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房裏,聽到陳世文說開鋪子不礙事後劉玉真便琢磨起來了,賣什麽這是沒有疑問的,就賣各種魚製品及粉麵,所以她初步計劃是先在鎮上開一家小的食鋪,然後看情況再在縣城裏開一間大一點的。
至於酒樓這種大投資高風險的她暫時沒有這個計劃,畢竟她的目的不是成為大商賈。
但是她在鎮上沒有房產,而且派誰去管理也是一門學問,於是便喊了段嬤嬤來,仔細說了一下,問道:“嬤嬤你覺得如何?我的陪房裏頭可有合適的人選?”
段嬤嬤思索了片刻,回道:“姑娘您是想要開個賣吃食的鋪子,按您的想頭隻賣粉麵,那手藝簡單無需幾個人。一兩個在廚房裏頭,再一兩個在外頭招呼客人這便齊活了。”
“您身邊侍候的都離不得,那就得在莊子上或者宅子裏頭選,不如就選了那郭家?郭老三先前是給咱們大房趕車的,他家裏的婆娘以前在太太的院子裏掃過地,活做得仔細,忠心上更是沒得說的,就是木訥了些。”
說完她又歎氣,“其實啊,若論開鋪子還是李家的婆娘合適,她那人活絡得很和什麽人都處得來,開鋪子就是要這樣性情。但她當家的是個慣會喝酒賭錢的,喝醉了就打人,經常把她打得鼻青臉腫,這樣的人可不能安排到鋪子裏去,不然她倒是個好人選。”
劉玉真皺眉,她最討厭這樣窩裏橫的男子,“李家,可是府裏頭給的?我記得是管花木的?”
“正是,”段嬤嬤點頭:“他們是府裏的老人了,侍候過先老太太,除了他們家之外還有幾個是劉家的老人,太太特地為您選的,如今都和二太太給的放一塊。”
劉玉真懂了,這是不屬於大房也不屬於二房的獨立人員,是往後能給她做幫手的。
這樣的人在劉府雖然少但也不是沒有。
她起了惻隱之心,便道:“那不如就讓郭家和李家的去吧,女子做事總是細致些,郭老三既然會趕車那就讓他繼續趕車吧,正好我也想著安排一輛車到家裏來,不然出門總是麻煩。”
“可是鋪子裏總得有男人啊,”段嬤嬤勸道:“若沒有個男的鎮著總是不成章法,若是遇到耍橫的男人在總是底氣在,隻有一幫子婦孺街坊鄰居都要看低的。”
“那就讓那郭家夫婦和李家的去吧,”劉玉真聽從意見改變了主意,“再加個機靈的小廝,家裏頭安排個小廝趕車也行。”
段嬤嬤愣住,再度勸道:“這郭家老三在呢,不好安排李家的去,不然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了她。”
劉玉真:……這世道,不但有男尊女卑還有男女大防,不是夫妻又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稍微說兩句話都要惹來閑言碎語。
但要是為此就放棄幫助一個備受家暴的女子,她的良心也過意不去,思索了一會兒,她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郭家和李家有沒有兒子?讓她們兩個做娘的都帶個兒子去,郭老三還是到家裏頭來趕車,這總沒問題了吧?”
“這便妥了。”段嬤嬤這回同意了,“李家的她兒子就是那李三,先頭您點了他入冬之後來家裏修剪那牡丹花的,他如今就在您那四進宅子裏做活,我上回瞧過了是個能幹的。”
“讓他們母女出來也好,那宅子人多了些。”
劉玉真鬆了口氣,“那嬤嬤您就到鎮上跑一趟,找一位靠譜的中人看看有沒有合適的鋪麵,再帶輛騾車到家裏來,家裏頭沒有車多有不便,我記得莊子上是有兩頭騾子?”
“姑娘您沒記錯,”段嬤嬤回道:“這馬都被那些軍爺征去了,我們這少見得很整個縣城很少有人家有,府裏都僅有四匹,您的莊子上是有兩頭騾子,我這就讓他們趕一輛車來。”
劉玉真:“那好,我們先選了鋪子,若沒有旁的事我們就趕在這月開張。”
正說著,顧廚娘端了新做好的燜肉來。
劉玉真嚐了一塊覺得這回差不多了,遂道:“就按這個方子來,嬤嬤你也嚐嚐,桂枝你去寫了方子給嬤嬤,送到府裏給母親也嚐嚐。”
“這就是今天做的那燜肉了吧?一早上香得姐兒、哥兒們往廚房跑了好幾回。”段嬤嬤笑嗬嗬的,也夾起一塊嚐了,“唔,這般軟乎?”她三兩下吃完,驚喜地道:“這味兒好!”
“這都是姑娘的主意呢,”顧廚娘臉上笑開了花,“旁的人那是再想不到的!”
段嬤嬤:“就你嘴甜,還不快去隨桂枝寫了方子,我正好去孝敬了太太。”
顧廚娘隨著桂枝出去準備不提,劉玉真又和段嬤嬤就買鋪子的事商量了一番,托了她去辦理此事。
……
“姑娘,我找了個靠譜的中人,這鎮上的確有幾個鋪子空置著,”段嬤嬤在桌子上畫了兩道橫線,解釋道:“這鎮上不比縣城還有專門的坊市,整個鎮就隻得這一條大道,這周圍便都是鋪子了。”
她的手在兩側點了點,“這其中一處便是在城門口,一對老夫妻在此賣茶和發糕,如今賣不動了便想著盤出去回鄉下,鋪麵尚不及這間屋子大需十兩銀,我去瞧了他們家生意不大好,旁邊也有賣發糕的,比他家的厚實呢。”
不僅劉玉真聽得認真,慧姐兒也聽得聚精會神。
段嬤嬤的手上移,指著中段的某一處道:“這一處是在家裏二爺讀書的書塾,也就是二奶奶的娘家附近,那一帶都是殷實人家這鋪子先頭是賣米麵的,外頭是鋪子裏頭有個小院。”
“但近些年風調雨順的店家掙不到幾個錢便想著賃出去,每月換些銀子度日,所以他們家不願意賣,這租銀一月要一兩。”
劉玉真示意她繼續說。
“這一處原是個酒樓,”段嬤嬤指著一處道:“近兩年入不敷出所以也想著盤出去,我去瞧了瞧,上下兩層雖說小了些但一應家夥什都是齊的,需銀三百兩。”
慧姐兒小聲地哇了一下。
“還有這一處,是個賣雜貨的鋪子,比先頭那個米鋪小一些,隻得半進,掌櫃的獨子摔斷了腿要到府城尋名醫呢,他們家賣得急隻需二十兩銀。”
“再有這一處……”
段嬤嬤一共說了五處,有需要三百兩銀的破舊酒樓,也有隻賣十兩銀的茶攤,參差不齊沒有章法。
不過這也不能怪她,段嬤嬤管家理事調教丫鬟是一把好手,但外頭的事就要差一些了。
劉玉真想了想,問慧姐兒:“慧姐兒你覺得哪一處好?”
