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溢滿了油墨芳香氣味的房間裏,書坊的匠人已經按照要求,把版式設計好,交與賈放過目,然後兩人頭湊著頭,開始商議起這“流通券”的防偽問題。
流通券不大,一寸五分長,四寸寬。正中用隸體字寫著“流通券”三個字,旁邊是流通券的幣值,目前暫定為五文、十文、五十文和一百文四種。底下是留白,準備印標號。編號的位置旁邊是一行小字:“桃源寨金融辦公室發行”,然後是當年的年號與年份。為了配合桃源寨的名字,賈放還建議在流通券上印上桃花,工匠拍了胸脯說沒問題——看樣子他們印桃花這樣的花樣還挺多。
賈放先與工匠商量好了要“套印”——也就是用好幾種顏色印刷。這種技術說起來有點複雜,但是在書坊這裏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了。
老匠人給賈放介紹,說是這種技術叫做“餖版拱花”,是多版分色套印,並且與使用凹凸版技術的拱花技法相結合,專門用於印製版畫。匠人還拿了書坊之中正在印製的畫冊給賈放看,那上麵的花鳥蟲魚,栩栩如生,且色彩潤澤自然,根本不像是印刷出來的,簡直像是人手畫出來的。
賈放登時放心,然後又問:“貴書坊的微雕微印技術怎麽樣了?”
那積年的老匠人聽見賈放提起這個,雙眼登時一亮,連忙引賈放來到書坊另一間屋子裏。賈放經過堂屋的時候好奇地張望一眼,隻見水憲竟然半坐半臥,靠在一張搖椅上,手中拿了一本書正在看,模樣閑適,正自得其樂。
旋即賈放被老匠人帶進另一間屋,隻見那屋子裏光線昏暗,窗戶上都遮著厚厚的竹簾,唯獨案幾跟前一燈如豆。一名中年匠師正坐在案前,左手中拿著一枚鑷子,右手是一把雕刀,正在雕刻一枚細小得像米粒似的物件。
“這就是我們坊的微雕微印了。”老匠人向賈放指點,“回頭把這個細版嵌在整版上,印出來的字細如纖毫,隻有用放大鏡才能看清。”
“放大鏡?”賈放眼尖,看見了中年匠師手邊放著的東西——看起來是一枚用水晶打磨而成的放大鏡。這時代應該已經有了這樣的東西,隻是沒有工業化無法量產而已。
“很好,套色與微印都有了。不過我還得問問您,這幾種技術貴坊能達到不能?”賈放知道有了這兩樣,流通券在桃源寨地區的防偽水平就已經達到滿分了,對於桃源寨而言,他完全不擔心會有人仿製偽造這種“流通券”了。
但誰說這流通券就隻在桃源寨地區使用呢?也許未來周圍的市鎮都會用上這種貨幣。為未來計,賈放還是決定在一開始推出這種“新型”貨幣的時候,就盡可能地把各種防偽措施做到位。
書坊的老匠人聽了賈放說,吃驚無比,問:“這位小公子,您說的這些……究竟是從哪兒聽來的?往紙裏埋線,埋彩絲,能變……變色的油墨?”
賈放說的這三項技術,分別是:安全線技術、彩色纖維技術,和光變油墨技術。
安全線,顧名思義,是往紙鈔裏埋入比較薄的金屬線。而彩色纖維,這是在造紙的過程中就往紙漿中加入特殊顏色的纖維,令紙張本身便具有防偽效果。
至於光變油墨技術麽,自然是印刷用的油墨在不同光線下能夠變幻不同色彩的技術。
這些在後世都很常見,但是賈放一說出來,立即將老匠人驚得臉上變色,想了半天才喃喃地道:“聞所未聞,聞所未聞……”
“這回……我有點兒相信您真的不是在印紙錢了。”
賈放介紹的防偽技術直接是從造紙的那一個環節做起,僅靠印刷這一環節還無法全盤實現。
老匠人終於心服口服,喃喃地道:“小公子……您懂的,實在是多啊!”
