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芳被劫歸來的第二天,當孫盡忠帶人前去輪換卓布泰的時候,他驚訝的發現,竇十三和他的五十個弟兄不見了!於是,他和卓布泰各帶一隊人馬,從道路兩旁小心翼翼的摸索前進,一直到出了河穀,都沒有發現東江軍的身影。孫盡忠終於斷定,竇十三已經撤走了,和他的上司毛文龍一樣,走得毫無征兆,又無跡可尋。
很快,李永芳就接到了與二貝勒阿敏合兵一處反攻連山關的命令,於是便放棄了對飛熊營的追擊,帶著軍隊南下三台子,在河穀口等待阿敏的到來。
“飛熊歸林,開邊右協。”這就是毛文龍留給戚遼和竇十三的密令。飛熊,指的自然是竇十三麾下的飛熊營;歸林,就是要他們撤回長白山的老林子裏;開邊,是讓他們相機而動,拓展寬甸六堡的邊區根據地;協,是軍鎮單位,介於營和鎮之間;右協,便是毛文龍許給竇十三部的遠景——東江軍右協。
飛熊營走了,可猴子和幾撥斥候卻留了下來,很快就把李永芳所部動向傳回了竇十三處。得到這個消息後,竇十三當機立斷,改變了撤退路線,沒有走鳳凰堡去寬甸的老路,而是沿著北太子河一路東行,一舉拿下了李永芳的老巢清河城。偷襲清河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補充糧食。
在清河城休整了一個晚上後,飛熊營繼續趕路,目的地自然是他們的根據地——寬甸六堡。
而在南麵,毛文龍率領的東江軍主力翻過千山,來到岫岩後,將當地山民工匠采集的玉石搜刮一空(東江軍不拿,後金也會來拿,與其給敵人,不如自己搶光),然後兵分兩路:都司徐景柏率三千人沿海岸線南下,途中給沿海諸島補充兵力——這是毛文龍早就安排好的,負責在沿海接應並運送士兵的就是留守在鹿島的守備尚可喜。到達金州前,旅順守軍就會出南關接應剩下的兩千人;而這兩千人,就是毛文龍補充給旅順的兵力。沿海地區產量少,所以守軍宜精不宜多,三千人分攤下去,也不會給各地補給帶來太大壓力。
至於東江軍的主力部隊,則由毛文龍親自率領,兼程東進,力爭在追兵趕到之前回到鎮江城。從出兵到班師,僅僅半個多月的時間,毛文龍就帶著東江軍在遼東腹地兜了一圈,燒了兩座城,搶了無數東西,然後風馳電掣般的跑回老家,將以奔襲見長的後金軍遠遠甩在身後。
先有關寧軍死守寧遠,後有東江軍千裏奔襲。從戰爭的效果看,東西兩線的幾次戰鬥並沒有給後金軍帶來沉重的打擊,但是在戰略戰術上,寧遠之戰和鎮江——鞍山之戰的勝利,卻是大大震懾了不可一世的後金君臣——自從十三副鎧甲起兵以來,還沒有人能讓努爾哈赤在短短的半個月時間裏連續吃虧!而且讓後金君臣大惑不解的是,背靠山海關,坐擁大明腹地為支撐的關寧軍始終處於守勢,而孤懸海外,沒有任何外援的東江軍卻能一次又一次的向後金發起進攻。
旁人不明白,可戚遼知道,這也是毛文龍的無奈之舉,恰如當年諸葛亮六次北伐,弱小的一方,唯有不斷的騷擾強敵,方能保得本土安寧,蜀國是這樣,東江鎮同樣也是。不過戚遼並不擔心後金會立刻對東江鎮發動全麵進攻——勞師遠征,連場失利,兩座重要的城池被毀,再加上努爾哈赤的傷勢,還有蠢蠢欲動的喀爾喀蒙古,一大堆麻煩事兒等著阿瑪貝勒們去處置,東江軍,最少還有半年的時間。有了顏思齊在海上的支持,半年,可以做很多事,可以賺很多錢。
三天後,飛熊來到了孤山新堡。孤山新堡位於南太子河畔,是寬甸六堡最北麵的一座,修建於萬曆年間,熊廷弼巡守遼東時曾來過此地,並留下了“十年射虎心猶壯,今日燒羊酒正醺;雪地何妨中夜飲,豎儒謾笑當將軍。”的詩篇。根據戚遼的目測,這座城堡大體呈方形,南北各約百丈,僅在南麵開了一座城門,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軍事堡壘。由於是寬甸六堡最北麵門戶,所以竇十三命九指帶二百人留守此地。
在孤山新堡逗留一晚後,飛熊營繼續南下,在第二天天黑時分來到了靉陽。靉陽堡修建於成化年間,是一座東西雙城相連的堡壘,城池比孤山新堡稍大,雖不在寬甸六堡之列,卻是明朝遼東長城的重要據點。而今鎮守靉陽的守備大人,竟是戚遼當年四個親兵之一的張滿。當年戚遼走後,四個親兵中除了老崔護送墜兒先行前往寬甸外,其餘張滿、楊大富、無處可去,便都輾轉投奔了竇十三。幾年下來,張滿立了不少功勞,又長於處置民事,就被竇十三提拔為守備。
張滿一見到戚遼,便不顧眾人在場,“嘩啦”一聲拜倒在地,大喊:“大人,你可把我給想死了!”
