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聿便讓他關了門,坐下來仔細聽好。
“林修平的事你全程知曉,當中利害關係不用我說,你也不小了,也多多少少讀了些聖人之言,有些錯是一輩子都不能犯的,知道嗎?”
懷安點點頭:“知道。”
“爹也知道你的同窗中,確有許多世家子弟,家中為了避免他們留戀煙花場所,蓄了婢女抬了通房,但那是別人家,咱們家的男孩子不慣這樣的毛病,人禽之別,在於人能節製欲望,不會因為一時興起,去做悔恨終身的事。”沈聿道。
懷安這時才聽明白,老爹七拐八繞說了這麽多,是在對他進行“性教育”呢,隻是他這樣三觀極正的好孩子,哪裏需要這些囑咐呢?
於是幹脆應道:“放心吧,爹,我不會沾染壞習慣的。”
“酒、色、財、氣”這幾樣,沈聿倒是不太擔心的。但凡家風純正,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之下,孩子是很難做出離譜的事的;如果家風不正,就算在他身上按一雙耳目,該出事還是會出事。
因此沈聿點到為止:“沒事了,你去吧。”
懷安抱著棋盤剛打算走,一隻腳邁出門檻,又撤了回來。
不對呀,他是幹嘛來的?
“爹,您淨打岔。”懷安重新關上門,問他為什麽心情不好。
沈聿倒也不瞞他,敲敲案頭的邸報。
懷安已經許久沒看邸報了,一看之下險些驚叫出聲:“謝伯伯遇刺了?!”
沈聿點點頭:“在平江府的行轅中遇刺,被人持火銃中傷小臂,隨後簽押房起火,所幸人沒有大礙。”
懷安鬆了口氣,又問:“是誰做的?”
沈聿搖頭道:“朝廷必會下旨徹查,但巡撫代天巡守,出了這樣的事,有損朝廷威儀,多半會被歸結為□□作亂之類。”
懷安唏噓道:“這也太瘋狂了!”
正如沈聿所料,謝彥開遇刺一事草草結案。
而出乎意料的是,六月庭議,少數服從多數,將南直隸巡撫謝彥開調回京城另有重用。
沈聿知道,謝彥開觸及了江南士紳的利益,連性命都險些丟在任上,調離幾乎是必然的結果。隻能等他回到京城,再從長計議。
……
高聳的官船平穩行駛在運河上,陽光破開雲層,天地間透亮了起來。
謝彥開獨自一人站在船頭,眺望岸邊遼闊的平原。他是癸醜科狀元,翰林清貴,本應一路坦途,卻外放七年,做到一省巡撫,本以為仕途就此改寫,誰料兜兜轉轉,又回到了京城。
七年的努力,不及朝中的一隻大手,輕輕一撥,便能翻雲覆雨。
“爹。”
一個清脆幹淨的聲音自身後響起。
謝彥開轉身,關切的說:“韞兒,甲板上風大,你怎麽上來了?”
