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小笛兒的打聽, 今日這個樂器班子是老太太請來的, 據說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小樂器班子,老太太也未安排大家在台下欣賞, 隻說是為了給園子添些活氣,給園子裏的人換換耳朵。


    這件事的疑點太多了,首先,淇園的“沉醉東風”並不是小樂器班子,畢竟“八聲十兩金”啊;其次,老太太是個好熱鬧的, 有這樣聽戲聽曲兒的機會,一定會叫上媳婦們一起,說不定還要從別的府上請幾位投緣的老太太一起聽。


    今日卻這樣低調行事, 請的竟然還是宮八聲的班子……


    如此衣錦夜行,究竟是為哪般?


    笑笑驀地想起, 早在去年秋天舜華就說過,想請宮八聲的班子來彈琴, 拖了這麽久, 本以為這事兒不了了之了。


    看今天這陣仗, 舜華還是求著老太太給她安排了?亦或是終於說動了“她的主子”, 被皇恩特赦可以聽曲子?


    笑笑至今還記得那一晚舜華說過的話——“我要聽就聽最好的”。


    如果沒記錯的話, 那一晚是個九月初三, 也正是去年溫西岫離京的日子。


    算到今日,居然已經過去了大半年。


    自那一日到如今,自己從未見過溫四哥, 也從未見過宮八聲。


    如今,突然聽到了熟悉的琴聲,倒像是在夢中了。


    宮八聲的琴音漸漸澹去,便又有個新的琴聲響起來,每一挑琴弦,都飽含了深情,令人不知不覺就想起舊事來。


    這些彈琴的個個都是高手。


    “說是把這些樂師們安排到枕月台了。”小笛兒說道。


    明明這些鼓瑟彈琴的都該被安排到練虹台才是,偏偏被安排在了枕月台——大概因為這裏離舜華樓更近,聽得也就更清楚吧。


    笑笑信步走到湖邊,見四下無人,便舉起了隨身攜帶的小望遠鏡,向遠處的枕月台看去……


    ——雖然是在自己家演出,但老太太並沒有公開這個消息,笑笑也不好意思隻身前去觀看。再說,自己與宮八聲從沒有以這種關係存在過——雇主與琴師?或者也可以換個別的說法,但怎麽說都覺得別扭。


    反倒不如不見。


    笑笑可以清清楚楚看到枕月台上麵的人,或許是為了低調起見,樂師們都穿了簡單的布衣,但身上那份獨有的藝術氣質,卻不是尋常班子的樂師可以相比的。


    宮八聲在人群裏並不顯得鶴立雞群,此刻著一襲陰天灰的長衫,立在練虹台欄杆邊看風景,身後背了一張琴,用烏雲深的厚布覆著。


    雖然沒看到臉,但笑笑可以確定是他。


    這個人總和別人不同,具體也說不清哪裏不同,但笑笑相信,自己總能在人海之中一眼就認出對方。


    如今正在撫琴的,也不知是誰,獨自坐在枕月台上方的小琴台上,下方的台子上便有一些歌人伴隨著琴聲唱起歌來。


    “水麵雲山,山上樓台。山水相輝,樓台相映,天與安排……”


    宮八聲以不變的姿勢定格在那裏,也不知什麽樣的風景讓其看得如此出神,笑笑看其背影,總覺得這人像是看了很遠很遠,遠過了唐府、雲霞、市井,宮牆。


    不知道舜華聽到了這些琴聲與歌聲會作何感想,畢竟這一場演出是為她辦的,想到這裏,笑笑便舉起望遠鏡,向舜華樓的方向看去。


    誰知道,這一望就成了對視——舜華站在樓上的露台眺望,此刻也正把望遠鏡朝向自己,見到這一幕,便移開了望遠鏡,對自己抿嘴一笑,蓋頭紅的嘴唇格外誘人。


    笑笑便也衝其招了招手,突然覺得一切特別沒意思:“咱們回竹裏館。”


    耳朵裏卻還能聽見那渺遠的歌聲——醉眼睜開,遙望蓬萊。一半兒煙遮,一半兒雲埋……


    第一次發現元曲竟能這樣好聽。


    笑笑回到母親的院子,那歌聲竟還能清晰聽到,依舊一波三折,動人心魄。


    ——珊娘自然要依照古代的法子坐月子,在這樣晴暖的日子也不好出屋子的,此刻隻能打開窗戶通通風,這在古代也算極限了。


    兩個小不點兒在床上睡意正酣,姿勢都是一樣的,小胳膊小腿兒完全打開,像一對仰麵小青蛙似的。


    笑笑曾經提出過讓嬰兒側著睡,據說是不容易漾奶,但古代人們不聽,怕把孩子腦袋給睡偏了……笑笑也就不再堅持了,自己本來也沒有育嬰經驗,這些知識也不過是在前世聽到一句是一句罷了。


    “他們這個小樣子,真像人日那天剪的小人勝。”笑笑望著兩個一模一樣的弟弟,至今都感慨造物主的神奇。


    生雙胞胎這件事來自於唐家的遺傳,據說爺爺當年就有個雙胞胎弟弟,隻可惜英年早逝,如今的唐家後輩裏也有幾對雙胞胎:二姑姑和三姑姑是雙胞胎,宸大哥哥和梨淺大姐姐是雙胞胎,嫣然與莞爾是雙胞胎,如今又有了“小宇宙”組合。


    照這麽說來,這種遺傳是傳男不傳女的,也就是說,笑笑以後是沒什麽機會生雙胞胎的了,乍一想到這一點,心裏還是挺慶幸的,之後又有那麽一絲絲遺憾。


    笑笑也不知今日怎麽神經病似的想了這麽多。


    如今和母親坐在炕邊看著兩個小孩子,有一搭無一搭地聊著家常,又覺得歲月靜好,何苦自尋煩惱。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info">xiaoshuting.info</a>


    “如今倒是靜下來了。”珊娘說一句。


    “什麽?”