慧姐兒想了想,問道:“母親是要開鋪子嗎?”
“是啊,”劉玉真回答她:“母親想要開一間賣吃食的鋪子,你覺得哪一處好?”
“這處!”慧姐兒指了指書塾的位置,“二伯在此讀書,有照應,而且祖母說要儉省。”於是耳濡目染選了個最便宜的。
劉玉真啞然,“家裏還沒到這種田地。”其實這個地方的確是不錯,有個書塾,附近也都是殷實人家,但是這裏隻租不賣那就不合適了,她可不想賣幾個月後被趕走或者被漲租。
所以這裏是最先排除的。
“嬤嬤、桂枝你們覺得哪處合適?”劉玉真又問了其他兩人。
段嬤嬤覺得那處二十兩的和最後那處巷子裏頭二十六兩的合適,一來不太貴,二來周圍的地段也好。
桂枝則覺得那二十兩的那個雜貨鋪好。
劉玉真仔細地想了想,道:“就買了二十兩那處和城門口那茶寮吧,”見幾人有疑問,她解釋道:“雜貨鋪那裏略改一改便是一處鋪子了,至於茶寮雖然地方小,但是才十兩銀子。”
“我買盒胭脂就要十兩銀,這茶寮買了又如何?”
確是這個理,幾人不再說話了,段嬤嬤自去取銀子不提。
……
******
“姑娘,您看誰來了?”段嬤嬤一大早出去尋中人買鋪子,響午一回來剛一進門呢就忙不迭地笑著,那聲音滿屋子都聽到了。
正在教慧姐兒寫字的劉玉真抬頭一看,竟然看見了徐嬤嬤那張略嚴肅的臉。
“嬤嬤你怎麽來了?”劉玉真吃了一驚,因為徐嬤嬤是母親身邊最為得力的,日常幫著母親管事,很少出府,所以現在見到她很是驚訝,忙問道:“可是母親出了什麽事?”
徐嬤嬤嚴肅的臉上笑出花來,恭敬地行禮,“老奴給姑奶奶,給慧姑娘請安,太太身子康健,好著呢。”
“嬤嬤快快請起,”劉玉真去扶,問道:“那可是母親有什麽事吩咐?”
徐嬤嬤:“太太吃了您孝敬的燜肉覺得好,真巧莊子上送來了幾簍蟹,太太想著您愛吃便打發我來給親家太太請安,順道給您送些來。”
劉玉真眼前一亮,“蟹?那可有配菊花酒?吃蟹配上菊花酒味兒最好!”
“忘不了!”徐嬤嬤笑道:“菊花酒也帶了兩壇子,還有您喜歡吃的雞蛋糕,太太一大早就起身做的呢,姑娘可要隨老奴去瞧瞧?”
劉玉真依言起身,吩咐段嬤嬤和菊香看好慧姐兒,然後領著徐嬤嬤來到了隔壁的茶房。茶房裏頭春杏正在煮茶,手裏頭繡著一張絲帕,見著她們進來連忙站起來請安。
“姑娘萬安,嬤嬤萬安。”
“春杏你去後罩房那庫房瞧瞧可有嬤嬤喜歡的茶,去取些來。”劉玉真將人支開,然後請徐嬤嬤坐下,問道:“嬤嬤可是有事要告訴我?”
劉玉真問得篤定,因為就幾簍子蟹並不值得徐嬤嬤開口讓她去“瞧瞧”,所以她推斷徐嬤嬤是有什麽話想要私底下和自己說,避開慧姐兒,於是便把她領到隔壁這茶房來。
“姑娘聰慧,”徐嬤嬤讚道,然後從袖子裏取了個瓷瓶遞過去,小聲道:“太太估摸著你那藥丸子快吃完了,特吩咐我給你另帶了一瓶。”
劉玉真臉色微紅著接過了,她從家裏的帶來的藥是快要吃完了,比預計用得多,正想著讓段嬤嬤去配呢。
“多謝嬤嬤。”
徐嬤嬤慈愛地看著她,“再有是另一件事,上回二姑娘來求您的那件事,辦妥了。”
劉玉真也一直掛著心,見狀忙問道:“這事到底如何了?”
“這也是二姑娘命不好,”徐嬤嬤歎氣,“二姑娘許是去年那會兒落水身子傷著了,所以嫁過去大半年都沒有身孕。”
“您也知道二姑爺就比咱姑爺略小一些,如今已經加冠,一大年紀了連個子嗣都沒有,周二太太急在心裏私下裏就給那幾個通房停了幾天藥,後來被周家大太太發現了,敲打了一回,這才又喝上。”
“但就這麽幾日,最受信重的那個就懷上了!”徐嬤嬤捶了一下手,也有幾分懊惱,“就巧成了這樣!”
這也太巧了,劉玉真也是歎氣,追問道:“那後來呢?”
徐嬤嬤說起這個事情一臉不屑:“姑娘,這周家二房做事,可真是沒了章法了。”
她詳細解釋,“這周家理虧在先,讓個通房和正室同時懷孕,那是哪裏都說不過去的,可那周二太太竟然說周家二爺那麽大年紀了,膝下猶空,她急著抱孫子。所以定要讓那通房生下來,竟還說出了若是個兒子,就記入二姑娘名下這種話,真是沒臉沒皮。”
劉玉真也是倒吸一口涼氣,“這怎麽能行?二姐姐又不是不能生!”
“可不是!”徐嬤嬤道:“即使要用這法子,那也得是二姑娘親自挑的人才成啊!”
劉玉真:“後來呢?後來如何了?”
徐嬤嬤:“後來是老太太和她們家老太太說了幾句話,這才熬了碗藥給她灌下去了,當時就見了紅。”
劉玉真手一抖,“……這事,就這麽了了?”
“了了,”段嬤嬤點頭,又道:“不過那個通房有手段得很,當時周二太太的臉色不怎麽好,估計二姑娘後頭還有苦頭吃。”
什麽苦頭徐嬤嬤不說劉玉真也想得到,不外乎是挺著個大肚子晨昏定省不斷,諸如給婆婆打扇一整日這種事,事情不大,但卻異常的折磨人。
這種事外人也幫不了的。
“這路是她自己選的,”劉玉真沉默了許久,低聲說了一句,“走得如何都要看她自己。”
如果她自己立不起來,旁人幫得再多也是無用,就比如劉府裏頭的兩個孫媳婦,進門後都是頗受磋磨,但大嫂顏氏立起來了,所以如今在二房頗有臉麵。但是二嬸羅氏性子弱,又是庶子媳婦,在二房的地位連二嬸身邊的鄭家的都不如。
徐嬤嬤也讚同,安慰道:“是這個理,姑娘您也別太擔心了,如今隻要保住了這胎,但凡二姑娘生下了嫡長子,那多少的通房妾室都越不過她去!”
