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在餐桌前進行節儉教育


    現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衣食無憂的環境裏,不知道生活的艱辛,他們花錢大手大腳,吃東西挑肥揀瘦,再漂亮的衣服穿不了幾天,再也不肯穿了。“成由勤儉敗由奢”,培養孩子的節儉精神尤為重要,而餐桌前則不失為教育孩子的上佳場所。オ


    董必武這位飽經風霜的革命老人,當過上了和平日子之後,仍不忘那食不飽腹的艱苦日子,經常教育子女:生活好了,不能忘記過去。


    一次,董必武大病初愈,家裏人為他準備了一桌可口的飯菜。全家人團團圍著桌子,正要舉筷時,卻見董老神態嚴肅地掃視了一下在座的兒女們。然後,他拿起筷子緩緩地撥動碗中的米飯,口中吟誦起唐代詩人李紳那首著名的《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尤其吟到“粒粒皆辛苦”一句時,那濃重的湖北口音抑揚頓挫,更是感人肺腑。


    董老吟完全詩,衝著孩子們說:“‘粒粒皆辛苦’,你們懂不懂?從耕到種,除草、施肥、灌溉,如果風調雨順,沒有蟲害,春種才能秋收!”董老看見孩子們會意地點著頭,又以平和的口氣對小女兒楚清說:“這首詩隻有四句,很好背,我教你好不好?”他生怕女兒沒有引起重視,又加重語氣說:“吃了飯就到辦公室來,我教你!”從這以後,董老在飯桌上當著孩子們的麵,多次提起這首詩,幾乎成了他的“傳統節目”。


    有一天,董老的孩子吃完最後一口飯,丟下飯碗剛要離開飯桌時,突然被董老叫住了:“你看,你看。”等孩子回過頭來,董老麵帶笑容,語調不無嚴肅地說:“碗裏、桌子上有多少飯粒?粒粒皆辛苦,粒粒不能丟啊!”直到孩子把剩下來的飯粒都一粒粒地拾起來吃了,董老才滿意地點了點頭。


    在平時的教育中,你能夠做到如董老一樣嗎?


    孩子浪費的糧食,要嚴肅地批評教育。


    幫孩子克服鋪張浪費的不良行為,刻不容緩。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家庭中生活條件優越,孩子生長在這種環境中,沒經受過苦難,不知道父輩的艱難,不懂得珍惜勞動成果。


    不少孩子花錢如流水,生活奢侈,經常談論誰家闊氣,有汽車,有大房子等。某個同學剛穿出一件新衣服,沒幾天不少同學也換上了這種新裝。而且穿要進口,戴要名牌,“耐克”、“阿迪達斯”已成為許多中小學生的行頭。兒童電子寵物,開始隻有少數孩子玩,現在許多孩子都有。孩子們認為,不管花多少錢,別人有的我也要買,我不能比別人低。


    很多孩子每天都有很多零花錢,口香糖、瓜子、話梅等小吃,總是隨身攜帶。不合口的,雖是剛買的,也會毫不吝惜地扔掉,浪費本、紙的現象更是比比皆是。


    現在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的情況相當嚴重,其中的大部分錢是可以節約的。孩子手中的錢來源於父母,從根本上來看,孩子的浪費是父母約束不力造成的。


    在商場中發生過這樣的一幕:一位女孩拉著父母走進一家服裝專賣店,二話沒說就上前挑選運動衣。當母親說她穿的運動衣幾乎還是新的時候,她卻說再穿就會落伍。旁邊的父親一邊掏銀行卡一邊說:“現不少父母以孩子身穿名牌為榮,認為孩子穿得體麵父母臉上也有光,做父母的苦一點不算什麽,再苦不能苦孩子。”有一位母親說:“我這一輩子就這樣了,不能讓孩子也像我這樣,看著孩子穿得體麵、吃得舒服,我心裏高興。”


    現在的孩子缺乏節儉意識,隨便浪費的現象非常普遍。在某小學,教師和員工發現很多孩子丟棄的東西,大到皮夾克、太陽鏡,小到鉛筆頭、橡皮,撿回來堆滿了一間屋。學校的廣播不斷廣播,卻沒有一個學生前來領取。


    勤儉節約既是對創造財富的勞動者的尊重,也是對用自己的血汗錢購買物品的父母的尊敬。


    為了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父母們可以參考以下的建議。


    第一,認識到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意識是塑造良好品德的開端。美學大師朱光潛曾經說過“有錢難買幼時貧”,這並不是讓孩子去過“苦行僧”的生活,而是為孩子創造儉樸的家庭環境,讓孩子繼承中華民族的儉樸美德。


    第二,從小事做起,養成節約的習慣。首先,要在生活細節上養成節約的習慣,比如愛惜糧食、人走燈滅、一水多用、愛護衣物等;其次,在使用學習用品上要講節約,不要因為寫錯一兩個字就撕掉一大張紙,不要老是碰斷鉛筆芯等。


    第三,讓孩子學會量入為出。父母要經常給孩子講勤儉持家的道理,使孩子懂得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都是辛勤勞動得來的,父母供他的衣食住行的所需費用都是費力氣掙來的。讓他們知道家庭的經濟能力,這樣他們就會自覺抹掉不必要的消費。


    [育子心得]


    1比鮮兜腳嘌孩子勤儉節儉品質的重要性。


    2貝有∈倫銎穡養成節約的習慣。


    3比煤⒆友Щ崍咳胛出。


    [名人語錄]


    把美德、善行傳給你的孩子們,而不是留下財富,隻有這樣才能給他們帶來幸福——這是我的經驗之談。


    ——貝多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庭教育孩子的50個細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保文 關麗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保文 關麗瑩並收藏家庭教育孩子的50個細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