這時水憲卻進來,對那老匠人說:“舒老丈,你先別管紙張的事,隻管把剛才說的套印、微印的事先準備好。至於賈三爺說的變色油墨,你隻管在同行之間打聽一回,看看有沒有這種東西。紙張方麵,一概不用你過問。”
水憲剛才一直在外頭看書,似乎對賈放的事根本沒有上心,但現在看來他將賈放和這舒姓老工匠的每一句對話都聽得一清二楚。
“是,是!”舒匠人似乎特別敬畏水憲,“一定盡快準備好,盡快準備好。”
他末了還有一個疑問:“但印製這紙錢……不,紙幣,費這麽多工,還得用頂頂好的紙,萬一每一張的成本高過了五文錢、十文錢……那該怎麽辦才好。”
賈放卻說:“不妨事,您盡管用最好的材料,我都照價給錢。”
他印的既然是紙幣,這幣值便與紙幣的成本沒有直接關係,而主要看他的貨幣投放量、他那個“桃源寨金融辦公室”手裏的準備金多少,以及他賈放在桃源寨的公信力究竟如何。
水憲卻溫言對舒匠人道:“此事無須盈利,你隻管按成本和人工結算,報個價錢到我這裏。做得好了,我還另外有賞,但前提是,做得真的好——”
舒匠人一凜,向水憲抱拳應是。
“另外有一樣,剛才賈三公子對你們說的,一定要爛在心裏,不得有半個字對外提起。關於紙張的那些,你從此忘掉。若是我日後聽說從你這裏傳出了半點風聲……後果你應當知道。”
水憲的聲音依舊溫和,可是舒匠人卻打了個寒戰,繼續抱拳:“是!小人……謹記在心。”
把保密工作布置下去之後,水憲一把拉住賈放,帶他出門,道:“子放,你剛剛有點不謹慎。”
“紙張的事,無須與印刷的人說,反之也一樣。如此一來,就算有人打聽到了二者之一的秘密,也無法完全仿製。”
賈放聽了點點頭,說:“我曉得了!”
他想了想又補充:“我相信那位舒匠人……再說了,就算以後真的有人仿製,我們這邊也一樣能想出更好的防偽法子。”
技術都是在一步一步升級的,曆史上自打出現了紙幣,就一直伴生著仿冒的問題,因此這錢幣的防偽技術才會一點點發展到後世那樣。仿製盜印的技術發展,也會推動著防偽技術的不斷發展。
賈放對此一點兒也不擔心,他現在的做法,隻不過是在這項新生事物一開頭的時候,就把它的防偽水平提高了一大截,讓它擁有一個高起點而已。
水憲聽見賈放這麽說,點了點頭,若有所思。
“紙張的事,我會去想辦法。但若你這批‘紙幣’想要急用,我倒有個辦法。”
“我前一陣子收了一批紙,是南方某個造紙坊出產的紙,這家紙坊原本是個好的,每年隻出幾百刀上好的貢紙。但後來老板過世了,紙坊裏隻有不肖子孫,作坊立即就不行了。”
“所以你把這紙坊買了?”賈放問。
水憲搖搖頭:“我把最後一批出產的二百刀貢紙全買了。”
賈放已經明白了水憲的意思,說:“我明白了,你是說,這一批紙,已經是獨一無二,絕不可能有人仿得和這一模一樣了?”
水憲點頭。
賈放凝神想了想說:“應該成,隻要這紙經久耐磨,印上圖樣之後不會脫色,就應該成。我目前需要的紙幣量還不算大,畢竟整個地盤隻有五千人。需要多少錢幣是可以算出來的。”
水憲稍許有點兒疑惑地望著賈放:“可以算出來?”
