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雷是陳子楊的發小,大核桃鎮鎮上的居民幾乎都是礦上的職工或者是職工家屬,並且小鎮的規模不大,所以鎮上的人幾乎人人都認識。鎮上的人基本上每天晚上吃完飯出去遛彎兒的時候,遇到個人都得打招呼,全都是熟人,從街頭打招呼一直打到街尾。
鎮上的孩子們也都彼此熟悉的很。陳子楊的小學同學和初中的同學都是同一批人,而且幾乎所有的同學的父母都是同事,都互相的認識,陳子楊一屆的同學五六十人,分成兩個班級。一屆五六十人,在一個大點的地方學校一個班級的人數都比他們全年級的人數多。陳子楊的同學們一起上子弟小學,再上子弟中學。中學過後大部分人就分開了,有當兵去的,有上中專的,有上技校的,還有上職高的,能夠還繼續在一起上學的就是一起考上高中的,大核桃鎮的學生上高中也隻能上同一所高中,臨海市第一中學,所以一起考上高中的同學到了高中也還是同學。
陳子楊和楊雷就是一條線長大的。他們倆個人同歲,從小就是鄰居加死黨,一起住在礦上分的筒子樓裏。從幼兒園開始他們就是同學,一起上小學、中學、高中,雖然有時候不同班級,但是一直都是同一年級並且在同一個學校。直到上大學的時候他們兩個才分開。
巧合的是楊雷和陳子楊一樣,大學之後也回到了礦上工作,他們竟然又成了同事。這也就是說,這兩個人的人生除了上大學的四年以外,都是重合的。所以,楊雷是陳子楊從小的朋友,在陳子楊所有的好朋友中,和他的感情是最好的。這兩個人從小在一起就和親兄弟一樣,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因為他們倆成天的在一起,並且名字裏都有個“楊”字,所以同學們都叫他們大小楊。
在大核桃鎮,幾乎家家都是獨生子女。計劃生育政策在這裏可以說是百分之一千的被執行。為什麽執行的力度那麽好,這就和這個小鎮的構成有關係。小兩口要是未經允許生了二胎,違反了計劃生育政策,那麽兩口子的工作就都沒了,直接就被礦上開除了。所以,除了極個別政策允許生二胎的家庭之外,大核桃鎮這裏的職工家庭百分之百的都是獨生子女。因為兄弟姐妹少的關係,所以陳子楊和楊雷真的和親兄弟沒什麽區別。
用陳子楊的話說,楊雷這小子從小就有點二,並且特別的能說,從小就愛吹,從他的身上陳子楊才知道原來吹牛是天生的。所以從小陳子楊就給楊雷起了個外號,叫楊嗑子。“嗑”是東北話,“嗑”在這裏不能念做嗑瓜子的“嗑”,不讀四聲,而是讀二聲,音同“殼”,瓜子殼的“殼”。楊嗑子,意思就是說這個人特別的能說,特別的能吹,特別的能侃。
楊雷從小總是幹一些虎了吧唧的事兒,總是讓人笑得前仰後合。好像是在他們兩個七歲的那年,有一次楊雷問隔壁的一個九歲的孩子多大,那孩子說他九歲,比楊雷大兩歲。當時楊雷就對那個孩子說:“啊,比我大兩歲啊,那再過兩年我就能追上你了。”陳子楊在旁邊聽完之後都笑傻了,恨不得上去把楊雷削一頓。直到現在陳子楊都不理解為什麽這小子能考上大學。還是個本科!
