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士看起來是個執行力很強的人,賈放把話放出來,他立即著手,與老邵和薑夫子三人各自分配了任務,馬上開始推進人口統計的工作。


    統計主要以戶為單位,登記戶主和每戶成員的信息。如有孑然一身,並無父母妻室子女的,也作為一戶,被賈放命名為“單身戶”,單獨進行登記。


    在登記過程中,賈放從賢良祠裏帶來了很多上等高麗紙裁製的空白小簿子,簿子的封麵統一印上了“戶口簿”三個大字,封麵的右上角還蓋了一個編號。每本簿子的編號都是唯一的。


    張友士等人每登記一戶,便使用一本戶口簿,在簿子扉頁上寫下戶主的姓氏,然後在接下來的每一頁上填寫每戶成員的姓名、籍貫、出生年月、婚配與否等基礎信息。


    與此同時,張友士等人手裏也在登記一本“人口登記冊”,上麵的信息卻比這戶口簿上要多一些,多出的內容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特別技能、身體健康狀況、有無宿疾之類。


    所有這些信息都填完之後,登記冊由張友士等人保管,戶口簿卻是發到戶主手裏的。


    “這給咱做甚?”一個來自餘江的新移民疑惑地問。


    “這是你們的戶籍證明,有這東西,桃源寨就承認你們是這裏的鄉民。”張友士溫和地解釋。


    “哦……”移民們聽明白了,可還是不明白這東西的權威到底體現在哪裏。“俺們以前可不這樣,裏正承認咱是咱就是了。”


    “這裏的規矩不大一樣,你隻有自己手持冊子,而且冊子在我們這裏有留底,才算數的。除此之外,誰說了也沒用。”


    聽張友士說得嚴格,鄉民們不僅咋舌:“這麽嚴啊!”


    “家中有人口變動,生老病死,都需要到寨裏來登記。”張友士繼續解釋,“娶媳婦嫁女也是一樣,登記一下就行了。”


    “那要是張家的閨女嫁到了李家去,沒出寨子,也要登記嗎?”


    “一樣要。張家登記一個戶口遷出,李家登記一個遷入就行了。”張友士隨口答,心裏還有些得意。


    賈放一跟他說起這“戶口簿”,他馬上就想明白了該怎麽運作。隻要有了這戶口簿和人口登記冊,這桃源寨將近五千人口,一切就都在賈放的掌握之中。


    一念及此,張友士不僅對賈放生出佩服之心,心想這不愧是榮國公府的子弟,隻一招,就能把所有人口的情況摸得清清楚楚。


    但是賈放要這樣管理人口,到底是為什麽?——難道是要抽人頭稅?


    張友士看了看自己在人口登記冊上登記的內容,可不隻有人丁的數目,連這些鄉民們會不會打鐵、能不能做木工,甚至婦人能不能紡織,會不會繡花都登記上去了。


    應該不隻是抽人頭稅這麽簡單吧。


    張友士、老邵和薑夫子三人一同領了這“人口登記”的差事。但老邵和薑夫子身上都還有其他的差事,所以張友士一人的任務最重。


    但是他在三人之中,恐怕也是腦子最快最靈光的,在登記人口的時候,從新移民之中發掘了幾個上過幾天學塾,能寫字會算的,立即把這些人都挑了出來,把登記人口的全部流程都教給他們,讓他們幫著一起做,速度立時翻倍。


    原本賈放預計要十天左右才能完成的人口登記工作,不到五天就完成了。


    *


    在這五天裏,賈放並沒有出門“郊遊”,而是在和陶村長、秦裏正兩人一起商議“桃源寨”未來的規劃。


    在賈放看來,“桃源寨”和“桃源村”是有區別的。“寨”是當地對“寨堡”的簡稱。士紳階層,在擁有了土地與領民之後,往往建立起獨立的勢力範圍區域,在區域內推行自治——也就是當起了土皇帝。


