葬、十富、十貴、十貧、十賤。更有二十八要,二十六怕,二十二好。其中十不葬是說有十種地貌不能下葬,這十種地貌中有五不葬之龍。
五不葬之龍指的是童、斷、石、獨、過。即童山、斷山、石山、獨山、過山。童山指的是土色焦枯,草木不生的光禿的山。童山是無生氣之地,不可以下葬;斷山指的是山勢在這裏橫斷,風水中生氣以土脈而行,脈勢一斷,則生氣隔斷,所以斷山不能下葬。石山為地之怨氣所生,多惡煞,不可以下葬。過山生氣無觸結,不可以下葬。獨山指的是山脈行龍孤獨,沒有疆護拱持,山水不相會,這樣的山形,隻可以安寺立廟,如果作為墳塋,後代必定子嗣零落,所以不可以下葬。
現在陳子楊所站的地方就是一處斷山,陳子楊拿羅盤測了測方位,在山勢隔斷之處挖了起來。
陳子楊一邊挖,一邊想起了以前他父親陳念忠給他講的一個故事。陳念忠告訴他,以前陳子楊的爺爺是礦上的包工頭,據說給日本人包工的時候賺了很多的錢。紅衛兵抄家的時候,他的爺爺害怕這些家產被翻出來,把全家扣上地主的帽子,於是他的爺爺就連夜把家裏所有的銀元和金條,都裝進了包裏去,趁著天黑在山上找了一處隱秘的地方埋藏了起來。
結果後來等風頭過去之後,他的爺爺再上山尋找這個埋著家產的地方的時候,卻忘記了埋在哪裏再也找不到了。現在想來,雖然埋黃金這件事情不可能,給日本人打工能留著命就不錯了,怎麽可能掙到黃金。但看來這事兒也不是空穴來風,自己的爺爺確實在山上埋了什麽東西,應該就是那些古書了。
陳子楊一邊想著一邊挖著。挖了一尺多深的坑之後,在坑的底部發現了一個黑色的皮兜子,陳子楊把皮兜子打開一看,裏麵用好幾層防水布包著的果然是幾本舊的都發黃的書。“找到了!”陳子楊想到,也來不及細看,陳子楊收拾了東西就回了家。
到家之後,陳子楊懷著激動的心情,把那幾本古書拿出來看,隻見那古書上寫著“土木工集錄”幾個字。什麽東西?土木工集錄,這難道是土木工程係的教材?
翻開下一頁,書上寫著:土集,土集分為望、聞、問、切四法。陳子楊撓撓頭,這土木工程係的教材怎麽又變成中醫的醫書了?
繼續看下去陳子楊才恍然大悟。
望者,望山知龍形,觀龍點龍睛。望指的是風水學中的尋龍點穴之術。
聞者,鼻聞土,眼聞木,指的是通過墓穴周邊的土壤以及樹木的長勢等等,來判斷墓穴的規模以及墓道的位置。
問者,通過人們口口相傳的故事和傳說,來判斷哪裏有古墓。
切者,指的是盜洞的打法和盜洞的走向,如何根據墓穴的結構來打一條合理的盜洞,使得盜洞打的即省工省力又能達到目的。
把幾本書全都粗略的翻了一遍之後,陳子楊震驚了,這可真的不是一般的書啊。這簡直就是一千五百多年來的盜墓方式方法的大合集。
整套書用繁體寫成,分為土、木、工三個部分。土集記錄的是尋找墓穴以及打盜洞的方法;木集裏麵記載了各種墓穴的結構以及破壞的方法。工集細述了墓中常見的機關的布置方法以及破解的方法。
接下來的兩個月,陳子楊廢寢忘食的閱讀書裏的內容。兩個月過去了,陳子楊基本上掌握了書中的內容,而且他的繁體字水平急速上升。
這本書本來是唐朝一位叫做張德的風水大師所著,張德精通墓穴的建造與風水術,在唐朝修建乾陵的時候這個張德被選為了某一區的工頭,負責乾陵一部分的建造。
乾陵工程浩大,曆時20多年,在這20多年裏,張德解認識了來自五湖四海的風水大家,這些人個個身懷絕技,都對風水和建造有獨到的見解。眾人想見恨晚,白天監工,晚上交流心得。張德在這裏是如魚得水,受益匪淺。於是張德便秘密的把一些風水和建築中的精髓部分記錄了下來,想要流傳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