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安!”
“姚閣老呦,您看看清楚再打!”
場麵一度混亂不堪,懷安定定神,才看到近五年未見的姚師傅,整個人老邁了不少,穿著一身粗布短打,腳蹬木屐,挽著袖子喘著粗氣立在院子中央,那抱頭鼠竄的就是害他落魄致仕,坑死人不償命的弟弟姚泓。
姚濱與陳公公熟識,先向他賠了個禮,道一聲見笑,才看到兩個俊秀的小少年站在一旁。
“姚師傅。”懷安執弟子禮,朝姚濱作揖。
他這一開口,姚濱才回過神來:“沈懷安?”
“正是學生。”懷安笑道。
“幾年不見,長這麽大了。”姚濱顯然還沉浸在方才的憤怒中,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這位是……”
懷安展顏笑道:“師傅,這是謝師傅的女兒,是我未過門的媳婦兒。”
謝韞這次行的是萬福禮:“師傅好。”
姚濱微微一驚,笑容真摯了不少:“好啊好啊,一看就是好孩子。”
說著,摸向身上,隻摸到幾錢碎銀,似乎覺得拿不出手,又解下腰間玉佩:“來來,師傅給見麵禮。”
懷安忙替謝韞接過來,二人行禮道謝。
“快進來坐吧。”
懷安這才牽著謝韞,跟在姚濱和陳公公身後來到正院。
陳公公一路勸道:“姚閣老啊,怒極傷肝腑,上了歲數,您老這氣性也適當收一收。”
姚濱歎道:“冤孽呀,都是冤孽。”
姚夫人迎出來,相互見禮之後,才拉著謝韞端詳,看著一對璧人心生歡喜,脫下自己腕上的玉鐲送給她:“不是很好的成色,權且拿著玩吧。”
謝韞推拒不過,隻好收下,又被姚夫人拉著去了內室,品嚐她親手做的鹽漬櫻桃茶。
懷安揉著肩膀一臉不服,憑什麽他進門就吃了一棍子,謝韞進門就有見麵禮呢。
走進正房,隻見廳堂陳設樸素,中堂一副畫卷,一副對聯,抬首可見一副鐵畫銀鉤的墨寶——寧靜致遠,梁柱上掛著一根竹杖和一雙草鞋,意為“竹杖芒鞋輕勝馬”。
懷安一看便知,姚師傅這幾年上了不少火,火到用各種裝飾暗示自己要淡泊名利。
姚閣老和陳公公分坐東西,懷安坐在下首陪著,聽他們說話。
兩人是一定程度上的盟友,陳公公幫助姚濱起複,自然是為了自己有一日能順利坐上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置,因此說起話來也格外的敞亮。
“我姚濱心在廟堂,這點無須遮掩,朝廷出了一個吳黨,擅權專政、惡貫滿盈,後來吳黨倒了,陛下登基了,鄭閣老執掌內閣,如今是袁燮做首輔,又怎樣呢?依舊是庶官疾曠吏治因循,開海開了一條小縫,清丈均賦推行不下去,邊備總算有了一點起色,也礙於舊製仍有很大的漏洞,再不大刀闊斧的推行新政,我大亓離亡國不遠了!”
懷安在一旁聽的心驚肉跳,姚師傅可真敢說啊!不過聽上去,這些話雖然激進,卻也不無道理。
陳公公卻不是一般的太監,他入宮多年見慣了風浪,仍可以慢條斯理的喝茶,麵不改色的聊天。
懷安在一旁吃了不少茶點,越聽越覺得皇帝實在想多了,姚師傅壓根沒想拒絕這次任命,非但不拒絕,他還摩拳擦掌,準備擼起袖子大幹一場。
所以這趟除了公款吃喝玩樂,根本用不著他幹活——賺大發了!