“但願如此吧。”知道了周家是這麽個爛攤子,劉玉真扯動了嘴角卻是笑不出來。
……
徐嬤嬤給了藥丸子又說完了消息,便在劉玉真的帶領下去給大太太張氏請安,張氏一早就得了通報說劉大太太派人來了,特地在丫鬟的幫助下換了認親時劉玉真送的綢緞衣裳。
再戴上成套的金頭麵,端坐在上首笑得和藹。
見著了張氏,徐嬤嬤代劉大太太曾氏問過好後便帶著張氏回贈的魚告辭回去了,留下張氏看著那兩簍張牙舞爪的蟹嘖嘖稱歎。
“這玩意兒能吃啊?咱們村的田溝裏倒是長了,但沒這麽大!老三他們小時候老是抓來烤著吃呢,沒什麽肉也就他們這些毛頭小子愛吃。”
“這是特地養的。”劉玉真解釋,“日常喂得多些便能長這般大了,每年的九、十月正是吃蟹的時候,此時的蟹肉厚肥嫩,色香味美,母親便送了兩簍來給家裏嚐嚐。”
“你母親有心了。”張氏讚了一句。
劉玉真:“那我便讓人送去廚房,晚上做了給家裏嚐嚐?”
“好好好。”張氏連連點頭。
顧及陳家以前都沒有吃過螃蟹,劉玉真便沒讓顧廚娘做清蒸蟹,而是洗淨剁開了加米酒、蔥薑翻炒,再另做了一份魚頭螃蟹豆腐湯。結果湯是喝完了但螃蟹殼太硬,陳家人又不像劉玉真會使蟹八件,好幾個人把舌頭給戳破皮了,無奈隻好統統做成了蟹黃包。
“這個包子好吃,”陳世文拿起一個包子感歎:“這蟹食之不易啊。”
這個就是其中一個吃螃蟹把舌頭給弄破的人了,劉玉真笑他:“這蟹我們這吃得少,但是往北走杭州那一帶可是人人都愛吃的,京城也有重陽吃蟹賞菊的傳統,你到了那邊也吃蟹黃包子不成?”
“這倒是個問題,”他又吃了一個汁水豐盈的蟹黃包子,“看來我還得繼續練那蟹八件,此前在省城的時候,鄒兄也曾請我們吃蟹,不過鄒兄這人八麵玲瓏,請吃蟹的時候每個人身旁都安排了人服侍,倒不用自己動手。”
“安排人服侍,男的女的啊?”劉玉真好奇地問道,腦海中浮現了以前看過的種種情景,一群衣冠楚楚的男子喝酒論詩,旁邊坐著身嬌貌美的青樓女子。
名場麵啊!
陳世文一怔,坐直了身子快速地咀嚼咽下了口中的蟹肉包子,緩慢地答道:“那一日是在省城的解元樓,文氣璀璨之地伺候的都是機靈的小二,他們家的蟹據說是用蛋黃喂養的,味極好。”
劉玉真好奇地看著他,不過是隨口問一問,這人緊張個什麽勁?
陳世文被她看得渾身不自在,轉過身子喝了口茶,道:“此前你說過的請席一事,我已寫好了帖子便定下在三日之後,可好?”
哪一日都沒有什麽區別,反正他們又不來陳家村,所以劉玉真隨意地答道:“好,那我便安排人去抓魚,用缸養了送去能活好幾日。”
“嗯,交給你我是放心的,那到時你與我同去,孩子們還小便不用去了。”他很快下了決定。
“我也要去嗎?”劉玉真吃了一驚,反問道。
“自然,”陳世文回道:“你我夫妻一體,況且我的師長、同窗好友等你都尚未見過,我在帖子上寫了攜眷同往的,這回正好讓你認一認人,日後我不在家裏你若有事也可請他們幫忙。”
他過了一會兒又問,“你,不想去嗎?”
並不是,隻是她想的是陳世文去縣城酒樓定個包廂,然後宴請一群男子,她不用露麵的,畢竟這村裏實在是太遠了,坐車都要一兩個時辰,實在不適合將宴席置在此處。
所以找個酒樓就很有必要了,她還想著要讓人去劉府開的酒樓打聲招呼,把顧廚娘派去一日呢。但如今他想要把她介紹進他的圈子,還有其他女眷那麽這個方案便不行了。
她快速地思考了一下,回道:“既然有女眷,那就不能去酒樓了,夫君你的帖子送出去了嗎?我在縣城的進士坊裏有一座三進宅子,不如就在那宅子裏吧,屋子雖然沒有人住但是一直都是有下人打理的。”
“也好,都聽你的。”陳世文對這些並無多大意見。
“那你請了幾人?那宅子裏就幾個看屋子的,我們得帶些人過去。”劉玉真琢磨起了帶去的人選,段嬤嬤和四個大丫鬟是必帶的,小孩不去那麽兩個小丫鬟就不用去。
但這有這些人也不夠,還得從別的地方借調,若出席的人在十人以上,那麽侍候的得有二十人以上才行。
“夫子,付兄、趙秀才等七八人,再有會給縣令、縣丞、主簿幾位大人遞個帖子,不過他們不一定來。”陳世文一一數給她聽。
這是把全縣這麽多年來的秀才都請了,再加上他的幾位同窗,這些秀才人不多在家裏時劉玉真也大致聽說過,她們的太太往常也有到劉家拜壽的,劉玉真還見過其中幾個。
但是縣衙裏的幾位大人卻是怠慢不得,她隻見過主簿的太太,其餘兩位都沒有見過,得讓人回劉府與母親商議一番,正好問母親借些人手,劉玉真暗暗思索。
“對了,兩位連襟錢秀才和周秀才也會到。”陳世文又提醒了一句。
“那就是二姐姐和四姐姐都要來了?”劉玉真驚喜地問,二姐姐她不太想見但是四姐姐還是想見的。
陳世文:“對。”
劉玉真:“那正好,四姐姐許是認識那些秀才娘子,你把四姐夫的帖子給了我吧,我讓人給他們倆送去,正好與四姐姐說一說,那一日我要迎客,勞煩她替我在裏頭略做照應。”
“諸位秀才你可有請了人幫忙招待?”
陳世文想了一下,“尋常的就讓錢貴招呼便行了,我如今是舉人到底身份有別,你也是一樣的,隻有縣中幾位大人家的太太來了才需要你親迎,其他的除非是親近人家,不然就都讓你身邊的段嬤嬤去迎,如今這縣城中,除了那幾位太太,沒有人的身份比你更高。”
所以,這就是妻憑夫貴?
這感覺真不賴。
******
陳世文想要宴請師長好友並舉辦全魚宴的事在陳家泛起了幾絲波瀾,陳禮忠和張氏對此很興奮。
張氏高興地說:“家裏的魚新鮮,煮出來的魚湯奶白奶白的,那魚丸也是又鮮又脆還沒骨頭,好吃著呢,你多誇一誇,讓那些秀才們都來買咱們家的魚!”
陳禮忠也高興得沒邊了,“爹待會便去打魚,挑那些大的,你和你那些同窗好好喝兩杯。”
打回來的魚都比巴掌大,用水缸裝著先運走了,陳世文和劉玉真也跟著一起前往。
自他們走後,小孩兒還好,但大人們確是一整天都心不在焉的,張氏第二天天還沒亮就爬起來在屋子裏轉悠了。
被吵醒的陳老大問道:“你在這瞎轉悠啥呢?”
