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劍典》為佛門之中, 第一套試圖以劍道為階梯,上溯天道的武學典籍。它將高深佛法糅合進劍招, 講究“靜極之守”,在佛門地位至高無上, 亦是武林絕頂的奇書之一。
魔門寶典《天魔策》並非一人所著,其來源極為複雜,綜合了戰國以來百家武學的精華,並無傳統意義上的“著作者”,隻有編纂及整理的人。由於魔門屢受打壓,被迫在地下發展,書中武學也不住演化延伸, 同時遺失了不少絕學, 和當年的原始版本已有不少區別。
不同於《天魔策》,劍典乃地尼一人寫成,把最高境界稱為“劍心通明”,其下一層則叫“心有靈犀”。
她之後的齋主均未練成劍心通明, 無法改動劍典, 最多增添內容,或精簡冗餘劍招,劍道主旨絲毫未變,意象亦十分純粹。雖說它地位奇高,當世罕見,卻不限製外人閱讀觀看。之所以無人上門求書,隻是因為靜齋地處偏僻, 深藏山中,幾乎無人可以獨自找到。
即使有人知曉靜齋所在,也出於身份立場問題,鮮少上山做客。至今看過劍典的人裏,要數寧道奇最為出名。他後來看的吐血,趕緊合書抽身,愈發增添了劍典的神秘程度。
中原有資格閱讀劍典的人隻有寥寥幾位。石之軒不可能?顏登門,宋缺則因梵清惠之故,從不踏足靜齋。這樣算來,蘇夜竟是繼寧道奇之後,第二個得以觀看這套奇書的人。
她一提這要求,梵清惠就眼都不眨一下,痛快同意了她的請求,隻要她小心行事,勿要隨意按照劍典內容行功。
<a id="wzsy" href="http://m.yawenku.com">雅文庫</a>
她不知道的是,蘇夜在抄寫《不死印卷》時,都能夠將心神割離卷宗,不受邪王自創武學影響,留待日後慢慢看,此時對著劍典,也可以故技重施。
她被梵清惠領去儲藏經卷的殿閣,眼前看著靜齋景色,心中依然回蕩著對方的善意提醒。
梵清惠顯然很煩惱,舉動才與平時迥異,當麵提醒她小心情場生變,帶來不可預料的後果。這是她的一片好意,也是她對過往人生的總結。
在師妃暄之前,碧秀心也曾被譽為一代天才,也是公認有希望練成劍心通明的傳人,結果事出突然,居然弄出個與石之軒結合的後果,難怪如今傳言紛紛。
蘇夜敢和別人打賭,師妃暄與冀郵芰死醋允tさ南嗨憑?妗h笄寤菪牡亟銜?屏跡?旁敢餼?舅?ws皴?比喚齬匭?窕嶗砘崴??慈綰危?br>
她聽完後,再次替前車之鑒們難過,卻不真正在意,因為蘇夢枕既不是石之軒,也不是宋缺,更不是世上任何一個男人。在她的私心裏,沒有人比得上蘇夢枕,武功再高也不行,容貌再英俊也不行。
她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勇氣最初來自何方,又是靠著和誰的對比,攢足力氣翻過一個個難關。也許她終其一生都不必公開承認,可她心裏清楚,過去她就很敬佩這位師兄。現在雙方以成年人身份接觸,當即把過去的敬佩與憐愛升了級,變成一種怎樣描述都不過分的關切。
按照她的標準,蘇夢枕眼中鬼火般的寒焰比任何眼睛都動人。就算他不如無情清秀俊雅,不如方應看玉樹臨風,一旦站到別人身邊,就會把身旁的人比下去,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隻能看見他。
她接觸他越多,就越能透過他寒傲的外表,了解他火種似的內心,也就越喜歡欣賞他。
盡管十二連環塢規模龐大,根基深厚,仍在緩緩擴張,已經不可能被她帶領,投奔金風細雨樓。然而,隻要蘇夢枕不變,她的想法就不會變。若她因江湖爭鬥而死,那麽十二連環塢也隻會交到蘇夢枕手上,根本不存在備用選項。
她武功練到內外俱忘的地步,仍希望永遠和這位大師兄在一起,完成同一目標,足以證明這不是穿越初始的妄想。自離開小寒山以來,再也沒有人能給她這種感覺,哪怕高傲清冷如葉孤城,文韜武略如石之軒,也和凡夫俗子無疑。
即使梵清惠不說,她也為此警惕過,憂慮過。到了這個時候,她已能確定自己運氣不錯,上天給了她一個可以放心大膽投入感情的師兄。
