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兵這種事,賈放其實也有想過。


    南方地形多變,路途不通,一村一寨往往都有自己的戍衛力量,而且對外來的人相當警惕。小股流寇很難在各村各寨中占到什麽便宜,除非是像當初那七洞十三寨一樣,糾結力量,奮起反抗,才能在這一帶形成足以震撼官兵的勢力。


    但是聽陶村長說的,這些匪患武器精良,人員都是青壯,來去很有章法,而且考慮去哪個寨子劫掠,竟然還要考慮投入產出比。


    這在賈放看來已經不是簡單的匪患了,更像是以後的雇傭兵,拿人錢財,與人消災。


    但要對付這些匪患,也是有辦法的。此前向奉壹已經給了賈放一點提示:各村寨鄉裏之間,加強聯絡,互通有無,聯防聯控。


    賈放心想:他需要一個便捷的通訊機製,各鄉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互通有無,所以是時候把郵政局建起來了;同時他也需要一個高效的情報機構,負責收集與分析各鄉之間的情報。


    就這麽決定了——賈放立即拍板,他要建一個郵政局,再建一個情報分析局。


    他目前任著平南節度使,並且把節度使府署放在了武元縣,而他自己的封地距離武元縣隻有一個時辰不到的距離。因此賈放決定,以武元縣為中心,建立一個屬於南方州縣的郵政係統——所依托的,是各州縣之間的郵驛,同時借他的身份,將郵驛道路重新規劃,形成一條與現代郵政體係接近的郵政製度出來。


    於是他與鄭伯宜一道,在位於武元的節度使府署裏,攤開一幅屬於南方十個州縣的郵驛圖。


    在這個時空裏,郵驛承襲舊製,隸屬於兵部,專門用於傳遞官府的緊急文書,因此叫做“急驛”。賈放所在的武元縣,地理位置適中,從南方十個州的首府傳遞到此的急件,最多不會花費一天——隻要從各州首府到武元之間,再建十條專門的“急驛”線路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各州以下,各縣、各鄉,均有郵驛站點。一旦各縣、各鄉,發現了匪患,理論上便會依次上報,此類急件報到武元來,最多不會超過兩天。


    但賈放馬上看出一個問題:如果有匪人避開這些擁有郵驛的縣鄉,到各村各寨搶掠,那高坐在州縣一級的地方官員,將對此完全無知。甚至連匪患悄悄欺近了他們也不會知情。


    在賈放看來,這個郵驛體係的主要問題:這套體係的設計,單純是為了緊急軍情的單向傳遞。軍情可以很快地從地方上送到節度使府署,賈放的任何決策(如果他能做得出的話)也可以很快就送到地方上。


    但是這些郵驛,卻是完全非民用的。老百姓要送信依舊需要托人帶信,有時一封信往往會等上個十天半月才能寄出去。


    公共消息的傳遞也是,就拿桃源寨來說,早先寨子裏自己辦集,是靠鄉親們走上十幾裏山路,到附近的鎮子去傳消息,傳過幾次,終於漸漸來人了,後來口碑建立起來,初一十五終於人多了。


    後來桃源寨的集從初一十五,改到了每五天一集。剛開始時,到了初五初十那兩天,寨子裏卻依舊是空空蕩蕩的,之前托人帶的話,對方若是一個記性不好,回自家就把這事兒給忘記了。總要經過這麽三五次,對方才能記住,說是今日桃源寨有集。


    可以說這郵驛係統在軍事方麵已經初步建立起來,但是民用方麵還完全沒有基礎。


    於是賈放問鄭伯宜:“鄭先生有什麽高見沒有?”


