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拔魏東地,置東郡。衛元君自濮陽徙野王,即此縣也。漢高帝元年為殷國,二年為河內郡,王莽之後隊。縣曰平野矣。魏懷州刺史治,皇都遷洛,省州,複郡。水北有華嶽廟。廟側有攢柏數百根,對郭臨川,負岡蔭渚,青青彌望,奇可玩也。懷州刺史<擊頁>邱李洪之之所經構也。廟有碑焉,是河內郡功曹山陽荀靈龜以和平四年造,天安元年立。沁水又東,朱溝枝津入焉。
又東與丹水合,水出上黨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源源水。《山海經》曰:沁水之東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水出焉,即斯水矣。丹水自源東北流,又屈而東注,左會絕水。《地理誌》曰:高都縣有莞穀,丹水所出,東南入絕水是也。
絕水出泫氏縣西北楊穀,故《地理誌》曰:楊穀,絕水所出。東南流,左會長平水。水出長平縣西北小山,東南流,逕其縣故城,泫氏之長平亭也。《史記》曰: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使廉頗為將,後遣馬服君之子趙括代之。秦密使武安郡白起攻之。括四十萬眾降起,起坑之於此。《上黨記》曰:長平城在郡之南,秦壘在城西,二軍共食流水澗,相去五裏。秦坑趙眾,收頭顱,築台於壘中,因山為台,崔嵬桀起,今仍號之曰白起台。城之左右,沿山亙隰,南北五十許裏,東西二十餘裏,悉秦、趙故壘,遺壁猶存焉。漢武帝元朔二年,以封將軍衛青為侯國。其水東南流注絕水。絕水又東南流,逕泫氏縣故城北。《竹書紀年》曰:晉烈公元年,趙獻子城泫氏。絕水東南與泫水會,水導源縣西北泫穀。東流逕一故城南,俗謂之都鄉城。又東南,逕泫氏縣故城南,世祖建武六年,封萬普為侯國。而東會絕水,亂流東南入高都縣,右入丹水。
《上黨記》曰:長平城在郡南山中。
丹水出長平北山,南流。秦坑趙眾,流血丹川,由是俗名為丹水,斯為不經矣。丹水又東南流,注於丹穀,即劉越石《扶風歌》所謂丹水者也。《晉書地道記》曰:縣有太行關,丹溪為關之東穀,途自此去,不複由關矣。丹水又逕二石人北,而各在一山,角倚相望,南為河內,北曰上黨,二郡以之分境。丹水又東南,曆西岩下,岩下有大泉湧發,洪源巨輪,淵深不測,蘋藻冬芹,竟川含綠,雖嚴辰肅月,無變暄萋。丹水又南,白水注之。水出高都縣故城西,所謂長平白水也。東南流曆天井關。《地理誌》曰:高都縣有天井關。蔡邕曰:太行山上有天井,關在井北,遂因名焉。故劉歆《遂初賦》曰:馳太行之嶮峻,入天井之高關。太元十五年,晉征虜將軍朱序,破慕容永於太行,遣軍至白水,去長子一百六十裏。白水又東,天井溪水會焉。水出天井關,北流注白水,世謂之北流泉。
白水又東南流,入丹水,謂之白水交丹水。又東南出山逕鄈城西,城在山際,俗謂之期城,非也。京相璠曰:河內山陽西北六十裏有鄈城。《竹書紀年》曰:梁惠成王元年,趙成侯偃、韓懿侯若伐我葵,即此城也。丹水又南,屈而西轉,光溝水出焉。丹水又西,逕苑鄉城北,南屈東轉,逕其城南,東南流注於沁,謂之丹口。《竹書紀年》曰:晉出公五年,丹水三日絕,不流。幽公九年,丹水出,相反擊。即此水也。
