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古裝片看得多了,也或許是舊日的紫禁城早已不是什麽神秘的地方,李雪鱗對於象征著皇權的宮室並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敬畏。比起真實到讓人陌生的大夏市井,他倒是覺得皇宮和自己印象中相去不遠,熟悉感讓人放鬆不少。
大夏的宮殿不像外族入主的元、清般奢華。屋頂的瓦片是黛青色的,比起如暴發戶般俗氣的黃色琉璃瓦,看上去倒更加沉穩、更有文化些。宮牆倒是純正的丹朱。但年代久了,顏色也被洗練得老成圓潤不少,現出如上海老洋房的赭紅色。行走其間,與其說是富麗堂皇,倒是觸手可及皆是滄桑。這個帝國已經存在了百餘年,不年輕了。因為自然災害、過度征戰,以及外族入侵,國力的衰退就連在皇宮裏也感覺得到。
晉王瞥了眼神色一如往常的李雪鱗,心中埋怨歸埋怨,卻也忍不住佩服此人的氣度。就連耶律宏等人都有些震驚於如此規模龐大的宮殿群,他卻好似在自家後院閑庭信步,一點都沒有緊張感。在這個時代,既不逢迎也不垂涎,能夠不向皇權屈膝的人極少。而李雪鱗的野心已經遠遠超出了大夏的疆界。帝位對於他來說不過是個工具而已,對工具沒必要表現得很巴結。
但在旁人看來,這無疑是他身上的又一道光環。李雪鱗一生的傳說中,有的是他故意製造的輿論,但更多的是像這種被別人附會而來。此刻這位走在長廊中的未來皇宮主人也不是一點都不緊張,不過在贏麵頗大的情況下,真正該感到不安的是李毅而不是他。
各人有各人的心事。沉默中,幾個黃門已經領著他們自西向東經過皇宮的中軸,來到泰清殿。這是皇帝平時在宮中召見大臣的地方。殿堂不大,比起故宮三殿來連一半都不到。但好處就是少了陰沉壓抑的感覺,四麵窗中都有陽光投入,將裏邊照得通明。
“請公主殿下與幾位大人稍等,皇上已得報,稍後便到。”黃門略施一禮便走了。
李雪鱗看到在那個紫檀木的禦座前居然放著兩排椅子。而晉王居然就徑直坐上了右首第一把。舞陽公主則走向了左邊的首席。
大夏頗有些類似於宋朝。沒有經過蠻族的閹割,臣子與皇帝的關係並不如後世這般退化到奴隸社會的範式。不僅泰清殿中大臣們可以坐著與皇帝商量軍國大事,就連在朝堂,三品以上的高官也有專屬的椅子。當然,這隻是傳統綱常體係下所能做到的極致。如果皇帝要誰完蛋,羅織些罪名照樣可以革職乃至刑罰。不過話又說回來,政治鬥爭千百年都是如此,李雪鱗那個時代也不見得好到哪裏去。無非就是公開砍腦袋的事沒了,取而代之的是服刑後軟禁而已。
見李毅也選了個位子坐下,李雪鱗不再客氣,坐到了左首第二把交椅上,和仆固德潤麵對麵。
晉王見他選了這個位子,再次皺了皺眉。沒說什麽,隻是一聲歎息。
按照尊卑排序的規則,李雪鱗已然將自己當成了皇家的一員,這才緊挨著公主坐下。淡雪驚詫地看著他,剛想出聲提醒,卻看見晉王無奈的神色。公主這才發覺今天的事似乎並沒有李雪鱗所說的那麽簡單。
不等她向李雪鱗開口詢問,門外已經一聲接一聲傳來了皇帝駕臨的宣讚。
“皇上駕到——”
不用提醒,眾人都站起身向著皇帝入殿的方向行禮。雖然不用跪下,但要保持接近九十度的鞠躬姿勢也不是很舒服。李雪鱗低著頭,隻看到一襲明黃色的小小袍服從自己麵前經過。
稚嫩的聲音從禦座那兒響起:“眾卿平身。”
“謝皇上。”再次托古裝劇的福,李雪鱗的回答像是對語錄般流暢,動作和用詞與晉王他們毫無差異。等坐回椅子上,他這才頭一次看清了真正的皇帝。
小皇帝李玉澄雖然與淡雪是孿生姐弟,相貌卻有些差別。濃眉大眼,可以用虎頭虎腦來形容。隻是久居宮中,皮膚白得不自然,像是株溫室裏的花朵。但與李雪鱗那個世界中隻會瘋玩的小正太們不同的是,戴著朝天襆頭、穿著圓領明黃袍、腳蹬皂靴的李玉澄顧盼間確實有些氣度。小皇帝也罷,小公主也罷,長在帝王家,從小就自然會有種貴氣,讓人感到難以接近。
李玉澄剛進殿時心情不錯。李毅這個時候來正式求見,意味著下午可以不用在禦書房和典籍打持久戰了。而且來的還有幾個異族的藩王、可汗之子,將他的好奇心勾了起來。自他登基以來還沒有親眼見過來自外國的使節。據舞陽公主說京城裏就有金發碧眼的、褐發藍眼的各色人等,甚至還有渾身如黑炭的昆侖奴。可到底長什麽樣,他們隻能靠猜測來臆想了。
可是原本滿心的期待卻在看到抬起頭的眾人時狠狠“咯噔”了一下。在場的有七人。親姐姐是認識的,那個臉上還結著幹涸血痕的人仔細一看也是認識的。不過血痕是怎麽回事?
