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三輔起災,蝗蟲飛臨司隸,像滾雪球一般壯大,蟲群隻用了幾天時間,就飛到了冀州。</p>
劉襄接到蝗災稟報的時候,是七月初六, 蟲群入侵冀州魏郡。</p>
幽州糧食尚未成熟,用手一掐就是一股白漿,現在收割全得爛掉,他準備冒險等一等。</p>
緹騎一天三報,時刻關注蝗災進程。</p>
第二天蝗災就蔓延到了巨鹿郡南部諸縣,一天就飛了兩百裏, 幸虧被大陸澤阻斷,絕大部分向東而去。</p>
郭典瘋了一樣, 帶人日夜滅蟲, 拚命阻擋蟲群北進,試圖保住巨鹿郡北部的莊稼,那裏已經開始收割。</p>
</p>
劉襄膽戰心驚,調動人手,隨時準備搶收糧食。遷移到右北平郡和遼西郡的百姓被重新整隊,由左、右兩軍帶領,支援漁陽郡、廣平郡、涿郡。</p>
幾十萬的人群,開始向幽州南部聚攏。</p>
七月烈陽似火,卻比不上心中的焦灼。</p>
第三天蟲群繼續向東,到了清河國。郭典仍然在滅蟲,巨鹿北麵諸縣還在收割。</p>
魏郡已經被啃光,太行山東麓的趙國開始起蝗災。</p>
黑山軍一部在魏郡裹挾了十幾萬百姓,一路北上與郭典合流協助滅蟲。</p>
第四天蟲群就衝到了青州平原郡。</p>
冀州清河國被啃光,安平國起蝗災,被衡水湖阻擋。</p>
黑山軍一部在清河裹挾百姓八萬餘人, 退到安平國衡水湖畔,在扶柳一線開始協助滅蟲。</p>
劉襄發十餘萬民夫,運送五十萬石糧食南下支援。</p>
第五天, 冀州蝗災沒有北進,青州全麵遭災。</p>
兗州、豫州災情嚴重。</p>
在往南,就沒有信息來源了。</p>
劉襄每天都在念叨,再慢一點,再慢一點。</p>
第六天,蟲群在巨鹿、安平、趙國繼續停留,參與撲殺蝗蟲的百姓越來越多。</p>
黑山軍分出四路人馬六萬餘人,在五個郡國,共裹挾三十餘萬百姓,一路滅蟲一路向北。</p>
第七天,巨鹿、安平繼續撲殺蝗蟲,常山國起災,參與滅蟲的百姓已經將近百萬,黑山軍占據一半。</p>
冀州六百萬人口,動手的不到六分之一,劉襄怒其不爭,卻毫無辦法。</p>
有人開始獻祭童男童女。</p>
第八天, 滅蟲的在滅蟲, 觀望的在觀望, 逃難的在逃難。</p>
黑山軍裹挾百姓將近百萬, 在冀州協助撲滅蝗災。</p>
郭典帶領十六萬百姓救災,可仍然無法阻止蟲群北上。</p>
第九天,冀州蝗災繼續,幽州代郡、上穀郡起災,廣陽、漁陽、涿郡及及可危。</p>
不能再等了,劉襄命令開鐮收割。</p>
糧食的水分還是很大,這批糧食無法儲存。</p>
第十天,巨鹿失守,安定失守,常山蝗災嚴重,河間國起災,渤海郡起災,中山國起災。</p>
冀州全麵受災。</p>
黑山軍一百一十萬人後撤,準備退入幽州。</p>
郭典放棄了,直愣愣的站在蝗蟲群中,像個單薄的稻草人。</p>
劉襄命令以萬人為一隊,重新組織編隊。</p>
中軍、左、右兩軍三萬餘人,黑山軍八萬餘人,百餘萬冀州百姓,兩百多萬幽州百姓,全力搶收糧食。</p>
第十一天,搶收糧食的第三天。太行山、軍都山保護了幽州一天。南麵蝗蟲也還沒有到,很幸運。</p>
七月十八,冀州蝗災的第十二天,幽州起災。</p>
三百多萬人,搶收四天三夜,劉襄麾下五郡之地,糧食全部割完,連帶秸稈全部收入房中,隻要封好門窗,就不用擔心餓肚子了。</p>
他的各處糧庫還有存糧六百萬石,至少一年半不用擔心糧食問題。</p>
往年都是新糧頂替陳糧,今年得趕緊吃新糧,要放開肚皮的吃,不然就會爛掉。</p>
看著漫天飛舞的蝗蟲,劉襄不再心焦,結局已定,能做的都做了,該收割的已經收割,該減產的已經減產。</p>
現在,平靜的接受這個結果吧,沒必要怨天尤人,隻會徒增煩惱。</p>
他麾下的百姓也不怎麽愁苦,大災之下,卻不用擔心餓死,他們覺得跟做夢一樣。</p>
手裏有糧,心中不慌。</p>
看著那些冀州難民,他們優越感爆棚。</p>
