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臨水的高速路,還有臨水市的基建項目,都不是什麽秘密,隻要留心,就會知道。


    顯然,周大林知道未來一到三年裏,臨水的基建材料會漲價。


    趙世豪跟著他學生意的時候,他沒有做這個生意,甚至提都沒有提過一個字。


    做片堿生意的時候,他反複地跟趙世豪講,如何去簽訂包銷協議,並舉了很多的例子。


    可是,如果現在分析他當時舉的那些實例,沒有一個比石子生意更貼近,更形象。可為什麽放著這麽好的例子,他偏偏不用呢?


    沒想起來?還是怕講了提醒了趙世豪,讓他想到將來去做這個生意?


    都不是,他是怕提前說出來,將來這生意就不是趙世豪自己想到的,將來趙世豪出事了,他就有教唆和誘導的嫌疑了。


    他得讓趙世豪自然而然去想到,然後還有充分的條件背著他,去獨立做這個石子生意!


    如果從他嘴裏講出這個生意來,那麽後麵趙世豪想到了要去做,很可能會找他合夥,而不是背著他偷偷自己去幹!那麽,他算計趙世豪的陰謀,就無法實現了。


    所以,他隻字不提!


    在裏麵待著,趙世豪有大把的時間,去思考事情的來龍去脈,去在腦子裏還原事件前前後後所有的細節。


    他記得很清楚,他們那次進山,去山裏和兩家片堿廠簽包銷合同,路過山後村。周大林好像是偶爾興起,開車去了那個石子場。


    當時趙世豪問過他,來這裏幹什麽?他隻是說隨便看看。


    現在趙世豪仔細想來,他這個看似閑庭信步的的隨便看看,裏麵隱藏著深意,甚至可以說,是包涵了一個重大陰謀。


    也就是在這一次去山後村石子場的過程中,他通過周大林跟石子場老板的交談,知道了石子場的石頭是怎麽來的,粉碎成石子以後怎麽賣錢。


    正因為他知道這個,在他想到要做石子生意的時候,首先想到了山後村,那個快經營不下去的石子場。


    周大林在和那個石子場老板攀談的時候,看似每一句話都很隨意,實際上卻是每一句話都有目的。他是在通過石子場的老板,給趙世豪傳遞如何做石子生意的信息!


    他又不想做石子生意,好好的他跑去石子場幹什麽?他們進山簽包銷合同,每一天時間都很緊張,根本沒有時間供他和石子場老板閑聊。


    這麽一層層分析下來,周大林心裏隱藏著的邪惡目的,就慢慢暴露出來。


    那麽,周大林為什麽要處心積慮地害他呢?因為程曉!老程是打算把程曉給他當媳婦的,周大林因此就恨上了他,要把他置之死地而後快!


    這家夥,太陰毒了!


    現在,這裏麵,就隻有一個問題還沒有答案了。那就是,周大林是如何算到,他做石子生意,就一定會傾家蕩產的呢?


    想了好久,他都沒有想明白這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其他的就隻能是猜想。


    於是,他又把前麵那個他為什麽會失敗的問題,重新拿出來,一點一點地思考。


    周大林肯定料到了他會失敗。那麽,他一定是看到了一件必然要發生的事情,使得他無法擺脫失敗的命運。


    這個事情,會是什麽呢?


    他突然就想起來,周大林要他看的那份臨水晨報來。當時,他滿腦子裏都是懊悔,根本就沒聽進去周大林的話,也沒有去讀那份報紙。


    可是周大林確實對他講過,他失敗的原因,就在那份報紙的,那篇文章裏麵!


    待他想起這個來的時候,那份報紙,早就沒有了。


    服刑之後,他就有機會瀏覽報紙了。他在監獄的書報室裏,終於找到了那份報紙,也看到了那篇關於良心拷問的文章。


    他終於明白了,周大林的確可以預判他的失敗!


    但在他看來,這個跟報上說的良心缺失,沒有什麽關係,生意人的良心都是黑的。他周大林也一樣,僅僅是因為他跟程曉有那麽一丁點的關係,他就妄圖置他於死地!


    但他也看出了自己失敗的關鍵原因,就是自己過於貪婪了,不留後路的貪婪!


    生意人追求的就是利潤,沒有不貪婪的。可是這個貪婪,要裝在肚子裏,埋進骨子裏,不要流露在表麵上。


    如果當時他和山後村搞好關係,多少的再給他們一部分利潤,不要做那麽絕,在泥石流到來之前,他們就會出人出力,主動幫他修好堤壩,不至於讓他血本無歸!


    如果,他在明知石子場保不住的情況下,豁出去不要石子場,讓自己的叔叔兩口子和工人們撤出來,即便石子場沒有了,憑著那些單位還沒給他結算的款項,隻要他能要出來,還是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可是,沒有如果了。


    但他終於明白,周大林就是看到了他的貪婪,並成功利用了這一點,才最終把他給害到了這一步!