謝韞穿著鵝黃色的小袖短襖和馬麵裙,水藍色的緞麵比甲,一襲烏發束在腦後,明眸慧黠,朱唇皓齒,牽起嘴角,臉頰上便有梨渦淺淺。
“我都已經大好了。”她說著,步伐輕盈的轉了個圈:“不發燒了,也不做噩夢了。”
謝彥開鬆了口氣:“甚好。”
江南民風開化,謝韞近兩年時常一身男孩兒打扮,跟在父親身邊,幫他料理衙中瑣事。
隨著泉州開海,謝彥開大力發展絲織業,在平江等盛產生絲的府縣,絲織廠、棉紡廠如雨後春筍,省內其餘州縣,也圍繞絲織行業興起了不少下遊產業。
為了維護工商業的發展,謝彥開多次嚴令各府,耳提麵命,除了朝廷規定的商稅以外,嚴禁胥吏騷擾商戶。
謝韞還在織坊聚集的州縣開了幾間私塾,招收紡工、織婦的子女入塾,千家萬戶的機杼聲配上朗朗書聲,一派欣欣向榮。
與此同時,清丈田畝的工作還在繼續,南直隸畢竟承擔著天下三成的稅收,“清田均賦”尤為重要,可是這一政策到了平江府,根本推不下去,即便現任平江知府換成了人人談虎色變的趙淳,也無濟於事。
一個月前,謝韞陪父親巡視平江,實則是親自坐鎮,協助趙知府強行清丈田畝。
說來也巧,行轅物品雜亂,謝韞頑皮之心頓起,溜進父親的簽押房想偷回自己的短銃拿去玩。
忽然聽見有腳步聲傳來,她便捧著短銃躲在了書架後麵。
隻見父親和一名巡撫衙門的參議進屋,兩人拿著算盤賬冊低聲討論著什麽,那名參議似乎想向父親行賄,兩人發生了幾句爭吵,父親抬腳準備出門叫人。
電光火石之間,那人忽然從靴中拔出一把火銃,朝著謝彥開開槍,子彈擦破了手臂,謝彥開驚慌躲避。
再一聲槍響之時,倒地的卻是那名參議。謝彥開循聲望去,看到書架之後舉著短銃瑟瑟發抖的女兒,銃口冒著黑煙,顯然是她情急之下開了一銃。
卻見那參議隻是傷了大腿,拖著傷腿從血泊中站起來。
因二人有要事商議,簽押房外沒有留人看守,謝彥開拉起謝韞便往外跑,待到衛隊聽見聲音闖進院子,簽押房內已經燃起了熊熊烈火。
事後,謝韞受驚高燒,耳際嗡鳴,經常從噩夢中驚醒,加之有些暈船,苦熬了多日,好在已經慢慢好轉。
謝韞攀著船舷,眺望夾岸連綿不斷的金黃色的稻田。
“爹,娘說回到京城,我就要議親了,要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每天鎖在繡樓裏繡嫁妝。”
“你母親唬你呢。”謝彥開笑道。
父女二人帶著劫後餘生的慶幸,略說了會兒話,韓氏遣人來找了,才回到船艙去。
……
隔日,通政司收到一份來自平江府的奏疏。封麵赫然寫著:臣平江知府趙淳彈劾內閣首輔鄭遷三大不法事疏。
通政使像炸了毛的貓尾巴悚然豎了起來。
誰是趙淳,竟敢彈劾首輔?!
第168章
自從鄭瑾鄉試舞弊的舊案被人告發,鄭遷險些致仕,在一眾門生的擁護下再度還朝,也盡量不再倚老賣老,對皇帝管頭管腳,近兩年君臣二人還算相安無事,朝堂重歸平靜。
趙淳的這份奏疏,仿佛一枚炮仗扔進平靜的水麵,炸起千重浪花。
鄭遷的老家在平江府,趙淳作為平江知府,告發了鄭遷三大不法。
第一、不孝父母之舉;
第二、操縱京察,打壓南直隸巡撫謝彥開;
第三、縱容逆子惡奴大肆兼並、為患鄉裏、作惡多端。
第一點,鄭遷年幼時家道艱難,被過繼到一個姓鄭的鄉鄰家中,養父母疏於照顧,三歲時就曾掉進枯井險些餓死,最終非但憑借頑強的生命力活了下來,還刻苦攻讀考中進士。生父母見他有了功名,又強迫他改姓歸宗,鄭遷不肯,對其置之不理,生父母過世時,他也未曾向朝廷告喪丁憂,被趙淳抓住了把柄。