順利的擺香案宣讀聖旨之後,姚濱率家人接旨,讓妻子將聖旨供到祠堂去,正要跟陳公公繼續寒暄。餘光瞥見姚泓沿著牆邊往大門外溜,直接從地上撿了跟棍子砸過去。
姚泓一哆嗦,一遝稿紙從袖子裏掉出來。
姚濱更怒,提著棍子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追打。
懷安看出來了,姚師傅這五年沒幹別的,憂國憂民打弟弟,把自己氣的好似老了十幾歲。
陳公公攔都攔不住,懷安根本就不攔,這種坑哥的貨活該挨揍,不像他,從來不坑哥。
出於好奇,他一張張撿起地上的稿紙,登時瞪大了眼睛:“幾何題?!”
準確來說,那是一遝演算紙,用鉛筆畫了許多幾何圖形,還有各種公式,隻是沒有後世的數學符號,而是用天幹地支代替,這些東西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你也知道它啊!”姚泓一邊抱頭鼠竄,一邊問。
“你怎麽會做這些?”懷安問。
“一個西洋人教我的,哎呦!”姚泓說著,腰上便挨了一棍。
懷安心想,大抵是傳說中的傳教士了,於是立馬上前,和陳公公一起抱住了姚師傅。
姚泓才趁機逃出大門。
姚濱氣的眼前發黑,掐腰站在原地,氣喘籲籲。回到堂屋,在陳公公一再追問下,才開始大倒苦水。
“我一定是前世做了孽,攤上這麽個弟弟。”姚濱痛心疾首道:“從小不讀經史,偏偏喜歡算學,算學是什麽?微末小道!學的再精能有什麽出路?我把他送到外省去寄籍,一路名師教導,逼著求著,才算考中舉人,補了個一官半職。誰想他在任上口無遮攔,竟招來大禍。如今可好,連他媳婦都帶著孩子回了娘家,若非世上沒有休夫一說,他早就給人休了!”
“我讓他在家安心打理家業,他倒好,每天跟著個鬼一樣的西洋人學巫術,你再看看他畫的這些洋符。”姚濱指著懷安手裏的演算紙。
懷安一邊仔細翻看那些幾何圖形,一邊解釋道:“姚師傅,這不是巫術,這是算學的一個分支。”
姚濱瞪他一眼:“你也把心思放在經史文章上,少碰這些不務正業的東西。”
懷安唯唯應著,不再辯駁。沒辦法,在科舉製度之下,算術不受重視,算學人才稀缺至極,即便是算學中的佼佼者,也不過去戶部任個小官吏,為科舉正途出身的官員所不屑。
不過聽說姚師傅準備帶著姚泓一起回京,就知道他仍沒有放棄弟弟,有心再尋良機給他謀個官職。
但懷安可是盯上姚泓了,算學人才緊缺,也就顧不上人品多完美了,先薅到書院做個算學先生再說!畢竟像他這樣三觀極正不坑爹的官二代,實在不多見了,不能要求太高。
聽聞姚閣老真的要回京,整個京城的官員都震驚了。
先前得罪過他的,為了擁戴鄭閣老而打壓他的官員,各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其中以次輔張瓚為首,居然直接嚇得一病不起,不過旬日,就上了乞骸骨告老還鄉的折子。
袁燮仍像一尊不悲不喜的大佛,皇帝想讓姚濱做首輔,滿朝文武怕得罪天官不敢多言,那他就退居次輔,反正在哪裏和稀泥都是和,在首輔的位置上,還容易和不均勻。
懷安帶著謝韞回來“完璧歸趙”,被嶽父和親爹各罵了一頓,知道他臉皮厚,罵三天都是白費口舌,除了給他加功課之外,無法傷他分毫,於是讓他將《孟子》帶集注抄寫一遍,寫不完,就算休沐日也不許出門。
謝韞有多聰明,仿寫的字體摻在真跡中,就連懷安本人都認不出來,總算讓他在五月盛夏之前,抽身去視察了一下女校和書院的工地。
從去年底,“雀兒山書院”的校舍開始動工,恰是農事不忙的時節,招募雀兒山的村民作工,榮賀派出兩名修造過宮殿的太監監督工程,懷安也派遣幾個機靈能看懂圖紙的夥計打下手,每日盯在工地上。
大半年時間過去,終於初見規模。
一切都在順利進行,懷安每天雖然又忙又累,但常在夢裏笑出聲來。
姚閣老還沒回京,張閣老一病不起,袁閣老自不必說,閣務繁忙,即便不是當值的日子,沈聿和曾繁也時常忙到深夜。這天又是披星戴月的回來,看到懷安直接睡在了外間的羅漢床上,夏日燥熱,許聽瀾隻在他肚子上搭了個薄單子。
“怎麽在這兒就睡了?”他問。
照說兒大避母,懷安搬到前院已經兩年多了。
“讓他睡吧。”許聽瀾道:“這幾天也不知在忙些什麽,累壞了。”
沈聿笑道:“打小主意就多。”
話音剛落,懷安就笑了一聲,還把自己笑醒了。
“什麽好夢,這麽高興?”許聽瀾問。
“姚閣老要做首輔,我心裏踏實啊。”懷安伸了個懶腰,爬起來盤腿坐著。
沈聿一臉莫名其妙,難道不該他親爹當了首輔再踏實嗎?
