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出河內。修武縣之北黑山。


    黑山在縣北,白鹿山東,清水所出也。上承諸陂散泉,積以成川,南流,西南屈。瀑布乘岩,懸河注壑,二十餘丈。雷赴之聲,震動山穀。左右石壁層深,獸跡不交,隍中散水霧合,視不見底。南峰北嶺,多結禪棲之士:東岩西穀,又是刹靈之圖。竹柏之懷,與神心妙遠: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更為勝處也。其水曆澗流飛,清泠洞觀,謂之清水矣。溪曰瑤溪,又曰瑤澗。清水又南,與小瑤水合,水近出西北窮溪,東南流,注於清水。清水又東南流,吳澤陂水注之。水上承吳陂於修武縣故城西北。修武,故甯也,亦曰南陽矣。馬季長曰:晉地自朝歌以北至中山為東陽,朝歌以南至軹為南陽。故應劭《地理風俗記》雲:河內,殷國也,周名之為南陽。又曰:晉始啟南陽。今南陽城是也。秦始皇改曰修武。


    徐廣、王隱並言始皇改。瓚注《漢書》雲:按韓非書,秦昭王越趙長平,西伐修武。時秦未兼天下,修武之名久矣。餘按《韓詩外傳》言,武王伐紂,勒兵於甯,更名甯曰修武矣。魏獻子田大陸,還卒於甯,是也。漢高帝八年,封都尉魏遫為侯國。亦曰大修武,有小故稱大。小修武在東,漢高與滕公濟自玉門津而宿小修武者也。大陸即吳澤矣。《魏土地記》曰:修武城西北二十裏,有吳澤陂,南北二十許裏,東西三十裏,西則長明溝入焉。水有二源。北水上承河內野王縣東北界溝,分枝津為長明溝,東逕雍城南,寒泉水注之。水出雍城西北,泉流南注,逕雍城西。《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王將以狄伐鄭,富辰諫曰:雍,文之昭也。


    京相璠曰:今河內山陽西有故雍城。又東南注長明溝,溝水又東,逕射犬城北。


    漢大司馬張揚為將楊醜所害,眭固殺醜屯此。欲北合袁紹。《典略》曰:眭固,字白菟,或戒固曰,將軍字菟而此邑名犬,菟見犬,其勢必驚,宣急去。固不從。


    漢建安四年,魏太祖斬之於此,以魏種為河內太守,守之。兗州叛,太祖曰:惟種不棄孤。及走,太祖怒曰:種不南走越,北走胡,不汝置也。射犬平,禽之。


    公曰:唯其才也,釋而用之。長明溝水東入石澗,東流,蔡溝水入焉。水上承州縣北白馬溝,東分,謂之蔡溝,東會長明溝水,又東,逕修武縣之吳亭北,東入吳陂,次北有苟泉水入焉。水出山陽縣故修武城西南,同源分派,裂為二水,南為苟泉,北則吳瀆,二瀆雙導,俱東入陂。山陽縣東北二十五裏,有陸真阜,南有皇母、馬鳴二泉,東南合注於吳陂也。次陸真阜之東北,得覆釜堆。堆南有三泉,相去四五裏,參差合次,南注於陂泉。陂在濁鹿城西,建安二十五年,魏封漢獻帝為山陽公,濁鹿城即是公所居也。陂水之北,際澤側有隤城。《春秋·隱公十一年》,王以司寇蘇忿生之田,攢茅、隤十二邑與鄭者也。京相璠曰:河內修武縣北有故隤城,實中。今世俗謂之皮垣,方四百步,實中,高八丈。際陂北,隔水一十五裏,俗所謂蘭丘也,方二百步。西一十裏,又有一丘際陂,世謂之敕丘,方五百步,形狀相類,疑即古攢茅也。杜預曰:二邑在修武縣北,所未詳也。