賈放隻能摸摸後腦:“如果你一定要我算,我就隻好想辦法呀。”
如果一定要計算合適的貨幣供給量,他就又得回園子裏去找貨幣金融學的書去了。
“這樣,我現下再物色一兩家靠譜的紙坊,按照你說的,考慮往紙中加入安全線、五彩絲,看看造出來的紙是什麽樣。等到你明年後年再印新錢的時候,咱們就可以用新的紙來印。”水憲對這件事顯得極其熱心,“等將來紙坊的事說定,這些細節上頭,還要請子放多多幫忙。”
賈放則很感激他的熱心,衝對方拱手:“理所應當,多謝!”
他有點兒猜到水憲的意思:如果紙幣這個東西,能在他那小小的“試驗田”裏成功推廣開來,那麽水憲也會考慮在別的地方推廣。
賈放完全不介意。
但是水憲看起來卻對他的不介意有點介意,盯著他看了半晌,才斂了眼簾,歎了一口氣,說:“我送你出去。”
*
桃源寨稽查隊長王二郎已經過了他最忙碌的一段時間。
截至目前,無論是桃源村的土著,還是新餘村、一村二村三村的移民們,都已經度過了最初的適應期——賈放管那個叫做“習慣養成期”,還說這個階段通常隻有21天,最長不會超過一個月。
在這一個月裏,王二郎和他“不打不相識”的好朋友趙五光,每天到了“關鍵時間段”,都會各自帶著一個稽查小隊在村裏巡邏,致力於幫助村民們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他倆還時不時地組織年輕人開展“消滅釘螺”的活動,力爭在桃源寨轄內的所有水域之內,都絕無釘螺的蹤跡。
就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新餘各村病人的一天天康複,王二郎的稽查隊也越來越閑。
鄉民們目前已經習慣了賈放提出的各種要求,人與牲畜不混浴,不隨便進入河灘洗澡,公共廁所外麵也沒人會忘記洗手。
有些婦人自己學了製香胰子的法子,去“三村食堂”討些廢油來,又去集上買些燒堿回來,自己製胰子,往裏麵加點香花,製出來的胰子兩文錢一小塊,竟然也賣得很好,成了家家戶戶的標配。
唯一讓新餘鄉民覺得可惜的是,農家肥沒法兒用了——賈放嚴禁新餘移民們使用農家肥,而是堅持要讓這些農家肥都收集在一個磚砌的大池子裏,做“無害化”處理。
這個池子,賈放還給起了個名字,叫做“沼氣池”,除了農家肥以外,還往裏麵堆了秸稈豬糞之類,說是要“發酵”。
王二郎就越發不懂了。但是賈放卻真的帶人把那沼氣池封住,還裝了一個奇形怪狀的指針——賈放說那是壓力計,要村民們無論如何都要時時照看,一旦壓力高了,就要打開氣閥降壓,否則這池子就可能會像大夥兒年節時候放的爆竹一樣——“嘭!”
王二郎憑空想象了一下,這麽大的爆竹,裏麵填的又都是這些“料”,憑空炸上天……畫麵太美不敢想象。他還是決定自己這個稽查隊長應該帶起頭來,每天檢查一遍壓力計。
可誰想到沒過兩天,賈放卻又說壓力到了,可以用了?——王二郎還沒鬧明白是怎麽回事,就見到賈放帶了幾個人,在這沼氣池旁邊鋪了幾根管子,然後建了一座大灶。閥門一開,一點火,當真是灶火熊熊。
這件事在桃源寨引起了轟動,整個桃源寨的人都跑過來圍觀,都覺得那火焰燒起來出奇純淨,火苗子藍瑩瑩的還沒有黑煙。
王二郎身邊是他同村的一群婦人,嘰嘰喳喳地商議:“這不會就是天火吧!”
“你這是傻!從那沼氣池裏出來的,怎麽會是天火?明明是地火——”
“……”
“不過管它是什麽,用它做灶火,咱這不就不用去砍柴了嗎?”