沁水又東,光溝水注之。水首受丹水,東南流,界溝水出焉。又南入沁水,又東南流,逕成鄉城北,又東逕中都亭南,左合界溝水,水上承光溝,東南流,長明溝水出焉。又南逕中都亭西,而南流注於沁水也。
又東過周縣北。
縣故州也。《春秋左傳》隱公十有一年,周以賜鄭公孫段,六國時,韓宣子徙居之。有白馬溝水注之,水首受白馬湖,湖一名朱管陂。陂上承長明溝。湖水東南流,逕金亭西,分為二水,一水東出為蔡溝,一水南流注於沁水也。
又東過懷縣之北。
《韓詩外傳》曰:武王伐紂,到邢邱,更名邢邱曰懷。春秋時,赤翟伐晉,圍懷,是也。王莽以為河內,故河內郡治也。舊三河之地矣。韋昭曰:河南、河東、河內為三河也。縣北有沁陽城,沁水逕其南而東注也。
又東過武德縣南,又東南至滎陽縣北,東入於河。
沁水於縣南水積為陂,通結數湖,有朱溝水注之。其水上承沁水於沁水縣西北,自方口東南流,奉溝水右出焉。又東南流,右泄為沙溝水也。其水又東南,於野王城西,枝渠左出焉,以周城溉,東逕野王城南,又屈逕其城東,而北注沁水。朱溝自枝渠東南,逕州城南,又東逕懷城南,又東逕殷城北。郭緣生《述征記》曰:河之北岸,河內懷縣有殷城。或謂楚、漢之際,殷王卬治之,非也。餘按《竹書紀年》雲:秦師伐鄭,次於懷,城殷,即是城也。然則殷之為名久矣,知非從卬始。昔劉琨以郭默為殷州刺史,督緣河諸軍事,治此。朱溝水又東南注於湖。湖水又右納沙溝水。水分朱溝南派,東南逕安昌城西。漢成帝河平四年,封丞相張禹為侯國。今城之東南有古塚,時人謂之張禹墓。餘按《漢書》禹,河內軹人,徙家蓮芍。鴻嘉元年,禹以老乞骸,自治塚塋,起祠堂於平陵之肥牛亭,近延陵,奏請之,詔為徙亭。哀帝建平二年薨,遂葬於彼。此則非也。沙溝水又東,逕隰城北,《春秋·僖公二十五年》,取太叔於溫,殺之於隰城,是也。京相璠曰:在懷縣西南。又逕殷城西,東南流入於陂。
陂水又直滎陽縣北,東南流入於河。先儒亦鹹謂是溝為濟渠。故班固及闞駰並言濟水至武德入河,蓋濟水枝瀆條分,所在布稱,亦兼丹水之目矣。
淇水
淇水出河內隆慮縣西大號山。
《山海經》曰:淇水出沮洳山。水出山側,頹波漰注,衝激橫山,山上合下開,可減六七十步,巨石磥砢,交積隍澗,傾瀾渀蕩,勢同雷轉,激水散氛,曖若霧合。又東北,沾水注之。水出壺關縣東沾台下。石壁崇高,昂藏隱天,泉流發於西北隅,與金穀水合,金穀即沾台之西溪也。東北會沾水,又東流注淇水。淇水又逕南羅川,又曆三羅城北,東北與女台水合。水發西北三女台下,東北流注於淇。
淇水又東北曆淇陽川,逕石城西北。城在原上,帶澗枕淇。
淇水又東北,西流水注之。水出東大嶺下,西流,逕石樓南,在北陵石上,練垂桀立,亭亭極峻。其水西流,逕注於淇。
又東逕馮都壘南,世謂之淇陽城,在西北三十裏。
淇水又東出山,分為二水,水會立石堰,遏水以沃白溝,左為菀水,右則淇水。自元甫城東南,逕朝歌縣北。《竹書紀年》,晉定公二十八年,淇絕於舊衛,即此也。淇水又東,右合泉源水。水有二源,一水出朝歌城西北,東南流。老人晨將渡水,而沉吟難濟。紂問其故,左右曰:老者髓不實,故畏寒也。紂乃於此斮脛而視髓也。其水南流東屈,逕朝歌城南。《晉書地道記》曰:本沫邑地。