    又東,長泉水注之,源出白鹿山,東南伏流,逕一十三裏,重源濬發於鄧城西北,世亦謂之重泉水也。又逕七賢祠東,左右筠篁列植,冬夏不變貞萋。魏步兵校尉陳留阮籍、中散大夫譙國嵇康、晉司徒河內山濤、司徒琅琊王戎、黃門郎河內向秀、建威參軍沛國劉伶、始平太守阮鹹等,同居山陽,結自得之遊,時人號之為竹林七賢。向子期所謂山陽舊居也。後人立廟於其處,廟南又有一泉,東南流注於長泉水。郭緣生《述征記》所雲,白鹿山東南二十五裏,有嵇公故居,以居時有遺竹焉,蓋謂此也。其水又南,逕鄧城東,名之為鄧瀆,又謂之為白屋水也。


    昔司馬懿征公孫淵,還,達白屋,即於此也。其水又東南流,逕隤城北,又東南,曆澤注於陂。陂水東流,謂之八光溝,而東流注於清水,謂之長清河。而東周永豐塢,有丁公泉,發於焦泉之右。次東又得焦泉,泉發於天門之左,天井固右。


    天門山石自空,狀若門焉,廣三丈,高兩匹,深丈餘,更無所出,世謂之天門也。


    東五百餘步,中有石穴西向,裁得容人,自平地東南入,徑至天井,直上三匹有餘,扳躡而升,至上平,東西二百步,南北七百步,四麵嶮絕,無由升陟矣。上有比邱釋僧訓精舍。寺有十餘僧,給養難周,多出下平,有誌者居之。寺左右雜樹疏挺,有一石泉,方丈餘,清水湛然,常無增減,山居者資以給飲。北有石室二間,舊是隱者念一之所,今無人矣。泉發於北阜,南流成溪,世謂之焦泉也。


    次東得魚鮑泉,次東得張波泉,次東得三淵泉,梗河參連,女宿相屬。是四川在重門城西,並單川南注也。重門城,昔齊王芳為司馬師廢之。宮於此,即《魏誌》所謂送齊王於河內重門者也。城在共縣故城西北二十裏。城南有安陽陂,次東,又得卓水陂,次東,有百門陂,陂方五百步,在共縣故城西。漢高帝八年,封玈罷師為共嚴侯國,即共和之故國也。共伯既歸帝政,逍遙於共山之山。山在國北,所謂共北山也,仙者孫登之所處。袁彥伯《竹林七賢傳》,稽叔夜嚐采藥山澤,遇之於山。冬以被發自覆,夏則編草為裳,彈一弦琴而五聲和。其水三川南合,謂之清川。又南逕凡城東。司馬彪、袁山鬆《郡國誌》曰,共縣有凡亭。周凡伯國,《春秋·隱公七年經》書,王使凡伯來聘是也。杜預曰:汲郡共縣東南有凡城。今在西南。其水又西南與前四水總為一瀆,又謂之陶水,南流注於清水。清水又東,周新豐塢,又東注也。


    東北過獲嘉縣北。


    《漢書》稱,越相呂嘉反,武帝元鼎六年,巡行於汲之新中鄉,得呂嘉首,因以為獲嘉縣。後漢封侍中馮石為侯國。縣故城西有漢桂陽太守趙越墓,塚北有碑,越字彥善,縣人也,累遷桂陽郡、五官將、尚書仆射,遭憂服闋,守河南尹,建寧中卒。碑東又有一碑,碑北有石柱,石牛、羊、虎,俱碎,淪毀莫記。


    清水又東,周新樂城,城在獲嘉縣故城東北,即汲之新中鄉也。


    又東過汲縣北。


    縣故汲郡治,晉太康中立。城西北有石夾水,飛湍濬急,世人亦謂之磻溪,言太公嚐釣於此也。城東門北側有太公廟,廟前有碑。碑雲:太公望者,河內汲人也。縣民故會稽太守杜宣白令崔瑗曰:太公本生於汲,舊居猶存,君與高、國同宗太公,載在經傳,今臨此國,宜正其位,以明尊祖之義。於是國老王喜、廷掾鄭篤、功曹邠勤等,鹹曰宜之,遂立壇祀,為之位主。城北三十裏有太公泉,泉上又有太公廟,廟側高林秀木,翹楚競茂,相傳雲,太公之故居也。晉太康中,範陽盧無忌為汲令,立碑於其上。太公避紂之亂,屠隱市朝,遯釣魚水,何必渭濱,然後磻溪,苟愜神心,曲渚則可,磻溪之名,斯無嫌矣。