雖說情有可原,但國朝重孝道,生恩養恩同樣重要,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功成名就之後就對生父母不管不問,不養老送終,實屬大不孝。
第二點不必多說,謝彥開在南直隸的改革進行的如火如荼,為什麽被迫終止落寞回京,滿朝文武心知肚明。
第三點則更加有理有據,鄭遷放縱家人大肆兼並土地,手段極其卑劣,更有許多人為了逃避雜役,投身鄭家為奴,單鄭家一家,就占據平江府田地十八萬畝之巨,奴仆上萬人,整個鬆江府大部分的耕地、田莊、棉紗工廠,都是鄭家的私產,平江府每年繳納的賦稅是直接從鄭家抬走的,府、縣官被完全架空。
禦書房內,皇帝捧著這份奏疏,雙手都有些顫抖。
皇帝對鄭遷一直是心存感激和尊敬的,即便君臣之間再有過節,也是政見不同,無傷大雅,就連鄭瑾鄉試舞弊的大罪,他也看在鄭遷的麵子上大事化小了。
臥薪嚐膽鏟除奸佞,扶持他坐上皇位的兩朝元老,竟然是為患國朝的巨蠹。鄭遷多年來苦心經營的形象瞬間崩塌,別說他的擁躉了,就連皇帝都難以接受,呆坐良久,還是將奏疏留中了,命人將副本帶到內閣去,給鄭閣老看看。
鄭遷看到奏疏時,先是眼前一黑,原地晃了晃,被左右扶住,隨後便叫來沈聿,因為這個趙淳他有印象,沈聿曾幫過他,還盛讚他為大亓官場最後的良心。
好一個講良心的父母官。
可是細問之下,發現這事根本怪不得沈聿,因為趙淳完全是被各地士紳你一把我一把,給推到這個上位置的。
“恩師,奏疏上所言確有其事嗎?”沈聿問。
鄭遷對家裏人的行為並非完全不知情,確實沒重視過倒是真的。建國一百餘載,士大夫備受優待,可以免除大量的雜役、攤派,因此地方投獻成風,家家如此,又不是隻有鄭家一家。
不過十八萬畝田地,也確實出乎他的意料。鄭遷二十餘年沒有回過老家,祖產全由兒子和弟弟打理,前年長子回鄉,也未曾向他稟報過這些事。
居然還趁災年放高利貸,逼迫百姓以田地抵債,勾結當地絲商操控生絲價格,使小工坊入不敷出,進而低價收購工坊和織機,這都是他的好兒子好弟弟幹出來的好事?
“還未來得及仔細詢問。”鄭遷捂著胸口坐回大案之後,歎息道:“明翰,我常常想,養這麽多的兒孫,非但無益,反而有害。”
“恩師不要多想了,學生先扶您回去休息。”沈聿道。
將鄭遷送回府上,沈聿望著慘白的日頭。
他瞞著老師向姚濱舉薦趙淳,就是為了督促平江府的清丈均賦,可是趙淳在平江待了三年,竟一改往日風格,與當地士紳相安無事,他一度對其感到失望。如今謝彥開返京,趙淳突然炸雷,直接將鄭家這些年做下的好事捅上天聽。
趙淳下一步要做什麽,他一點也不清楚。
鄭遷依照慣例上本請辭,皇帝拖遝著不知該作何處置。
鄭遷走了,誰來主持內閣?皇帝看了一眼隻會和稀泥的某袁姓次輔,隻剩頭疼。鄭遷再不堪,也比沒有要好。
首輔塌房了,皇帝不表態,文武百官隻能觀望。
誰知這樣一拖,拖來了趙淳的第二封奏疏——《臣平江知府趙淳彈劾內外臣工因循怠政疏》。
直言滿朝皆豎子,愚弱無能,推諉敷衍。
滿朝文武支支吾吾……大家都被罵了,怎麽辦?一起停職請辭?這個朝廷還開不開了?
看著趙淳的奏疏,正愁眉不展的皇帝突然有些幸災樂禍。
“這人怪有意思,誰都敢罵,是個蒸不熟、煮不爛的硬骨頭啊。”皇帝笑著對陳公公打趣。
陳公公附和道:“可不是,膽子真大。”
“膽子雖大,話卻有理。”皇帝誇讚道。
正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劉公公送來今天的奏疏。
“送到內閣去吧。”皇帝心不在焉的說。
他正逐字逐句的細品趙淳的話,恨不得裝裱起來,掛在奉天殿的殿門口去。
嘴替呀,這些話朕憋了很久了!