“是呀,也不用每次引灶火的時候被熏個一臉黑煙了。”
王二郎這下子得意了,對身邊的那群婦人說:“你們這就不知道了吧?賈三爺說得很明白,這是‘沼氣’。”
“這沼氣啊,其實就是那些沼澤地裏冒出來的氣泡——咱們看著隻是一個一個泡泡,其實都是可燃的,一點就著。賈三爺說他這不過就是建了個池子,模擬那些沼澤地裏的環境,然後把這些氣泡都收集在一起,等氣泡積得多了,就可以點起來燒飯做菜了。”
婦人們聽見了一起笑:“是……那池子的味道也和那死水澤子一樣,死臭死臭的。”
王二郎:“是啊!”
其實賈放還解釋過這種“氣”到底叫什麽名字,但王二郎死活記不得了,隻依稀記得和賈放賈三爺姓氏一樣,也叫賈,賈什麽的——好像叫賈完!(甲烷)
但賈三爺自己姓賈,應該不會沒事兒輕易詛咒他們賈家要完吧!
所以這沒多少把握的事,王二郎也不敢講,他隻能繼續給鄉親們畫畫大餅:“賈三爺還說了,往後這沼氣池裏出的沼氣,還可以點路燈。鄉親們晚間走夜路就不怕了,晚間有路燈了!”
路燈這一利好顯然非常對婦人們的胃口:“這感情好啊!晚上串門也不怕掉溝裏去了。”
“嘖嘖嘖,你們瞅這賈三爺,為咱們做了這麽多事兒,又都是親自帶了人做的,哪個地方父母官能做到這份兒上?”
“是呀……”
也有人腦回路不盡相同,想到了別的事:“晚間有路燈了?那俺就可以去報名上夜校了?”
一群婦人齊齊地轉過身,望著王二郎,齊聲開口問:“二郎,那夜校怎麽樣?”
桃源寨現在在瀟湘書院裏開了識字班,晚上給成年人開課。所以無論土著還是新移民,都管這叫“夜校”。
這個識字班特別火爆的原因,主要在於賈放放出風聲,如果將來想在這桃源寨“吃皇糧”,弄個公差當當,就必須通過一個考試,拿到一張叫做“基礎文化教育文憑”的證書。沒有這個,就不能上崗。
桃源寨裏那麽多有野心的老中青年,聽說這個考試也就是考考識字與算術,便一起去考。第一場考下來,直接考哭了幾個。
後來瀟湘書院的張先生給大家解釋了:要想通過這考試,必須要識得五百到一千的通用漢字,有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並且學完了《蒙學算術》,掌握了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再加上了解桃源寨的各項規章與衛生常識,就可以通過了。
為此,瀟湘書院給大家開辦了識字班,算術班,並時時到各村進行各項規章與衛生的講習。
聽見人問起,王二郎打了個哈哈,說:“夜校?夜校當然好啊!”
他慚愧得緊:他王二郎,還真是上過幾天學,認得幾個字的。再加上說話有條理,做事有章法,以前在餘江鄉裏,就常被人誇說“有出息”。
這次一到桃源寨,他就被賈放“欽點”,當上了稽查隊長,雖然不是大官,但聽起來相當威風。
誰知頭一次“文憑考試”考出來,他根本找不著北,直愣愣地望著卷子發呆,最後連名字都沒敢寫就出來了。
所以他現在可不得在夜校裏學起,好好準備文憑考試嗎?——不過王二郎也不急:反正賈三爺說了,這文憑考試,可不像是外頭的科舉,這裏的考試兩個月舉行一次,覺得自己學成了就去考。
他一定得比趙五光先考出這個文憑才行。
正想著,有人喊他:“王二郎,賈三爺找,讓你叫上趙五光,兩人一起到桃源村村辦公室去。”
桃源村村辦公室,其實就是桃源村陶村長的家。賈放來桃源村的時候,最喜歡去他家,也最喜歡吃陶夫人做的飯菜,最終村辦公室就設在了那裏。