    “方才一直有樂器班子在演奏,差不多演了兩個時辰,如今靜下來,可見是演完了。”


    “娘覺得如何?那些琴聲和歌聲還可聽嗎?”笑笑問。


    “都是難得的好。”珊娘笑道,“起初兩個孩子一直在哭鬧,也未留神聽,等他們睡熟了再聽,才發覺真是難得的好,這樣的樂器班子在元龍朝也找不出第二家來。”


    “哪裏好?”笑笑知道,這一世的母親是很精通琴藝的。


    “尤其是方才有一段琴,非常高妙。”


    看來珊娘也聽到了宮八聲的琴。


    興奮之餘,笑笑又有些難言的感覺,因為一段琴聲,居然就與母親討論起宮八聲來——在自己看來,這種機會似乎永生都不會有。


    “隻是……”珊娘有些欲言又止。


    “隻是什麽?娘說啊!”笑笑問得迫切。


    珊娘極少露出如此迷惘的神情,彷佛想說出一個答桉,又生怕自己說不對似的。


    “我還是第一次聽人用古琴彈奏《鬱輪袍》。”珊娘道。


    《鬱輪袍》,聽這名字有些耳熟,但笑笑的音樂知識一向是短板:“這個《鬱輪袍》是……”——雖然是音樂白癡,但笑笑還是能聽出這首曲子非常好聽,即便不是由宮八聲來彈奏,這曲子本身也該是很好聽的。而且自己可以斷定,在前世絕對沒有聽過這樣的古曲,如果聽過就一定能記住,再者說,如果真有這樣的古曲存在,我國一定能將其發揚光大,其風頭定然能蓋過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十麵埋伏,等等等等……


    珊娘對女兒的反應並不意外,這孩子從小就不擅長樂藝,於是便笑道:“這本來該是用琵琶來獨奏的,據說唐代王維一曲《鬱輪袍》,便成為了公主的座上賓。”


    “哦~我說這名字怎麽這麽耳熟啊,原來是曾經被王維演奏過的。”笑笑這才想起唐代王維的這段曆史來,隻是後世已經遺失了《鬱輪袍》的原曲,難怪自己從來不曾聽見過。


    “以這首曲子的難度,很少有人能將其彈好……尤其是將琵琶換作古琴,更是難以駕馭。”珊娘望著院子裏搭起的涼棚,白花藤已經長起來,用不了多久就是一院子的新綠,“曾經有一位故人用琵琶演奏過《鬱輪袍》,算是我聽過最好的了,想不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今日聽見這位琴師的曲子,與那位故人竟有天地之別。”


    不用說笑笑也猜得出,珊娘口中的那位故人,應該就是楚殿秋。


    本來笑笑心裏還有些不是滋味兒,但聽見說其與宮八聲相差甚遠,便又舒服了點兒。


    楚殿秋畢竟是精通琴語之人,他的樂藝定然不會是中人之姿,而這樣的人對宮八聲也隻能望其項背……笑笑簡直不敢想相信宮八聲的音樂造詣究竟有多深。


    “可惜不曾聽過王維的曲子,不知其在演奏中是否也懷有恨意。”珊娘突然就說了這麽一句。


    笑笑一時不解:“什麽恨意?”——曾經聽父親說過,母親的音樂造詣是極深的,至少是高於楚殿秋的,據說這話外公也曾經說過。


    母親就算沒學過琴語這種獨特的技藝,但欣賞樂曲的能力還是有的,尤其在把握演奏人的情緒方麵——用唐起帆的原話說:簡直神人。


    珊娘不介意和女兒分享音樂心得:“昔年那位故人在演奏《鬱輪袍》時,便懷有恨意,當時大多數人聽到的卻是意得誌滿的喜悅……今日,這位大師演奏的《鬱輪袍》,竟也暗含著恨意,不知何故。”珊娘搖頭一笑,“莫非,隻有懷著深深的恨意才能將這曲子彈好?”


    “今日的曲子,有恨意嗎?我怎麽聽不出來?”笑笑幾乎是追著母親在問——宮八聲那樣隨遇而安的一個人,彷佛麵對怎樣的逆境都能泰然處之,說他有恨意?笑笑是不信的。


    珊娘卻平和道:“此恨意與那故人昔年之恨相比,正如他們的樂藝一般,是天上地下的距離。”


    這句話笑笑聽懂了,宮八聲的恨意,甚至比楚殿秋還要深,深得多。


    哪裏來的這樣大的恨?楚殿秋家族生意破滅,所心愛的女子心係旁人,才會生恨的吧?


    宮八聲,他哪裏來的恨?


    “此恨,非家仇國恨不可比擬。”珊娘歎了一句,便不再說什麽。


    作者有話要說:  不好意思,因為家裏的事情,好多天都沒有更新。


    今天的這一章,也是這些天利用零碎的時間,拚湊著寫完了,請大家見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折枝花滿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靜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靜囍並收藏折枝花滿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