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個衛兵的明查暗訪,賀樓遠清楚地知道這個縣令雖然不是清官,倒也算不了贓官,最多就是無作為,比高縣的縣令好的太多。


    本來還想睜一眼閉一眼,罰一罰讓他好好地做到卸任,反正也沒多久了,大不了往後都不錄用。


    可他都這模樣了,縣令肯定是要換人了,一想到不過幾日自己管轄的地麵就換兩個縣令,賀樓遠還是挺頭疼的,傳到京城還不知要被有心人傳成什麽。


    不過事以至此,還是得想想誰來做這個縣令比較好。


    讓人將縣令抬回後衙歇息,縣衙暫時由慶生帶人接收了。


    賀樓遠原本就是要將淩小柔送回薊城後就去陣前,這裏也沒時間再耽擱,當問起淩小柔第二日啟程時,淩小柔擺擺手,“我剛買了五間鋪子,還是先在此打理打理再回吧,表哥若是有事便先走吧!”


    賀樓遠有些為難,沒親自把淩小柔送回薊城他也放心不下,好在慶生帶人在通縣,交待了幾句,又給淩小柔留了兩名衛兵,這才在第二日天剛亮帶人離開,也不回薊城了,直奔陣前而去。


    淩小柔目送賀樓遠離開後,滿心想的都是五間鋪子,她並不在意掙多少銀子,隻是很享受一間間生意火爆的鋪子在自己手裏開張。


    實地又考察一遍之後,淩小柔便選了一間前店後院的鋪子搬了進去,隻買了簡單的被褥就能入住了。


    又讓慶生派來的衙役去找來人牙子,挑著機靈的買了幾個將來就是鋪子裏的夥計。


    又讓人給淩成送信,給她挑兩個得用的管事和帳房,做菜好的廚娘也派過來兩個,雖然她手下的人手還是不夠,先調過來兩個也比新買來的用著放心,畢竟莊子裏的人都是經過觀察,什麽人能用,什麽人不能用心裏多少有點數。


    兩日後,淩小柔要求的人就到了。


    除了兩個平日手藝不錯的廚娘之外,還有兩家人,一家姓白一家姓嶽。


    姓白的一家是當初淩小柔很看中的都會寫字的一家三口,老太太帶著兒子媳婦,雖然沒問過他們之前的出身,可瞧著就是家世不凡。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這家人也都是知恩守禮的,又都會寫寫算算,分派在幾間鋪子裏管管帳也能信得過。


    姓嶽的一家則是那個帶著老娘的孝順兒子,淩小柔讓人為他娘請了郎中,診治過後也就是長期營養不良,加上年歲大了,喝了幾天淩小柔讓人準備的藥膳身子骨也就硬朗起來,雖然不能幹重活,平日在莊子裏縫縫補補,洗洗涮涮還是可以的。


    因感激淩小柔當初買下他們,又為老娘治病,嶽家的兒子對淩小柔可是死心塌地地忠心。


    而且,淩成帶來的話意思就是白家的兒子不但有力氣能幹,還炒得一手好菜,雖然比不得淩小柔教出的廚娘,但自己琢磨著就已經味道不凡了,若是淩小柔能點撥他幾下,就是做個大廚也不難。


    淩小柔當即就讓嶽家小子炒了兩個菜端上來,嚐了一口,果然如淩成所說,雖不及她做出的味道好,但比起當初的熊大廚等人也不差多少,而且看他拿著炒勺時的自信,這也是經過一番苦練的。


    當聽嶽家兒子說自己的廚藝是跟老娘學的後,再看那個麵色也紅潤了,身上也有肉了的嶽老太太,淩小柔就覺得自己是撿到寶了,當即就教了母子二人幾個適合快餐的菜式,往後這幾間快餐店就教給他們來打理。


    被東家大小姐如此信任,嶽家母子也很感激,一再表示不會讓大小姐失望。


    快餐店也不用如何裝修,桌椅也是現成的,隻是讓人定做了幾隻用來裝菜的白鐵大盆,到時往桌子上一放,客人要買什麽菜就可以直接點了。


    還有就是很多的碗筷,這時代裏沒有方便餐盒和筷子,用的都是那種大碗,考慮到很多過路商人為圖方便,會用大碗將快餐打包帶走,所要用到的碗肯定不少,這些都是需要去定做的。


    好在通縣就有一間雜貨鋪子,裏麵積壓了不少大碗,買來就能用上,因一下子買的多,又是積壓物品,雜貨鋪老板給了個很優惠的價。


    又跟雜貨定了大小不一的碗,也沒掛牌子,放了掛鞭,快餐鋪子便開業了。


    初時隻是有人好奇這間鋪子是做什麽的,可當一盆盆炒的色香味俱全的菜被擺出來,上麵還罩了一層幹淨的紗罩,瞧著幹淨、聞著動人。


    當得知這樣比通縣大酒樓裏炒的還要香的菜,葷的隻要七文錢一勺,素的隻要三文錢一勺,很多人都買了兩勺嚐嚐。


    那些就在店裏吃的或是拿碗來買的就不另收錢,若是要將店裏的碗帶走,就要另外收取不同的碗錢,或一文或兩文,倒是平日裏買碗的價,若是家中碗不是很多的,也就直接買了兩碗菜帶回家裏一家人吃吃。


