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需要三天時間,但第二天,何教授的團隊提前完成房發全下肢數字模型的構建。


    左下肢的力線、截骨線、固定針分布點被計算機優選出來,利用模型計算出來的數據,被編輯成可以植入手術機器人主機的形式


    何教授派學生用移動硬盤將數據送給楊平,靠著這個移動硬盤,這台複雜的手術將被傻瓜化。


    外科研究所這邊暫時沒有天璣手術機器人,楊平將房發全的手術安排到手術中心去做。


    三博醫院目前有兩台天璣手術機器人,創傷骨科一台,其他骨科科室共享一台。


    楊平自己準備購買一台,但是一台機器要價一千五百萬,需要審批。


    夏院長已經向上麵報批,流程也走得差不多了。


    一個醫院三台天璣,這可是大客戶。


    天璣手術機器人的華南區顧經理聽說楊平今天主刀手術,也早早地來到手術室,天璣公司和三博醫院計劃建立一個培訓中心,請楊平出麵做指導老師。


    這全是以前那段達芬奇熱舞和天璣之畫惹的禍,兩段視頻至今在網上流傳。


    尤其是你達芬奇熱舞,真是舞出了手術機器人操控的天花板。


    四支機械臂在小玻璃瓶裏相互纏繞,但不接觸,弄出一段纏綿騷氣的舞蹈。


    楊平早早地來到手術中心,很多骨科醫生聽說楊平過來做手術,大家想方設法抽空來觀摩。


    很想再看看手術機器人在楊平手裏的魔力操作。


    “楊教授好!”


    “楊教授好!”


    “楊教授好!”


    此時正是醫生進入手術室的高峰期,一路走過,見到楊平的醫生都點頭打招呼。


    他們在醫院內網上已經看到通知,楊平成功晉升為副教授。


    如此年輕的新晉主治醫師,被連續破格提拔為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即使是低職高聘,也非常了得。


    真是少年得誌!


    “楊教授!”譚主任和顧經理出來迎接,一左一右陪著楊平。


    譚博雲這人雖然高傲,脾氣也壞,但是他是個信服實力的人。


    你真有實力,他就心悅誠服。


    本來譚主任想上台做助手,無奈宋子墨和徐誌良兩員大將準備上台,手術台上已經沒有他的位置。


    創傷骨科的多功能手術間,“獨臂俠”天璣手術機器人安靜地立在旁邊,光學跟蹤係統、機械臂主機、主控台車,三個部分準備就緒。


    這三個部分相當於手術機器人的眼、手、腦。


    它的眼可以透視,它的手非常穩定。


    光學跟蹤係統就像“透視眼”,透視肌肉骨骼的深處,實時監控手術每一個環節。


    而機械臂就是機器人的“穩定手”,運動靈活、操作穩定,能達到亞毫米的精度。它的末端可以連接各種器械,電鑽、電鋸、螺絲刀、導向器等等,機器人依靠這些工具完成手術。


    主控電腦係統就等於機器人的大腦,將醫生的想法傳達給以上兩個設備,幫助醫生進行精確定位及路徑規劃。


    手術機器人術中還能跟蹤患者的移動,機械臂自動補償位置差,保障手術定位路徑與計劃定位路路徑一致。


    胖子準備給房發全麻醉,這家夥好像在跟小五聊什麽。


    “這機器人不會失控吧?”房發全看著手術間的機器人,頗為擔心。


    聽說楊平要用機器人給他做手術,他也到網上查了一些資料,看到有機器人失控暴走的案例,心裏有點發虛。


    “不會的,放心吧,萬一失控,我拔插頭。”小五指指牆壁的開關。


    房發全還是不放心:“機器人有電池不?”


    他的理解,萬一有電池供電,你拔插頭也沒用呀。


    小五又安慰他:“不帶電池,一拔就斷電。”


    張林見房發全嘰嘰歪歪,說:“胖子,推藥,讓他睡覺。”


    房發全這下更加害怕:“別讓我睡覺,不是說半麻嗎?隻麻下半身?”


    “那你放鬆點,別這麽緊張,這台機器人已經成功完成幾百台手術。”胖子安慰他。


    房發全哪敢睡覺,要是睡著,機器人暴走,自己逃跑都沒門。


    “我告訴你,你睡一覺手術就做完了,不用這麽緊張,而且我給你的麻醉藥一般做美夢,比如在夢裏,一大群美女讓你挑選做老婆。”張林勸他,麻藥一推,省得瞎比比。


    房發全不幹:“我這人實在,不喜歡做白日夢,你給我夢裏當皇帝我也沒興趣。”


    這家夥一直在哆嗦,屏幕上的心率超過每分鍾一百次。


    胖子給了一點鎮靜劑,心率才慢慢下來。


    楊平走過來,跟房發全說:“放鬆一點,這種機器人名字叫機器人,其實不是機器人,他就是個遙控手術機器,全在我的操控之中。”


    房發全一直以為這機器人有自主思維,像電影裏一樣,一言不合就殺人。


    如果隻是個遙控工具,那就不用擔心,畢竟操控在人的手裏。


    “楊教授,你的意思,這機器人完完全全掌握在你手裏?”


