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賈放在蘅蕪苑的“名錄”上找到了除蟲菊,又順藤摸瓜把這除蟲菊本株從蘅蕪苑裏找了出來,培植在加速培養圃裏。
他望著這些開著潔白小花的植株,心裏納悶:這小花看起來相當普通,後世哪裏都見得著的,怎麽現如今中華大地上卻沒有人知道呢?——他翻了翻“名錄”,才發現上麵記載著“原產歐洲”幾個字。可能是這個時空裏還沒有移植進口。
賈放拜托雙文:“這些小花非常非常重要,恐怕要拜托你不間斷地幫我照看這些植株了。”
雙文自然應下,並且真如賈放所言,不間斷地往這些“加速培養圃”中種植除蟲菊。這些植株一旦長成,就被雙文從培養圃裏挖出來,交給賈放帶去桃源寨,讓鄉民們種到房前屋後。
這些除蟲菊開花開得很快,賈放也盡量讓雙文不要浪費,見到有盛開的,便把花序摘下來,放在幹燥處曬幹,曬幹之後點燃煙熏就直接可以除蚊。甚至不用曬幹,直接把花朵丟在大觀園的水域裏,也可以除滅蚊子的幼蟲孑孓。
至於那些被賈放帶到桃源寨去的植株,鄉民們紛紛依賈放所說,把這些開著白色小花的植株種在房前屋後。
也許是經過加速培養圃培育的緣故,這些除蟲菊生長得非常迅速,隻用個兩三天,就能在鄉民們宅基地前後開出一片一片的小白花。
這效果是立竿見影的,種上除蚊菊的人家馬上表示:晚間蚊子少了,幾乎打不到了。
賈放卻依舊讓眾人協助,盡量多種除蟲菊,多采集除蟲菊開出的白花,並且把這些花朵曬幹之後磨成細粉。
然而整座桃源寨裏卻沒能找到任何一名有過製香經驗的鄉民。畢竟要麽是本地土著,要麽是來自餘江的尋常百姓,那製香焚香本是風雅之事,百姓們也就過年過節、祭拜祖宗時才會用上幾枚粗香。
因此這嚐試製香的任務最重被理學院的桂遐學領了去——他所學甚雜,甚至三教九流、各種行當都有些了解,對香料也有一點研究,於是便自告奮勇來做這“蚊香”。蚊香的成分並不複雜,用的是除蟲菊粉末、研成細末的木屑、再加上蘇合油與榆錢麵,合上少許蜂蜜,製成糨糊狀,然後入模具按壓成型之後,再曬幹成為蚊香。
然而這蚊香的“糨糊”做出來之後,到底應該把香做成什麽形狀卻難道了桂遐學。
賈放對這“蚊香”的要求,乃是點燃之後至少能點上四個時辰,否則便不能保證人們一夜安眠。
但桂遐學試製出的塊狀香和線香,無論是哪一種,都沒辦法達到這個要求:線香隻能燃“一炷香”的時候,盛在香爐裏燃燒塊狀香,最多可以燃一個時辰。於是桂遐學成天都在搗鼓,到底應該怎樣將這香的燃燒時間延長一點。
“如果將整隻銅香爐裏,滿滿地全部塞上蚊香——”
賈放路過桂遐學的辦公室,聽見這家夥惡狠狠地說。
整隻銅香爐全部塞滿蚊香?那這蚊香的成本得多高呀——賈放忍不住歎了一口氣,走進桂遐學的屋子,在他對麵坐下,提筆,在紙上畫下一個渦旋型。
桂遐學的嘴當時便窩成一個“o”型。
賈放卻還沒有畫完,他又畫下一個渦旋型,然後將兩張紙疊在一起,然後分開,攤在桌麵上,然後自行離開辦公室。
桂遐學盯著麵前的兩張紙,沒過片刻便恍然大悟。他丟下那兩張紙,馬上就追了出去,在賈放身後大聲喊:“賈放,賈大人,賈三爺……我拜你為師好不好?”