“當家的,我,我睡不著,你說咱們家的魚那些大人們真的會吃嗎?真的會覺得好吃嗎?會不會不喜歡啊?”
“怎麽不吃?魚肉也是肉啊,你生老大的時候我還去河裏給你撈過魚,下奶補著呢。”陳老大嘟噥著,在床上翻了個身子。
“你說,咱們兒媳婦怎麽能想到這樣好的主意呢?”張氏悄悄問:“幸好沒聽弟妹的,給咱老三娶了吳氏的娘家妹子,不然啊今天可怎麽好,一家子都要去喝西北風!”
“這讀的書多自然就聰明了,”陳禮忠又翻了個身子,“你沒看咱們老三就比他兩個兄弟聰明!”
“也是。”張氏想一想是這個道理,頓時就放心了,“哎,我這會啊就想著她能早日給老三生個兒子,如此就穩妥了。”
“你是沒瞧見老三那在乎勁,他當年對那大的愛理不理,現在都肯讓這小的丫鬟進書房了。”
張氏翻坐起身子,“當家的,你說這小劉氏進門也一個來月了,怎麽還沒有信啊?”
陳禮忠用被子蒙住了頭,嘟噥道:“咱娘也是嫁進來兩三年之後才生了我的,你當年也是進門第二年才懷了老大的,你急什麽?”
這倒是,張氏又躺下去了,但卻是翻來覆去睡不著。
婆婆是她的姑母,因為張家兒子多所以被山外頭的陳家求娶,成親後生了當家的、二叔和小姑,為陳家開枝散葉有大功,所以她也就嫁出來了。
後來的秀娘也是這樣,但是秀娘……
“當家的,你說秀娘入門都七八年了,就生了芙姐兒這根獨苗,我是不是得帶她去拜拜菩薩啊?正好先頭向菩薩許願若這小劉氏是個好的我便添二兩香油錢,再供個豬頭。”
“正好把秀娘帶去瞧瞧,這城南那邊的城隍廟香火可靈了!”
“那誰誰誰家的就是去那兒求了根上上簽,回來沒幾日便懷上了!”
“當家的,當家的?”張氏見半天沒有回應扭頭一看當家的竟睡著了,頓時一陣氣,衝著被褥拍打了兩下。
深夜裏,張氏輾轉反側,熬紅了眼眶無法入眠。
婆婆生了兩個兒子,自己也生了兩個兒子,張家的幾個媳婦如今都生了八個兒子,這十裏八鄉的誰不說張家兒子多,張家女兒會生兒子,秀娘當年及笄的時候多少人求娶。
還是自己那什麽眼珠子好看得到珠子,給老大聘了來。
但怎麽秀娘進門這麽多年竟沒生個兒子出來?
老大是長孫,可得有兒子摔盆的,這到底是怎麽了?
……
******
前院,陳家二房
戚氏就著油燈在糊鞋底,旁邊是她的兒媳婦吳氏,婆媳二人一個糊鞋底一個納鞋底忙得很,至於宇哥兒早就哄睡了。
一邊糊戚氏一邊問話:“你有沒有覺著最近慧姐兒和康哥兒機靈了很多?這說話做事也很有模樣了。”
吳氏一邊做活一邊答道:“是啊,因為三弟妹在教他們讀書,所以才變了個人似的,娘您說咱們要不要把宇哥兒也送去啊?”
“宇哥兒吃了一陣子她說的這個水牛奶這骨頭還真是長硬了,也不怎麽摔跤了。”
戚氏搖頭,“可拉倒吧,養孩子她是很有一手隻這麽些天兩孩子就待她如親娘一般了,但是教孩子一個婦道人家怎麽行呢?”
“還好文哥兒立得住,隻讓她教慧姐兒,她就不是個好夫子,盡教些寫寫畫畫的,上回我還瞧見她教慧姐兒和康哥兒畫竹子,就他們屋子前邊那一小片,都不是正經念書,如何使得?”
“宇哥兒還是得像他三叔那樣送去正經書塾,將來才有大出息!如今他三叔已經是舉人老爺了,咱們的縣令大人就是個舉人老爺呢!”
“宇哥兒若是從小就和他三叔一樣送去讀書,將來沒準也是個舉人老爺!”
吳氏想了想覺得有理,“娘您說得是,媳婦險些想岔了。”
戚氏嗬嗬笑:“其實啊,你和小寶若是有個女兒,那送去學學也不礙事,教著認幾個字還不用束脩,每天三頓點心呢,將來學成個才女也可以找個好人家,幫襯宇哥兒。”
“誒宇哥兒也五歲了你這肚子怎麽還沒動靜啊?”戚氏直起腰,語重心長:“咱們二房就小寶一根獨苗,娘就盼著你給咱們二房開枝散葉呢。”
這幾年夫君陳世方一直在外讀書,兩人聚少離多能有什麽好消息,吳氏低著頭,不過一直這樣也不是個辦法,她仔細思索起來。
沒多久,二房獨子陳世方跌跌撞撞地進門。
“娘,娘——”
“誒來了來了。”戚氏把手在衣服上一抹便走了出來,瞧著這歪歪斜斜的人頓時心疼壞了,“怎麽喝了這麽多?快快快快扶到屋子裏,翠娘快去倒兩碗蜜水來,那個喝了解酒。”
兩人攙扶著陳世方到房裏歇下,又給他喂了一碗蜜水。
戚氏心疼地張羅著給他又倒了一碗水,“怎麽喝了這麽多啊?你這是在哪兒喝的啊?”
陳世方有些醉,但也沒醉到不省人事的程度,聞言笑道:“叔祖家的六哥,說多謝,呃,咱們家出了這麽個好主意,呃,安排了一桌子席麵來請,三弟不在就請了我,呃,我和大哥。”
說著砸吧嘴:“他們家的肉不好吃,不好吃,沒我們家的好吃。”
“肉哪能有不好吃的?”戚氏啐道。
“娘你不懂,”陳禮略醉醺醺的,露出了一個回味的笑容,“家裏吃的肉骨頭都是酥的,一進嘴裏就,就化開,叔祖家的都在梁上吊了兩三年了,兩三年了,柴,柴得很!”
“宇哥兒呢?”他突然站了起來,四處張望,“宇哥兒哪去了?”
“夫君,宇哥兒已經睡了。”吳氏回答他。
陳世方安靜下來,過了一會兒又道:“娘,我想讓宇哥兒早日開蒙,早些,早些讀書!明日就,就讓他起來,讀書,讀書!”
戚氏驚訝,“宇哥兒還小呢,如今才不過五個年頭,骨頭都還沒長硬,要不再等等,他三叔……”
話音未落,陳世方突然捂住了臉,哭了起來:“要讓他去讀書,嗚嗚去讀書,去考秀才嗚,考舉人嗚,考狀元!”