    清水又東逕故石梁下,梁跨水上,橋石崩褫,餘基尚存。 清水又東,與倉水合。水出西北方山西倉穀,穀有倉玉瑉石,故名焉。其水東南流,潛行地下,又東南複出,俗謂之雹水。東南曆坶野。自朝歌以南,南暨清水,土地平衍,據皋跨澤,悉坶野矣。《郡國誌》曰:朝歌縣南有牧野。《竹書紀年》曰:周武王率西夷諸侯伐殷,敗之於坶野。《詩》所謂坶野洋洋,檀車煌煌者也。有殷大夫比幹塚,前有石銘,題隸雲:殷大夫比幹之墓。所記惟此,今已中折,不知誰所誌也?太和中,高祖孝文皇帝南巡,親幸其墳而加吊焉,刊石樹碑,列於墓隧矣。


    雹水又東南,入於清水。


    又東南逕合城南,故三會亭也,以淇、清合河,故受名焉。清水又屈而南,逕鳳皇台東北,南注之也。


    又東入於河。


    謂之清口即淇河口也,蓋互受其名耳。《地理誌》魏郡曰:清河水出內黃縣南。內黃無清水可來,所有者惟鍾是水耳。蓋河徙南注,清水瀆移,匯流逕絕,餘目尚存,故東川有清河之稱,相嗣不斷。曹公開白溝,遏水北注,方複故瀆矣。


    沁水


    沁水出上黨。涅縣謁戾山。


    沁水即少水也,或言出穀遠縣羊頭山世靡穀。三源奇注,逕瀉一隍,又南會三水,曆落出,左右近溪,參差翼注之也。


    南過穀遠縣東,又南過陭氏縣東。


    穀遠縣,王莽之穀近也。沁水又南,逕陭氏縣故城東,劉聰以詹事魯繇為冀州,治此也。


    沁水又南,曆陭氏關,又南與驫水合。水出東北巨峻山,乘高瀉浪,觸石流響,世人因聲以納稱。西南流注於沁。


    沁水又南,與秦川水合。水出巨峻山東,帶引眾溪,積以成川。又西南,逕端氏縣故城東,昔韓、趙、魏分晉,遷晉君於端氏縣,即此是也。其水南流入於沁水。


    又南過陽阿縣東。


    沁水南逕陽阿縣故城西。《魏土地記》曰:建興郡治陽阿縣。郡西四十裏有沁水,南流。沁水又南,與濩澤水合,水出濩澤城西白澗嶺下,東逕濩澤。《墨子》曰:舜漁濩澤。應劭曰:澤在縣西北。又東逕濩澤縣故城南,蓋以澤氏縣也。


    《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九年,晉取泫以濩澤者也。其水際城東注,又東合清淵水,水出其城北,東南逕城東,又南入於澤水。澤水又東,得陽泉水口,水出鹿台山。山上有水,淵而不流。其水東逕陽陵城南,即陽阿縣之故城也。漢高帝七年,封卞為侯國,水曆嶕嶢山東,下與黑嶺水合。水出西北黑嶺下,即開隥也。其水東南流逕北鄉亭下,又東南,逕陽陵城,東南注陽泉水。陽泉水又南,注濩澤水,又東南,有上澗水注之,水導源西北輔山,東逕銅於崖南,曆析城山北,山在濩澤南,《禹貢》所謂砥柱析城至於王屋也。山甚高峻,上平垣,下有二泉,東濁西清,左右不生草木,數十步外多細竹。其水自山陰東入濩澤水。