    而一個寨子下麵,則可以再分出若幹個自然村。原本桃源寨隻有桃源村村民的時候,寨與村是一體。但現在外界遷來了三四倍於桃源村的人口,要桃源村“吸納”外來移民,顯然有點兒不現實。


    “我的打算,是將餘江遷入的鄉親們,分成四個行政村。每個行政村都是與桃源村平級的行政單位。”賈放對秦裏正說。


    秦裏正雖然不大懂賈放口中的“行政”究竟是什麽意思,但是能大致明白賈放的打算。


    他點著頭道:“三爺說的是正理。餘江來的人,原本就差不多是四個裏的鄉民。”


    將移民們分成四個村,也就是把他們分成和桃源村規模差不多大的村落,這樣大家規模都差不多,桃源村的土著麵對新移民,心裏上沒啥太大的落差。


    誰知賈放搖搖頭說:“不會按照餘江的四個裏分村。而是全部打亂重編。重新組成四個村。”


    秦裏正“啊”的一聲張開了口,心想眼前這個少年看著年歲不大,行事卻頗為老辣。也不曉得是不是旁邊這個陶村長教的。


    餘江過來近四千的移民,說實話也不是各個都認得,有些人家原本也隔得挺遠的。賈放這樣把各戶打亂了重分,原本一些鄰裏會抱團的,現在就抱不起來了。而一些人家原本就有宿怨的,也隔得遠遠的。俗話說“遠香近臭”,這樣一下子少了很多矛盾。


    陶村長則坐在賈放身邊笑嗬嗬地聽著,這消息似乎讓他很安心。


    賈放看看麵前兩人都沒有什麽異議,就繼續說他的安排:“至於新的四個行政村,村長的人選,目前由我指定人員暫代。三個月以後,由各村自行推舉。”


    秦裏正又是“啊”了一聲。原本他以為自己至少能當其中一個村的村長,誰曉得賈放竟然讓村人自行推舉——他要是被分去了一個誰都不認識的新村子,誰會推舉他啊?


    賈放一見到秦裏正這副表情就開始笑:“秦老丈你要對自己有信心嘛!”


    “暫代村長的人選裏,肯定有你。你又德高望重,有這三個月的代理時期,村裏即便是不熟悉你的人也肯定會對你心生佩服。未來各項村務我還要勞煩你。”賈放說著衝秦裏正拱了拱手。


    秦裏正心裏登時覺得穩多了,也趕緊衝賈放拱拱手:“不敢不敢,三爺客氣了。”


    誰曉得這事兒剛剛翻篇,賈放又拋出一個石破天驚的決策:“我會將村裏的土地重新分配。桃源村將讓出三分之一的土地。”


    秦裏正再次:“啊——”


    很多人都在猜想賈放會重新分配桃源村的土地,包括桃源村的土著,也都在惴惴不安地猜想:熟地就這麽多,賈放究竟會分多少給外來的移民。


    但說到底,這些田地都是賈放的,賈放怎麽分,他們都沒有說三道四的權力。


    但是誰也沒想到,賈放竟然隻給了新移民三分之一的土地,而他們的人口,是桃源村土著的四倍啊!


    桃源村種植稻米的熟地現在是相對富裕的,一年兩季稻,所產的糧食供應五千人輕輕鬆鬆,有一些田地還能輪休。


    但是賈放隻讓桃源村讓出三分之一的土地,那餘江來的新移民卻萬萬沒辦法用這些田地養活自己的。


    秦裏正一想到這裏,立即“噗通”一聲,向賈放一跪,誠懇地道:“賈三爺,您得給我們這些外來的,留點活路啊!”


    “三爺,”秦裏正說跪就跪,絕不含糊,一邊求一邊向賈放保證,“我們這些人裏雖然有些病人,但是我們不窮,好些人家原來在餘江就是富戶來的。”


    “我們有錢,隻要三爺開個口,我們就出錢,我們能買地……我們,向桃源村的兄弟們買地!”秦裏正說著轉向陶村長,“老陶,你看看怎麽能給我們個活路呀!”