劉公公遲疑道:“陛下,上頭這份,您還是先看看吧。”
皇帝有些不祥的預感,蹙眉拿起最頂部一份,居然又是趙淳的奏疏。
“林修平的事你全程知曉,當中利害關係不用我說,你也不小了,也多多少少讀了些聖人之言,有些錯是一輩子都不能犯的,知道嗎?”
懷安點點頭:“知道。”
“爹也知道你的同窗中,確有許多世家子弟,家中為了避免他們留戀煙花場所,蓄了婢女抬了通房,但那是別人家,咱們家的男孩子不慣這樣的毛病,人禽之別,在於人能節製欲望,不會因為一時興起,去做悔恨終身的事。”沈聿道。
懷安這時才聽明白,老爹七拐八繞說了這麽多,是在對他進行“性教育”呢,隻是他這樣三觀極正的好孩子,哪裏需要這些囑咐呢?
於是幹脆應道:“放心吧,爹,我不會沾染壞習慣的。”
“酒、色、財、氣”這幾樣,沈聿倒是不太擔心的。但凡家風純正,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之下,孩子是很難做出離譜的事的;如果家風不正,就算在他身上按一雙耳目,該出事還是會出事。
因此沈聿點到為止:“沒事了,你去吧。”
懷安抱著棋盤剛打算走,一隻腳邁出門檻,又撤了回來。
不對呀,他是幹嘛來的?
“爹,您淨打岔。”懷安重新關上門,問他為什麽心情不好。
沈聿倒也不瞞他,敲敲案頭的邸報。
懷安已經許久沒看邸報了,一看之下險些驚叫出聲:“謝伯伯遇刺了?!”
沈聿點點頭:“在平江府的行轅中遇刺,被人持火銃中傷小臂,隨後簽押房起火,所幸人沒有大礙。”
懷安鬆了口氣,又問:“是誰做的?”
沈聿搖頭道:“朝廷必會下旨徹查,但巡撫代天巡守,出了這樣的事,有損朝廷威儀,多半會被歸結為□□作亂之類。”
懷安唏噓道:“這也太瘋狂了!”
正如沈聿所料,謝彥開遇刺一事草草結案。
而出乎意料的是,六月庭議,少數服從多數,將南直隸巡撫謝彥開調回京城另有重用。
沈聿知道,謝彥開觸及了江南士紳的利益,連性命都險些丟在任上,調離幾乎是必然的結果。隻能等他回到京城,再從長計議。
……
高聳的官船平穩行駛在運河上,陽光破開雲層,天地間透亮了起來。
謝彥開獨自一人站在船頭,眺望岸邊遼闊的平原。他是癸醜科狀元,翰林清貴,本應一路坦途,卻外放七年,做到一省巡撫,本以為仕途就此改寫,誰料兜兜轉轉,又回到了京城。
七年的努力,不及朝中的一隻大手,輕輕一撥,便能翻雲覆雨。
“爹。”
一個清脆幹淨的聲音自身後響起。
謝彥開轉身,關切的說:“韞兒,甲板上風大,你怎麽上來了?”
