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不要太介意孩子“頂嘴”


    能夠同父母進行爭辯的孩子,他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會表現得比較自信、有創造力和合群。父母不要介意孩子“頂嘴”,耐心引導,使爭辯變得有意義。オ


    有一位媽媽抱怨說:“最近我女兒特別愛頂嘴。比如,在從學校回家的路上,我們到一個公園去玩了一會兒。當我說‘咱們回家吧’,她不幹,還會反問我:‘為什麽我非要聽你的,而你就不能聽我的?’女兒特別喜歡小動物,總想養一隻小狗,我不讓,說小狗身上有細菌。但是她卻說:‘你說得不對!電視裏說過,小朋友和小動物多接觸可以提高抵抗力。’每當這時候我都會很著急,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麽對待孩子。”


    爭辯能夠幫助孩子變得更自信、自立。在爭辯的過程中,孩子會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視,知道怎樣才能貫徹自己的意誌力。那麽,你的孩子“頂嘴”時,你是不是有如下的情況呢:


    你的孩子突然“頂嘴”,你感到氣憤的同時是否反省過自己對孩子的態度應該改變一下?


    在與孩子爭辯時,你是否注意控製自己的語氣與耐心,給孩子以空間讓他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之後再加以合理引導?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有的家長漸漸覺得孩子不如以前聽話了,變得難管了,動不動就與家長頂嘴,家長說東,他偏說西。這令家長十分為難和惱火。孩子頂嘴該怎麽區別對待呢?


    孩子頂嘴是有其原因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進入青少年時期,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所以,從這時起,他們不再願意別人把他們當小孩子看待,不願意處於被照顧的從屬地位。這時,如果對他們過多地幹涉,就可能出現兩種結果:一種是與成人對立,幹脆一切都不聽你的;或者是影響獨立性的發展,養成依賴性,形成依賴的不良習慣。


    所以,家長大可不必為孩子頂嘴而生氣惱火,倒不妨為此而感到高興。因為孩子開始頂嘴就意味著孩子長大了,他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不正是家長所期盼的嗎?有的父母不能接受孩子頂嘴的原因是擔心自己的權威受損。父母不要總按原來孩子三四歲時的標準來要求已經長大的孩子,應該認識到:屈從的時代已過去,取而代之的是說服的時代。


    家長應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允許孩子有不同的觀點、看法。麵對頂嘴的孩子,應保持風度、保持冷靜,千萬不要輕易發火動怒,加劇雙方的抵觸情緒,要善於傾聽孩子的意見,耐心聽孩子把心中的觀點講出來,然後,分析一下孩子說的是否有道理,變頂嘴為討論、探討。如果孩子是正確的,就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有些事情孩子是無理取鬧,家長也可堅持自己的觀點,但應該將心比心,耐心聽完孩子的意見後,講明道理,真正說服他。


    中國的父母由於受千百年傳統觀念的影響,總覺得小孩子見識少、閱曆淺、不成熟,形成了“父母說話小孩子聽”的定論,不少父母要孩子“言聽計從”,否則就認為有失父母威信和尊嚴。


    德國漢堡心理學家安得利卡?法斯博士透過多年的實驗觀察後證實:隔代人之間爭辯,對於下一代來說,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能夠同父母進行真正爭辯的孩子,在以後會比較自信、有創造力和合群。


    孩子爭辯的時候,往往是他們最得意的時候。這至少有兩個好處:一是當孩子最來勁、最高興、最認真時,對他們的大腦發育是有好處的;二是這樣可以營造家庭的民主氣氛,增加孩子各方麵的能力。這樣的孩子具有很強的交際能力和其他方麵的能力,對將來的發展是大有好處的。


    因此,父母應該樹立一種觀念,要允許孩子爭辯,這不是什麽丟麵子的事情。父母認為如果擔心允許孩子爭辯,孩子會不聽話,不尊重父母等,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


    總之,如果一個孩子從不與人爭辯,總是與世無爭,那麽,他的勇氣、智商、口才、進取心、自信心等就值得懷疑了。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爭辯是孩子的一門必修課,而這門課最好在家裏進行。在爭辯的過程中,父母要有熱心和耐心,讓孩子在爭辯中不斷成長。


    [育子心得]


    1苯立和諧的家庭氛圍。


    2幣導孩子說理,為自己申辯。


    3弊⒅賾牒⒆泳神交流。


    4迸評教育孩子切忌嘮叨。


    [名人語錄]


    要使孩子登上才智的高峰,爭論是一條極為重要的途徑。


    ——佚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庭教育孩子的50個細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保文 關麗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保文 關麗瑩並收藏家庭教育孩子的50個細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