《詩》雲:爰采唐矣,沫之鄉矣。殷王武丁,始遷居之,為殷都也。《禹貢》,紂都在冀州大陸之野,即此矣。有糟邱酒池之事焉。有新聲靡樂,號邑朝歌。晉灼曰:《史記·樂書》,紂為《朝歌》之音,朝歌者,歌不時也。故墨子聞之,惡而回車,不逕其邑。《論語撰考讖》曰:邑名朝歌,顏淵不舍,七十弟子揜目,宰予獨顧,由蹙墮車。宋均曰:子路患宰予顧視凶地,故以足蹙之,使墮車也。今城內有殷鹿台,紂昔自投於火處也。《竹書紀年》曰:武王親禽帝受辛於南單之台,遂分天之明。南單之台,蓋鹿台之異名也。武王以殷之遺民,封紂子武庚於茲邑,分其地為三,曰邶、鄘、衛,使管叔、蔡叔、霍叔輔之,為三監。
三監叛,周討平,以封康叔為衛。箕子佯狂自悲,故《琴操》有《箕子操》,逕其墟,父母之邦也,不勝悲,作麥秀歌。地居河、淇之間,後乃屬晉,戰國時皆屬於趙。男女淫縱,有紂之餘風。土嶮多寇,漢以虞詡為長,朋友以難治致吊。
詡曰: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又東與左水合,謂之馬溝水。水出朝歌城北,東流,南屈至其城東,又東流與美溝水合。水出朝歌西北大嶺下,東流逕駱駝穀,於中逶迤九十曲,故俗有美溝之目矣。曆十二崿,崿流相承,泉響不斷,返水捍注,捲複深隍,隍間積石千通,水穴萬變,觀者若思不周賞,情乏圖狀矣。其水東逕朝歌城北,又東南流,注馬溝水,又東南注淇水,為肥泉也。故《衛詩》曰:我思肥泉,茲之永歎。《毛注》雲:同出異歸為肥泉。《爾雅》曰:歸異出同曰肥。《釋名》曰:本同出時,所浸潤少,所歸各枝散而多,似肥者也。
犍為舍人曰:水異出,流行合同曰肥。今是水異出同歸矣。《博物誌》謂之澳水。
《詩》雲: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毛雲:菉,王芻也;竹,編竹也。漢武帝塞決河,斬淇園之竹木以為用。寇恂為河內,伐竹淇川,治矢百餘萬,以輸軍資。今通望淇川,無複此物。惟王芻編草,不異毛興。又言:澳,隈也。鄭亦不以為津源,而張司空專以為水流入於淇,非所究也。然斯水即《詩》所謂泉源之水也。
故《衛詩》雲,泉源在左,淇水左右。衛女思歸,指以為喻,淇水左右,蓋舉水所入為左右也。淇水又南,曆枋堰,舊淇水東南流,逕黎陽縣界南入河。《地理誌》曰:淇水出共,東至黎陽入河。《溝洫誌》曰:遮害亭西一十八裏至淇水口是也。漢建安九年,魏武王於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東入白溝,以通漕運,故時人號其處為枋頭。是以盧諶《征艱賦》曰:後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者也。自後遂廢,魏熙平中複通之。故渠曆枋城北,東出,今瀆破故堨。其堰悉鐵柱,木石參用。其故瀆南逕枋城西。又南分為二水:一水南注清水,水流上下,更相通注,河清水盛,北入故渠,自此始矣。一水東流,逕枋城南,東與菀口合。
菀水上承淇水於元甫城西北,自石堰東注菀城西,屈逕其城南,又東南流曆土軍東北,得舊石浢,故五水分流,世號五穴口,今惟通並為二水。一水西注淇水,謂之天井溝。一水逕土軍東,分為蓼溝,東入白祀陂。又南分,東入同山陂,溉田七十餘頃。二陂所結,即台陰野矣菀水東南入淇水。
淇水右合宿胥故瀆,瀆受河於頓邱縣遮害亭東,黎山西北。會淇水處,立石堰遏水,令更東北注。魏武開白溝,因宿胥故瀆而加其功也。故蘇氏曰:決宿胥之口,魏無虛、頓丘。即指是瀆也。