    生意人,不可以不貪婪,但貪婪得有度,得知道適可而止!


    他終於明白,周大林為什麽在片堿市場最好的時候,突然放棄了。


    如果不放棄,他後麵的結果,恐怕也是不得善終!


    他太年輕了,不懂得這個道理,而周大林也從來不教他這個道理。他隻是教他如何謀利,讓他最終掉進他設計好的陷阱裏!


    想明白了這一點,他心裏豁然開朗。


    現在,他已經可以算一個成熟的商人了,隻要他出去了,他還是可以東山再起。隻是,這個被周大林坑了的仇,他必須得報!


    他也要像周大林那樣,不顯山不露水,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心裏的這些想法,他誰都沒有告訴,就是父母過來探監的時候,提及老程怎麽幫他們,周大林怎麽幫他們,他心裏恨的直咬牙,依舊是麵帶誠懇,對父母說:“真的得好好感謝他們!等我出去了,我還想跟著程叔幹。跟著周哥幹,再不會自以為是了。”


    這時候,情場得意,生意順利的周大林,卻根本就沒有想到,在裏麵關著的趙世豪,會無師自通,不但想明白了他搞的這個陰謀,而且想明白了今後的道路。


    盡管他一再說和氣生財,可他骨子裏並不是生意人,而是像黃導、劉編那樣的性情漢子。


    不牽扯到自己愛著的人,小的恩怨,他可能會一笑置之。


    可是,趙世豪上一世毀了程曉一生,他就不能不報複了。他也沒有料到,趙世豪會貪婪到不顧自己叔叔和工人的性命,闖這麽大一個禍出來,他隻是想讓他破財,給他個教訓。


    這個世界上,小人都是惡毒的。所以,寧可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周大林明明知道,趙世豪骨子裏就是個小人,卻自持聰明,自以為他的詭計沒人可以識破,這就犯了不能得罪小人的錯誤。


    又在臨水住了一個星期,他便和程曉開了那輛捷豹,向南方出發了。


    他們是先在地圖上選好了一個城市,再從地圖手冊上找好路線,然後便按著這路線走下去。如果中途碰到好玩兒的地方,他們也會停下來。


    反正不缺錢,想怎麽玩就怎麽玩唄。


    吳英都羨慕他們這種出行的方式了,甚至想請了假,跟著女兒女婿一塊兒出去玩他一年。可她那一代人受的教育,特別是當老師的責任感,還是讓她放棄了跟著出去的想法。


    程曉和周大林倒是希望他們老兩口,一起出去玩玩。沒必要非跟著他們,老程開車技術最好,買個越野,自己帶著老婆出去玩個一年半載的,也不是不行。


    周大林的父母,是因為他們今年結婚,這才沒有出去。等他們結了婚,老兩口早就等不及一般,率先自駕遊去了,比他們走的都早。


    老程心裏惦記的事情太多,肯定不願意出門。他惦記著那輛大巴車,還惦記著老趙,根本走不開。


    程曉就勸她媽說,實在不行,就等她退了休,再跟著他們出去。反正在家也不工作,他們肯定不會隻出去這一次啊。


    吳英聽了,就“哼”一聲說閨女:“你呀,想得美!等你有了孩子呀,你就是不上班,也出不去了。”


    程曉對有孩子這事兒還沒概念。在她看來,反正有錢,有孩子可以請保姆看著啊,還能因為孩子,就讓她沒了自由呀?


    殊不知,二十年以後的程曉,恰恰是因為孩子,而沒法和周大林在一起,卻不得不和趙世豪維持著名存實亡的婚姻。


    關於孩子,周大林還保持著比較清醒的認識。雖然他今年已經三十三了,可程曉隻有二十二歲,還不是要孩子的最佳年齡。他想等一等,等程曉到了最佳生育年齡再說。


    對他這種富豪來說,晚兩年要孩子也沒什麽,不像普通人家一樣,擔心要孩子晚了,將來不等孩子成年,有了養活自己的能力,他就老了。而且,他知道,將來國家會開放生育政策,那時候程曉還不到四十歲,說不定還能多給他生兩個呢,他不著急。


    他不急,他爸媽急。沒結婚之前就跟他打好招呼了,結婚以後,盡快要孩子。程曉年輕不要緊,他們給看著。


    曉琳的孩子多多都上小學了,他們再不要,難道要等到多多上初中啊?


    周大林心說,我們要不要孩子,跟多多上小學初中,有什麽關係啊?但他也不敢說不要,父母說他就答應著,反正要不要的還得他說了算。


    程曉對這個沒有什麽主見,她就聽周大林的。周大林讓她糊弄公公婆婆,她心裏雖然覺得不太好,可還是照著他的主意去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啟三十歲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肖邦亂彈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肖邦亂彈琴並收藏重啟三十歲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