他追出十幾步,忽然停住了腳步——兩座鐵塔似的賈乙和丙丁此刻正擋在他麵前。桂遐學登時衝那兩位咧嘴笑笑,一邊後退一邊道:“說說,我就是說說……賈大人、賈老師他總是,總是樂意教我的——”
這家夥隨即從賈乙丙丁麵前一溜煙逃走,回到辦公室裏才偷偷探個頭出來暗中觀察。
賈放在遠處聽見,也覺得很好笑。
在他看來,桂遐學這個家夥的智商和接受力,已經高到讓人嫉妒。賈放心想:這家夥若是放在別的時空,準保能成為愛迪生一流的人物。人類文明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也是這種人推動的。
桂遐學和賈放自己相比,所缺乏的隻是經驗與見識而已。因此賈放根本不覺得自己有什麽資格可以當對方的老師。他隻是希望自己能在關鍵時候給予指點,讓這家夥的聰明才智在現在這個世道裏也可以大放光彩罷了。
果然,很快桂遐學就做出了渦旋型的蚊香,兩枚渦旋型的蚊香疊在一起,到使用的時候再拆開即可。每一枚蚊香剛好可以點上四個時辰,差不多就是一夜的光景。
不止如此,桂遐學在這期間也把水力織機搗鼓出來了。但是這第一台水力織機織出來的布匹似乎有點兒問題:這織機用的是麻紗,織出來的麻布經線與緯線之間的距離有點兒大,相對正常布匹而言有很粗很大的洞眼,從麻紗的這頭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另一頭,根本當不得衣料穿。
桂遐學拿到了織出來的麻紗,做聲不得,隻管坐在紡織廠的地板上,瞪著那細細的紗眼發呆。
“錦花”的婦人們見到這情形自然也都失望。但是桂遐學此前沒日沒夜地鑽研這織機的過程,她們全都看在眼裏。於是婦人們都開口安慰:“桂教員!”“桂神仙!”
“別難過了,我們信你,下一回肯定能行的。”
誰知桂遐學咕咚一下站起身,舉著手裏的麻紗道:“誰說咱們這就失敗了的?”
“賈大人日常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塞翁失馬安知非福。咱們這織機未必就不成。大家看看,這織機織出來的麻紗,像什麽?”
婦人們:……像什麽?
漸漸地,有個婦人看出來了:“這像是大戶人家糊在窗戶上的窗紗啊!”
“對!”桂遐學一拍大腿,道,“正是!賈大人不是讓咱們做蚊帳,那蚊帳細細軟軟的,但是上麵也是這麽大的洞眼,既能透氣,又不讓蚊子飛進來不是?”
蚊帳多是用棉紗織成,成本較高,一般人家都舍不得用,隻肯買小小的一頂,讓家裏最小的孩子睡在那裏麵。
“但若是咱們不把它做成蚊帳,而是把它當成窗紗,糊在窗上,這豈不是給整座屋子都罩了一座蚊帳?”
登時有人問:“那大門敞著怎麽辦?”
馬上就有她的同伴反駁:“晚上蚊子多的時候,誰還總敞著門呀?”
桂遐學卻仰天大笑一聲,然後說:“我們可以做紗門,不就和窗戶一樣,做一圈門框,然後在門框裏繃一圈這樣的麻紗,這不就是紗門了?”
婦人們彼此看看,都為桂遐學的腦洞驚呆了。但這確實是個不錯的想法。
登時有家裏的男人是木匠的婦人衝出紡織廠,還丟下一句話說:“我去問問我們家那口子去——”
這“錦花”剛剛做出來的殘次品水力織機,就因為這麽一個腦洞而被挽救了。
但正當桃源寨的人們一起為各種防蚊產品而努力的時候,賈放已經到了武元縣他自己的節度使官署之中。
太子太傅夏省身大人已經接到了武元縣。縣令袁化把縣裏最好的大夫找來,命人寸步不離地守在文廟裏好生照顧。但袁縣令自己不敢在文廟久待,接口要下鄉巡視瘧症的發病情況,帶了李師爺離開縣城,到縣內各鎮巡視去了。
賈放恰於這個時候趕來了武元縣。
他親自去看過夏省身的情況,有點兒明白為啥袁化要趕緊跑了——看著老大人的情況實在是有點兒糟糕,袁縣令還是決定這個責任理應由賈放來背著,而不是他袁化——真是個講求實際的官場老油條啊。