王二郎大聲應下,去找了趙五光,兩人一起趕去桃源村。路上趙五光難抑喜意,對王二郎說:“我聽說賈三爺又給咱要發‘稽查津貼’了。”
流通券不大,一寸五分長,四寸寬。正中用隸體字寫著“流通券”三個字,旁邊是流通券的幣值,目前暫定為五文、十文、五十文和一百文四種。底下是留白,準備印標號。編號的位置旁邊是一行小字:“桃源寨金融辦公室發行”,然後是當年的年號與年份。為了配合桃源寨的名字,賈放還建議在流通券上印上桃花,工匠拍了胸脯說沒問題——看樣子他們印桃花這樣的花樣還挺多。
賈放先與工匠商量好了要“套印”——也就是用好幾種顏色印刷。這種技術說起來有點複雜,但是在書坊這裏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了。
老匠人給賈放介紹,說是這種技術叫做“餖版拱花”,是多版分色套印,並且與使用凹凸版技術的拱花技法相結合,專門用於印製版畫。匠人還拿了書坊之中正在印製的畫冊給賈放看,那上麵的花鳥蟲魚,栩栩如生,且色彩潤澤自然,根本不像是印刷出來的,簡直像是人手畫出來的。
賈放登時放心,然後又問:“貴書坊的微雕微印技術怎麽樣了?”
那積年的老匠人聽見賈放提起這個,雙眼登時一亮,連忙引賈放來到書坊另一間屋子裏。賈放經過堂屋的時候好奇地張望一眼,隻見水憲竟然半坐半臥,靠在一張搖椅上,手中拿了一本書正在看,模樣閑適,正自得其樂。
旋即賈放被老匠人帶進另一間屋,隻見那屋子裏光線昏暗,窗戶上都遮著厚厚的竹簾,唯獨案幾跟前一燈如豆。一名中年匠師正坐在案前,左手中拿著一枚鑷子,右手是一把雕刀,正在雕刻一枚細小得像米粒似的物件。
“這就是我們坊的微雕微印了。”老匠人向賈放指點,“回頭把這個細版嵌在整版上,印出來的字細如纖毫,隻有用放大鏡才能看清。”
“放大鏡?”賈放眼尖,看見了中年匠師手邊放著的東西——看起來是一枚用水晶打磨而成的放大鏡。這時代應該已經有了這樣的東西,隻是沒有工業化無法量產而已。
“很好,套色與微印都有了。不過我還得問問您,這幾種技術貴坊能達到不能?”賈放知道有了這兩樣,流通券在桃源寨地區的防偽水平就已經達到滿分了,對於桃源寨而言,他完全不擔心會有人仿製偽造這種“流通券”了。
但誰說這流通券就隻在桃源寨地區使用呢?也許未來周圍的市鎮都會用上這種貨幣。為未來計,賈放還是決定在一開始推出這種“新型”貨幣的時候,就盡可能地把各種防偽措施做到位。
書坊的老匠人聽了賈放說,吃驚無比,問:“這位小公子,您說的這些……究竟是從哪兒聽來的?往紙裏埋線,埋彩絲,能變……變色的油墨?”
賈放說的這三項技術,分別是:安全線技術、彩色纖維技術,和光變油墨技術。
安全線,顧名思義,是往紙鈔裏埋入比較薄的金屬線。而彩色纖維,這是在造紙的過程中就往紙漿中加入特殊顏色的纖維,令紙張本身便具有防偽效果。
至於光變油墨技術麽,自然是印刷用的油墨在不同光線下能夠變幻不同色彩的技術。
這些在後世都很常見,但是賈放一說出來,立即將老匠人驚得臉上變色,想了半天才喃喃地道:“聞所未聞,聞所未聞……”
“這回……我有點兒相信您真的不是在印紙錢了。”
賈放介紹的防偽技術直接是從造紙的那一個環節做起,僅靠印刷這一環節還無法全盤實現。
老匠人終於心服口服,喃喃地道:“小公子……您懂的,實在是多啊!”