    鄭伯宜笑著道:“這郵驛一向快捷便利有信,畢竟並非其分內之事,所缺者,利也;百姓於郵驛本有所求,所缺者,信任也。”


    賈放登時點頭,也笑道:“鄭先生所說的極合我心。”


    郵驛係統從來沒有義務替百姓傳遞信件,而百姓聽到個“兵部”二字便心裏發怵,自然不敢隨意托付郵驛。


    但是百姓托付他人傳信,卻往往無法控製信的去向,要麽是信件丟失,要麽是重要消息被他人私拆,內容泄露,引起無數糾紛。


    一邊有需求,一邊有能力,卻壓根兒對不上。


    賈放便道:“這簡單,讓郵驛代百姓傳遞信件,同時收取一定郵資,不就可以了?”


    鄭伯宜順著賈放說的往下想:“郵驛在縣與州之間傳遞軍情,如今不傳軍情了,傳遞民間信件。確實可行。但是,百姓寄信時是自己去郵驛那裏,那麽,信件傳到對方郵驛之後,如何送到百姓手裏?”


    賈放胸有成竹:“那自然是每縣的郵驛再聘用一位當地的郵遞員,專門負責將郵驛收到的信件遞到百姓的住處。或者根本不用送到住處,隻要往各村村長家、各裏裏正家中一放,自然會有辦法把信遞到收件人手裏。”這最後一裏的問題解決起來,可一點兒都不困難。


    “我若是百姓,我怎知該給郵驛多少錢?”


    賈放笑道:“本縣之內一個價錢,本州之內一個價錢,出了州是另一個價錢。這中間的價差正好各處郵驛傳遞的費用,先生覺得如何?”


    鄭伯宜一點頭,繼續問:“可若是出了本縣,別處的郵驛接到了這些信件之後,如何知道寄信人已經付了郵資?”


    賈放笑道:“這就更簡單了。假設這縣內寄遞信件,郵資乃是兩文錢,那麽我們就將價值兩文錢的券貼在信封上……”


    鄭伯宜驚訝了:“將流通券貼在信封上?”


    賈放趕緊搖手:“不不不,我不是說將流通券貼在信封上——我是說,幹脆像印流通券一樣,專門印製一種代表郵資的憑證。百姓們在郵驛處出資購買,然後貼在信封上,郵驛收到之後蓋上一個戳,表示確認已經收到過郵資。”


    鄭伯宜聽賈放說的複雜,良久還是沒有繞過來:“……但這不是與將流通券貼在封皮上是一個意思嗎?”


    賈放解釋了兩句,幹脆一拍桌子,說:“那就給這種憑證起一個名字,叫它做——‘郵票’!”


    *


    這郵政局的試驗,依舊沒有獲得批準,在南方十個州的全境內馬上推行。


    兵部方麵答應了從十個州的首府到武元境內建十條“急驛”(其實隻有九條,武元到永安州本就有急驛通道),但是郵驛隻管從各縣到永安州之間,和永安州到各縣之間的信件遞送,頻率一概為一天兩次,不管信件傳遞的數量如何,郵驛收取一個固定金額的費用,作為替百姓傳遞信件的勞務收入。


    而賈放則在武元縣城裏了一個“郵政公司”。他感覺自己邁出了一個超大的步子,把郵政直接由國家壟斷轉為了民營。而中間從各縣傳遞到永安州之間的那一程,實質上就是外包給了兵部——


    多麽先進的郵政公司結構啊!賈放自己也沒想到。


    這“郵政公司”由對此非常驚訝且感興趣的鄭伯宜擔了下來,如今永安州的知州剛好與他是舊日同窗,應下了替他在永安州處理一應事務。


    鄭伯宜定下了這“郵政公司”的基本結構與模式之後,就立即開始在各縣物色郵遞員的人選。


    對郵遞員的要求不算高,就是要熟悉從縣城到各鄉、各村、各寨的道路,以及人品端方,最好是各鄉各村各寨當地人,在鄉裏有一定的社會關係,有人能為他作保的。


    很快郵遞員的人選就定下來了。以武元縣為例,縣裏一共雇傭了十個郵遞員,每個郵遞員負責一到兩個鄉,和各鄉下屬的村寨。


    這些郵遞員每天從武元縣的郵驛領取向各鄉投遞的信件,這些信件都會用一個紙包糊住,外麵封上火漆,然後寫上所在村寨的名字。郵遞員就負責把這些郵件包投遞至各村寨的村長和裏長處——這些人自有辦法找到相應的收件人。