    房發全問道。


    楊平點點頭:“沒錯,我操縱它,而且有人在旁邊看著它。”


    這些事情術前已經跟他講過,但是房發全因為緊張,忘得一幹二淨。


    楊平無需洗手,坐在操作台前。


    宋子墨帶著徐誌良洗手上台消毒鋪單,他們是助手,助手在台上負責裝配器械,協助機械臂完成手術。


    一切準備就緒,準備開台。


    “安全套,快拿安全套!”


    張林吆喝巡回護士。


    “你猴急什麽?”


    巡回護士也不是吃素的,直接跟張林對上。


    其實所謂機器人,距離機器人還遠著呢,頂多是一個遙控手術機器,一條或幾條遙控機械臂代替醫生的手來操作手術。


    依據x線的透視,屏幕上獲得的實時重建圖像,脛骨、腓骨、跟骨、距骨等等,清清楚楚,還可以旋轉以獲得最佳角度。


    幾個置放針的位置被藍色的原點標記,進針的方向是藍色的直線。


    機械臂夾持著帶固定針的鑽頭,固定針出現在屏幕上,機械臂自動對準原點,然後調整方向,讓針的方向與指示直線重疊,校準完成,然後牢牢地穩定住。


    鑽頭高速旋轉,固定針完全按照指定的方向進入,進針點、方向、深度都精確按照預定的數據完成。


    每一根針都按照這個傻瓜式的方法旋進。


    第二步開始截骨,宋子墨在擬定截骨的位置切開皮膚,用拉鉤牽開顯露截骨的部位。


    徐誌良將機械臂上的器械換成微型擺鋸,然後鋸片出現在屏幕上。


    圖片的左下肢骨骼,截骨的位置已經被藍線標記,位置、長度與方向,精確度達到亞毫米級別。


    鋸片尋找方向,開始自動校準,校準後,機械臂鎖定,按照固定的路線開始截骨。


    同樣,每一處截骨非常精準地完成。


    機械臂在楊平的操控下,如行雲流水,而且富有節奏。


    譚主任覺得,此處應該有音樂,於是問道:


    “要不要來點音樂?”


    宋子墨也有相同的想法:“音樂響起!”


    手術室的角落裏有一套音響,連接著電腦。


    譚主任開始在電腦上的樂庫文件夾找曲子。


    《永不放棄,這是給重症患者聽的。


    席琳迪翁《我心永恒,心髒外科常用曲。


    比吉斯樂隊的《活下去,創傷骨科招牌音樂。


    布蘭妮的《babyonemoretime,產科催產的曲子,怎麽放到這裏。


    《你快回來,急診科慶祝搶救成功的曲子。


    譚主任也是個有品位的人,配樂不能隨便,究竟用什麽曲子呢?


    “這個病人很緊張,酷玩樂隊的《治好你!”宋子墨對手術室這些音樂非常熟悉。


    譚主任終於找到那首《治好你,音樂在手術室響起。


    “平時楊教授做手術喜歡聽什麽曲子?”譚主任覺得下次應該提前準備好。


    宋子墨說:“《高山流水”


    “要不要換?”譚主任問道。


    宋子墨告訴譚主任:“不用,這首給病人聽,緩解他的緊張。”


    最後,宋子墨和徐誌良完成外固定架剩下的安裝,上固定夾,安置連杆,旋緊螺母。


    一個複雜完整矯形外固定架安裝完畢。


    其實天璣機器人隻是完成關鍵步驟,很多步驟還是需要人工完成。


    所以,需要進步的空間還有很大。


    整個手術,十幾分鍾完成,出血量隻有不足5毫升,精準的置釘與截骨,讓關節囊、韌帶等穩定結構保留完好。


    這些完整的結構將隨著骨的矯正,也依照伊裏紮洛夫原理,進行矯正。


    譚主任全場觀看手術過程,不得不承認,自己已經完成幾百台手術,還是沒有楊平熟練,差距還挺大。


    老司機與職業賽車手的差距。


    看楊平做手術真是享受,機械臂在他的操控下,真的隨心所欲,成為真正的醫生手的延伸。


    難怪,他可以操控天璣的機械臂畫出一副人體解剖圖。


    還可以操控達芬奇的四條機械臂,在一個小玻璃瓶裏,完成那段熱舞。


    音樂仍然想起,楊平來到房發全的頭側。


    “手術做完了!”


    “成功吧?”


    房發全擔心地問,好像剛剛開始,就結束了?沒啥感覺。


    “非常成功!”


    譚主任接過話。


    音樂一直在響,房發全覺得心情十分舒暢,腦海中,他邁著健康的雙腿,帶著漂亮的老婆,回到自己的小山村。


    甭提多神氣了!


    首發最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外科教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與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與夏並收藏外科教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