若她未想錯,蘇夢枕亦有相同打算,否則他不會急於交給她副樓主之位。這正是她敢於忽略梵清惠,不認為自己會重蹈覆轍的原因。
總而言之,她翻開劍典之時,心情已完全平複,徹底將注意力轉到書冊上。
《慈航劍典》共分十三章,每一章的內容均不相同。章節增加,章節內容難度亦增加,劍心通明就記載在第十三章裏。
出乎意料的是,劍典裏並非隻有劍招,還有靜修方法、與武功結合的醫道、江湖上流傳的奇異功夫等。譬如第十三章裏,大模大樣地記錄了一種名叫“死關”的枯禪。尋常弟子不可隨意觀看,否則於己有害。
整套劍典遵循靜、守、虛、無四大要旨,將佛門宗旨體現的淋漓盡致。寧道奇當時經脈震顫,氣血逆流,唯因劍典是寫給女子的,又精妙高深。他看著看著情不自禁,照著書上法門運起了功,自然容易出事。倘若以讀者身份觀看,按捺躍躍欲試的心情,那麽劍典與教學參考書相比,也沒有太大區別。
蘇夜閱讀劍典期間,梵清惠始終在旁陪伴,給足她麵子,也便於她們探討研究。縱使蘇夜玄功精深,態度超脫,仍被劍典深深吸引。她一氣看到夕陽西下,滿山灑滿金紅光彩,才長歎一聲,小心地把書卷合上。
梵清惠半是揶揄,半是正經地問她,是否在劍典中獲得些許幫助。蘇夜先是點了點頭,然後向她坦承道,雖然她用刀,靜齋弟子用劍,所學不是一路,武道宗旨也頗為不同,但仍從其中學了一點小手段,就是由靜齋先賢寫進劍典的“五極刑”。
顧名思義,五極刑是天下最恐怖的五種毒刑,專門用來折磨對手,其中甚至包括了滅情道的絕學“七針製神”。它們不但名字恐怖,而且難學難通,必須具有深厚的武學、醫道功底,才能將如此可怕的刑罰加諸他人身上。
給梵清惠一百個機會,她也想不到蘇夜特意背下了這樣奇葩的東西,頓時哭笑不得。之後,她立即意識到,蘇夜所學已自成體係,自給自足,無需其他功法幫忙。求閱劍典,與其說尋找答桉或補益,不如說尋找靈感,開放眼界,見識其他宗師如何處理天人之道。
由於蘇夜是女子,閱讀流暢之處自然勝過寧道奇,自始而終,未出現異常情況。她合上書卷的一刻,登上帝踏峰,見到梵清惠的目的也悉數達成。
她在慈航靜齋繼續逗留一天,將所有事情做了歸納總結,才告辭離開,動身折返洛陽。梵清惠經過一日思索,態度確實有所轉變。其中七成是被她說服,願意在少帥軍占優勢的前提下,給寇仲一個公平機會,三成則出於無奈,擔憂蘇夜一怒拔刀,用宗師身份刻意為難師妃暄。
說到底,蘇夜口吻強硬,卻從未真的傷害正道中人,亦未仗著自己武功高,跑去長安興風作浪。梵清惠縱有三寸不爛之舌,也無法找出她的錯處。
與此同時,她還答應不請寧道奇決戰宋缺。即便宋缺鬼迷心竅,硬要挑戰中原第一人,亦不會以“退回嶺南,永不出山”為籌碼。這直接打消了師妃暄借故削弱宋閥的念頭,也讓寇仲沒了後顧之憂。
若無外因幹擾,寇仲顯然會錦上添花,可以專心指揮戰場,運籌帷幄。無論如何,徐子陵不會扔下他不管,跋鋒寒也即將回歸中原,幫這好兄弟的忙。等師妃暄袖手旁觀,蘇夜又可提供關於魔門的信息情報、臥底角色,會讓勝利天平進一步往寇仲的方向傾斜。
沉落雁聽完此行詳細情況,戲稱師妃暄背後有玄門聖地,寇仲背後隻有一個喜歡耍賴的小姑娘。這話雖是玩笑,卻點明寇仲搞到了可靠後台的事實。
自從李密兵敗,率軍投奔李唐後,她徹底收起了對密公的向往,將自己與少帥軍綁在一起,希望能夠完成今生追求,同時給了寇仲極大幫助。她身為軍師,當然最希望世外高人遠離戰場,給她發揮才智的機會。
除此之外,蘇夜還特意去見了寇仲和杜伏威,說明梵清惠承諾兩不相幫,換取她袖手旁觀,並要寇仲替她給宋閥送信。信中寫明三個月後,她將前往宋家山城,拜訪天刀。
寇仲一年前就去過山城,被宋缺連續調-教數天,在刀道方麵突飛猛進,並深深折服於對方的宗師氣度。他一聽蘇夜決定挑戰宋缺,雖然有所準備,還是露出了滿臉驚訝的表情,二話不說,厚著臉皮添上自己名字,要求旁觀這場決戰。
但他也說,宋缺沒準提前離開嶺南,既有可能前去洛陽,也有可能出於象征意義,在山城磨刀堂等她上門。