“嗚嗚嗚……”
戚氏頓時就心疼壞了,摟著他安慰道:“好好好,這就讓他去讀書,這就讓他去,明日就讓他去,我的兒……”
至於酒樓這種大投資高風險的她暫時沒有這個計劃,畢竟她的目的不是成為大商賈。
但是她在鎮上沒有房產,而且派誰去管理也是一門學問,於是便喊了段嬤嬤來,仔細說了一下,問道:“嬤嬤你覺得如何?我的陪房裏頭可有合適的人選?”
段嬤嬤思索了片刻,回道:“姑娘您是想要開個賣吃食的鋪子,按您的想頭隻賣粉麵,那手藝簡單無需幾個人。一兩個在廚房裏頭,再一兩個在外頭招呼客人這便齊活了。”
“您身邊侍候的都離不得,那就得在莊子上或者宅子裏頭選,不如就選了那郭家?郭老三先前是給咱們大房趕車的,他家裏的婆娘以前在太太的院子裏掃過地,活做得仔細,忠心上更是沒得說的,就是木訥了些。”
說完她又歎氣,“其實啊,若論開鋪子還是李家的婆娘合適,她那人活絡得很和什麽人都處得來,開鋪子就是要這樣性情。但她當家的是個慣會喝酒賭錢的,喝醉了就打人,經常把她打得鼻青臉腫,這樣的人可不能安排到鋪子裏去,不然她倒是個好人選。”
劉玉真皺眉,她最討厭這樣窩裏橫的男子,“李家,可是府裏頭給的?我記得是管花木的?”
“正是,”段嬤嬤點頭:“他們是府裏的老人了,侍候過先老太太,除了他們家之外還有幾個是劉家的老人,太太特地為您選的,如今都和二太太給的放一塊。”
劉玉真懂了,這是不屬於大房也不屬於二房的獨立人員,是往後能給她做幫手的。
這樣的人在劉府雖然少但也不是沒有。
她起了惻隱之心,便道:“那不如就讓郭家和李家的去吧,女子做事總是細致些,郭老三既然會趕車那就讓他繼續趕車吧,正好我也想著安排一輛車到家裏來,不然出門總是麻煩。”
“可是鋪子裏總得有男人啊,”段嬤嬤勸道:“若沒有個男的鎮著總是不成章法,若是遇到耍橫的男人在總是底氣在,隻有一幫子婦孺街坊鄰居都要看低的。”
“那就讓那郭家夫婦和李家的去吧,”劉玉真聽從意見改變了主意,“再加個機靈的小廝,家裏頭安排個小廝趕車也行。”
段嬤嬤愣住,再度勸道:“這郭家老三在呢,不好安排李家的去,不然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了她。”
劉玉真:……這世道,不但有男尊女卑還有男女大防,不是夫妻又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稍微說兩句話都要惹來閑言碎語。
但要是為此就放棄幫助一個備受家暴的女子,她的良心也過意不去,思索了一會兒,她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郭家和李家有沒有兒子?讓她們兩個做娘的都帶個兒子去,郭老三還是到家裏頭來趕車,這總沒問題了吧?”
“這便妥了。”段嬤嬤這回同意了,“李家的她兒子就是那李三,先頭您點了他入冬之後來家裏修剪那牡丹花的,他如今就在您那四進宅子裏做活,我上回瞧過了是個能幹的。”
“讓他們母女出來也好,那宅子人多了些。”
劉玉真鬆了口氣,“那嬤嬤您就到鎮上跑一趟,找一位靠譜的中人看看有沒有合適的鋪麵,再帶輛騾車到家裏來,家裏頭沒有車多有不便,我記得莊子上是有兩頭騾子?”
“姑娘您沒記錯,”段嬤嬤回道:“這馬都被那些軍爺征去了,我們這少見得很整個縣城很少有人家有,府裏都僅有四匹,您的莊子上是有兩頭騾子,我這就讓他們趕一輛車來。”
劉玉真:“那好,我們先選了鋪子,若沒有旁的事我們就趕在這月開張。”
正說著,顧廚娘端了新做好的燜肉來。
劉玉真嚐了一塊覺得這回差不多了,遂道:“就按這個方子來,嬤嬤你也嚐嚐,桂枝你去寫了方子給嬤嬤,送到府裏給母親也嚐嚐。”
“這就是今天做的那燜肉了吧?一早上香得姐兒、哥兒們往廚房跑了好幾回。”段嬤嬤笑嗬嗬的,也夾起一塊嚐了,“唔,這般軟乎?”她三兩下吃完,驚喜地道:“這味兒好!”
“這都是姑娘的主意呢,”顧廚娘臉上笑開了花,“旁的人那是再想不到的!”
段嬤嬤:“就你嘴甜,還不快去隨桂枝寫了方子,我正好去孝敬了太太。”
顧廚娘隨著桂枝出去準備不提,劉玉真又和段嬤嬤就買鋪子的事商量了一番,托了她去辦理此事。
……
“姑娘,我找了個靠譜的中人,這鎮上的確有幾個鋪子空置著,”段嬤嬤在桌子上畫了兩道橫線,解釋道:“這鎮上不比縣城還有專門的坊市,整個鎮就隻得這一條大道,這周圍便都是鋪子了。”
她的手在兩側點了點,“這其中一處便是在城門口,一對老夫妻在此賣茶和發糕,如今賣不動了便想著盤出去回鄉下,鋪麵尚不及這間屋子大需十兩銀,我去瞧了他們家生意不大好,旁邊也有賣發糕的,比他家的厚實呢。”
不僅劉玉真聽得認真,慧姐兒也聽得聚精會神。
段嬤嬤的手上移,指著中段的某一處道:“這一處是在家裏二爺讀書的書塾,也就是二奶奶的娘家附近,那一帶都是殷實人家這鋪子先頭是賣米麵的,外頭是鋪子裏頭有個小院。”
“但近些年風調雨順的店家掙不到幾個錢便想著賃出去,每月換些銀子度日,所以他們家不願意賣,這租銀一月要一兩。”
劉玉真示意她繼續說。
“這一處原是個酒樓,”段嬤嬤指著一處道:“近兩年入不敷出所以也想著盤出去,我去瞧了瞧,上下兩層雖說小了些但一應家夥什都是齊的,需銀三百兩。”
慧姐兒小聲地哇了一下。
“還有這一處,是個賣雜貨的鋪子,比先頭那個米鋪小一些,隻得半進,掌櫃的獨子摔斷了腿要到府城尋名醫呢,他們家賣得急隻需二十兩銀。”
“再有這一處……”
段嬤嬤一共說了五處,有需要三百兩銀的破舊酒樓,也有隻賣十兩銀的茶攤,參差不齊沒有章法。
不過這也不能怪她,段嬤嬤管家理事調教丫鬟是一把好手,但外頭的事就要差一些了。
劉玉真想了想,問慧姐兒:“慧姐兒你覺得哪一處好?”
慧姐兒想了想,問道:“母親是要開鋪子嗎?”
“是啊,”劉玉真回答她:“母親想要開一間賣吃食的鋪子,你覺得哪一處好?”