坐在右手第一個的花白頭發親王他有些印象,似乎之前見過。稍一推想,應當是晉王。可誰都沒告訴過他晉王要回京的大事。坐在親姐姐身邊的——李玉澄沒來由地湧上一陣敵意——從服色上看隻是個尋常武將。可他敢坐在這個位子上,還不被眾人製止,本身就有問題。李玉澄尤其不滿的是武將那毫無謙卑之意的態度。好似皇宮是他家一般。
胡人倒是也有。坐在晉王下首的便是個高鼻深目,果真長著綠眼睛的回鶻人,據說是吐穀渾的王子。他之後是李毅,然後還有兩個上身黑色束腰窄袖短衣,隻穿褲子而不著有著寬大前後下擺袍衫的少年。模樣和中原的漢人倒差不太多,但穿這種衣服的不是胡人又能是誰。
李玉澄掃視一圈,又停在李雪鱗身上打量了片刻,收回目光道:“眾卿家如此匆忙,不知所為何事?”
晉王站到中間,行了禮,道:“啟奏陛下,臣李衍有要事稟報,望陛下定奪。”
“李衍?你是晉親王?”沒有太出乎李雪鱗的意料,小皇帝臉上居然有了戒備的神情,“晉王所奏何事?”
晉王自然也將這一切看在眼裏,知道無論今日之事如何解決,自己的政治生命都算是走到頭了。
他定了定神,道:“啟奏陛下。薊縣伯在天興四年之戰時便立下陣斬敵酋,亂敵陣營的奇功。此後以數十騎縱橫遼東漠北,迫使蘇合不敢南下,屢次解救大夏於危難。數月前更是一戰而定遼東,蘇合兵馬不敢越燕山和戈壁一步。此乃不世奇功。臣欲奏請陛下賜薊縣伯王爵,加封北海郡王、大將軍、自滄州以北的渤海二十州宣慰使。從此為我大夏藩籬,永鎮北疆!”
“什麽!你是說……你居然敢……!”小皇帝站起來指著晉王,驚訝尤在憤怒之上。但隨即明白過來,指向李雪鱗:
“等等……薊縣伯?難道,難道他就是薊縣伯?坊間所說的那個惡鬼將軍?”
被點到名的李雪鱗在座位上欠了欠身,滿意地看到小皇帝在一瞬間閃過驚懼的表情。
李玉澄不自覺地看向姐姐,卻見淡雪蹙起了眉,似乎對他過激的反應感到不解。小皇帝從震驚中回過神,緩緩坐回禦座,道:
“賜封王爵一事關係重大。薊縣伯雖於大夏有功,但先帝曾頒下旨意,不封異姓王。朕不肖,卻也不敢違逆先帝所立規矩。”
晉王察覺到了李雪鱗刀子般的目光,正刺在他後心上。想想邊境那十餘萬訓練有素的騎兵,再想想就在他和死黨掌控下的世子和公主,隻得硬著頭皮繼續奏道:
“啟奏陛下,薊縣伯非但不是異姓,而且與皇家頗有淵源。按理正該封王。”
小皇帝的聲音裏已經帶上了十分怒意:“晉王今日多有僭越,朕就不追究了。難道照你所說,薊縣伯還是宗室不成!怎麽宗人府中從沒聽說有這麽一號人物。”
“……啟奏陛下,薊縣伯乃是臣先祖在海外的苗裔,確實是大夏宗室。”
在皇帝和公主震驚到無以複加,李毅怨毒到無以複加,仆固等人欽佩到無以複加的目光中,晉王從袖籠裏取出那本李雪鱗的“族譜”,交由內侍總管黃啟呈遞給小皇帝。
一起看文學網首發,請支持正版閱讀,支持作者創作。
隆重推薦《萬裏大宋》(28689),能認可本書的人肯定會喜歡。
大夏的宮殿不像外族入主的元、清般奢華。屋頂的瓦片是黛青色的,比起如暴發戶般俗氣的黃色琉璃瓦,看上去倒更加沉穩、更有文化些。宮牆倒是純正的丹朱。但年代久了,顏色也被洗練得老成圓潤不少,現出如上海老洋房的赭紅色。行走其間,與其說是富麗堂皇,倒是觸手可及皆是滄桑。這個帝國已經存在了百餘年,不年輕了。因為自然災害、過度征戰,以及外族入侵,國力的衰退就連在皇宮裏也感覺得到。