懷安樂嗬嗬的說:“每一屆小閣老塌房的時候,我都要跟著挨罵,被念好長時間的緊箍咒。姚閣老沒兒子,沒有小閣老,我終於不用挨罵了。”
第181章
“瞧你這點出息!”
沈聿擰著他的耳朵將他扔了出去,從小像個竄天猴一樣上天入地,還敢嫌大人囉嗦!
今年會試,沈聿本應擔任主考,因侄子侄婿都下場應考,礙於避嫌主動讓賢。三個孩子都沒能讓他失望,殿試過後,顧同高中探花,授七品編修,懷遠和陳甍則“一雪前恥”,分別取中二甲第十七名和第二十名,朝考又考上了庶吉士,得以進入翰林院庶常館學習。
國朝有一不成文的規矩,“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一門三翰林,算上兩個女婿就是五個,其中三個三鼎甲,成績實在斐然,累世顯宦的前程就在眼前。
懷遠懷銘都有了功名,懷安也身在國子監,沈聿趁機提出,希望皇帝降恩旨,讓沈氏一門脫離軍籍,皇帝自然沒有二話,降旨特許沈家改軍戶為民戶。
一連多日,登門祝賀的賓客絡繹不絕,旁敲側擊的詢問之下,才知道沈家的子侄輩全都已經婚配,隻剩一個年紀尚小的芃姐兒。
芃姐兒是沈閣老的唯一的女兒,唇紅齒白鵝蛋臉,一雙杏眼又大又圓,靈動的眸子流光飛轉。既然哥哥姐姐們都已婚配,很多人便打聽起芃姐兒的婚事來。
芃姐兒剛滿十二,正是在爹娘身邊蹭膩撒嬌的時候,沈聿絕口不提她的婚事,對於外人明裏暗裏的試探,也隻當聽不出來。
芃姐兒倒沒受到什麽影響,隻是跟娘親出門時,感覺姨姨嬸嬸們看自己的眼神都不一樣了,她回來問哥哥:“她們幹嘛總拉著我噓寒問暖,怪瘮人的。”
懷安煞有介事的說:“她們覺得你模樣好看,想沾你的顏值,你可躲著點,別給人沾多了,自己就沒有了。”
芃姐兒覺得很有道理,從那日起,沈家大小姐凜若冰霜的名聲傳遍京城。
沈聿許聽瀾還叫來兒子侄子們耳提麵命,讓他們在外謹言慎行,“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越是風光得意之時,越不能忘形。
懷安覺得自己是最不用爹娘擔心的,因為哥哥們的優異成績,他在國子監被同窗師長用異樣的審視了半個多月,一點都得意不起來。
大家都很好奇他在這樣的家庭裏打醬油是什麽感受。他能有什麽感受?如果差距很小的話,他會覺得有壓力,如果差距到了望塵莫及的地步,那就隻能喊六六六了。
轉眼就到了懷遠的親迎禮,鄒家去歲成服,兩家十分默契的加速走完了三書六禮,天氣尚還很熱,但為了避開鬼月,便將婚期定在了六月底。
懷安跟著堂哥去迎親,長長的隊伍繞城一周,舞龍舞獅,吹吹打打,來到鄒家門前。
鄒家人丁興旺,新娘的兄長和姐夫們加起來足有十來個,還有一溜兒大大小小用紅頭繩紮著鬏髻的娃娃,整條街上滿滿當當都是人。
“好家夥,鄒家這是生了一支蹴鞠隊啊。”懷安感歎道。
沈家這廂迎親,都是業務熟練的,陳甍顧同自不必說,早就摩拳擦掌等著對方出題了,懷安財大氣粗,先用紅包糖果打發了滿地的娃娃。
結果對方不搞“文鬥”,搞起了“武鬥”,隻見小廝端來一張紮著紅綢子的弓,並幾支箭頭處包裹著棉花紅布的箭。
鄒應棠的長孫站出來,對懷遠道:“‘射’乃六藝,古人語: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不知新郎官能否彎的開這把長弓,將對麵樹上的繡球射下來?”