夏省身在路上就病倒了,被接來武元縣的一路上舟車勞頓,隻有更糟。
賈放見到夏省身的時候,老大人正在發寒,緊閉著雙眼,顫顫巍巍地隻喊冷。但看看他身上,已經蓋上了五六層棉被——這節度使府署裏所有的棉被,應當都被取來給這位老大人蓋上了。
賈放無奈,隻能叫人燒了熱水,然後命人去袁縣令家裏借湯婆子。
這五六月的天,借湯婆子——袁縣令的家人也覺得有點兒傻,但看在賈放官位的份上,總算是將庫房裏收著的湯婆子找了出來。話說這也是袁縣令在上一任的時候用過的物事,自打到這地處南方的武元縣上任,他袁家也沒有用過這個了。
賈放幫夏省身用上湯婆子,然後再把被子替對方蓋好。這時鄭伯宜走了進來,道:“賈大人,要不讓我來吧。”
賈放搖搖頭,道:“不妨事,我與這位老大人在京裏有數麵之緣,他這麽一頭白發……也是我眼看著一點點變白的。因此自覺有責任,多照看他一些。”
鄭伯宜點點頭,沒說話。京裏因為科場弊案的那一場大亂,他們這些做幕僚的,也沒有因為身在南方,就絲毫不知的道理。
因此這位鄭大幕僚由衷地感歎道:“夏大人必須活著。”
對於賈放這一方而言,夏省身必須活著。
賈放也是如此想:他的初衷就是請夏省身過來,看一看桃源寨的建設與發展,讓他知道真正的基層是什麽樣的,怎樣才能把基層治理好。
他想讓老大人見到一個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桃源寨,見到一個百姓無災殃病患、安居樂業的桃源寨——但是人一來先病倒了,這事兒怎麽說?
“張先生已經來看過了,給老大人用過了藥,應該會好。”賈放說。
張友士是和賈放一起來的,為夏省身診脈之後,他就留下了足夠的青蒿素,自己匆匆離開,繼續回去從那些鄉民們自發采摘回來的青蒿草裏提取青蒿素去了。
賈放則留在這裏照料,他說:“好好護理也緊要些。”
賈放這邊話音剛落,夏省身突然睜開了眼,開始嚷熱。
這是瘧疾病人常見的症狀,上一秒還冷得發抖,下一刻就開始高熱——所以民間土話管這叫“打擺子”。
賈放趕緊把老大人身上壓的那三四五層棉被趕緊掀開,把湯婆子取走,然後再摸摸夏省身的額頭,道:“不好,燒得太厲害了。”
這時夏省身開始全身高熱,滿臉通紅,他看似睜開眼睛十分清醒,其實卻滿口胡話,望著賈放叫“周德瑾”。
鄭伯宜驚訝得要命,問:“周德瑾?”
賈放點點頭:“是太子的名諱。”
鄭伯宜自然知道這一點,他好奇的其實是:“……賈大人和太子殿下,應當有點像吧!”
賈放:……為啥八卦竟然傳了這麽遠?
不得已,他隻能想了個借口把鄭伯宜支走。鄭伯宜臨走時頗不放心地道:“聽說這病也會傳人,大人要小心一些。”
賈放卻並不在意,說:“這病是蟲媒病,通過蚊蟲傳播。你和南永前住在這府署裏,記得在任何時候都把這‘蚊香’點上。”
賈放這邊也會點上蚊香,力保在瘧病病人身邊不會有蚊子侵擾。這時他還並不知道桂遐學等人已經把紗窗紗門給整出來了,否則直接把這間屋子的門窗一換,至少便可以確保夏省身不會再往外人身上傳播這瘧疾。
他命人去打來深井水——這裏地氣偏暖,冬季不會結冰,所以即便是富戶家裏也不會有地窖,不會儲冰。賈放原本也可以考慮化學製冰的,但是一時倉促,材料沒有帶齊,隻能取深井水來了。
這些井水的溫度大約在4c左右,是他能取到的比較涼的液體了。如果想要物理降溫的效果再好一些,可以考慮用烈酒,但是用烈酒又怕老大人的身體吃不消。
於是一整個晚上,就見賈放在夏省身的房間裏用井水為夏省身擦身降溫,好不容易見他那高燒褪去,老大人又開始喊冷,打著寒顫要蓋被子。賈放趕緊將那被子再一層層地蓋上去,熱水灌進湯婆子裏塞至腳下。
鄭伯宜與南永前都曾在窗外默默觀望,心想他們這位小主人,對待一位政敵竟然也如此“心軟”。鄭伯宜作為賈放在政治方麵的幕僚,自然也知道夏省身的立場,明白賈放的目的。他心裏默默歎息,心想:小大人啊,你這一番良苦用心,需得對方領情才行啊!