這時水憲卻進來,對那老匠人說:“舒老丈,你先別管紙張的事,隻管把剛才說的套印、微印的事先準備好。至於賈三爺說的變色油墨,你隻管在同行之間打聽一回,看看有沒有這種東西。紙張方麵,一概不用你過問。”
水憲剛才一直在外頭看書,似乎對賈放的事根本沒有上心,但現在看來他將賈放和這舒姓老工匠的每一句對話都聽得一清二楚。
“是,是!”舒匠人似乎特別敬畏水憲,“一定盡快準備好,盡快準備好。”
他末了還有一個疑問:“但印製這紙錢……不,紙幣,費這麽多工,還得用頂頂好的紙,萬一每一張的成本高過了五文錢、十文錢……那該怎麽辦才好。”
賈放卻說:“不妨事,您盡管用最好的材料,我都照價給錢。”
他印的既然是紙幣,這幣值便與紙幣的成本沒有直接關係,而主要看他的貨幣投放量、他那個“桃源寨金融辦公室”手裏的準備金多少,以及他賈放在桃源寨的公信力究竟如何。
水憲卻溫言對舒匠人道:“此事無須盈利,你隻管按成本和人工結算,報個價錢到我這裏。做得好了,我還另外有賞,但前提是,做得真的好——”
舒匠人一凜,向水憲抱拳應是。
“另外有一樣,剛才賈三公子對你們說的,一定要爛在心裏,不得有半個字對外提起。關於紙張的那些,你從此忘掉。若是我日後聽說從你這裏傳出了半點風聲……後果你應當知道。”
水憲的聲音依舊溫和,可是舒匠人卻打了個寒戰,繼續抱拳:“是!小人……謹記在心。”
把保密工作布置下去之後,水憲一把拉住賈放,帶他出門,道:“子放,你剛剛有點不謹慎。”
“紙張的事,無須與印刷的人說,反之也一樣。如此一來,就算有人打聽到了二者之一的秘密,也無法完全仿製。”
賈放聽了點點頭,說:“我曉得了!”
他想了想又補充:“我相信那位舒匠人……再說了,就算以後真的有人仿製,我們這邊也一樣能想出更好的防偽法子。”
技術都是在一步一步升級的,曆史上自打出現了紙幣,就一直伴生著仿冒的問題,因此這錢幣的防偽技術才會一點點發展到後世那樣。仿製盜印的技術發展,也會推動著防偽技術的不斷發展。
賈放對此一點兒也不擔心,他現在的做法,隻不過是在這項新生事物一開頭的時候,就把它的防偽水平提高了一大截,讓它擁有一個高起點而已。
水憲聽見賈放這麽說,點了點頭,若有所思。
“紙張的事,我會去想辦法。但若你這批‘紙幣’想要急用,我倒有個辦法。”
“我前一陣子收了一批紙,是南方某個造紙坊出產的紙,這家紙坊原本是個好的,每年隻出幾百刀上好的貢紙。但後來老板過世了,紙坊裏隻有不肖子孫,作坊立即就不行了。”
“所以你把這紙坊買了?”賈放問。
水憲搖搖頭:“我把最後一批出產的二百刀貢紙全買了。”
賈放已經明白了水憲的意思,說:“我明白了,你是說,這一批紙,已經是獨一無二,絕不可能有人仿得和這一模一樣了?”
水憲點頭。
賈放凝神想了想說:“應該成,隻要這紙經久耐磨,印上圖樣之後不會脫色,就應該成。我目前需要的紙幣量還不算大,畢竟整個地盤隻有五千人。需要多少錢幣是可以算出來的。”
水憲稍許有點兒疑惑地望著賈放:“可以算出來?”