    郵遞員同時還會把村寨裏需要投遞的郵件收回來帶到郵驛。他們每個人每月會領取一定數量的“郵票”,並將郵票售賣給各村寨需要郵寄信件的百姓。百姓們給信件貼上郵票之後,才能交給郵遞員。


    如果郵資沒貼或是貼少了,這些信件會被退回去,很是耽誤事,因此百姓們一般都是盡多不盡少,有些人往自己縣內寄信,也直接貼上足以寄往京城的郵資。


    而“郵票”的麵世,還真的引起了不少議論——像桃源、武元這些見慣了流通券的鄉民們,一見到這貼在信封上的“郵票”,還以為真的能把流通券貼在信封上使用,就真的有貼流通券的。


    這令賈放欲哭無淚,畢竟將流通券貼在信封上揭不下來,就失去了其“流通”的作用。他隻能在桃源寨和武元縣內反複宣傳“郵票”的功用,才漸漸讓鄉民們不再直接貼流通券,轉而主動購買郵票。


    除了日常信件以外,“郵政公司”還推出了一項“投遞廣告”的業務,這是專門針對桃源寨這樣的創業中心而開發的特別服務。


    有了這項服務,桃源寨可以在每次市集的前兩天,向臨近的各村寨散發通知,通知即將到來的集市上,桃源寨能夠提供哪些產品,以及桃源寨希望從周邊各村寨獲得哪些急需的原料——


    “蜂蜜,蜂蜜,甜蜜香醇,滋補養生。”——這是蜂場的廣告,為了照顧各地的文化水平差異,還在旁邊畫上了一隻蜜罐,和一隻小蜜蜂。


    “急需生麻、棉花。皮棉籽棉皆可,量大從優!”——紡織廠看起來原料又短缺了。


    “誠意收購番茄、辣椒,免費贈送番茄、辣椒種子,手把手教授種植,千萬不要錯過。”這位不知是美食街的商戶還是本地專門產酸湯和辣子的人家。


    “誠意求購除蟲菊的花朵,要求不曾沾水。除蟲菊的有效成分可溶於水,沾水了花就沒用了,我們不收!”這是最為直爽的田小妹。


    “……”


    這些廣告會直接送到各村寨的村長裏正處,又因為這些與當地百姓的生計息息相關,因此村長裏正都會將這些消息及時傳遞給村人。


    “聽著啊,家裏出產這些的,明天趕緊送到桃源寨的集子去。”


    “……”


    而鄭伯宜主持著“郵政公司”,試著運行了幾天,很快就發現,郵政業務需求量最大的,竟然不是各縣到各州,也不是各縣之間的通信,而是本縣內的通信。


    畢竟遠嫁到州府的姑娘是少數,趕集一般也就去半天之內能到的市集。


    因此“郵政公司”在各地的縣內郵遞生意做得興旺發達,各處出售郵票之後的收入,扣除郵遞員的薪水之後還剩下一小部分,幾乎不夠支付給兵部的郵驛。鄭伯宜還需要自己掏腰包貼補一些。


    這令這位賈放手下的首席幕僚覺得很沒有麵子——要知道,賈放在這桃源寨,是個出了名兒的“點石成金”的主兒。但作為首席幕僚,小試牛刀之下,鄭伯宜辦的這個“郵政公司”竟然還會虧錢。


    鄭伯宜算了算,覺得由縣到州,各縣之間的郵遞,實在是不賺錢——真想把這幾條線都砍了。


    賈放卻笑道:“這你可砍不了,你這郵政公司,就是得承諾你本州之內,哪裏都送得到,哪裏的信都會接。有些極偏僻的地方,哪怕十天半月都沒有一個人寄一個字、一張紙,你也得每天派那郵遞員去那邊村裏晃一晃,點個卯。”