不過,鄭伯宜也明白賈放的處境——現在無論如何,都要抱住這個“政敵”的姓名。否則賈放在朝中會非常難辦。
至於以後“政敵”能不能轉為“盟友”,至少得等到老大人醒來、病愈,才能說到這些。
*
夏省身即便是在病中,也隱隱約約有些知覺,知道有人在喂他服藥,有人在他身如火炙的時候為他降溫,在他如墜冰窟的時候為他蓋被保暖。
他也有幾次清醒過來,發現賈放背對著他,正在讀書;再醒來的時候,發現賈放也撐不住了,以手支頤,睡得頭一點一點。
夏省身心道:這少年竟然有如此心性?竟然耐得下性子來照顧老夫這麽個病號?莫不是要施恩,待自己痊愈之後借此邀功?
這時的夏省身尚且病弱,清醒沒多久,便昏昏沉沉地睡過去。但不久他就一日好似一日,每天清醒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夏省身頓時發現,留在府署裏照顧他的,是另外一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二十六七歲。問起來對方答道:“學生名叫張友士。”
“張友士?”夏省身聽過這個名字,“寫《血防報告》的張友士?”
豈料張友士一聽老大人這麽說,立即往後退了一步,道:“不敢,學生那一份《血防報告》完全是在賈放賈大人的指點之下完成的,然而賈大人淡泊名利,將那署名全讓給了學生一個人……”
夏省身一想:那少年,竟然是這麽高風亮節的一個人?
他連忙問:“那賈大人現在身在何處?”
張友士恭敬答道:“昨日見老大人已經漸漸複原,賈大人便陪本地的縣尊袁化大人去巡視下轄各鄉防治這瘧症的工作去了。”
夏省身聽了登時有點小失落:自己原本猜想對方可能會借此機會討好賣乖,邀個功,好讓自己能接受他的那些學說——誰曉得人家竟然不屑?!
不過,這樣看來,這個少年人,還確實不能小覷呀。
他望著這些開著潔白小花的植株,心裏納悶:這小花看起來相當普通,後世哪裏都見得著的,怎麽現如今中華大地上卻沒有人知道呢?——他翻了翻“名錄”,才發現上麵記載著“原產歐洲”幾個字。可能是這個時空裏還沒有移植進口。
賈放拜托雙文:“這些小花非常非常重要,恐怕要拜托你不間斷地幫我照看這些植株了。”
雙文自然應下,並且真如賈放所言,不間斷地往這些“加速培養圃”中種植除蟲菊。這些植株一旦長成,就被雙文從培養圃裏挖出來,交給賈放帶去桃源寨,讓鄉民們種到房前屋後。
這些除蟲菊開花開得很快,賈放也盡量讓雙文不要浪費,見到有盛開的,便把花序摘下來,放在幹燥處曬幹,曬幹之後點燃煙熏就直接可以除蚊。甚至不用曬幹,直接把花朵丟在大觀園的水域裏,也可以除滅蚊子的幼蟲孑孓。
至於那些被賈放帶到桃源寨去的植株,鄉民們紛紛依賈放所說,把這些開著白色小花的植株種在房前屋後。
也許是經過加速培養圃培育的緣故,這些除蟲菊生長得非常迅速,隻用個兩三天,就能在鄉民們宅基地前後開出一片一片的小白花。
這效果是立竿見影的,種上除蚊菊的人家馬上表示:晚間蚊子少了,幾乎打不到了。
賈放卻依舊讓眾人協助,盡量多種除蟲菊,多采集除蟲菊開出的白花,並且把這些花朵曬幹之後磨成細粉。
然而整座桃源寨裏卻沒能找到任何一名有過製香經驗的鄉民。畢竟要麽是本地土著,要麽是來自餘江的尋常百姓,那製香焚香本是風雅之事,百姓們也就過年過節、祭拜祖宗時才會用上幾枚粗香。
因此這嚐試製香的任務最重被理學院的桂遐學領了去——他所學甚雜,甚至三教九流、各種行當都有些了解,對香料也有一點研究,於是便自告奮勇來做這“蚊香”。蚊香的成分並不複雜,用的是除蟲菊粉末、研成細末的木屑、再加上蘇合油與榆錢麵,合上少許蜂蜜,製成糨糊狀,然後入模具按壓成型之後,再曬幹成為蚊香。