楊雷這小子不光二,還時不時的發虎。陳子楊記的有一次,在他們兩個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正趕上他們兩個都感冒了請假在家沒去上幼兒園,倆個孩子一起坐在筒子樓的走廊裏吃早飯。二人正好看見楊雷的媽媽要去上班,小孩子生病的時候都矯情,楊雷想讓他的媽媽留在家裏陪他,一手拿著碗筷一手扯著楊媽媽的大腿哭著喊著讓他的媽媽留下,別去上班了。楊媽媽怕讓楊雷纏上自己,一把推開他甩開大步就往樓下走。
楊雷這小子虎勁兒就上來了,來不及放下手中的飯碗和筷子,一手端著飯碗一手拿著筷子,追著楊媽媽就往前跑。等到他追上楊媽媽的時候,就把飯碗放在地上,把筷子放在飯碗上,然後坐在飯碗的邊上使勁的撒潑打滾,但是不管這小子怎麽鬧,他都故意避開飯碗,這飯碗連碰都沒碰到。
楊媽媽回頭看見他那德行,也不愛搭理他,轉身又走。楊雷就又撿起飯碗拿起筷子接著追!就這樣,娘倆從樓上追到樓下的馬路上,前前後後三四次,楊雷手中的飯碗和筷子始終沒有扔掉。而且最牛的事情是:楊雷碗裏的半碗大碴子粥一粒都沒有灑出來。最後楊媽媽被她的兒子氣樂了,請了假在家陪了楊雷一天。
當時陳子楊在樓上看到了這一幕,簡直佩服的不得了。直到今天他們倆每次在一起吃飯,要是飯桌上有大碴子的話就都會提起這件事。每次提到這事兒,楊雷都說他之所以不扔飯碗,是因為他從小就艱苦樸素,不浪費東西,就算跑的再遠也不會把碗打爛了或者扔掉。而陳子楊卻認為楊雷從小就是個吃貨,把什麽扔了也不會扔下飯碗。
“二楊,你知道不知道我師傅劉半仙死了?”楊雷進門之後就問陳子楊。因為陳子楊名字的最後一個字才是楊字,而且楊雷比他大幾個月,所以楊雷從小就叫他二楊。
“劉半仙死了?昨天我還看見他了呢,怎麽死的?”劉半仙五十多歲,大家都叫他劉半仙或者老劉,本名叫什麽陳子楊不知道。但是劉半仙不是礦上的職工,而是幫人辦白事兒的,劉半仙在大核桃鎮開了個白事兒公司,誰家要是死人了,從置辦東西到最後下葬一條龍服務他全都管,在大核桃鎮像他這樣的人叫做大總管。大總管分紅事兒和白事兒的,劉半仙就是這裏的白事兒的大總管中最好的,甚至許多臨海市市裏的人家辦白事兒的時候都請他幫忙。
“今天早上走的,醫生說是腦出血,估計就是喝大酒喝的。昨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還是好好的,早上我師娘發現的時候人都涼了。”
鎮上的孩子們也都彼此熟悉的很。陳子楊的小學同學和初中的同學都是同一批人,而且幾乎所有的同學的父母都是同事,都互相的認識,陳子楊一屆的同學五六十人,分成兩個班級。一屆五六十人,在一個大點的地方學校一個班級的人數都比他們全年級的人數多。陳子楊的同學們一起上子弟小學,再上子弟中學。中學過後大部分人就分開了,有當兵去的,有上中專的,有上技校的,還有上職高的,能夠還繼續在一起上學的就是一起考上高中的,大核桃鎮的學生上高中也隻能上同一所高中,臨海市第一中學,所以一起考上高中的同學到了高中也還是同學。
陳子楊和楊雷就是一條線長大的。他們倆個人同歲,從小就是鄰居加死黨,一起住在礦上分的筒子樓裏。從幼兒園開始他們就是同學,一起上小學、中學、高中,雖然有時候不同班級,但是一直都是同一年級並且在同一個學校。直到上大學的時候他們兩個才分開。
巧合的是楊雷和陳子楊一樣,大學之後也回到了礦上工作,他們竟然又成了同事。這也就是說,這兩個人的人生除了上大學的四年以外,都是重合的。所以,楊雷是陳子楊從小的朋友,在陳子楊所有的好朋友中,和他的感情是最好的。這兩個人從小在一起就和親兄弟一樣,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因為他們倆成天的在一起,並且名字裏都有個“楊”字,所以同學們都叫他們大小楊。
在大核桃鎮,幾乎家家都是獨生子女。計劃生育政策在這裏可以說是百分之一千的被執行。為什麽執行的力度那麽好,這就和這個小鎮的構成有關係。小兩口要是未經允許生了二胎,違反了計劃生育政策,那麽兩口子的工作就都沒了,直接就被礦上開除了。所以,除了極個別政策允許生二胎的家庭之外,大核桃鎮這裏的職工家庭百分之百的都是獨生子女。因為兄弟姐妹少的關係,所以陳子楊和楊雷真的和親兄弟沒什麽區別。
用陳子楊的話說,楊雷這小子從小就有點二,並且特別的能說,從小就愛吹,從他的身上陳子楊才知道原來吹牛是天生的。所以從小陳子楊就給楊雷起了個外號,叫楊嗑子。“嗑”是東北話,“嗑”在這裏不能念做嗑瓜子的“嗑”,不讀四聲,而是讀二聲,音同“殼”,瓜子殼的“殼”。楊嗑子,意思就是說這個人特別的能說,特別的能吹,特別的能侃。
楊雷從小總是幹一些虎了吧唧的事兒,總是讓人笑得前仰後合。好像是在他們兩個七歲的那年,有一次楊雷問隔壁的一個九歲的孩子多大,那孩子說他九歲,比楊雷大兩歲。當時楊雷就對那個孩子說:“啊,比我大兩歲啊,那再過兩年我就能追上你了。”陳子楊在旁邊聽完之後都笑傻了,恨不得上去把楊雷削一頓。直到現在陳子楊都不理解為什麽這小子能考上大學。還是個本科!