此言一出,滿堂哄笑。
戚遼扶起張滿,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張滿,好樣的,比我都高一級了啊,哈哈!”
張滿大囧,連忙道:“大人若不嫌棄,我把這守備讓給大人便是。”
戚遼擺擺手,道:“靉陽地處險要,你重責在身,切不可玩忽大意了。楊大富、小杜,還有——老崔呢?”
張滿道:“楊大富現在是長甸守備,專門跟朝鮮人做買賣,兄弟幾個就他最有錢,老崔也在那兒;小杜在寬甸練兵,兄弟幾個都在等大人回來!還有墜兒姑娘……”說到這兒,張滿看了竇十三一眼,不再往下說了。
戚遼是何等敏銳之人——張滿既然提到了墜兒,就是說,那個黑黑瘦瘦的小姑娘,現在仍然活得好好的。不過,墜兒的身份,總讓戚遼覺得有些尷尬。可張滿為什麽要看竇十三呢?再看竇十三,黑乎乎的臉上似乎沒什麽異樣。可越是這樣,戚遼越覺得當中有料,體內的八卦小宇宙也開始熊熊燃燒了。然而,當著眾人的麵,他不便多問什麽,隻好打了個哈哈揭過。
很快,李永芳就接到了與二貝勒阿敏合兵一處反攻連山關的命令,於是便放棄了對飛熊營的追擊,帶著軍隊南下三台子,在河穀口等待阿敏的到來。
“飛熊歸林,開邊右協。”這就是毛文龍留給戚遼和竇十三的密令。飛熊,指的自然是竇十三麾下的飛熊營;歸林,就是要他們撤回長白山的老林子裏;開邊,是讓他們相機而動,拓展寬甸六堡的邊區根據地;協,是軍鎮單位,介於營和鎮之間;右協,便是毛文龍許給竇十三部的遠景——東江軍右協。
飛熊營走了,可猴子和幾撥斥候卻留了下來,很快就把李永芳所部動向傳回了竇十三處。得到這個消息後,竇十三當機立斷,改變了撤退路線,沒有走鳳凰堡去寬甸的老路,而是沿著北太子河一路東行,一舉拿下了李永芳的老巢清河城。偷襲清河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補充糧食。
在清河城休整了一個晚上後,飛熊營繼續趕路,目的地自然是他們的根據地——寬甸六堡。
而在南麵,毛文龍率領的東江軍主力翻過千山,來到岫岩後,將當地山民工匠采集的玉石搜刮一空(東江軍不拿,後金也會來拿,與其給敵人,不如自己搶光),然後兵分兩路:都司徐景柏率三千人沿海岸線南下,途中給沿海諸島補充兵力——這是毛文龍早就安排好的,負責在沿海接應並運送士兵的就是留守在鹿島的守備尚可喜。到達金州前,旅順守軍就會出南關接應剩下的兩千人;而這兩千人,就是毛文龍補充給旅順的兵力。沿海地區產量少,所以守軍宜精不宜多,三千人分攤下去,也不會給各地補給帶來太大壓力。
至於東江軍的主力部隊,則由毛文龍親自率領,兼程東進,力爭在追兵趕到之前回到鎮江城。從出兵到班師,僅僅半個多月的時間,毛文龍就帶著東江軍在遼東腹地兜了一圈,燒了兩座城,搶了無數東西,然後風馳電掣般的跑回老家,將以奔襲見長的後金軍遠遠甩在身後。