然而這蚊香的“糨糊”做出來之後,到底應該把香做成什麽形狀卻難道了桂遐學。
賈放對這“蚊香”的要求,乃是點燃之後至少能點上四個時辰,否則便不能保證人們一夜安眠。
但桂遐學試製出的塊狀香和線香,無論是哪一種,都沒辦法達到這個要求:線香隻能燃“一炷香”的時候,盛在香爐裏燃燒塊狀香,最多可以燃一個時辰。於是桂遐學成天都在搗鼓,到底應該怎樣將這香的燃燒時間延長一點。
“如果將整隻銅香爐裏,滿滿地全部塞上蚊香——”
賈放路過桂遐學的辦公室,聽見這家夥惡狠狠地說。
整隻銅香爐全部塞滿蚊香?那這蚊香的成本得多高呀——賈放忍不住歎了一口氣,走進桂遐學的屋子,在他對麵坐下,提筆,在紙上畫下一個渦旋型。
桂遐學的嘴當時便窩成一個“o”型。
賈放卻還沒有畫完,他又畫下一個渦旋型,然後將兩張紙疊在一起,然後分開,攤在桌麵上,然後自行離開辦公室。
桂遐學盯著麵前的兩張紙,沒過片刻便恍然大悟。他丟下那兩張紙,馬上就追了出去,在賈放身後大聲喊:“賈放,賈大人,賈三爺……我拜你為師好不好?”
他追出十幾步,忽然停住了腳步——兩座鐵塔似的賈乙和丙丁此刻正擋在他麵前。桂遐學登時衝那兩位咧嘴笑笑,一邊後退一邊道:“說說,我就是說說……賈大人、賈老師他總是,總是樂意教我的——”
這家夥隨即從賈乙丙丁麵前一溜煙逃走,回到辦公室裏才偷偷探個頭出來暗中觀察。
賈放在遠處聽見,也覺得很好笑。
在他看來,桂遐學這個家夥的智商和接受力,已經高到讓人嫉妒。賈放心想:這家夥若是放在別的時空,準保能成為愛迪生一流的人物。人類文明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也是這種人推動的。
桂遐學和賈放自己相比,所缺乏的隻是經驗與見識而已。因此賈放根本不覺得自己有什麽資格可以當對方的老師。他隻是希望自己能在關鍵時候給予指點,讓這家夥的聰明才智在現在這個世道裏也可以大放光彩罷了。
果然,很快桂遐學就做出了渦旋型的蚊香,兩枚渦旋型的蚊香疊在一起,到使用的時候再拆開即可。每一枚蚊香剛好可以點上四個時辰,差不多就是一夜的光景。
不止如此,桂遐學在這期間也把水力織機搗鼓出來了。但是這第一台水力織機織出來的布匹似乎有點兒問題:這織機用的是麻紗,織出來的麻布經線與緯線之間的距離有點兒大,相對正常布匹而言有很粗很大的洞眼,從麻紗的這頭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另一頭,根本當不得衣料穿。
桂遐學拿到了織出來的麻紗,做聲不得,隻管坐在紡織廠的地板上,瞪著那細細的紗眼發呆。
“錦花”的婦人們見到這情形自然也都失望。但是桂遐學此前沒日沒夜地鑽研這織機的過程,她們全都看在眼裏。於是婦人們都開口安慰:“桂教員!”“桂神仙!”
“別難過了,我們信你,下一回肯定能行的。”
誰知桂遐學咕咚一下站起身,舉著手裏的麻紗道:“誰說咱們這就失敗了的?”
“賈大人日常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塞翁失馬安知非福。咱們這織機未必就不成。大家看看,這織機織出來的麻紗,像什麽?”
婦人們:……像什麽?
漸漸地,有個婦人看出來了:“這像是大戶人家糊在窗戶上的窗紗啊!”
“對!”桂遐學一拍大腿,道,“正是!賈大人不是讓咱們做蚊帳,那蚊帳細細軟軟的,但是上麵也是這麽大的洞眼,既能透氣,又不讓蚊子飛進來不是?”