賈放隻能摸摸後腦:“如果你一定要我算,我就隻好想辦法呀。”
如果一定要計算合適的貨幣供給量,他就又得回園子裏去找貨幣金融學的書去了。
“這樣,我現下再物色一兩家靠譜的紙坊,按照你說的,考慮往紙中加入安全線、五彩絲,看看造出來的紙是什麽樣。等到你明年後年再印新錢的時候,咱們就可以用新的紙來印。”水憲對這件事顯得極其熱心,“等將來紙坊的事說定,這些細節上頭,還要請子放多多幫忙。”
賈放則很感激他的熱心,衝對方拱手:“理所應當,多謝!”
他有點兒猜到水憲的意思:如果紙幣這個東西,能在他那小小的“試驗田”裏成功推廣開來,那麽水憲也會考慮在別的地方推廣。
賈放完全不介意。
但是水憲看起來卻對他的不介意有點介意,盯著他看了半晌,才斂了眼簾,歎了一口氣,說:“我送你出去。”
*
桃源寨稽查隊長王二郎已經過了他最忙碌的一段時間。
截至目前,無論是桃源村的土著,還是新餘村、一村二村三村的移民們,都已經度過了最初的適應期——賈放管那個叫做“習慣養成期”,還說這個階段通常隻有21天,最長不會超過一個月。
在這一個月裏,王二郎和他“不打不相識”的好朋友趙五光,每天到了“關鍵時間段”,都會各自帶著一個稽查小隊在村裏巡邏,致力於幫助村民們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他倆還時不時地組織年輕人開展“消滅釘螺”的活動,力爭在桃源寨轄內的所有水域之內,都絕無釘螺的蹤跡。
就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新餘各村病人的一天天康複,王二郎的稽查隊也越來越閑。
鄉民們目前已經習慣了賈放提出的各種要求,人與牲畜不混浴,不隨便進入河灘洗澡,公共廁所外麵也沒人會忘記洗手。
有些婦人自己學了製香胰子的法子,去“三村食堂”討些廢油來,又去集上買些燒堿回來,自己製胰子,往裏麵加點香花,製出來的胰子兩文錢一小塊,竟然也賣得很好,成了家家戶戶的標配。
唯一讓新餘鄉民覺得可惜的是,農家肥沒法兒用了——賈放嚴禁新餘移民們使用農家肥,而是堅持要讓這些農家肥都收集在一個磚砌的大池子裏,做“無害化”處理。
這個池子,賈放還給起了個名字,叫做“沼氣池”,除了農家肥以外,還往裏麵堆了秸稈豬糞之類,說是要“發酵”。
王二郎就越發不懂了。但是賈放卻真的帶人把那沼氣池封住,還裝了一個奇形怪狀的指針——賈放說那是壓力計,要村民們無論如何都要時時照看,一旦壓力高了,就要打開氣閥降壓,否則這池子就可能會像大夥兒年節時候放的爆竹一樣——“嘭!”
王二郎憑空想象了一下,這麽大的爆竹,裏麵填的又都是這些“料”,憑空炸上天……畫麵太美不敢想象。他還是決定自己這個稽查隊長應該帶起頭來,每天檢查一遍壓力計。
可誰想到沒過兩天,賈放卻又說壓力到了,可以用了?——王二郎還沒鬧明白是怎麽回事,就見到賈放帶了幾個人,在這沼氣池旁邊鋪了幾根管子,然後建了一座大灶。閥門一開,一點火,當真是灶火熊熊。
這件事在桃源寨引起了轟動,整個桃源寨的人都跑過來圍觀,都覺得那火焰燒起來出奇純淨,火苗子藍瑩瑩的還沒有黑煙。
王二郎身邊是他同村的一群婦人,嘰嘰喳喳地商議:“這不會就是天火吧!”
“你這是傻!從那沼氣池裏出來的,怎麽會是天火?明明是地火——”
“……”
“不過管它是什麽,用它做灶火,咱這不就不用去砍柴了嗎?”