迎親眾人麵麵相覷,連鼓樂手都停了下來。
射乃六藝不假,可是本朝的讀書人大多十數年困於書堂,文氣十足,最多是玩玩投壺,對對詩詞,讓一個翰林老爺彎弓射箭,屬實有點刁難人了。
陳甍心思敏感,當即在顧同耳邊問:“這鄒紹是什麽意思?來真的?”
尋常百姓成親,新郎想進嶽家的門,少說也得脫層皮,可鄒家這樣的高門顯宦素來講究體麵,不該這樣與親家為難才是。
顧同低聲道:“鄒紹曾恥笑考入府學的軍籍同窗是沐猴而冠,後來做七品巡按禦史的時候,曾要求地方四品武官向他行跪禮。”
“荒唐。”陳甍發出一聲輕哼:“是瞧不起二叔的緣故?”
“姚閣老呦,您看看清楚再打!”
場麵一度混亂不堪,懷安定定神,才看到近五年未見的姚師傅,整個人老邁了不少,穿著一身粗布短打,腳蹬木屐,挽著袖子喘著粗氣立在院子中央,那抱頭鼠竄的就是害他落魄致仕,坑死人不償命的弟弟姚泓。
姚濱與陳公公熟識,先向他賠了個禮,道一聲見笑,才看到兩個俊秀的小少年站在一旁。
“姚師傅。”懷安執弟子禮,朝姚濱作揖。
他這一開口,姚濱才回過神來:“沈懷安?”
“正是學生。”懷安笑道。
“幾年不見,長這麽大了。”姚濱顯然還沉浸在方才的憤怒中,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這位是……”
懷安展顏笑道:“師傅,這是謝師傅的女兒,是我未過門的媳婦兒。”
謝韞這次行的是萬福禮:“師傅好。”
姚濱微微一驚,笑容真摯了不少:“好啊好啊,一看就是好孩子。”
說著,摸向身上,隻摸到幾錢碎銀,似乎覺得拿不出手,又解下腰間玉佩:“來來,師傅給見麵禮。”
懷安忙替謝韞接過來,二人行禮道謝。
“快進來坐吧。”
懷安這才牽著謝韞,跟在姚濱和陳公公身後來到正院。
陳公公一路勸道:“姚閣老啊,怒極傷肝腑,上了歲數,您老這氣性也適當收一收。”
姚濱歎道:“冤孽呀,都是冤孽。”
姚夫人迎出來,相互見禮之後,才拉著謝韞端詳,看著一對璧人心生歡喜,脫下自己腕上的玉鐲送給她:“不是很好的成色,權且拿著玩吧。”
謝韞推拒不過,隻好收下,又被姚夫人拉著去了內室,品嚐她親手做的鹽漬櫻桃茶。
懷安揉著肩膀一臉不服,憑什麽他進門就吃了一棍子,謝韞進門就有見麵禮呢。
走進正房,隻見廳堂陳設樸素,中堂一副畫卷,一副對聯,抬首可見一副鐵畫銀鉤的墨寶——寧靜致遠,梁柱上掛著一根竹杖和一雙草鞋,意為“竹杖芒鞋輕勝馬”。
懷安一看便知,姚師傅這幾年上了不少火,火到用各種裝飾暗示自己要淡泊名利。
姚閣老和陳公公分坐東西,懷安坐在下首陪著,聽他們說話。
兩人是一定程度上的盟友,陳公公幫助姚濱起複,自然是為了自己有一日能順利坐上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置,因此說起話來也格外的敞亮。
“我姚濱心在廟堂,這點無須遮掩,朝廷出了一個吳黨,擅權專政、惡貫滿盈,後來吳黨倒了,陛下登基了,鄭閣老執掌內閣,如今是袁燮做首輔,又怎樣呢?依舊是庶官疾曠吏治因循,開海開了一條小縫,清丈均賦推行不下去,邊備總算有了一點起色,也礙於舊製仍有很大的漏洞,再不大刀闊斧的推行新政,我大亓離亡國不遠了!”