淇水又東北流,謂之白溝,逕雍榆城南。《春秋·襄公二十三年》,叔孫豹救晉,次於雍榆者也。淇水又北逕其城東,東北逕同山東,又東北逕帝嚳塚西,世謂之頓邱台,非也。《皇覽》曰:帝嚳塚在東郡濮陽、頓丘城南台陰野中者也。
又北逕白祀山東,曆廣陽裏,逕顓頊塚西,俗謂之殷王陵,非也。《帝王世紀》曰:顓頊葬東郡頓丘城南,廣陽裏大塚者是也。
淇水又東屈而西轉,逕頓丘北。故闞駰雲:頓丘在淇水南。《爾雅》曰:山一成謂之頓丘。《釋名》謂一頓而成丘,無高下小大之殺也。《詩》所謂送子涉淇,至於頓丘者也。魏徙九原、西河、土軍諸胡,置土軍於丘側,故其名亦曰土軍也。又屈逕頓丘縣故城西,《古文尚書》以為觀地矣,蓋太康弟五君之號曰五觀者也。《竹書紀年》晉定公三十一年,城頓丘。《皇覽》曰:頓丘者,城門名頓丘道。世謂之殷,皆非也,蓋因丘而為名,故曰頓丘矣。淇水東北,逕枉人山東,牽城西。《春秋·定公十四年》,公會齊侯於牽者也。杜預曰:黎陽東北有牽城,即此城矣。淇水又東北,逕石柱岡,東北注矣。
東過內黃縣南為白溝。
淇水又東北,逕並陽城西,世謂之辟陽城,非也。即《郡國誌》所謂內黃縣有並陽聚者也。白溝又北,左合蕩水,又東北流,逕內黃縣故城南。縣右對黃澤,《郡國誌》曰:縣有黃澤者也。《地理風俗記》曰:陳留有外黃,故加內。《史記》曰:趙廉頗伐魏,取黃。即此縣。
屈從縣東北與洹水合。
白溝自縣北逕戲陽城東,世謂之羛陽聚。《春秋左傳·昭公九年》,晉荀盈如齊逆女,還,卒戲陽,是也。白溝又北,逕高城亭東,洹水從西南來注之。
又北逕問亭東,即魏縣界也。魏縣故城,應劭曰:魏武侯之別都也。城內有武侯台,王莽之魏城亭也。左與新河合,洹水枝流也。白溝又東北,逕銅馬城西,蓋光武征銅馬所築也,故城得其名矣。
白溝又東北,逕羅勒城東,又東北,漳水注之,謂之利漕口。自下清漳、白溝、淇河,鹹得通稱也。
又東與丹水合,水出上黨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源源水。《山海經》曰:沁水之東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水出焉,即斯水矣。丹水自源東北流,又屈而東注,左會絕水。《地理誌》曰:高都縣有莞穀,丹水所出,東南入絕水是也。
絕水出泫氏縣西北楊穀,故《地理誌》曰:楊穀,絕水所出。東南流,左會長平水。水出長平縣西北小山,東南流,逕其縣故城,泫氏之長平亭也。《史記》曰: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使廉頗為將,後遣馬服君之子趙括代之。秦密使武安郡白起攻之。括四十萬眾降起,起坑之於此。《上黨記》曰:長平城在郡之南,秦壘在城西,二軍共食流水澗,相去五裏。秦坑趙眾,收頭顱,築台於壘中,因山為台,崔嵬桀起,今仍號之曰白起台。城之左右,沿山亙隰,南北五十許裏,東西二十餘裏,悉秦、趙故壘,遺壁猶存焉。漢武帝元朔二年,以封將軍衛青為侯國。其水東南流注絕水。絕水又東南流,逕泫氏縣故城北。《竹書紀年》曰:晉烈公元年,趙獻子城泫氏。絕水東南與泫水會,水導源縣西北泫穀。東流逕一故城南,俗謂之都鄉城。又東南,逕泫氏縣故城南,世祖建武六年,封萬普為侯國。而東會絕水,亂流東南入高都縣,右入丹水。