蚊帳多是用棉紗織成,成本較高,一般人家都舍不得用,隻肯買小小的一頂,讓家裏最小的孩子睡在那裏麵。
“但若是咱們不把它做成蚊帳,而是把它當成窗紗,糊在窗上,這豈不是給整座屋子都罩了一座蚊帳?”
登時有人問:“那大門敞著怎麽辦?”
馬上就有她的同伴反駁:“晚上蚊子多的時候,誰還總敞著門呀?”
桂遐學卻仰天大笑一聲,然後說:“我們可以做紗門,不就和窗戶一樣,做一圈門框,然後在門框裏繃一圈這樣的麻紗,這不就是紗門了?”
婦人們彼此看看,都為桂遐學的腦洞驚呆了。但這確實是個不錯的想法。
登時有家裏的男人是木匠的婦人衝出紡織廠,還丟下一句話說:“我去問問我們家那口子去——”
這“錦花”剛剛做出來的殘次品水力織機,就因為這麽一個腦洞而被挽救了。
但正當桃源寨的人們一起為各種防蚊產品而努力的時候,賈放已經到了武元縣他自己的節度使官署之中。
太子太傅夏省身大人已經接到了武元縣。縣令袁化把縣裏最好的大夫找來,命人寸步不離地守在文廟裏好生照顧。但袁縣令自己不敢在文廟久待,接口要下鄉巡視瘧症的發病情況,帶了李師爺離開縣城,到縣內各鎮巡視去了。
賈放恰於這個時候趕來了武元縣。
他親自去看過夏省身的情況,有點兒明白為啥袁化要趕緊跑了——看著老大人的情況實在是有點兒糟糕,袁縣令還是決定這個責任理應由賈放來背著,而不是他袁化——真是個講求實際的官場老油條啊。
夏省身在路上就病倒了,被接來武元縣的一路上舟車勞頓,隻有更糟。
賈放見到夏省身的時候,老大人正在發寒,緊閉著雙眼,顫顫巍巍地隻喊冷。但看看他身上,已經蓋上了五六層棉被——這節度使府署裏所有的棉被,應當都被取來給這位老大人蓋上了。
賈放無奈,隻能叫人燒了熱水,然後命人去袁縣令家裏借湯婆子。
這五六月的天,借湯婆子——袁縣令的家人也覺得有點兒傻,但看在賈放官位的份上,總算是將庫房裏收著的湯婆子找了出來。話說這也是袁縣令在上一任的時候用過的物事,自打到這地處南方的武元縣上任,他袁家也沒有用過這個了。
賈放幫夏省身用上湯婆子,然後再把被子替對方蓋好。這時鄭伯宜走了進來,道:“賈大人,要不讓我來吧。”
賈放搖搖頭,道:“不妨事,我與這位老大人在京裏有數麵之緣,他這麽一頭白發……也是我眼看著一點點變白的。因此自覺有責任,多照看他一些。”
鄭伯宜點點頭,沒說話。京裏因為科場弊案的那一場大亂,他們這些做幕僚的,也沒有因為身在南方,就絲毫不知的道理。
因此這位鄭大幕僚由衷地感歎道:“夏大人必須活著。”
對於賈放這一方而言,夏省身必須活著。
賈放也是如此想:他的初衷就是請夏省身過來,看一看桃源寨的建設與發展,讓他知道真正的基層是什麽樣的,怎樣才能把基層治理好。
他想讓老大人見到一個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桃源寨,見到一個百姓無災殃病患、安居樂業的桃源寨——但是人一來先病倒了,這事兒怎麽說?
“張先生已經來看過了,給老大人用過了藥,應該會好。”賈放說。
張友士是和賈放一起來的,為夏省身診脈之後,他就留下了足夠的青蒿素,自己匆匆離開,繼續回去從那些鄉民們自發采摘回來的青蒿草裏提取青蒿素去了。
賈放則留在這裏照料,他說:“好好護理也緊要些。”
賈放這邊話音剛落,夏省身突然睜開了眼,開始嚷熱。
這是瘧疾病人常見的症狀,上一秒還冷得發抖,下一刻就開始高熱——所以民間土話管這叫“打擺子”。
賈放趕緊把老大人身上壓的那三四五層棉被趕緊掀開,把湯婆子取走,然後再摸摸夏省身的額頭,道:“不好,燒得太厲害了。”
這時夏省身開始全身高熱,滿臉通紅,他看似睜開眼睛十分清醒,其實卻滿口胡話,望著賈放叫“周德瑾”。
鄭伯宜驚訝得要命,問:“周德瑾?”