懷安在一旁聽的心驚肉跳,姚師傅可真敢說啊!不過聽上去,這些話雖然激進,卻也不無道理。
陳公公卻不是一般的太監,他入宮多年見慣了風浪,仍可以慢條斯理的喝茶,麵不改色的聊天。
懷安在一旁吃了不少茶點,越聽越覺得皇帝實在想多了,姚師傅壓根沒想拒絕這次任命,非但不拒絕,他還摩拳擦掌,準備擼起袖子大幹一場。
所以這趟除了公款吃喝玩樂,根本用不著他幹活——賺大發了!
順利的擺香案宣讀聖旨之後,姚濱率家人接旨,讓妻子將聖旨供到祠堂去,正要跟陳公公繼續寒暄。餘光瞥見姚泓沿著牆邊往大門外溜,直接從地上撿了跟棍子砸過去。
姚泓一哆嗦,一遝稿紙從袖子裏掉出來。
姚濱更怒,提著棍子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追打。
懷安看出來了,姚師傅這五年沒幹別的,憂國憂民打弟弟,把自己氣的好似老了十幾歲。
陳公公攔都攔不住,懷安根本就不攔,這種坑哥的貨活該挨揍,不像他,從來不坑哥。
出於好奇,他一張張撿起地上的稿紙,登時瞪大了眼睛:“幾何題?!”
準確來說,那是一遝演算紙,用鉛筆畫了許多幾何圖形,還有各種公式,隻是沒有後世的數學符號,而是用天幹地支代替,這些東西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你也知道它啊!”姚泓一邊抱頭鼠竄,一邊問。
“你怎麽會做這些?”懷安問。
“一個西洋人教我的,哎呦!”姚泓說著,腰上便挨了一棍。
懷安心想,大抵是傳說中的傳教士了,於是立馬上前,和陳公公一起抱住了姚師傅。
姚泓才趁機逃出大門。
姚濱氣的眼前發黑,掐腰站在原地,氣喘籲籲。回到堂屋,在陳公公一再追問下,才開始大倒苦水。
“我一定是前世做了孽,攤上這麽個弟弟。”姚濱痛心疾首道:“從小不讀經史,偏偏喜歡算學,算學是什麽?微末小道!學的再精能有什麽出路?我把他送到外省去寄籍,一路名師教導,逼著求著,才算考中舉人,補了個一官半職。誰想他在任上口無遮攔,竟招來大禍。如今可好,連他媳婦都帶著孩子回了娘家,若非世上沒有休夫一說,他早就給人休了!”