《上黨記》曰:長平城在郡南山中。
丹水出長平北山,南流。秦坑趙眾,流血丹川,由是俗名為丹水,斯為不經矣。丹水又東南流,注於丹穀,即劉越石《扶風歌》所謂丹水者也。《晉書地道記》曰:縣有太行關,丹溪為關之東穀,途自此去,不複由關矣。丹水又逕二石人北,而各在一山,角倚相望,南為河內,北曰上黨,二郡以之分境。丹水又東南,曆西岩下,岩下有大泉湧發,洪源巨輪,淵深不測,蘋藻冬芹,竟川含綠,雖嚴辰肅月,無變暄萋。丹水又南,白水注之。水出高都縣故城西,所謂長平白水也。東南流曆天井關。《地理誌》曰:高都縣有天井關。蔡邕曰:太行山上有天井,關在井北,遂因名焉。故劉歆《遂初賦》曰:馳太行之嶮峻,入天井之高關。太元十五年,晉征虜將軍朱序,破慕容永於太行,遣軍至白水,去長子一百六十裏。白水又東,天井溪水會焉。水出天井關,北流注白水,世謂之北流泉。
白水又東南流,入丹水,謂之白水交丹水。又東南出山逕鄈城西,城在山際,俗謂之期城,非也。京相璠曰:河內山陽西北六十裏有鄈城。《竹書紀年》曰:梁惠成王元年,趙成侯偃、韓懿侯若伐我葵,即此城也。丹水又南,屈而西轉,光溝水出焉。丹水又西,逕苑鄉城北,南屈東轉,逕其城南,東南流注於沁,謂之丹口。《竹書紀年》曰:晉出公五年,丹水三日絕,不流。幽公九年,丹水出,相反擊。即此水也。
沁水又東,光溝水注之。水首受丹水,東南流,界溝水出焉。又南入沁水,又東南流,逕成鄉城北,又東逕中都亭南,左合界溝水,水上承光溝,東南流,長明溝水出焉。又南逕中都亭西,而南流注於沁水也。
又東過周縣北。
縣故州也。《春秋左傳》隱公十有一年,周以賜鄭公孫段,六國時,韓宣子徙居之。有白馬溝水注之,水首受白馬湖,湖一名朱管陂。陂上承長明溝。湖水東南流,逕金亭西,分為二水,一水東出為蔡溝,一水南流注於沁水也。
又東過懷縣之北。
《韓詩外傳》曰:武王伐紂,到邢邱,更名邢邱曰懷。春秋時,赤翟伐晉,圍懷,是也。王莽以為河內,故河內郡治也。舊三河之地矣。韋昭曰:河南、河東、河內為三河也。縣北有沁陽城,沁水逕其南而東注也。
又東過武德縣南,又東南至滎陽縣北,東入於河。
沁水於縣南水積為陂,通結數湖,有朱溝水注之。其水上承沁水於沁水縣西北,自方口東南流,奉溝水右出焉。又東南流,右泄為沙溝水也。其水又東南,於野王城西,枝渠左出焉,以周城溉,東逕野王城南,又屈逕其城東,而北注沁水。朱溝自枝渠東南,逕州城南,又東逕懷城南,又東逕殷城北。郭緣生《述征記》曰:河之北岸,河內懷縣有殷城。或謂楚、漢之際,殷王卬治之,非也。餘按《竹書紀年》雲:秦師伐鄭,次於懷,城殷,即是城也。然則殷之為名久矣,知非從卬始。昔劉琨以郭默為殷州刺史,督緣河諸軍事,治此。朱溝水又東南注於湖。湖水又右納沙溝水。水分朱溝南派,東南逕安昌城西。漢成帝河平四年,封丞相張禹為侯國。今城之東南有古塚,時人謂之張禹墓。餘按《漢書》禹,河內軹人,徙家蓮芍。鴻嘉元年,禹以老乞骸,自治塚塋,起祠堂於平陵之肥牛亭,近延陵,奏請之,詔為徙亭。哀帝建平二年薨,遂葬於彼。此則非也。沙溝水又東,逕隰城北,《春秋·僖公二十五年》,取太叔於溫,殺之於隰城,是也。京相璠曰:在懷縣西南。又逕殷城西,東南流入於陂。
陂水又直滎陽縣北,東南流入於河。先儒亦鹹謂是溝為濟渠。故班固及闞駰並言濟水至武德入河,蓋濟水枝瀆條分,所在布稱,亦兼丹水之目矣。