“這處!”慧姐兒指了指書塾的位置,“二伯在此讀書,有照應,而且祖母說要儉省。”於是耳濡目染選了個最便宜的。
劉玉真啞然,“家裏還沒到這種田地。”其實這個地方的確是不錯,有個書塾,附近也都是殷實人家,但是這裏隻租不賣那就不合適了,她可不想賣幾個月後被趕走或者被漲租。
所以這裏是最先排除的。
“嬤嬤、桂枝你們覺得哪處合適?”劉玉真又問了其他兩人。
段嬤嬤覺得那處二十兩的和最後那處巷子裏頭二十六兩的合適,一來不太貴,二來周圍的地段也好。
桂枝則覺得那二十兩的那個雜貨鋪好。
劉玉真仔細地想了想,道:“就買了二十兩那處和城門口那茶寮吧,”見幾人有疑問,她解釋道:“雜貨鋪那裏略改一改便是一處鋪子了,至於茶寮雖然地方小,但是才十兩銀子。”
“我買盒胭脂就要十兩銀,這茶寮買了又如何?”
確是這個理,幾人不再說話了,段嬤嬤自去取銀子不提。
……
******
“姑娘,您看誰來了?”段嬤嬤一大早出去尋中人買鋪子,響午一回來剛一進門呢就忙不迭地笑著,那聲音滿屋子都聽到了。
正在教慧姐兒寫字的劉玉真抬頭一看,竟然看見了徐嬤嬤那張略嚴肅的臉。
“嬤嬤你怎麽來了?”劉玉真吃了一驚,因為徐嬤嬤是母親身邊最為得力的,日常幫著母親管事,很少出府,所以現在見到她很是驚訝,忙問道:“可是母親出了什麽事?”
徐嬤嬤嚴肅的臉上笑出花來,恭敬地行禮,“老奴給姑奶奶,給慧姑娘請安,太太身子康健,好著呢。”
“嬤嬤快快請起,”劉玉真去扶,問道:“那可是母親有什麽事吩咐?”
徐嬤嬤:“太太吃了您孝敬的燜肉覺得好,真巧莊子上送來了幾簍蟹,太太想著您愛吃便打發我來給親家太太請安,順道給您送些來。”
劉玉真眼前一亮,“蟹?那可有配菊花酒?吃蟹配上菊花酒味兒最好!”
“忘不了!”徐嬤嬤笑道:“菊花酒也帶了兩壇子,還有您喜歡吃的雞蛋糕,太太一大早就起身做的呢,姑娘可要隨老奴去瞧瞧?”
劉玉真依言起身,吩咐段嬤嬤和菊香看好慧姐兒,然後領著徐嬤嬤來到了隔壁的茶房。茶房裏頭春杏正在煮茶,手裏頭繡著一張絲帕,見著她們進來連忙站起來請安。
“姑娘萬安,嬤嬤萬安。”
“春杏你去後罩房那庫房瞧瞧可有嬤嬤喜歡的茶,去取些來。”劉玉真將人支開,然後請徐嬤嬤坐下,問道:“嬤嬤可是有事要告訴我?”
劉玉真問得篤定,因為就幾簍子蟹並不值得徐嬤嬤開口讓她去“瞧瞧”,所以她推斷徐嬤嬤是有什麽話想要私底下和自己說,避開慧姐兒,於是便把她領到隔壁這茶房來。
“姑娘聰慧,”徐嬤嬤讚道,然後從袖子裏取了個瓷瓶遞過去,小聲道:“太太估摸著你那藥丸子快吃完了,特吩咐我給你另帶了一瓶。”
劉玉真臉色微紅著接過了,她從家裏的帶來的藥是快要吃完了,比預計用得多,正想著讓段嬤嬤去配呢。
“多謝嬤嬤。”
徐嬤嬤慈愛地看著她,“再有是另一件事,上回二姑娘來求您的那件事,辦妥了。”
劉玉真也一直掛著心,見狀忙問道:“這事到底如何了?”
“這也是二姑娘命不好,”徐嬤嬤歎氣,“二姑娘許是去年那會兒落水身子傷著了,所以嫁過去大半年都沒有身孕。”
“您也知道二姑爺就比咱姑爺略小一些,如今已經加冠,一大年紀了連個子嗣都沒有,周二太太急在心裏私下裏就給那幾個通房停了幾天藥,後來被周家大太太發現了,敲打了一回,這才又喝上。”
“但就這麽幾日,最受信重的那個就懷上了!”徐嬤嬤捶了一下手,也有幾分懊惱,“就巧成了這樣!”
這也太巧了,劉玉真也是歎氣,追問道:“那後來呢?”
徐嬤嬤說起這個事情一臉不屑:“姑娘,這周家二房做事,可真是沒了章法了。”
她詳細解釋,“這周家理虧在先,讓個通房和正室同時懷孕,那是哪裏都說不過去的,可那周二太太竟然說周家二爺那麽大年紀了,膝下猶空,她急著抱孫子。所以定要讓那通房生下來,竟還說出了若是個兒子,就記入二姑娘名下這種話,真是沒臉沒皮。”
劉玉真也是倒吸一口涼氣,“這怎麽能行?二姐姐又不是不能生!”
“可不是!”徐嬤嬤道:“即使要用這法子,那也得是二姑娘親自挑的人才成啊!”
劉玉真:“後來呢?後來如何了?”
徐嬤嬤:“後來是老太太和她們家老太太說了幾句話,這才熬了碗藥給她灌下去了,當時就見了紅。”
劉玉真手一抖,“……這事,就這麽了了?”
“了了,”段嬤嬤點頭,又道:“不過那個通房有手段得很,當時周二太太的臉色不怎麽好,估計二姑娘後頭還有苦頭吃。”
什麽苦頭徐嬤嬤不說劉玉真也想得到,不外乎是挺著個大肚子晨昏定省不斷,諸如給婆婆打扇一整日這種事,事情不大,但卻異常的折磨人。
這種事外人也幫不了的。
“這路是她自己選的,”劉玉真沉默了許久,低聲說了一句,“走得如何都要看她自己。”
如果她自己立不起來,旁人幫得再多也是無用,就比如劉府裏頭的兩個孫媳婦,進門後都是頗受磋磨,但大嫂顏氏立起來了,所以如今在二房頗有臉麵。但是二嬸羅氏性子弱,又是庶子媳婦,在二房的地位連二嬸身邊的鄭家的都不如。
徐嬤嬤也讚同,安慰道:“是這個理,姑娘您也別太擔心了,如今隻要保住了這胎,但凡二姑娘生下了嫡長子,那多少的通房妾室都越不過她去!”
