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飯飽之後,戚遼找到了張滿,兩人縮在炕上,一邊嗑瓜子,一邊閑聊,講著這些年來的往事。張滿一邊講,眼淚一邊就往下掉,五年了,他們既要生存,又要防範後金軍的清剿,在深山老林裏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沒有人知道,也無處去說,隻能砸碎了牙往肚裏咽。


    戚遼聽著,歎著。從京城到江南,大明朝的官員富商們過得是何等奢華的生活,而朝廷的銀子依舊不夠用,國庫永遠都是空的,邊關的將士總是不能按時領到糧餉……金雞湖畔一個晚上的進項,便抵得上東江軍一個月的開支。可,又有誰關心過他們?退一步說,又有誰知道東江軍的近況?


    猛然間,戚遼有了一個念頭,於是道:“張滿,我會在這裏多呆幾天,你要幫我一個忙。”


    張滿連忙道:“大人隻管吩咐。”


    戚遼挺起身子,從懷裏摸出一塊銀子,正色道:“第一,拿著銀子,立刻去找個寫字快的人來;第二,我要你把這幾年的所見所聞,一件不差的講一邊,你講,他記。”


    張滿似乎意識到了什麽,有些惶恐的問道:“大人,你這是要——寫秘密折?”


    戚遼搖頭道:“你到時候就知道了。”


    張滿也沒有多問,點了點頭,便出去找人了。


    此後三天,戚遼就和張滿,還有張滿找來的那位賬房先生一起(找不到書生秀才,隻能拿賬房先生充數),三個人擠在張滿屋裏,隻許送飯送水,不許閑人出入,沒有人知道他們在幹什麽。


    第四天午後,那扇緊閉了三天的房門終於開了,三個人頂著六隻熊貓眼,哈欠連天的出現在眾人麵前。


    “大人!”第一個跑上前的,竟是從寬甸趕來的小杜!


    “小杜!”戚遼跨步上前,上下打量了小杜一番,道,“黑了,結實了!”


    小杜靦腆一笑,道:“大人也是,黑了,威風了!”


    張滿上前道:“大人有所不知,小杜現在可是寬甸六堡第一使槍高手啊,人稱關東第一槍!”


    戚遼這才注意到,小杜眼中比五年前少了幾分清澈,多了幾分淩厲。這等氣質上的變化,沒有長時間的曆練,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於是道:“一直小杜小杜的喊,還不知道你叫啥名呢!”


    小杜退開半步,躬身道:“請大人賜名。”


    戚遼被小杜嚇了一跳,心想難道你沒有名字嗎?轉念一想,在這個時代,賜名或許是最鄭重的一種表示,於是想了想,道:“槍者,鷹擊長空,去勢如風,就叫長風吧!”


    “杜長風……”小杜默念一遍,朗聲道:“多謝大人賜名!”


    “杜長風,好名字!從此以後,我飛熊營又多了一位響當當的猛將!”竇十三大步上前,拍了拍杜長風的肩膀,道,“小杜,你不怪我沒帶你去遼東殺韃子吧?”


    杜長風道:“殺韃子,複遼東,十年不晚,豈在今朝!”


    “說得好!”戚遼轉而對竇十三道,“十三,我手頭也沒個人使喚,就把長風借我幾天吧!”


    “鳥!”竇十三笑罵道,“什麽借不借的,這兒的,都是你我兄弟的,再說,他,小杜,還有他,張滿,原本就是你的兵,盡管使喚去!”


    這時,那個當了三天書記員的賬房先生抱著一疊厚厚的事物,小心翼翼的走上前,低聲問戚遼道:“敢問大人,這些東西,如何處置?”


    戚遼一把奪過賬房先生懷裏的東西,客客氣氣道:“先生辛苦了,改日必當重謝。不過有一點,此事天知地知,你我三人知,再不可讓旁人知曉。”見賬房先生鄭重其事的點頭應允,才又喊道,“長風!”


    “在!”杜長風大步上前。


    “接著!”戚遼那堆東西往杜長風懷裏一塞,正色道,“看好這些東西,若有半點損壞,拿你是問!”


    “諾!”杜長風轟然領命。


    竇十三走上前,訝道:“大哥,什麽東西這般金貴?”


    戚遼沒打算瞞著竇十三,然後在他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竇十三聽完,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議道:“你是說——”


    “——我是說,”戚遼壓低嗓子,卻是無比嚴肅道,“我要讓京城的館子裏天天都說東江軍的故事;我要讓那些戲子伶人,天天都演東江軍的大戲;我要讓毛大帥和你竇十三,走到哪裏都是我大明朝的英雄!”


    離開靉陽後,一行人繼續南行,一路無阻,順利抵達寬甸六堡的中心——寬甸。寬甸是六堡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最重要的一座。城堡南北寬三百丈,東西寬近四百丈,高一丈半,是名將李成梁於萬曆初年所修,曆經戰火,依舊屹立不倒。隨竇十三歸來的八百壯士,就駐紮在這座堅固的城堡中。


    與孤山新堡和靉陽城的清冷不同,即便在冬日,寬甸城裏外依舊是人聲鼎沸,行人往來不絕。街道兩旁則是林林總總的各色店鋪,賣米的,賣布的,賣雜貨的,打鐵的,驛站客棧,一應俱全,唯獨沒有酒樓和青樓。對於這點,戚遼並不覺得奇怪。與關內的那些城市比起來,寬甸畢竟隻是一座地處邊陲,一座在掙紮中求存發展的小城。城裏的一切,自然首先要讓人吃飽、穿暖,能夠養活守護城池的軍隊,至於別的小費場所,自然要先放一放,等東江軍強大了,韃子威脅不到這裏了才逐步完善。


    進城後,竇十三立刻讓老二猴子石頭帶著人馬先回軍營,自己則領著戚遼等人往府衙走去。府衙,便是竇十三吃住辦公的地方,也是飛熊營的指揮部。


    當竇十三扛著狼牙棒出現在長街上時,兩旁的行人不約而同的歡呼起來,像是在迎接凱旋的英雄。


    杜長風低聲道:“寬甸城裏的百姓,九成都是從外麵移來的;九成當中的九成,都受過竇爺的恩惠,所以城裏幾乎人人都認得竇爺。”


    戚遼道:“寬甸城這般熱鬧,韃子就沒打來過?”


    杜長風笑了笑,道:“韃子也要吃飯,也要買東西,斷了寬甸這條路,用不了多久他們國內就會大亂,所以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戚遼恍然。這,或許便是飛熊營能夠存在壯大的最大依仗。


    這個世界,光有武力是不夠的,誰能弄到錢,誰才能瀟灑的活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關山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濟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濟洲並收藏關山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