楊雷這小子不光二,還時不時的發虎。陳子楊記的有一次,在他們兩個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正趕上他們兩個都感冒了請假在家沒去上幼兒園,倆個孩子一起坐在筒子樓的走廊裏吃早飯。二人正好看見楊雷的媽媽要去上班,小孩子生病的時候都矯情,楊雷想讓他的媽媽留在家裏陪他,一手拿著碗筷一手扯著楊媽媽的大腿哭著喊著讓他的媽媽留下,別去上班了。楊媽媽怕讓楊雷纏上自己,一把推開他甩開大步就往樓下走。
楊雷這小子虎勁兒就上來了,來不及放下手中的飯碗和筷子,一手端著飯碗一手拿著筷子,追著楊媽媽就往前跑。等到他追上楊媽媽的時候,就把飯碗放在地上,把筷子放在飯碗上,然後坐在飯碗的邊上使勁的撒潑打滾,但是不管這小子怎麽鬧,他都故意避開飯碗,這飯碗連碰都沒碰到。
楊媽媽回頭看見他那德行,也不愛搭理他,轉身又走。楊雷就又撿起飯碗拿起筷子接著追!就這樣,娘倆從樓上追到樓下的馬路上,前前後後三四次,楊雷手中的飯碗和筷子始終沒有扔掉。而且最牛的事情是:楊雷碗裏的半碗大碴子粥一粒都沒有灑出來。最後楊媽媽被她的兒子氣樂了,請了假在家陪了楊雷一天。
當時陳子楊在樓上看到了這一幕,簡直佩服的不得了。直到今天他們倆每次在一起吃飯,要是飯桌上有大碴子的話就都會提起這件事。每次提到這事兒,楊雷都說他之所以不扔飯碗,是因為他從小就艱苦樸素,不浪費東西,就算跑的再遠也不會把碗打爛了或者扔掉。而陳子楊卻認為楊雷從小就是個吃貨,把什麽扔了也不會扔下飯碗。
“二楊,你知道不知道我師傅劉半仙死了?”楊雷進門之後就問陳子楊。因為陳子楊名字的最後一個字才是楊字,而且楊雷比他大幾個月,所以楊雷從小就叫他二楊。
“劉半仙死了?昨天我還看見他了呢,怎麽死的?”劉半仙五十多歲,大家都叫他劉半仙或者老劉,本名叫什麽陳子楊不知道。但是劉半仙不是礦上的職工,而是幫人辦白事兒的,劉半仙在大核桃鎮開了個白事兒公司,誰家要是死人了,從置辦東西到最後下葬一條龍服務他全都管,在大核桃鎮像他這樣的人叫做大總管。大總管分紅事兒和白事兒的,劉半仙就是這裏的白事兒的大總管中最好的,甚至許多臨海市市裏的人家辦白事兒的時候都請他幫忙。
“今天早上走的,醫生說是腦出血,估計就是喝大酒喝的。昨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還是好好的,早上我師娘發現的時候人都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