謝韞穿著鵝黃色的小袖短襖和馬麵裙,水藍色的緞麵比甲,一襲烏發束在腦後,明眸慧黠,朱唇皓齒,牽起嘴角,臉頰上便有梨渦淺淺。
“我都已經大好了。”她說著,步伐輕盈的轉了個圈:“不發燒了,也不做噩夢了。”
謝彥開鬆了口氣:“甚好。”
江南民風開化,謝韞近兩年時常一身男孩兒打扮,跟在父親身邊,幫他料理衙中瑣事。
隨著泉州開海,謝彥開大力發展絲織業,在平江等盛產生絲的府縣,絲織廠、棉紡廠如雨後春筍,省內其餘州縣,也圍繞絲織行業興起了不少下遊產業。
為了維護工商業的發展,謝彥開多次嚴令各府,耳提麵命,除了朝廷規定的商稅以外,嚴禁胥吏騷擾商戶。
謝韞還在織坊聚集的州縣開了幾間私塾,招收紡工、織婦的子女入塾,千家萬戶的機杼聲配上朗朗書聲,一派欣欣向榮。
與此同時,清丈田畝的工作還在繼續,南直隸畢竟承擔著天下三成的稅收,“清田均賦”尤為重要,可是這一政策到了平江府,根本推不下去,即便現任平江知府換成了人人談虎色變的趙淳,也無濟於事。
一個月前,謝韞陪父親巡視平江,實則是親自坐鎮,協助趙知府強行清丈田畝。
說來也巧,行轅物品雜亂,謝韞頑皮之心頓起,溜進父親的簽押房想偷回自己的短銃拿去玩。
忽然聽見有腳步聲傳來,她便捧著短銃躲在了書架後麵。
隻見父親和一名巡撫衙門的參議進屋,兩人拿著算盤賬冊低聲討論著什麽,那名參議似乎想向父親行賄,兩人發生了幾句爭吵,父親抬腳準備出門叫人。
電光火石之間,那人忽然從靴中拔出一把火銃,朝著謝彥開開槍,子彈擦破了手臂,謝彥開驚慌躲避。
再一聲槍響之時,倒地的卻是那名參議。謝彥開循聲望去,看到書架之後舉著短銃瑟瑟發抖的女兒,銃口冒著黑煙,顯然是她情急之下開了一銃。
卻見那參議隻是傷了大腿,拖著傷腿從血泊中站起來。
因二人有要事商議,簽押房外沒有留人看守,謝彥開拉起謝韞便往外跑,待到衛隊聽見聲音闖進院子,簽押房內已經燃起了熊熊烈火。
事後,謝韞受驚高燒,耳際嗡鳴,經常從噩夢中驚醒,加之有些暈船,苦熬了多日,好在已經慢慢好轉。
謝韞攀著船舷,眺望夾岸連綿不斷的金黃色的稻田。
“爹,娘說回到京城,我就要議親了,要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每天鎖在繡樓裏繡嫁妝。”
“你母親唬你呢。”謝彥開笑道。
父女二人帶著劫後餘生的慶幸,略說了會兒話,韓氏遣人來找了,才回到船艙去。
……
隔日,通政司收到一份來自平江府的奏疏。封麵赫然寫著:臣平江知府趙淳彈劾內閣首輔鄭遷三大不法事疏。
通政使像炸了毛的貓尾巴悚然豎了起來。
誰是趙淳,竟敢彈劾首輔?!
第168章
自從鄭瑾鄉試舞弊的舊案被人告發,鄭遷險些致仕,在一眾門生的擁護下再度還朝,也盡量不再倚老賣老,對皇帝管頭管腳,近兩年君臣二人還算相安無事,朝堂重歸平靜。
趙淳的這份奏疏,仿佛一枚炮仗扔進平靜的水麵,炸起千重浪花。
鄭遷的老家在平江府,趙淳作為平江知府,告發了鄭遷三大不法。
第一、不孝父母之舉;
第二、操縱京察,打壓南直隸巡撫謝彥開;
第三、縱容逆子惡奴大肆兼並、為患鄉裏、作惡多端。
第一點,鄭遷年幼時家道艱難,被過繼到一個姓鄭的鄉鄰家中,養父母疏於照顧,三歲時就曾掉進枯井險些餓死,最終非但憑借頑強的生命力活了下來,還刻苦攻讀考中進士。生父母見他有了功名,又強迫他改姓歸宗,鄭遷不肯,對其置之不理,生父母過世時,他也未曾向朝廷告喪丁憂,被趙淳抓住了把柄。
雖說情有可原,但國朝重孝道,生恩養恩同樣重要,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功成名就之後就對生父母不管不問,不養老送終,實屬大不孝。
