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襄畫的圖紙工匠沒看懂。</p>


    鐵匠工師誠惶誠恐,一副想問又不敢問的樣子。</p>


    “你過來。”劉襄招招手,指著圖紙給他解釋:</p>


    “這是一個給土坯塑形的模具,由兩個部分組成,這裏是個沒有底的圓筒,裏麵有十二個小指粗細的立柱,圓筒外麵箍著一個四尺長的把手,另外這個是個能自如進出圓筒的蓮藕形狀的鐵片,鐵片上麵連接著一個從圓筒的另一側小孔中穿出來的把手,是為了方便把土坯從圓筒裏麵推出去。”</p>


    見工師還不明白,他開口問到:“這裏有藕嗎?”</p>


    “有。”</p>


    “去拿一個過來。”</p>


    工師慌忙跑出去,不多時拿著一根三尺多長的藕,氣喘籲籲的回來了。</p>


    劉襄掰下來一節,削去兩頭,隻留下三四寸高的中間一段,跟工師說道:“這種樣子的,直徑五寸,高四寸的土坯,中間十二個孔洞,怎麽做模具你自己想去吧。”</p>


    有了實物,雖然尺寸不符,但工師已經弄明白了,拿著圖紙急急忙忙的去做樣品。</p>


    蜂窩煤的生意,前景挺不錯的,燃料這種消耗品是個大市場,它的成本又很低,也沒什麽技術含量,最繁瑣的一步就是把煤砸成碎末,其實也可以用碾子或者用石磨。</p>


    漢代采煤都是人工,采出來的大多是塊煤,上好的都選走了,就剩下碎渣。</p>


    以八份煤,兩份土的比例,再加入少許石灰,加水攪拌和泥,像打土坯一樣,用模具壓成直徑五寸,高四寸的蜂窩狀煤餅就完事了。</p>


    加粘土是為了塑形和延長燃燒時間,使火焰溫和,還能阻止煤灰散落。加石灰是為了還原硫。石灰加水就成了熟石灰,成分是氫氧化鈣,點燃後與硫反應成為硫酸鈣和水,能去除二氧化硫的嗆人煙氣和硫化氫的臭味。</p>


    推廣蜂窩煤不是想賺多少錢,是為了給商隊找一條財路。</p>


    他麾下的商隊已經開始分流,做得大的,已經走出幽州,用牲畜、鹽、陶器、優質皮毛,開辟了南方商路,換回了糧食、生漆、絲綢、漆器等等商品,利潤不小。</p>


    特別是近海貿易,大把的賺錢。</p>


    可還有很多人,他們本錢不足,人也老實,家中子弟也沒立什麽功勳,他們沒有得到多少緊俏的商品,仍然在家門口挑擔子,這種小貨郎也就勉強湖口。</p>


    劉襄想找幾條財路,讓老實人也能賺錢。</p>


    蜂窩煤這種有需求,能長久做下去的生意,需要吃點苦出點力,正適合這些人。</p>


    都是軍屬,不說一碗水端平吧,總得想點辦法,讓他們共同富裕。</p>


    模具很快就做好了,對於這些手藝精湛的匠人來說,最難的是理解劉襄的思路。</p>


    煤也不缺,早就有人砸成了細碎的粉末,直接加土加石灰再加水攪拌均勻,劉襄全程就是動動嘴,十幾個煤餅就做成了。</p>


    拿到火爐邊烤幹,其實可以自然陰幹,隻需要兩三天,可劉襄不想等,他要當場點燃看看燃燒效果。</p>


    藍色的小火苗柔和的在氣孔中冒出,燒起來以後煙氣很小,肉眼幾乎不可見,味道也不嗆人,如果在爐膛中燃燒,味道和煙氣會更小。</p>


    如他所想,成功了。</p>


    “這個蜂窩煤比木炭好,燒起來不嗆人。”趙雲在一邊誇讚。</p>


    劉襄搖搖頭:“肯定不如上等木炭,像銀霜炭和獸碳就更不能比了,但好在成本低,價格不會定的太貴,稍微殷實一點的人家都能用得起。”</p>


    很多百姓其實還是用不起,他們都是自己打柴,蜂窩煤再便宜,也是要花錢的,他們舍不得。</p>


    “主公準備賣幾錢?”</p>


    趙雲這麽一問,劉襄還真是不知道具體該定價多少,煤炭還沒流入民間,根本沒有市價可以參考。</p>


    “木炭多少錢?”</p>


    趙雲思索了一下:“普通木炭一錢兩三斤,上等木炭就貴了,定價各不相同,有一斤兩三錢的,也有一斤十幾錢的。”</p>


    劉襄想了想,覺得應該跟普通木炭的價格差不多,否則沒有競爭優勢,又轉頭問海南的工官:“挖一斤煤要耗費多少錢?”</p>


    “回稟將軍,挖煤不要錢,現在煤礦都是苦役,一天兩頓飯就夠,一人一天至少能挖一百五十斤。”</p>


    問了也是白問,他隻能自己計算成本,一個下礦的力役,人工費用在兩百錢左右,每月吃食百錢,服裝工具的磨損也得百錢,每月能挖煤四千五百斤。</p>


    粗略的來說,一錢十斤多點。</p>


    “煤炭以後對外售賣,隻賣劣質的碎煤,暫定三斤一錢,一個蜂窩煤重兩斤左右,暫時定價為一錢一個。”</p>


    工官趕緊紀錄。</p>


    “不必過於死板,要隨行就市。”</p>


    “唯。”</p>


    模具的圖紙,蜂窩煤的配方,製作的流程,工官也記錄了下來,歸入將作監的檔桉。</p>


    劉襄要在每個縣都開一家煤廠,在本地挑選軍屬商隊經營,挑那些隻會吃苦賣力氣的,將作監會派人傳授技術,由他們負責製作、運送,占股五成。</p>


    市場推廣就用不到他們了。</p>


    他們也不會。</p>


    “從海陽招一些人,每月一百五十錢,運煤送去各縣。當地的煤廠抓緊時間製作一批蜂窩煤,吾有用處。爐膛也燒製一批出來,越快越好。”</p>


    劉襄推廣市場有兩條路,官方采買和送給大戶試用,以他的名頭,那些富豪總會再采購一批,否則就是不醒目了,隻要用了一段時間,蜂窩煤會打動他們的。</p>


    </p>


    看到官府和富豪們都在用蜂窩煤,殷實的人家自然也會感興趣,以蜂窩煤的性價比,市場就打開了。至於以後的經營,他就不管了。</p>


    市場推開了,地方專營給了,技術提供了,原材料送上門了,這都幹不好,還能幹什麽呢?回家抱孩子去吧。</p>


    反正成本不高,賠也賠不了多少,出不了人命,沒什麽大事。</p>


    他隻是提供了一條路徑,怎麽走是別人的事情。</p>


    將作監開始推廣蜂窩煤,他們跟商隊打交道最多,情況最熟,緹騎派人監督。</p>


    劉襄當天就離開海南,出發去各地視察,先去了海陽的鐵礦,然後是令支的田地、糧倉,土垠的織造工坊、煤礦,又經過無終去往狐奴、漁陽。</p>


    在狐奴、漁陽待了幾天,繼續南下,去軍都縣看了看居庸關,上穀郡安安靜靜不敢找事。</p>


    繼續南下,在薊縣追上了大軍,留左軍校尉王興在此駐兵,劉襄帶著中軍南下涿縣,那裏是最終的目的地。</p>


    十一月十七,甄逸打頭,領著一大群人,出城十裏,迎接劉襄凱旋。</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龍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釜中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釜中囚並收藏漢末龍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