賈放點點頭:“是太子的名諱。”
鄭伯宜自然知道這一點,他好奇的其實是:“……賈大人和太子殿下,應當有點像吧!”
賈放:……為啥八卦竟然傳了這麽遠?
不得已,他隻能想了個借口把鄭伯宜支走。鄭伯宜臨走時頗不放心地道:“聽說這病也會傳人,大人要小心一些。”
賈放卻並不在意,說:“這病是蟲媒病,通過蚊蟲傳播。你和南永前住在這府署裏,記得在任何時候都把這‘蚊香’點上。”
賈放這邊也會點上蚊香,力保在瘧病病人身邊不會有蚊子侵擾。這時他還並不知道桂遐學等人已經把紗窗紗門給整出來了,否則直接把這間屋子的門窗一換,至少便可以確保夏省身不會再往外人身上傳播這瘧疾。
他命人去打來深井水——這裏地氣偏暖,冬季不會結冰,所以即便是富戶家裏也不會有地窖,不會儲冰。賈放原本也可以考慮化學製冰的,但是一時倉促,材料沒有帶齊,隻能取深井水來了。
這些井水的溫度大約在4c左右,是他能取到的比較涼的液體了。如果想要物理降溫的效果再好一些,可以考慮用烈酒,但是用烈酒又怕老大人的身體吃不消。
於是一整個晚上,就見賈放在夏省身的房間裏用井水為夏省身擦身降溫,好不容易見他那高燒褪去,老大人又開始喊冷,打著寒顫要蓋被子。賈放趕緊將那被子再一層層地蓋上去,熱水灌進湯婆子裏塞至腳下。
鄭伯宜與南永前都曾在窗外默默觀望,心想他們這位小主人,對待一位政敵竟然也如此“心軟”。鄭伯宜作為賈放在政治方麵的幕僚,自然也知道夏省身的立場,明白賈放的目的。他心裏默默歎息,心想:小大人啊,你這一番良苦用心,需得對方領情才行啊!
不過,鄭伯宜也明白賈放的處境——現在無論如何,都要抱住這個“政敵”的姓名。否則賈放在朝中會非常難辦。
至於以後“政敵”能不能轉為“盟友”,至少得等到老大人醒來、病愈,才能說到這些。
*
夏省身即便是在病中,也隱隱約約有些知覺,知道有人在喂他服藥,有人在他身如火炙的時候為他降溫,在他如墜冰窟的時候為他蓋被保暖。
他也有幾次清醒過來,發現賈放背對著他,正在讀書;再醒來的時候,發現賈放也撐不住了,以手支頤,睡得頭一點一點。
夏省身心道:這少年竟然有如此心性?竟然耐得下性子來照顧老夫這麽個病號?莫不是要施恩,待自己痊愈之後借此邀功?
這時的夏省身尚且病弱,清醒沒多久,便昏昏沉沉地睡過去。但不久他就一日好似一日,每天清醒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夏省身頓時發現,留在府署裏照顧他的,是另外一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二十六七歲。問起來對方答道:“學生名叫張友士。”
“張友士?”夏省身聽過這個名字,“寫《血防報告》的張友士?”
豈料張友士一聽老大人這麽說,立即往後退了一步,道:“不敢,學生那一份《血防報告》完全是在賈放賈大人的指點之下完成的,然而賈大人淡泊名利,將那署名全讓給了學生一個人……”
夏省身一想:那少年,竟然是這麽高風亮節的一個人?
他連忙問:“那賈大人現在身在何處?”
張友士恭敬答道:“昨日見老大人已經漸漸複原,賈大人便陪本地的縣尊袁化大人去巡視下轄各鄉防治這瘧症的工作去了。”
夏省身聽了登時有點小失落:自己原本猜想對方可能會借此機會討好賣乖,邀個功,好讓自己能接受他的那些學說——誰曉得人家竟然不屑?!
不過,這樣看來,這個少年人,還確實不能小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