晉王瞥了眼神色一如往常的李雪鱗,心中埋怨歸埋怨,卻也忍不住佩服此人的氣度。就連耶律宏等人都有些震驚於如此規模龐大的宮殿群,他卻好似在自家後院閑庭信步,一點都沒有緊張感。在這個時代,既不逢迎也不垂涎,能夠不向皇權屈膝的人極少。而李雪鱗的野心已經遠遠超出了大夏的疆界。帝位對於他來說不過是個工具而已,對工具沒必要表現得很巴結。
但在旁人看來,這無疑是他身上的又一道光環。李雪鱗一生的傳說中,有的是他故意製造的輿論,但更多的是像這種被別人附會而來。此刻這位走在長廊中的未來皇宮主人也不是一點都不緊張,不過在贏麵頗大的情況下,真正該感到不安的是李毅而不是他。
各人有各人的心事。沉默中,幾個黃門已經領著他們自西向東經過皇宮的中軸,來到泰清殿。這是皇帝平時在宮中召見大臣的地方。殿堂不大,比起故宮三殿來連一半都不到。但好處就是少了陰沉壓抑的感覺,四麵窗中都有陽光投入,將裏邊照得通明。
“請公主殿下與幾位大人稍等,皇上已得報,稍後便到。”黃門略施一禮便走了。
李雪鱗看到在那個紫檀木的禦座前居然放著兩排椅子。而晉王居然就徑直坐上了右首第一把。舞陽公主則走向了左邊的首席。
大夏頗有些類似於宋朝。沒有經過蠻族的閹割,臣子與皇帝的關係並不如後世這般退化到奴隸社會的範式。不僅泰清殿中大臣們可以坐著與皇帝商量軍國大事,就連在朝堂,三品以上的高官也有專屬的椅子。當然,這隻是傳統綱常體係下所能做到的極致。如果皇帝要誰完蛋,羅織些罪名照樣可以革職乃至刑罰。不過話又說回來,政治鬥爭千百年都是如此,李雪鱗那個時代也不見得好到哪裏去。無非就是公開砍腦袋的事沒了,取而代之的是服刑後軟禁而已。
見李毅也選了個位子坐下,李雪鱗不再客氣,坐到了左首第二把交椅上,和仆固德潤麵對麵。
晉王見他選了這個位子,再次皺了皺眉。沒說什麽,隻是一聲歎息。
按照尊卑排序的規則,李雪鱗已然將自己當成了皇家的一員,這才緊挨著公主坐下。淡雪驚詫地看著他,剛想出聲提醒,卻看見晉王無奈的神色。公主這才發覺今天的事似乎並沒有李雪鱗所說的那麽簡單。
不等她向李雪鱗開口詢問,門外已經一聲接一聲傳來了皇帝駕臨的宣讚。
“皇上駕到——”
不用提醒,眾人都站起身向著皇帝入殿的方向行禮。雖然不用跪下,但要保持接近九十度的鞠躬姿勢也不是很舒服。李雪鱗低著頭,隻看到一襲明黃色的小小袍服從自己麵前經過。
稚嫩的聲音從禦座那兒響起:“眾卿平身。”
“謝皇上。”再次托古裝劇的福,李雪鱗的回答像是對語錄般流暢,動作和用詞與晉王他們毫無差異。等坐回椅子上,他這才頭一次看清了真正的皇帝。
小皇帝李玉澄雖然與淡雪是孿生姐弟,相貌卻有些差別。濃眉大眼,可以用虎頭虎腦來形容。隻是久居宮中,皮膚白得不自然,像是株溫室裏的花朵。但與李雪鱗那個世界中隻會瘋玩的小正太們不同的是,戴著朝天襆頭、穿著圓領明黃袍、腳蹬皂靴的李玉澄顧盼間確實有些氣度。小皇帝也罷,小公主也罷,長在帝王家,從小就自然會有種貴氣,讓人感到難以接近。
李玉澄剛進殿時心情不錯。李毅這個時候來正式求見,意味著下午可以不用在禦書房和典籍打持久戰了。而且來的還有幾個異族的藩王、可汗之子,將他的好奇心勾了起來。自他登基以來還沒有親眼見過來自外國的使節。據舞陽公主說京城裏就有金發碧眼的、褐發藍眼的各色人等,甚至還有渾身如黑炭的昆侖奴。可到底長什麽樣,他們隻能靠猜測來臆想了。
可是原本滿心的期待卻在看到抬起頭的眾人時狠狠“咯噔”了一下。在場的有七人。親姐姐是認識的,那個臉上還結著幹涸血痕的人仔細一看也是認識的。不過血痕是怎麽回事?