淇水
淇水出河內隆慮縣西大號山。
《山海經》曰:淇水出沮洳山。水出山側,頹波漰注,衝激橫山,山上合下開,可減六七十步,巨石磥砢,交積隍澗,傾瀾渀蕩,勢同雷轉,激水散氛,曖若霧合。又東北,沾水注之。水出壺關縣東沾台下。石壁崇高,昂藏隱天,泉流發於西北隅,與金穀水合,金穀即沾台之西溪也。東北會沾水,又東流注淇水。淇水又逕南羅川,又曆三羅城北,東北與女台水合。水發西北三女台下,東北流注於淇。
淇水又東北曆淇陽川,逕石城西北。城在原上,帶澗枕淇。
淇水又東北,西流水注之。水出東大嶺下,西流,逕石樓南,在北陵石上,練垂桀立,亭亭極峻。其水西流,逕注於淇。
又東逕馮都壘南,世謂之淇陽城,在西北三十裏。
淇水又東出山,分為二水,水會立石堰,遏水以沃白溝,左為菀水,右則淇水。自元甫城東南,逕朝歌縣北。《竹書紀年》,晉定公二十八年,淇絕於舊衛,即此也。淇水又東,右合泉源水。水有二源,一水出朝歌城西北,東南流。老人晨將渡水,而沉吟難濟。紂問其故,左右曰:老者髓不實,故畏寒也。紂乃於此斮脛而視髓也。其水南流東屈,逕朝歌城南。《晉書地道記》曰:本沫邑地。
《詩》雲:爰采唐矣,沫之鄉矣。殷王武丁,始遷居之,為殷都也。《禹貢》,紂都在冀州大陸之野,即此矣。有糟邱酒池之事焉。有新聲靡樂,號邑朝歌。晉灼曰:《史記·樂書》,紂為《朝歌》之音,朝歌者,歌不時也。故墨子聞之,惡而回車,不逕其邑。《論語撰考讖》曰:邑名朝歌,顏淵不舍,七十弟子揜目,宰予獨顧,由蹙墮車。宋均曰:子路患宰予顧視凶地,故以足蹙之,使墮車也。今城內有殷鹿台,紂昔自投於火處也。《竹書紀年》曰:武王親禽帝受辛於南單之台,遂分天之明。南單之台,蓋鹿台之異名也。武王以殷之遺民,封紂子武庚於茲邑,分其地為三,曰邶、鄘、衛,使管叔、蔡叔、霍叔輔之,為三監。
三監叛,周討平,以封康叔為衛。箕子佯狂自悲,故《琴操》有《箕子操》,逕其墟,父母之邦也,不勝悲,作麥秀歌。地居河、淇之間,後乃屬晉,戰國時皆屬於趙。男女淫縱,有紂之餘風。土嶮多寇,漢以虞詡為長,朋友以難治致吊。
詡曰: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又東與左水合,謂之馬溝水。水出朝歌城北,東流,南屈至其城東,又東流與美溝水合。水出朝歌西北大嶺下,東流逕駱駝穀,於中逶迤九十曲,故俗有美溝之目矣。曆十二崿,崿流相承,泉響不斷,返水捍注,捲複深隍,隍間積石千通,水穴萬變,觀者若思不周賞,情乏圖狀矣。其水東逕朝歌城北,又東南流,注馬溝水,又東南注淇水,為肥泉也。故《衛詩》曰:我思肥泉,茲之永歎。《毛注》雲:同出異歸為肥泉。《爾雅》曰:歸異出同曰肥。《釋名》曰:本同出時,所浸潤少,所歸各枝散而多,似肥者也。
犍為舍人曰:水異出,流行合同曰肥。今是水異出同歸矣。《博物誌》謂之澳水。
《詩》雲: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毛雲:菉,王芻也;竹,編竹也。漢武帝塞決河,斬淇園之竹木以為用。寇恂為河內,伐竹淇川,治矢百餘萬,以輸軍資。今通望淇川,無複此物。惟王芻編草,不異毛興。又言:澳,隈也。鄭亦不以為津源,而張司空專以為水流入於淇,非所究也。然斯水即《詩》所謂泉源之水也。