先有關寧軍死守寧遠,後有東江軍千裏奔襲。從戰爭的效果看,東西兩線的幾次戰鬥並沒有給後金軍帶來沉重的打擊,但是在戰略戰術上,寧遠之戰和鎮江——鞍山之戰的勝利,卻是大大震懾了不可一世的後金君臣——自從十三副鎧甲起兵以來,還沒有人能讓努爾哈赤在短短的半個月時間裏連續吃虧!而且讓後金君臣大惑不解的是,背靠山海關,坐擁大明腹地為支撐的關寧軍始終處於守勢,而孤懸海外,沒有任何外援的東江軍卻能一次又一次的向後金發起進攻。
旁人不明白,可戚遼知道,這也是毛文龍的無奈之舉,恰如當年諸葛亮六次北伐,弱小的一方,唯有不斷的騷擾強敵,方能保得本土安寧,蜀國是這樣,東江鎮同樣也是。不過戚遼並不擔心後金會立刻對東江鎮發動全麵進攻——勞師遠征,連場失利,兩座重要的城池被毀,再加上努爾哈赤的傷勢,還有蠢蠢欲動的喀爾喀蒙古,一大堆麻煩事兒等著阿瑪貝勒們去處置,東江軍,最少還有半年的時間。有了顏思齊在海上的支持,半年,可以做很多事,可以賺很多錢。
三天後,飛熊來到了孤山新堡。孤山新堡位於南太子河畔,是寬甸六堡最北麵的一座,修建於萬曆年間,熊廷弼巡守遼東時曾來過此地,並留下了“十年射虎心猶壯,今日燒羊酒正醺;雪地何妨中夜飲,豎儒謾笑當將軍。”的詩篇。根據戚遼的目測,這座城堡大體呈方形,南北各約百丈,僅在南麵開了一座城門,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軍事堡壘。由於是寬甸六堡最北麵門戶,所以竇十三命九指帶二百人留守此地。
在孤山新堡逗留一晚後,飛熊營繼續南下,在第二天天黑時分來到了靉陽。靉陽堡修建於成化年間,是一座東西雙城相連的堡壘,城池比孤山新堡稍大,雖不在寬甸六堡之列,卻是明朝遼東長城的重要據點。而今鎮守靉陽的守備大人,竟是戚遼當年四個親兵之一的張滿。當年戚遼走後,四個親兵中除了老崔護送墜兒先行前往寬甸外,其餘張滿、楊大富、無處可去,便都輾轉投奔了竇十三。幾年下來,張滿立了不少功勞,又長於處置民事,就被竇十三提拔為守備。
張滿一見到戚遼,便不顧眾人在場,“嘩啦”一聲拜倒在地,大喊:“大人,你可把我給想死了!”
此言一出,滿堂哄笑。
戚遼扶起張滿,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張滿,好樣的,比我都高一級了啊,哈哈!”
張滿大囧,連忙道:“大人若不嫌棄,我把這守備讓給大人便是。”
戚遼擺擺手,道:“靉陽地處險要,你重責在身,切不可玩忽大意了。楊大富、小杜,還有——老崔呢?”
張滿道:“楊大富現在是長甸守備,專門跟朝鮮人做買賣,兄弟幾個就他最有錢,老崔也在那兒;小杜在寬甸練兵,兄弟幾個都在等大人回來!還有墜兒姑娘……”說到這兒,張滿看了竇十三一眼,不再往下說了。
戚遼是何等敏銳之人——張滿既然提到了墜兒,就是說,那個黑黑瘦瘦的小姑娘,現在仍然活得好好的。不過,墜兒的身份,總讓戚遼覺得有些尷尬。可張滿為什麽要看竇十三呢?再看竇十三,黑乎乎的臉上似乎沒什麽異樣。可越是這樣,戚遼越覺得當中有料,體內的八卦小宇宙也開始熊熊燃燒了。然而,當著眾人的麵,他不便多問什麽,隻好打了個哈哈揭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