“我讓他在家安心打理家業,他倒好,每天跟著個鬼一樣的西洋人學巫術,你再看看他畫的這些洋符。”姚濱指著懷安手裏的演算紙。
懷安一邊仔細翻看那些幾何圖形,一邊解釋道:“姚師傅,這不是巫術,這是算學的一個分支。”
姚濱瞪他一眼:“你也把心思放在經史文章上,少碰這些不務正業的東西。”
懷安唯唯應著,不再辯駁。沒辦法,在科舉製度之下,算術不受重視,算學人才稀缺至極,即便是算學中的佼佼者,也不過去戶部任個小官吏,為科舉正途出身的官員所不屑。
不過聽說姚師傅準備帶著姚泓一起回京,就知道他仍沒有放棄弟弟,有心再尋良機給他謀個官職。
但懷安可是盯上姚泓了,算學人才緊缺,也就顧不上人品多完美了,先薅到書院做個算學先生再說!畢竟像他這樣三觀極正不坑爹的官二代,實在不多見了,不能要求太高。
聽聞姚閣老真的要回京,整個京城的官員都震驚了。
先前得罪過他的,為了擁戴鄭閣老而打壓他的官員,各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其中以次輔張瓚為首,居然直接嚇得一病不起,不過旬日,就上了乞骸骨告老還鄉的折子。
袁燮仍像一尊不悲不喜的大佛,皇帝想讓姚濱做首輔,滿朝文武怕得罪天官不敢多言,那他就退居次輔,反正在哪裏和稀泥都是和,在首輔的位置上,還容易和不均勻。
懷安帶著謝韞回來“完璧歸趙”,被嶽父和親爹各罵了一頓,知道他臉皮厚,罵三天都是白費口舌,除了給他加功課之外,無法傷他分毫,於是讓他將《孟子》帶集注抄寫一遍,寫不完,就算休沐日也不許出門。
謝韞有多聰明,仿寫的字體摻在真跡中,就連懷安本人都認不出來,總算讓他在五月盛夏之前,抽身去視察了一下女校和書院的工地。
從去年底,“雀兒山書院”的校舍開始動工,恰是農事不忙的時節,招募雀兒山的村民作工,榮賀派出兩名修造過宮殿的太監監督工程,懷安也派遣幾個機靈能看懂圖紙的夥計打下手,每日盯在工地上。
大半年時間過去,終於初見規模。
一切都在順利進行,懷安每天雖然又忙又累,但常在夢裏笑出聲來。
姚閣老還沒回京,張閣老一病不起,袁閣老自不必說,閣務繁忙,即便不是當值的日子,沈聿和曾繁也時常忙到深夜。這天又是披星戴月的回來,看到懷安直接睡在了外間的羅漢床上,夏日燥熱,許聽瀾隻在他肚子上搭了個薄單子。
“怎麽在這兒就睡了?”他問。
照說兒大避母,懷安搬到前院已經兩年多了。
“讓他睡吧。”許聽瀾道:“這幾天也不知在忙些什麽,累壞了。”
沈聿笑道:“打小主意就多。”
話音剛落,懷安就笑了一聲,還把自己笑醒了。
“什麽好夢,這麽高興?”許聽瀾問。
“姚閣老要做首輔,我心裏踏實啊。”懷安伸了個懶腰,爬起來盤腿坐著。
沈聿一臉莫名其妙,難道不該他親爹當了首輔再踏實嗎?
懷安樂嗬嗬的說:“每一屆小閣老塌房的時候,我都要跟著挨罵,被念好長時間的緊箍咒。姚閣老沒兒子,沒有小閣老,我終於不用挨罵了。”
第181章
“瞧你這點出息!”
沈聿擰著他的耳朵將他扔了出去,從小像個竄天猴一樣上天入地,還敢嫌大人囉嗦!