第二點不必多說,謝彥開在南直隸的改革進行的如火如荼,為什麽被迫終止落寞回京,滿朝文武心知肚明。
第三點則更加有理有據,鄭遷放縱家人大肆兼並土地,手段極其卑劣,更有許多人為了逃避雜役,投身鄭家為奴,單鄭家一家,就占據平江府田地十八萬畝之巨,奴仆上萬人,整個鬆江府大部分的耕地、田莊、棉紗工廠,都是鄭家的私產,平江府每年繳納的賦稅是直接從鄭家抬走的,府、縣官被完全架空。
禦書房內,皇帝捧著這份奏疏,雙手都有些顫抖。
皇帝對鄭遷一直是心存感激和尊敬的,即便君臣之間再有過節,也是政見不同,無傷大雅,就連鄭瑾鄉試舞弊的大罪,他也看在鄭遷的麵子上大事化小了。
臥薪嚐膽鏟除奸佞,扶持他坐上皇位的兩朝元老,竟然是為患國朝的巨蠹。鄭遷多年來苦心經營的形象瞬間崩塌,別說他的擁躉了,就連皇帝都難以接受,呆坐良久,還是將奏疏留中了,命人將副本帶到內閣去,給鄭閣老看看。
鄭遷看到奏疏時,先是眼前一黑,原地晃了晃,被左右扶住,隨後便叫來沈聿,因為這個趙淳他有印象,沈聿曾幫過他,還盛讚他為大亓官場最後的良心。
好一個講良心的父母官。
可是細問之下,發現這事根本怪不得沈聿,因為趙淳完全是被各地士紳你一把我一把,給推到這個上位置的。
“恩師,奏疏上所言確有其事嗎?”沈聿問。
鄭遷對家裏人的行為並非完全不知情,確實沒重視過倒是真的。建國一百餘載,士大夫備受優待,可以免除大量的雜役、攤派,因此地方投獻成風,家家如此,又不是隻有鄭家一家。
不過十八萬畝田地,也確實出乎他的意料。鄭遷二十餘年沒有回過老家,祖產全由兒子和弟弟打理,前年長子回鄉,也未曾向他稟報過這些事。
居然還趁災年放高利貸,逼迫百姓以田地抵債,勾結當地絲商操控生絲價格,使小工坊入不敷出,進而低價收購工坊和織機,這都是他的好兒子好弟弟幹出來的好事?
“還未來得及仔細詢問。”鄭遷捂著胸口坐回大案之後,歎息道:“明翰,我常常想,養這麽多的兒孫,非但無益,反而有害。”
“恩師不要多想了,學生先扶您回去休息。”沈聿道。
將鄭遷送回府上,沈聿望著慘白的日頭。
他瞞著老師向姚濱舉薦趙淳,就是為了督促平江府的清丈均賦,可是趙淳在平江待了三年,竟一改往日風格,與當地士紳相安無事,他一度對其感到失望。如今謝彥開返京,趙淳突然炸雷,直接將鄭家這些年做下的好事捅上天聽。
趙淳下一步要做什麽,他一點也不清楚。
鄭遷依照慣例上本請辭,皇帝拖遝著不知該作何處置。
鄭遷走了,誰來主持內閣?皇帝看了一眼隻會和稀泥的某袁姓次輔,隻剩頭疼。鄭遷再不堪,也比沒有要好。
首輔塌房了,皇帝不表態,文武百官隻能觀望。
誰知這樣一拖,拖來了趙淳的第二封奏疏——《臣平江知府趙淳彈劾內外臣工因循怠政疏》。
直言滿朝皆豎子,愚弱無能,推諉敷衍。
滿朝文武支支吾吾……大家都被罵了,怎麽辦?一起停職請辭?這個朝廷還開不開了?
看著趙淳的奏疏,正愁眉不展的皇帝突然有些幸災樂禍。
“這人怪有意思,誰都敢罵,是個蒸不熟、煮不爛的硬骨頭啊。”皇帝笑著對陳公公打趣。
陳公公附和道:“可不是,膽子真大。”
“膽子雖大,話卻有理。”皇帝誇讚道。
正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劉公公送來今天的奏疏。
“送到內閣去吧。”皇帝心不在焉的說。
他正逐字逐句的細品趙淳的話,恨不得裝裱起來,掛在奉天殿的殿門口去。
嘴替呀,這些話朕憋了很久了!
劉公公遲疑道:“陛下,上頭這份,您還是先看看吧。”
皇帝有些不祥的預感,蹙眉拿起最頂部一份,居然又是趙淳的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