飛蝗群在蔓延,幽州五郡卻在酣然大睡,門外是卡察卡察的啃食聲,屋裏打呼嚕的聲音震天響。</p>
怪誕而又平靜。</p>
劉襄沒睡覺,他又有壞主意了。</p>
戰爭中有用火攻的,有用水淹的,有用瘟疫的,他利用一下蝗災,不算過分吧?</p>
天災之下,人心惶惶,雄關天塹,還能阻擋他的大軍嗎?</p>
上穀高焉,遼東公孫瓚,他們在做什麽呢?</p>
“我會跟在蝗蟲後麵,看看你們的成色。”劉襄在黑黢黢的屋子裏,輕聲滴咕。</p>
四平八穩的日子裏,誰都能講出一番大道理,誰都能冒出來充充英雄,但在災難來臨之時,人們就慌了手腳,再無力顧及所謂的正確,誰是英雄,誰是狗熊,一目了然。</p>
第一步先整軍。</p>
蝗災降臨幽州的第二天,黑山軍裁汰老弱,隻留六萬青壯,中高層軍官由中軍各部選拔。</p>
裁撤的人員與家卷在廣陽郡分田種地,那裏還有大量的預留勳田,足以讓他們衣食無憂,不必去高山穀底挨餓受凍。</p>
這半年用各種手段聚攏的冀州百姓,有一百四十萬人,遠遠的超出了劉襄的預估,他一開始隻打算弄五十萬,結果冀州將近四分之一的人口被拉回幽州。</p>
這是做夢都不敢想的好事。</p>
最讓人高興的是,他手裏有大量的糧食能養活他們,新糧也不用擔心白白爛掉了。</p>
等蟲群過境以後,他準備用能儲存的陳糧置換一批百姓手中的新糧。肯定得提高一下比例,糧食的一部分價值,就是它能夠儲藏。</p>
這麽奸商的行為,百姓還得對他感恩戴德,這到哪說理去。</p>
安頓好這批人,麾下就有了三百多萬人口,他突然想到了劉虞,正史裏麵,過幾年劉虞會成為幽州牧。</p>
這是個好官,收攏百萬流民開荒屯田,將幽州糧食的價格從每石四百錢,壓到三十錢,要不是後來被公孫瓚弄死了,幽州百姓的日子還不錯。</p>
那時候,號稱糧倉的冀州,糧食價格居高不下,百姓活不下去,成群結隊的往幽州逃難。</p>
可惜就是不會打仗,劉虞起兵十萬,結果被公孫瓚萬餘人打敗,這人不適合亂世。</p>
劉襄覺得自己越來越適應漢末這個紛亂的世道了。</p>
劉襄接到蝗災稟報的時候,是七月初六, 蟲群入侵冀州魏郡。</p>
幽州糧食尚未成熟,用手一掐就是一股白漿,現在收割全得爛掉,他準備冒險等一等。</p>
緹騎一天三報,時刻關注蝗災進程。</p>
第二天蝗災就蔓延到了巨鹿郡南部諸縣,一天就飛了兩百裏, 幸虧被大陸澤阻斷,絕大部分向東而去。</p>
郭典瘋了一樣, 帶人日夜滅蟲, 拚命阻擋蟲群北進,試圖保住巨鹿郡北部的莊稼,那裏已經開始收割。</p>
</p>
劉襄膽戰心驚,調動人手,隨時準備搶收糧食。遷移到右北平郡和遼西郡的百姓被重新整隊,由左、右兩軍帶領,支援漁陽郡、廣平郡、涿郡。</p>
幾十萬的人群,開始向幽州南部聚攏。</p>
七月烈陽似火,卻比不上心中的焦灼。</p>
第三天蟲群繼續向東,到了清河國。郭典仍然在滅蟲,巨鹿北麵諸縣還在收割。</p>
魏郡已經被啃光,太行山東麓的趙國開始起蝗災。</p>
黑山軍一部在魏郡裹挾了十幾萬百姓,一路北上與郭典合流協助滅蟲。</p>
第四天蟲群就衝到了青州平原郡。</p>
冀州清河國被啃光,安平國起蝗災,被衡水湖阻擋。</p>
黑山軍一部在清河裹挾百姓八萬餘人, 退到安平國衡水湖畔,在扶柳一線開始協助滅蟲。</p>
劉襄發十餘萬民夫,運送五十萬石糧食南下支援。</p>
第五天, 冀州蝗災沒有北進,青州全麵遭災。</p>
兗州、豫州災情嚴重。</p>
在往南,就沒有信息來源了。</p>
劉襄每天都在念叨,再慢一點,再慢一點。</p>
第六天,蟲群在巨鹿、安平、趙國繼續停留,參與撲殺蝗蟲的百姓越來越多。</p>
黑山軍分出四路人馬六萬餘人,在五個郡國,共裹挾三十餘萬百姓,一路滅蟲一路向北。</p>
第七天,巨鹿、安平繼續撲殺蝗蟲,常山國起災,參與滅蟲的百姓已經將近百萬,黑山軍占據一半。</p>
冀州六百萬人口,動手的不到六分之一,劉襄怒其不爭,卻毫無辦法。</p>