    陶村長一直像是個撿了便宜的小孩,乖乖地坐在賈放身後,這時他則向焦躁絕望的秦裏正露出笑容,說:“老秦千萬別急。賈三爺既然提了出來,就肯定是替你們想好了活路。”


    賈放終於忍不住笑了:“知我者,陶老丈也。”


    他說:“還有一件重要的事,要說與秦老丈知道。之前十來天,餘江鄉民們吃喝的糧食、雞魚肉蛋……都是桃源村供給的。但是從明天開始,鄉民們需要的這些物事,都必須向桃源村支付價錢了。”


    陶村長聽見賈放這麽說,幾乎快要落淚了:“三爺,您還是這樣……總這麽為咱們想著。”


    而秦裏正則倒抽一口涼氣幾乎快要暈厥過去:“三爺……我們沒分到地,現在又要買糧……”剛才誰說這個賈三已經替他們想好了活路的?


    而這些變革,則是賈放早就在心裏盤算好了的。


    原本桃源村的人口和土地的關係,支持井田式的“共有”幾乎沒有什麽問題。但經過兩三代的人口孳生,以及人民對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渴求,桃源村已經從幾乎全然“無私”的共有製經濟開始邁向“有私”的小農經濟。


    現在又因為這麽個機緣,人口暴漲到原來的五倍。共有製的經濟模式已經不可能再持續,必須私有化。賈放便索性借這個機會,讓桃源村轉向“私有”。


    此前桃源村的村民也在新移民這件事上體會到了不少挫敗感,大多是覺得自己出工出力出糧,千辛萬苦地幫助新移民在此安置,結果自己什麽都沒得到,未來許是還要把自己正在種的地讓給新移民。


    但現在賈放隻命他們出讓三分之一的地,並且給他們的勞動提供報償。桃源村的村民必定會像陶村長那樣對賈放表示感激的。


    至於秦裏正和新移民——


    賈放抬起唇角笑了笑:“我會發一筆款子給餘江來的鄉民們,作為安家費。款子會按人頭分發到每一戶,這筆款子,足以讓你們有錢吃喝一直到今年年尾。”


    秦裏正登時傻了,而陶村長則眼中含淚:賈放這是……這是在掏自己的腰包來補貼桃源村啊,這天底下怎麽會有這麽好的地主?


    秦裏正則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官老爺不收稅,竟然發錢?賈放雖然不是官,但事實上和官也差不多了。


    “而桃源村讓出的三分之一土地,我會平分成一兩百份,從明年開始,佃給你們的村民們耕種。秦老丈回頭你去解釋一下,這些土地一年可以種兩到三季,畝產至少要二百斤。如果種不到這個畝產,或者是家裏沒有足夠的勞動力下田,就不要來佃種這些土地,會虧錢的。”


    賈放這麽一說,秦裏正也明白了。賈放之所以隻給餘江移民一小部分土地,那是因為餘江遷來的人口中,有不少壯勞力得了病,無法下田,達不到這些田地耕種的產量要求,還不如留給桃源村的村民。


    “一兩百戶……”秦裏正雖然明白了道理,可是心裏還是堵,他帶來了八百多戶百姓,卻隻有一兩百戶能種上田,那其他人……


    “其他人每一戶我都會提供一筆無息貸款,也就是不收你們利錢的款子。”


    “會養雞養豬的,可以拿著這筆錢去買種雞種豬,家裏有人會紡織的,可以拿這筆錢去買織機和紗線,織出來的布就在這村裏賣,我瞅著需求是大的很。”賈放一邊說,就在一邊的陶村長跟著一通點頭。


    “願意去開荒的,可以拿這筆錢到我這裏來買一個開荒證,我會告訴你們,哪些地能開,哪些地不能開。開出來的荒地,地上的出產都歸你們。當然,你們也應該需要把這些東西和村裏的其他人交換,換取糧食和其他東西……”