坐在右手第一個的花白頭發親王他有些印象,似乎之前見過。稍一推想,應當是晉王。可誰都沒告訴過他晉王要回京的大事。坐在親姐姐身邊的——李玉澄沒來由地湧上一陣敵意——從服色上看隻是個尋常武將。可他敢坐在這個位子上,還不被眾人製止,本身就有問題。李玉澄尤其不滿的是武將那毫無謙卑之意的態度。好似皇宮是他家一般。
胡人倒是也有。坐在晉王下首的便是個高鼻深目,果真長著綠眼睛的回鶻人,據說是吐穀渾的王子。他之後是李毅,然後還有兩個上身黑色束腰窄袖短衣,隻穿褲子而不著有著寬大前後下擺袍衫的少年。模樣和中原的漢人倒差不太多,但穿這種衣服的不是胡人又能是誰。
李玉澄掃視一圈,又停在李雪鱗身上打量了片刻,收回目光道:“眾卿家如此匆忙,不知所為何事?”
晉王站到中間,行了禮,道:“啟奏陛下,臣李衍有要事稟報,望陛下定奪。”
“李衍?你是晉親王?”沒有太出乎李雪鱗的意料,小皇帝臉上居然有了戒備的神情,“晉王所奏何事?”
晉王自然也將這一切看在眼裏,知道無論今日之事如何解決,自己的政治生命都算是走到頭了。
他定了定神,道:“啟奏陛下。薊縣伯在天興四年之戰時便立下陣斬敵酋,亂敵陣營的奇功。此後以數十騎縱橫遼東漠北,迫使蘇合不敢南下,屢次解救大夏於危難。數月前更是一戰而定遼東,蘇合兵馬不敢越燕山和戈壁一步。此乃不世奇功。臣欲奏請陛下賜薊縣伯王爵,加封北海郡王、大將軍、自滄州以北的渤海二十州宣慰使。從此為我大夏藩籬,永鎮北疆!”
“什麽!你是說……你居然敢……!”小皇帝站起來指著晉王,驚訝尤在憤怒之上。但隨即明白過來,指向李雪鱗:
“等等……薊縣伯?難道,難道他就是薊縣伯?坊間所說的那個惡鬼將軍?”
被點到名的李雪鱗在座位上欠了欠身,滿意地看到小皇帝在一瞬間閃過驚懼的表情。
李玉澄不自覺地看向姐姐,卻見淡雪蹙起了眉,似乎對他過激的反應感到不解。小皇帝從震驚中回過神,緩緩坐回禦座,道:
“賜封王爵一事關係重大。薊縣伯雖於大夏有功,但先帝曾頒下旨意,不封異姓王。朕不肖,卻也不敢違逆先帝所立規矩。”
晉王察覺到了李雪鱗刀子般的目光,正刺在他後心上。想想邊境那十餘萬訓練有素的騎兵,再想想就在他和死黨掌控下的世子和公主,隻得硬著頭皮繼續奏道:
“啟奏陛下,薊縣伯非但不是異姓,而且與皇家頗有淵源。按理正該封王。”
小皇帝的聲音裏已經帶上了十分怒意:“晉王今日多有僭越,朕就不追究了。難道照你所說,薊縣伯還是宗室不成!怎麽宗人府中從沒聽說有這麽一號人物。”
“……啟奏陛下,薊縣伯乃是臣先祖在海外的苗裔,確實是大夏宗室。”
在皇帝和公主震驚到無以複加,李毅怨毒到無以複加,仆固等人欽佩到無以複加的目光中,晉王從袖籠裏取出那本李雪鱗的“族譜”,交由內侍總管黃啟呈遞給小皇帝。
一起看文學網首發,請支持正版閱讀,支持作者創作。
隆重推薦《萬裏大宋》(28689),能認可本書的人肯定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