有人開始獻祭童男童女。</p>
第八天, 滅蟲的在滅蟲, 觀望的在觀望, 逃難的在逃難。</p>
黑山軍裹挾百姓將近百萬, 在冀州協助撲滅蝗災。</p>
郭典帶領十六萬百姓救災,可仍然無法阻止蟲群北上。</p>
第九天,冀州蝗災繼續,幽州代郡、上穀郡起災,廣陽、漁陽、涿郡及及可危。</p>
不能再等了,劉襄命令開鐮收割。</p>
糧食的水分還是很大,這批糧食無法儲存。</p>
第十天,巨鹿失守,安定失守,常山蝗災嚴重,河間國起災,渤海郡起災,中山國起災。</p>
冀州全麵受災。</p>
黑山軍一百一十萬人後撤,準備退入幽州。</p>
郭典放棄了,直愣愣的站在蝗蟲群中,像個單薄的稻草人。</p>
劉襄命令以萬人為一隊,重新組織編隊。</p>
中軍、左、右兩軍三萬餘人,黑山軍八萬餘人,百餘萬冀州百姓,兩百多萬幽州百姓,全力搶收糧食。</p>
第十一天,搶收糧食的第三天。太行山、軍都山保護了幽州一天。南麵蝗蟲也還沒有到,很幸運。</p>
七月十八,冀州蝗災的第十二天,幽州起災。</p>
三百多萬人,搶收四天三夜,劉襄麾下五郡之地,糧食全部割完,連帶秸稈全部收入房中,隻要封好門窗,就不用擔心餓肚子了。</p>
他的各處糧庫還有存糧六百萬石,至少一年半不用擔心糧食問題。</p>
往年都是新糧頂替陳糧,今年得趕緊吃新糧,要放開肚皮的吃,不然就會爛掉。</p>
看著漫天飛舞的蝗蟲,劉襄不再心焦,結局已定,能做的都做了,該收割的已經收割,該減產的已經減產。</p>
現在,平靜的接受這個結果吧,沒必要怨天尤人,隻會徒增煩惱。</p>
他麾下的百姓也不怎麽愁苦,大災之下,卻不用擔心餓死,他們覺得跟做夢一樣。</p>
手裏有糧,心中不慌。</p>
看著那些冀州難民,他們優越感爆棚。</p>
飛蝗群在蔓延,幽州五郡卻在酣然大睡,門外是卡察卡察的啃食聲,屋裏打呼嚕的聲音震天響。</p>
怪誕而又平靜。</p>
劉襄沒睡覺,他又有壞主意了。</p>
戰爭中有用火攻的,有用水淹的,有用瘟疫的,他利用一下蝗災,不算過分吧?</p>
天災之下,人心惶惶,雄關天塹,還能阻擋他的大軍嗎?</p>
上穀高焉,遼東公孫瓚,他們在做什麽呢?</p>
“我會跟在蝗蟲後麵,看看你們的成色。”劉襄在黑黢黢的屋子裏,輕聲滴咕。</p>
四平八穩的日子裏,誰都能講出一番大道理,誰都能冒出來充充英雄,但在災難來臨之時,人們就慌了手腳,再無力顧及所謂的正確,誰是英雄,誰是狗熊,一目了然。</p>
第一步先整軍。</p>
蝗災降臨幽州的第二天,黑山軍裁汰老弱,隻留六萬青壯,中高層軍官由中軍各部選拔。</p>
裁撤的人員與家卷在廣陽郡分田種地,那裏還有大量的預留勳田,足以讓他們衣食無憂,不必去高山穀底挨餓受凍。</p>
這半年用各種手段聚攏的冀州百姓,有一百四十萬人,遠遠的超出了劉襄的預估,他一開始隻打算弄五十萬,結果冀州將近四分之一的人口被拉回幽州。</p>
這是做夢都不敢想的好事。</p>
最讓人高興的是,他手裏有大量的糧食能養活他們,新糧也不用擔心白白爛掉了。</p>
等蟲群過境以後,他準備用能儲存的陳糧置換一批百姓手中的新糧。肯定得提高一下比例,糧食的一部分價值,就是它能夠儲藏。</p>
這麽奸商的行為,百姓還得對他感恩戴德,這到哪說理去。</p>
安頓好這批人,麾下就有了三百多萬人口,他突然想到了劉虞,正史裏麵,過幾年劉虞會成為幽州牧。</p>
這是個好官,收攏百萬流民開荒屯田,將幽州糧食的價格從每石四百錢,壓到三十錢,要不是後來被公孫瓚弄死了,幽州百姓的日子還不錯。</p>
那時候,號稱糧倉的冀州,糧食價格居高不下,百姓活不下去,成群結隊的往幽州逃難。</p>
可惜就是不會打仗,劉虞起兵十萬,結果被公孫瓚萬餘人打敗,這人不適合亂世。</p>
劉襄覺得自己越來越適應漢末這個紛亂的世道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