“但願如此吧。”知道了周家是這麽個爛攤子,劉玉真扯動了嘴角卻是笑不出來。
……
徐嬤嬤給了藥丸子又說完了消息,便在劉玉真的帶領下去給大太太張氏請安,張氏一早就得了通報說劉大太太派人來了,特地在丫鬟的幫助下換了認親時劉玉真送的綢緞衣裳。
再戴上成套的金頭麵,端坐在上首笑得和藹。
見著了張氏,徐嬤嬤代劉大太太曾氏問過好後便帶著張氏回贈的魚告辭回去了,留下張氏看著那兩簍張牙舞爪的蟹嘖嘖稱歎。
“這玩意兒能吃啊?咱們村的田溝裏倒是長了,但沒這麽大!老三他們小時候老是抓來烤著吃呢,沒什麽肉也就他們這些毛頭小子愛吃。”
“這是特地養的。”劉玉真解釋,“日常喂得多些便能長這般大了,每年的九、十月正是吃蟹的時候,此時的蟹肉厚肥嫩,色香味美,母親便送了兩簍來給家裏嚐嚐。”
“你母親有心了。”張氏讚了一句。
劉玉真:“那我便讓人送去廚房,晚上做了給家裏嚐嚐?”
“好好好。”張氏連連點頭。
顧及陳家以前都沒有吃過螃蟹,劉玉真便沒讓顧廚娘做清蒸蟹,而是洗淨剁開了加米酒、蔥薑翻炒,再另做了一份魚頭螃蟹豆腐湯。結果湯是喝完了但螃蟹殼太硬,陳家人又不像劉玉真會使蟹八件,好幾個人把舌頭給戳破皮了,無奈隻好統統做成了蟹黃包。
“這個包子好吃,”陳世文拿起一個包子感歎:“這蟹食之不易啊。”
這個就是其中一個吃螃蟹把舌頭給弄破的人了,劉玉真笑他:“這蟹我們這吃得少,但是往北走杭州那一帶可是人人都愛吃的,京城也有重陽吃蟹賞菊的傳統,你到了那邊也吃蟹黃包子不成?”
“這倒是個問題,”他又吃了一個汁水豐盈的蟹黃包子,“看來我還得繼續練那蟹八件,此前在省城的時候,鄒兄也曾請我們吃蟹,不過鄒兄這人八麵玲瓏,請吃蟹的時候每個人身旁都安排了人服侍,倒不用自己動手。”
“安排人服侍,男的女的啊?”劉玉真好奇地問道,腦海中浮現了以前看過的種種情景,一群衣冠楚楚的男子喝酒論詩,旁邊坐著身嬌貌美的青樓女子。
名場麵啊!
陳世文一怔,坐直了身子快速地咀嚼咽下了口中的蟹肉包子,緩慢地答道:“那一日是在省城的解元樓,文氣璀璨之地伺候的都是機靈的小二,他們家的蟹據說是用蛋黃喂養的,味極好。”
劉玉真好奇地看著他,不過是隨口問一問,這人緊張個什麽勁?
陳世文被她看得渾身不自在,轉過身子喝了口茶,道:“此前你說過的請席一事,我已寫好了帖子便定下在三日之後,可好?”
哪一日都沒有什麽區別,反正他們又不來陳家村,所以劉玉真隨意地答道:“好,那我便安排人去抓魚,用缸養了送去能活好幾日。”
“嗯,交給你我是放心的,那到時你與我同去,孩子們還小便不用去了。”他很快下了決定。
“我也要去嗎?”劉玉真吃了一驚,反問道。
“自然,”陳世文回道:“你我夫妻一體,況且我的師長、同窗好友等你都尚未見過,我在帖子上寫了攜眷同往的,這回正好讓你認一認人,日後我不在家裏你若有事也可請他們幫忙。”
他過了一會兒又問,“你,不想去嗎?”
並不是,隻是她想的是陳世文去縣城酒樓定個包廂,然後宴請一群男子,她不用露麵的,畢竟這村裏實在是太遠了,坐車都要一兩個時辰,實在不適合將宴席置在此處。
所以找個酒樓就很有必要了,她還想著要讓人去劉府開的酒樓打聲招呼,把顧廚娘派去一日呢。但如今他想要把她介紹進他的圈子,還有其他女眷那麽這個方案便不行了。
她快速地思考了一下,回道:“既然有女眷,那就不能去酒樓了,夫君你的帖子送出去了嗎?我在縣城的進士坊裏有一座三進宅子,不如就在那宅子裏吧,屋子雖然沒有人住但是一直都是有下人打理的。”
“也好,都聽你的。”陳世文對這些並無多大意見。
“那你請了幾人?那宅子裏就幾個看屋子的,我們得帶些人過去。”劉玉真琢磨起了帶去的人選,段嬤嬤和四個大丫鬟是必帶的,小孩不去那麽兩個小丫鬟就不用去。
但這有這些人也不夠,還得從別的地方借調,若出席的人在十人以上,那麽侍候的得有二十人以上才行。
“夫子,付兄、趙秀才等七八人,再有會給縣令、縣丞、主簿幾位大人遞個帖子,不過他們不一定來。”陳世文一一數給她聽。
這是把全縣這麽多年來的秀才都請了,再加上他的幾位同窗,這些秀才人不多在家裏時劉玉真也大致聽說過,她們的太太往常也有到劉家拜壽的,劉玉真還見過其中幾個。
但是縣衙裏的幾位大人卻是怠慢不得,她隻見過主簿的太太,其餘兩位都沒有見過,得讓人回劉府與母親商議一番,正好問母親借些人手,劉玉真暗暗思索。
“對了,兩位連襟錢秀才和周秀才也會到。”陳世文又提醒了一句。
“那就是二姐姐和四姐姐都要來了?”劉玉真驚喜地問,二姐姐她不太想見但是四姐姐還是想見的。
陳世文:“對。”
劉玉真:“那正好,四姐姐許是認識那些秀才娘子,你把四姐夫的帖子給了我吧,我讓人給他們倆送去,正好與四姐姐說一說,那一日我要迎客,勞煩她替我在裏頭略做照應。”
“諸位秀才你可有請了人幫忙招待?”
陳世文想了一下,“尋常的就讓錢貴招呼便行了,我如今是舉人到底身份有別,你也是一樣的,隻有縣中幾位大人家的太太來了才需要你親迎,其他的除非是親近人家,不然就都讓你身邊的段嬤嬤去迎,如今這縣城中,除了那幾位太太,沒有人的身份比你更高。”
所以,這就是妻憑夫貴?
這感覺真不賴。
******
陳世文想要宴請師長好友並舉辦全魚宴的事在陳家泛起了幾絲波瀾,陳禮忠和張氏對此很興奮。
張氏高興地說:“家裏的魚新鮮,煮出來的魚湯奶白奶白的,那魚丸也是又鮮又脆還沒骨頭,好吃著呢,你多誇一誇,讓那些秀才們都來買咱們家的魚!”
陳禮忠也高興得沒邊了,“爹待會便去打魚,挑那些大的,你和你那些同窗好好喝兩杯。”
打回來的魚都比巴掌大,用水缸裝著先運走了,陳世文和劉玉真也跟著一起前往。
自他們走後,小孩兒還好,但大人們確是一整天都心不在焉的,張氏第二天天還沒亮就爬起來在屋子裏轉悠了。
被吵醒的陳老大問道:“你在這瞎轉悠啥呢?”