    濩澤水又東南,注於沁水。


    沁水又東南,陽阿水左入焉。水北出陽阿川,南流逕建興郡西。又東南流,逕午壁亭東,而南入山。其水沿波漱石,漰澗八丈,環濤穀轉。西南流,入於沁水。


    又南,五十餘裏,沿流上下,步徑裁通,小竹細筍,被於山渚,蒙籠茂密,奇為翳薈也。


    又南出山,過沁水縣北。


    沁水南逕石門,世謂之沁口。《魏土地記》曰:河內郡野王縣西七十裏,有沁水,左逕沁水城西,附城東南流也。石門是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為魏野王典農中郎將之所造也。按其《表》雲:臣孚言:臣被明詔,興河內水利。臣既到,檢行沁水,源出銅鞮山,屈曲周回,水道九百裏。自太行以西,王屋以東,層岩高峻。天時霖雨,眾穀走水,小石漂迸,木門朽敗,稻田汎濫,歲功不成。臣輒按行,去堰五裏以外,方石可得數萬餘枚。臣以為累方石為門,若天亢旱,增堰進水;若天霖雨,陂澤充溢,則閉防斷水。空渠衍澇,足以成河。雲雨由人,經國之謀。暫勞永逸,聖王所許。願陛下特出臣《表》,敕大司農府給人工,勿使稽延,以讚時要。臣孚言。詔書聽許,於是夾岸累石,結以為門,用代木門枋,故石門舊有枋口之稱矣。溉田頃畮之數,間關歲月之功,事見門側石銘矣。水西有孔山。山上石穴洞開,穴內石上,有車轍牛跡。《耆舊傳》雲,自然成著,非人功所就也。其水南分為二水,一水南出,為朱溝水。


    沁水又逕沁縣故城北,蓋藉水以名縣矣。《春秋》之少水也。京相璠曰:晉地矣,又雲,少水今沁水也。沁水又東,逕沁水亭北,世謂之小沁城。沁水又東,左合小沁水。水出北山台渟淵,南流為台渟水,東南入沁水。


    沁水又東,倍澗水注之。水北出五行之山,南流注於沁水。


    又東過野王縣北。


    沁水又東,邘水注之。水出太行之阜,山,即五行之異名也。《淮南子》曰:武王欲築宮於五行之山。周公曰:五行嶮固,德能覆也,內貢回矣。使吾暴亂,則伐我難矣。君子以為能持滿。高誘雲:今太行山也,在河內野王縣西北上黨關也。詩所謂徒殆野王道,傾蓋上黨關,即此山矣。其水南流逕邘城西,故邘國也。城南有邘台,《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王將伐鄭,富辰諫曰:邘,武之穆也。京相璠曰:今野王西北三十裏有故邘城,邘台是也。今故城當太行南路,道出其中。漢武帝封李壽為侯國。邘水又東南,逕孔子廟東,廟庭有碑。魏太和元年,孔靈度等以舊宇毀落,上求修複。野王令範眾愛、河內太守元真、刺史鹹陽公高允表聞,立碑於廟。治中劉明、別駕呂次文、主簿向班虎、荀靈龜,以宣尼大聖,非碑頌所稱,宜立記焉,雲,仲尼傷道不行,欲北從趙鞅,聞殺鳴犢,遂旋車而返。及其後也,晉人思之,於太行巔南為之立廟,蓋往時回轅處也。餘按諸子書及史籍之文,並言仲尼臨河而歎,曰:丘之不濟,命也夫!


    是非太行回轅之言也。碑雲:魯國孔氏,官於洛陽,因居廟下,以奉蒸嚐。斯言是矣。蓋孔氏因遷山下,追思聖祖,故立廟存饗耳。其猶劉累遷魯,立堯祠於山矣,非謂回轅於此也。邘水東南逕邘亭西。京相璠曰:又有亭在台西南三十裏。今是亭在邘城東南七八裏,蓋京氏之謬耳,或更有之,餘所不詳。其水又南流,注於沁。


    沁水東逕野王縣故城北。秦昭王四十四年,白起攻太行道絕,而韓之野王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經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魏)酈道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魏)酈道元並收藏水經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