今年會試,沈聿本應擔任主考,因侄子侄婿都下場應考,礙於避嫌主動讓賢。三個孩子都沒能讓他失望,殿試過後,顧同高中探花,授七品編修,懷遠和陳甍則“一雪前恥”,分別取中二甲第十七名和第二十名,朝考又考上了庶吉士,得以進入翰林院庶常館學習。
國朝有一不成文的規矩,“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一門三翰林,算上兩個女婿就是五個,其中三個三鼎甲,成績實在斐然,累世顯宦的前程就在眼前。
懷遠懷銘都有了功名,懷安也身在國子監,沈聿趁機提出,希望皇帝降恩旨,讓沈氏一門脫離軍籍,皇帝自然沒有二話,降旨特許沈家改軍戶為民戶。
一連多日,登門祝賀的賓客絡繹不絕,旁敲側擊的詢問之下,才知道沈家的子侄輩全都已經婚配,隻剩一個年紀尚小的芃姐兒。
芃姐兒是沈閣老的唯一的女兒,唇紅齒白鵝蛋臉,一雙杏眼又大又圓,靈動的眸子流光飛轉。既然哥哥姐姐們都已婚配,很多人便打聽起芃姐兒的婚事來。
芃姐兒剛滿十二,正是在爹娘身邊蹭膩撒嬌的時候,沈聿絕口不提她的婚事,對於外人明裏暗裏的試探,也隻當聽不出來。
芃姐兒倒沒受到什麽影響,隻是跟娘親出門時,感覺姨姨嬸嬸們看自己的眼神都不一樣了,她回來問哥哥:“她們幹嘛總拉著我噓寒問暖,怪瘮人的。”
懷安煞有介事的說:“她們覺得你模樣好看,想沾你的顏值,你可躲著點,別給人沾多了,自己就沒有了。”
芃姐兒覺得很有道理,從那日起,沈家大小姐凜若冰霜的名聲傳遍京城。
沈聿許聽瀾還叫來兒子侄子們耳提麵命,讓他們在外謹言慎行,“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越是風光得意之時,越不能忘形。
懷安覺得自己是最不用爹娘擔心的,因為哥哥們的優異成績,他在國子監被同窗師長用異樣的審視了半個多月,一點都得意不起來。
大家都很好奇他在這樣的家庭裏打醬油是什麽感受。他能有什麽感受?如果差距很小的話,他會覺得有壓力,如果差距到了望塵莫及的地步,那就隻能喊六六六了。
轉眼就到了懷遠的親迎禮,鄒家去歲成服,兩家十分默契的加速走完了三書六禮,天氣尚還很熱,但為了避開鬼月,便將婚期定在了六月底。
懷安跟著堂哥去迎親,長長的隊伍繞城一周,舞龍舞獅,吹吹打打,來到鄒家門前。
鄒家人丁興旺,新娘的兄長和姐夫們加起來足有十來個,還有一溜兒大大小小用紅頭繩紮著鬏髻的娃娃,整條街上滿滿當當都是人。
“好家夥,鄒家這是生了一支蹴鞠隊啊。”懷安感歎道。
沈家這廂迎親,都是業務熟練的,陳甍顧同自不必說,早就摩拳擦掌等著對方出題了,懷安財大氣粗,先用紅包糖果打發了滿地的娃娃。
結果對方不搞“文鬥”,搞起了“武鬥”,隻見小廝端來一張紮著紅綢子的弓,並幾支箭頭處包裹著棉花紅布的箭。
鄒應棠的長孫站出來,對懷遠道:“‘射’乃六藝,古人語: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不知新郎官能否彎的開這把長弓,將對麵樹上的繡球射下來?”
迎親眾人麵麵相覷,連鼓樂手都停了下來。
射乃六藝不假,可是本朝的讀書人大多十數年困於書堂,文氣十足,最多是玩玩投壺,對對詩詞,讓一個翰林老爺彎弓射箭,屬實有點刁難人了。
陳甍心思敏感,當即在顧同耳邊問:“這鄒紹是什麽意思?來真的?”
尋常百姓成親,新郎想進嶽家的門,少說也得脫層皮,可鄒家這樣的高門顯宦素來講究體麵,不該這樣與親家為難才是。
顧同低聲道:“鄒紹曾恥笑考入府學的軍籍同窗是沐猴而冠,後來做七品巡按禦史的時候,曾要求地方四品武官向他行跪禮。”
“荒唐。”陳甍發出一聲輕哼:“是瞧不起二叔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