    鄭伯宜登時明白了,向賈放拱手:“多謝大人指點。”


    這鄭伯宜被賈代善安排到賈放身邊來,原本沒承望能從賈放身上學到什麽,隻是盡到輔佐之責就好。誰知到了武元這裏,竟是賈放教他不少,令他大開眼界。


    “你現在規模還小,將來你能做大,做到南方十個州,乃至做到全國,那時你就知道了,這全天下的百姓,寄信寄物不找你不行,到那時你真不用考慮這收入的問題。”


    賈放笑著鼓勵鄭伯宜,隨即話鋒一轉:“但咱們辦這郵政公司,還真不是全為了錢。”


    “武元縣城裏,劉家和趙家,現在有什麽異動嗎?他們肯用咱們這郵政寄信嗎?”


    賈放這麽一問,鄭伯宜馬上明白了——這郵政局還有別的功用,賺不賺錢倒未必是頭等大事。


    “回三爺的話,劉家和趙家近來一直走得很近,甚至聽說劉家要嫁一個旁支的閨女給趙家嫡支的小兒子。好像自打您發話讓劉家丈田之後,劉家和趙家一下子就好了。”


    “但是咱們的郵政寄信……他們兩家看起來都不像是會用外頭人送信的。”


    古時寄信,隱私也很重要,否則郵政公司也不會故意讓郵遞員遞送封了火漆的郵包了。而武元縣的劉家趙家這樣的大戶,若有機密事宜,一定要通過信件傳遞的,往往也不會假手於人,而是會直接派一個家丁,不管多遠都讓自己人送——畢竟不放心。


    賈放卻一揮手說“無事”,“鄭先生,也不需要特地做什麽。隻不過你可以留心一下和劉家、趙家的管家走得近的人家,若是鄰居,在他們這些人麵前說清楚咱們郵政的好處,將來許是能派的上用場。”


    鄭伯宜馬上領命。賈放又想起一事,他問鄭伯宜:“我記得那個劉立興,好像是有個妹妹的,劉立興也是旁支。如果劉家要嫁女,不曉得是不是嫁的就是劉立興的妹妹……”


    鄭伯宜馬上道:“我這就派人去打聽。”


    賈放聽到這裏突然笑了,低下頭道:“其實也沒有必要打聽……隻要告訴劉立興,劉家要嫁他妹妹,就可以了。”


    鄭伯宜是何等樣人,馬上就反應過來,繼續道:“我這就派人去傳話。”


    不管劉家要嫁到趙家的那個女兒,是不是劉小妹,隻要傳到劉立興的耳中是劉小妹,就會讓劉立興對他的家族生出巨大的忌憚。哪怕事後證實這是一出誤會,也無法完全消除劉立興的懷疑,他會認為劉家一開始安排了劉小妹,後來在他的反彈之下才改了其他人。


    這樣才能讓劉立興醒過來,知道站在他背後的這些族老們,隻是拿他當了為家族謀利的工具而已,沒有把他當人。


    “鄭先生,您說我這樣做,是不是不大好?”賈放低著頭問。他原本不是這樣會算計人心的人,這就像是郵政局本來也不應該私拆旁人的信件。為了這丈田和魚鱗冊的事,竟然讓他做到了這一步。


    鄭伯宜卻道:“三爺,屬下一直以為,隻要目的正當,使些手段,並無妨礙。”這位幕僚長此刻正在心裏嘀咕:這若要放到他以前,在京中替那些權貴謀算的時候,根本就不算是事兒。


    和旁人比起來,賈放依舊是個幹幹淨淨的少年。


    於是賈放站起身,伸了一個懶腰,道:“武元這邊,有勞鄭先生。我要回桃源寨去了。”


    他急著要回桃源寨去找稽查隊——情報收集這種事,關注外部的同時,也要從內部著手。


    *


    隔天,鄭伯宜就送來了確鑿的消息,劉家要嫁到趙家的姑娘,還真就是劉小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基建高手在紅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靜的九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靜的九喬並收藏基建高手在紅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