    讓淩小柔有些意外的倒是來往的客商,他們出門在外,倒是多自備碗筷。也不與店裏的客人擠著吃,過來買了幾樣菜,帶回商隊裏大家一起吃,吃的好了再來買上一些。


    有些商隊人多的,甚至直接拎了桶來買,買回去每人一碗飯上麵再扣一勺菜,吃的也都不住點頭。


    沒用多久通縣開了一間很便捷的快餐店的消息便被來往的客商給傳開了,快餐店不但比酒樓價格便宜,味道也是一絕。


    甚至有些就近的富戶家裏請客也都不自己炒菜了,到快餐店每樣菜買上兩三勺,回家往盤子一擺,不但省錢省力,還能吃的賓主盡歡。


    雖然在別人看來快餐店的菜很便宜,但淩小柔知道,這樣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省店裏空間的使用。


    很多人都是將食物帶回去吃,這樣一來,少了客人等候的時間,買來的夥計每天就是不停地不停地裝菜,切菜的小工也就不停地不停地洗菜切菜、嶽家兒子更是不停地不停地炒菜。


    好在嶽家老娘也會炒菜,在兒子累了的時候還能替換他下來歇息歇息,可就是這樣,每晚嶽家兒子都要累的雙臂酸軟,淩小柔就想再挑兩個人幫著嶽家兒子炒菜,不然他真累倒了,快餐店也開不下去了。


    這還隻是一間快餐店開業,大廚已然顯得不夠用了,若是另外兩間用來開快餐的鋪子,還有一間點心店和一間醬菜鋪子,等這幾家再開起來,需要的大廚隻會更多。


    果然,人手才是真正的大問題。


    薊城已經沒有能用的人了,淩小柔無奈隻好再讓人去把人牙子找來。


    人牙子上次是被衙役找來的,當時就知道這位小姐是寧遠王家的親戚,哪裏敢不提起十二分小心地侍候著?


    帶來的人都是最機靈的,甚至還有幾個會炒菜的,淩小柔觀察了下留了十個人,其中五個是要送到嶽家母子那裏學炒菜,往後一個留給嶽家兒子打下手,剩下的四個就是另外兩間店的大廚,當然,人品如何還要再觀察,有白家三口留下來看著倒也不怕這些人敢亂打主意。


    再說,來之前想必人牙子也叮囑過這是寧遠王的親戚,也不是他們惹得起的。


    淩小柔又恩威並施,先說了若是做的好了,她或許會將賣身契就還了他們,若是做的不好,被她賣出去的人再想出頭也不是那麽容易。


    聽的十人又是興奮又是膽怯,就怕大小姐是脾氣不好的。


    等這邊的三間快餐店都開了起來,嶽家老娘做為三間店的總管事每日要做的就是帶著一個小丫鬟每天在三間店裏巡視,再收收帳。


    讓淩小柔沒想到的是,嶽家老娘對管起人來還真有兩下子,整日板著個臉,卻好似能洞悉一切般的目光讓另外兩間鋪子裏的人都提著心,生怕稍有差池被她尋了機會整治,帳目上更是不敢做假,嶽家老娘那可是二話不說真搜身的。


    每次看了嶽家老娘的冷臉,淩小柔都覺得膽突突的,更別說那些個被她管的嚴嚴的夥計了,後來問了嶽家兒子才知道,原來嶽家老娘曾經那也是一間酒樓的東家,若不是被人陷害了,也不至於落到那般田地,最後還要和兒子一同賣身為奴。


    淩小柔對這位經曆坎坷的老太太也多了幾分敬佩,幾間快餐店交給她也放心了。


    剩下的就是醬菜鋪子和點心鋪子,醬菜淩小柔可以在莊子裏做好,之後讓人運送到通縣來,那些易存放的點心也可以如此,隻要頭一天做好,讓人連夜趕送過來也不怕耽誤賣。


    反正通縣到薊城這段路也很太平,平時就有商隊連夜趕路,沒有什麽不開眼的小毛賊敢劫掠。


    這樣一來,白家三口留在這裏倒有些大才小用了,說實話,這樣能夠寫寫算算的人才,淩小柔還真舍不得扔在這小地方。


    最後,還是讓他們跟自己回薊城去,既然決定在薊城紮根,她也不可能隻開一個福榮樓,錢總是賺不夠的。


    結果把想法同白家三口一說,白家兒子遲疑道:“大小姐,我看您這快餐店的想法很好,若是隻在通縣開這三間實在是可惜了,若是大小姐信得過我,給我一些銀子,我定會讓大小姐的快餐店開遍整個大衍國。”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廚女當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小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小桑並收藏重生之廚女當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