故《衛詩》雲,泉源在左,淇水左右。衛女思歸,指以為喻,淇水左右,蓋舉水所入為左右也。淇水又南,曆枋堰,舊淇水東南流,逕黎陽縣界南入河。《地理誌》曰:淇水出共,東至黎陽入河。《溝洫誌》曰:遮害亭西一十八裏至淇水口是也。漢建安九年,魏武王於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東入白溝,以通漕運,故時人號其處為枋頭。是以盧諶《征艱賦》曰:後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者也。自後遂廢,魏熙平中複通之。故渠曆枋城北,東出,今瀆破故堨。其堰悉鐵柱,木石參用。其故瀆南逕枋城西。又南分為二水:一水南注清水,水流上下,更相通注,河清水盛,北入故渠,自此始矣。一水東流,逕枋城南,東與菀口合。
菀水上承淇水於元甫城西北,自石堰東注菀城西,屈逕其城南,又東南流曆土軍東北,得舊石浢,故五水分流,世號五穴口,今惟通並為二水。一水西注淇水,謂之天井溝。一水逕土軍東,分為蓼溝,東入白祀陂。又南分,東入同山陂,溉田七十餘頃。二陂所結,即台陰野矣菀水東南入淇水。
淇水右合宿胥故瀆,瀆受河於頓邱縣遮害亭東,黎山西北。會淇水處,立石堰遏水,令更東北注。魏武開白溝,因宿胥故瀆而加其功也。故蘇氏曰:決宿胥之口,魏無虛、頓丘。即指是瀆也。
淇水又東北流,謂之白溝,逕雍榆城南。《春秋·襄公二十三年》,叔孫豹救晉,次於雍榆者也。淇水又北逕其城東,東北逕同山東,又東北逕帝嚳塚西,世謂之頓邱台,非也。《皇覽》曰:帝嚳塚在東郡濮陽、頓丘城南台陰野中者也。
又北逕白祀山東,曆廣陽裏,逕顓頊塚西,俗謂之殷王陵,非也。《帝王世紀》曰:顓頊葬東郡頓丘城南,廣陽裏大塚者是也。
淇水又東屈而西轉,逕頓丘北。故闞駰雲:頓丘在淇水南。《爾雅》曰:山一成謂之頓丘。《釋名》謂一頓而成丘,無高下小大之殺也。《詩》所謂送子涉淇,至於頓丘者也。魏徙九原、西河、土軍諸胡,置土軍於丘側,故其名亦曰土軍也。又屈逕頓丘縣故城西,《古文尚書》以為觀地矣,蓋太康弟五君之號曰五觀者也。《竹書紀年》晉定公三十一年,城頓丘。《皇覽》曰:頓丘者,城門名頓丘道。世謂之殷,皆非也,蓋因丘而為名,故曰頓丘矣。淇水東北,逕枉人山東,牽城西。《春秋·定公十四年》,公會齊侯於牽者也。杜預曰:黎陽東北有牽城,即此城矣。淇水又東北,逕石柱岡,東北注矣。
東過內黃縣南為白溝。
淇水又東北,逕並陽城西,世謂之辟陽城,非也。即《郡國誌》所謂內黃縣有並陽聚者也。白溝又北,左合蕩水,又東北流,逕內黃縣故城南。縣右對黃澤,《郡國誌》曰:縣有黃澤者也。《地理風俗記》曰:陳留有外黃,故加內。《史記》曰:趙廉頗伐魏,取黃。即此縣。
屈從縣東北與洹水合。
白溝自縣北逕戲陽城東,世謂之羛陽聚。《春秋左傳·昭公九年》,晉荀盈如齊逆女,還,卒戲陽,是也。白溝又北,逕高城亭東,洹水從西南來注之。
又北逕問亭東,即魏縣界也。魏縣故城,應劭曰:魏武侯之別都也。城內有武侯台,王莽之魏城亭也。左與新河合,洹水枝流也。白溝又東北,逕銅馬城西,蓋光武征銅馬所築也,故城得其名矣。
白溝又東北,逕羅勒城東,又東北,漳水注之,謂之利漕口。自下清漳、白溝、淇河,鹹得通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