“當家的,我,我睡不著,你說咱們家的魚那些大人們真的會吃嗎?真的會覺得好吃嗎?會不會不喜歡啊?”
“怎麽不吃?魚肉也是肉啊,你生老大的時候我還去河裏給你撈過魚,下奶補著呢。”陳老大嘟噥著,在床上翻了個身子。
“你說,咱們兒媳婦怎麽能想到這樣好的主意呢?”張氏悄悄問:“幸好沒聽弟妹的,給咱老三娶了吳氏的娘家妹子,不然啊今天可怎麽好,一家子都要去喝西北風!”
“這讀的書多自然就聰明了,”陳禮忠又翻了個身子,“你沒看咱們老三就比他兩個兄弟聰明!”
“也是。”張氏想一想是這個道理,頓時就放心了,“哎,我這會啊就想著她能早日給老三生個兒子,如此就穩妥了。”
“你是沒瞧見老三那在乎勁,他當年對那大的愛理不理,現在都肯讓這小的丫鬟進書房了。”
張氏翻坐起身子,“當家的,你說這小劉氏進門也一個來月了,怎麽還沒有信啊?”
陳禮忠用被子蒙住了頭,嘟噥道:“咱娘也是嫁進來兩三年之後才生了我的,你當年也是進門第二年才懷了老大的,你急什麽?”
這倒是,張氏又躺下去了,但卻是翻來覆去睡不著。
婆婆是她的姑母,因為張家兒子多所以被山外頭的陳家求娶,成親後生了當家的、二叔和小姑,為陳家開枝散葉有大功,所以她也就嫁出來了。
後來的秀娘也是這樣,但是秀娘……
“當家的,你說秀娘入門都七八年了,就生了芙姐兒這根獨苗,我是不是得帶她去拜拜菩薩啊?正好先頭向菩薩許願若這小劉氏是個好的我便添二兩香油錢,再供個豬頭。”
“正好把秀娘帶去瞧瞧,這城南那邊的城隍廟香火可靈了!”
“那誰誰誰家的就是去那兒求了根上上簽,回來沒幾日便懷上了!”
“當家的,當家的?”張氏見半天沒有回應扭頭一看當家的竟睡著了,頓時一陣氣,衝著被褥拍打了兩下。
深夜裏,張氏輾轉反側,熬紅了眼眶無法入眠。
婆婆生了兩個兒子,自己也生了兩個兒子,張家的幾個媳婦如今都生了八個兒子,這十裏八鄉的誰不說張家兒子多,張家女兒會生兒子,秀娘當年及笄的時候多少人求娶。
還是自己那什麽眼珠子好看得到珠子,給老大聘了來。
但怎麽秀娘進門這麽多年竟沒生個兒子出來?
老大是長孫,可得有兒子摔盆的,這到底是怎麽了?
……
******
前院,陳家二房
戚氏就著油燈在糊鞋底,旁邊是她的兒媳婦吳氏,婆媳二人一個糊鞋底一個納鞋底忙得很,至於宇哥兒早就哄睡了。
一邊糊戚氏一邊問話:“你有沒有覺著最近慧姐兒和康哥兒機靈了很多?這說話做事也很有模樣了。”
吳氏一邊做活一邊答道:“是啊,因為三弟妹在教他們讀書,所以才變了個人似的,娘您說咱們要不要把宇哥兒也送去啊?”
“宇哥兒吃了一陣子她說的這個水牛奶這骨頭還真是長硬了,也不怎麽摔跤了。”
戚氏搖頭,“可拉倒吧,養孩子她是很有一手隻這麽些天兩孩子就待她如親娘一般了,但是教孩子一個婦道人家怎麽行呢?”
“還好文哥兒立得住,隻讓她教慧姐兒,她就不是個好夫子,盡教些寫寫畫畫的,上回我還瞧見她教慧姐兒和康哥兒畫竹子,就他們屋子前邊那一小片,都不是正經念書,如何使得?”
“宇哥兒還是得像他三叔那樣送去正經書塾,將來才有大出息!如今他三叔已經是舉人老爺了,咱們的縣令大人就是個舉人老爺呢!”
“宇哥兒若是從小就和他三叔一樣送去讀書,將來沒準也是個舉人老爺!”
吳氏想了想覺得有理,“娘您說得是,媳婦險些想岔了。”
戚氏嗬嗬笑:“其實啊,你和小寶若是有個女兒,那送去學學也不礙事,教著認幾個字還不用束脩,每天三頓點心呢,將來學成個才女也可以找個好人家,幫襯宇哥兒。”
“誒宇哥兒也五歲了你這肚子怎麽還沒動靜啊?”戚氏直起腰,語重心長:“咱們二房就小寶一根獨苗,娘就盼著你給咱們二房開枝散葉呢。”
這幾年夫君陳世方一直在外讀書,兩人聚少離多能有什麽好消息,吳氏低著頭,不過一直這樣也不是個辦法,她仔細思索起來。
沒多久,二房獨子陳世方跌跌撞撞地進門。
“娘,娘——”
“誒來了來了。”戚氏把手在衣服上一抹便走了出來,瞧著這歪歪斜斜的人頓時心疼壞了,“怎麽喝了這麽多?快快快快扶到屋子裏,翠娘快去倒兩碗蜜水來,那個喝了解酒。”
兩人攙扶著陳世方到房裏歇下,又給他喂了一碗蜜水。
戚氏心疼地張羅著給他又倒了一碗水,“怎麽喝了這麽多啊?你這是在哪兒喝的啊?”
陳世方有些醉,但也沒醉到不省人事的程度,聞言笑道:“叔祖家的六哥,說多謝,呃,咱們家出了這麽個好主意,呃,安排了一桌子席麵來請,三弟不在就請了我,呃,我和大哥。”
說著砸吧嘴:“他們家的肉不好吃,不好吃,沒我們家的好吃。”
“肉哪能有不好吃的?”戚氏啐道。
“娘你不懂,”陳禮略醉醺醺的,露出了一個回味的笑容,“家裏吃的肉骨頭都是酥的,一進嘴裏就,就化開,叔祖家的都在梁上吊了兩三年了,兩三年了,柴,柴得很!”
“宇哥兒呢?”他突然站了起來,四處張望,“宇哥兒哪去了?”
“夫君,宇哥兒已經睡了。”吳氏回答他。
陳世方安靜下來,過了一會兒又道:“娘,我想讓宇哥兒早日開蒙,早些,早些讀書!明日就,就讓他起來,讀書,讀書!”
戚氏驚訝,“宇哥兒還小呢,如今才不過五個年頭,骨頭都還沒長硬,要不再等等,他三叔……”
話音未落,陳世方突然捂住了臉,哭了起來:“要讓他去讀書,嗚嗚去讀書,去考秀才嗚,考舉人嗚,考狀元!”
“嗚嗚嗚……”
戚氏頓時就心疼壞了,摟著他安慰道:“好好好,這就讓他去讀書,這就讓他去,明日就讓他去,我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