“是呀,也不用每次引灶火的時候被熏個一臉黑煙了。”
王二郎這下子得意了,對身邊的那群婦人說:“你們這就不知道了吧?賈三爺說得很明白,這是‘沼氣’。”
“這沼氣啊,其實就是那些沼澤地裏冒出來的氣泡——咱們看著隻是一個一個泡泡,其實都是可燃的,一點就著。賈三爺說他這不過就是建了個池子,模擬那些沼澤地裏的環境,然後把這些氣泡都收集在一起,等氣泡積得多了,就可以點起來燒飯做菜了。”
婦人們聽見了一起笑:“是……那池子的味道也和那死水澤子一樣,死臭死臭的。”
王二郎:“是啊!”
其實賈放還解釋過這種“氣”到底叫什麽名字,但王二郎死活記不得了,隻依稀記得和賈放賈三爺姓氏一樣,也叫賈,賈什麽的——好像叫賈完!(甲烷)
但賈三爺自己姓賈,應該不會沒事兒輕易詛咒他們賈家要完吧!
所以這沒多少把握的事,王二郎也不敢講,他隻能繼續給鄉親們畫畫大餅:“賈三爺還說了,往後這沼氣池裏出的沼氣,還可以點路燈。鄉親們晚間走夜路就不怕了,晚間有路燈了!”
路燈這一利好顯然非常對婦人們的胃口:“這感情好啊!晚上串門也不怕掉溝裏去了。”
“嘖嘖嘖,你們瞅這賈三爺,為咱們做了這麽多事兒,又都是親自帶了人做的,哪個地方父母官能做到這份兒上?”
“是呀……”
也有人腦回路不盡相同,想到了別的事:“晚間有路燈了?那俺就可以去報名上夜校了?”
一群婦人齊齊地轉過身,望著王二郎,齊聲開口問:“二郎,那夜校怎麽樣?”
桃源寨現在在瀟湘書院裏開了識字班,晚上給成年人開課。所以無論土著還是新移民,都管這叫“夜校”。
這個識字班特別火爆的原因,主要在於賈放放出風聲,如果將來想在這桃源寨“吃皇糧”,弄個公差當當,就必須通過一個考試,拿到一張叫做“基礎文化教育文憑”的證書。沒有這個,就不能上崗。
桃源寨裏那麽多有野心的老中青年,聽說這個考試也就是考考識字與算術,便一起去考。第一場考下來,直接考哭了幾個。
後來瀟湘書院的張先生給大家解釋了:要想通過這考試,必須要識得五百到一千的通用漢字,有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並且學完了《蒙學算術》,掌握了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再加上了解桃源寨的各項規章與衛生常識,就可以通過了。
為此,瀟湘書院給大家開辦了識字班,算術班,並時時到各村進行各項規章與衛生的講習。
聽見人問起,王二郎打了個哈哈,說:“夜校?夜校當然好啊!”
他慚愧得緊:他王二郎,還真是上過幾天學,認得幾個字的。再加上說話有條理,做事有章法,以前在餘江鄉裏,就常被人誇說“有出息”。
這次一到桃源寨,他就被賈放“欽點”,當上了稽查隊長,雖然不是大官,但聽起來相當威風。
誰知頭一次“文憑考試”考出來,他根本找不著北,直愣愣地望著卷子發呆,最後連名字都沒敢寫就出來了。
所以他現在可不得在夜校裏學起,好好準備文憑考試嗎?——不過王二郎也不急:反正賈三爺說了,這文憑考試,可不像是外頭的科舉,這裏的考試兩個月舉行一次,覺得自己學成了就去考。
他一定得比趙五光先考出這個文憑才行。
正想著,有人喊他:“王二郎,賈三爺找,讓你叫上趙五光,兩人一起到桃源村村辦公室去。”
桃源村村辦公室,其實就是桃源村陶村長的家。賈放來桃源村的時候,最喜歡去他家,也最喜歡吃陶夫人做的飯菜,最終村辦公室就設在了那裏。
王二郎大聲應下,去找了趙五光,兩人一起趕去桃源村。路上趙五光難抑喜意,對王二郎說:“我聽說賈三爺又給咱要發‘稽查津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