    秦裏正張大了嘴,這回他心裏迷迷糊糊地明白了:這位賈三爺,給大家放的這一筆款子,其實是讓大家手裏都有了錢,有了錢就能買東西,買東西就會讓別人有錢……這樣看起來,並不是隻有種地能養活自己——這其實對那些主要勞動力得了病,不得不休養的家庭來說,是一件好事。


    “此外,我會聘請一部分鄉民參加工作,這些人都會有‘工資’拿。比如說趙五光和王二郎,他帶稽查大隊檢查衛生規範的執行情況,他就是有工資拿的,他的隊員會根據出勤情況領補貼。”


    從賈放舉的這個例子來看,這一部分參加工作的人員,應該會從桃源村和新移民中同時選擇,不分伯仲。


    “對了,還有房子。”賈放一拍腦袋,說:“險些把這茬兒也給忘了。”


    “此前桃源村建了好些臨時的簡易活動房。但那不是長久之計,尤其撐不過雨季。從今往後,我還會給餘江來的鄉民們每戶發一筆低息的建房貸款,利錢很少,而且可以在十年之內,慢慢地還。”


    “有了這筆錢,你們就可以雇人蓋房子,雇的人肯定也跑不出咱們這個桃源寨。這樣一來,有點力氣的都能在工地打零工,以前做過泥瓦匠、木匠的,在這一兩年裏還種什麽地啊,眼前的生意根本就做不完。”


    秦裏正想想也是。這樣一想,遠道而來的鄉民可以養活自己的法子太多了,為啥偏要糾結種地?


    “對了,這樣一算,我最近要花的錢和要放的貸款太多了。陶老丈,秦老丈,有沒有可靠的賬房先生能推薦給我的?”


    還沒等這兩位回答,賈放已經自己想到了解決方法:“不用了,張友士的人口登記冊上都登記了這些信息。我過去翻一翻就都知道啦!”


    *


    這一番長談之後,陶村長和秦裏正完全理解了賈放的安排,他們回去之後又各自向身邊的人“傳達”了一下賈放的意思。


    但凡傳話就可能會出偏差,這消息放出去之後,桃源村村民與餘江鄉民都是半信半疑、喜憂參半。


    於是賈放決定開一個桃源寨全體大會。他讓所有人都聚在了桃源村村口的空地上。五千人說少不少,烏壓壓地把整片空地都擠滿了。


    賈放則特地在空地中間放置了一座高台,他自己擠過人群,爬上那座高台,登時便鶴立雞群一般地立在人群當中。


    然後他拿出了一個銅喇叭似的東西,舉起來放在嘴邊,然後問:“都能聽清我說話嗎?”


    “能!”底下的鄉民們一回應,那聲浪就遠遠蓋過了賈放的聲音。


    “很好!”賈放連忙比手勢,示意他已經收到回應了。


    隨後,賈放將他對桃源寨的規劃與安排一項一項說出來。村民們此前都聽說了傳聞,現在也沒有表現出特別驚訝。但是賈放所說的,可比村民們口口相傳的內容要更加精準,也更具有權威。


    賈放見桃源寨的鄉民們大多情緒穩定,暗暗鬆了一口氣。他的措施有很多不是短期能看到效果的,這些鄉民並不一定馬上就能全盤理解。但隻要願意嚐試就好。


    正在這時,村口空地一角,忽然有個人高高躍起,衝賈放揮手,很快就落了下去,消失在人堆裏。


    賈放眼見,看見了那是張友士。


    他趕緊說:“那邊的鄉親,麻煩讓開一條路,讓張先生過來。”


    張友士沒等他發話,就立即擠了過來,還沒靠近賈放身前,他就大聲向賈放喊話:“三爺,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我找到鼓脹病的驅蟲藥了。”


    張友士話音剛落,原本正在平靜接受賈放向他們灌輸信息的鄉民們,人群立即沸騰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基建高手在紅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靜的九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靜的九喬並收藏基建高手在紅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