宋缺出道後未嚐一敗,令人聞風喪膽。尤其在用刀上,若他自稱第二,沒有人敢說自己是第一。這名聲固然風光,卻使他體會到高處不勝寒的寂寞。
他在四十年前就想挑戰寧道奇,因家族責任在身,最終錯過了決戰機會,想追殺石之軒,又覺得石之軒與碧秀心生了個女兒,不該追殺人家的父親。
中原高手雖多,用刀的人卻不太多,所以宋缺才對寇仲見獵心喜,不惜費心費力培養他,多次稱讚他,認為他以後肯定能夠超過自己。
蘇夜亮明身份後,江湖中人紛紛圍觀她,談論她,拿她和別人比較。他們因為不明內情,把她捧成勝過師妃暄與納倌晏觳牛?岩溝洞?納窈跗瀋瘛u?蛉緔耍?芸煬筒簧偃瞬虜饉鍘7瘟餃說母呦隆?br>
可惜,寇仲乃是宋缺點過頭的未來女婿,又經常宣稱自己是蘇夜的徒弟。由於這重關係,兩人幾乎無可能為敵。隻有蘇夜周圍的人了解她,明白她的目標,知道他們必有一天要分出勝負。
寇仲麵見宋缺時,曾提及此事,強調她出神入化的刀法,引得宋缺屢屢露出笑容,甚至主動表明態度,說他對此十分期待。
到了決戰那天,“孰高孰低”的疑團可以得到解答。而蘇夜亦能領教天刀八訣的厲害之處,對她自身亦極有好處。
寇仲唯一在意的,是雙方實力相差不遠,交手時必然全力以赴,很可能出現死傷。他當然不願看到這種情況,卻無力幹涉,隻得再次厚著臉皮,問蘇夜有沒有把握在任何情況下逃生。蘇夜不勝其煩,怒問他為啥不讓宋缺逃生,他才灰溜溜地把書信送了出去。
魔門寶典《天魔策》並非一人所著,其來源極為複雜,綜合了戰國以來百家武學的精華,並無傳統意義上的“著作者”,隻有編纂及整理的人。由於魔門屢受打壓,被迫在地下發展,書中武學也不住演化延伸, 同時遺失了不少絕學, 和當年的原始版本已有不少區別。
不同於《天魔策》,劍典乃地尼一人寫成,把最高境界稱為“劍心通明”,其下一層則叫“心有靈犀”。
她之後的齋主均未練成劍心通明, 無法改動劍典, 最多增添內容,或精簡冗餘劍招,劍道主旨絲毫未變,意象亦十分純粹。雖說它地位奇高,當世罕見,卻不限製外人閱讀觀看。之所以無人上門求書,隻是因為靜齋地處偏僻, 深藏山中,幾乎無人可以獨自找到。
即使有人知曉靜齋所在,也出於身份立場問題,鮮少上山做客。至今看過劍典的人裏,要數寧道奇最為出名。他後來看的吐血,趕緊合書抽身,愈發增添了劍典的神秘程度。
中原有資格閱讀劍典的人隻有寥寥幾位。石之軒不可能?顏登門,宋缺則因梵清惠之故,從不踏足靜齋。這樣算來,蘇夜竟是繼寧道奇之後,第二個得以觀看這套奇書的人。
她一提這要求,梵清惠就眼都不眨一下,痛快同意了她的請求,隻要她小心行事,勿要隨意按照劍典內容行功。
<a id="wzsy" href="http://m.yawenku.com">雅文庫</a>
她不知道的是,蘇夜在抄寫《不死印卷》時,都能夠將心神割離卷宗,不受邪王自創武學影響,留待日後慢慢看,此時對著劍典,也可以故技重施。
她被梵清惠領去儲藏經卷的殿閣,眼前看著靜齋景色,心中依然回蕩著對方的善意提醒。
梵清惠顯然很煩惱,舉動才與平時迥異,當麵提醒她小心情場生變,帶來不可預料的後果。這是她的一片好意,也是她對過往人生的總結。
在師妃暄之前,碧秀心也曾被譽為一代天才,也是公認有希望練成劍心通明的傳人,結果事出突然,居然弄出個與石之軒結合的後果,難怪如今傳言紛紛。
蘇夜敢和別人打賭,師妃暄與冀郵芰死醋允tさ南嗨憑?妗h笄寤菪牡亟銜?屏跡?旁敢餼?舅?ws皴?比喚齬匭?窕嶗砘崴??慈綰危?br>
她聽完後,再次替前車之鑒們難過,卻不真正在意,因為蘇夢枕既不是石之軒,也不是宋缺,更不是世上任何一個男人。在她的私心裏,沒有人比得上蘇夢枕,武功再高也不行,容貌再英俊也不行。
她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勇氣最初來自何方,又是靠著和誰的對比,攢足力氣翻過一個個難關。也許她終其一生都不必公開承認,可她心裏清楚,過去她就很敬佩這位師兄。現在雙方以成年人身份接觸,當即把過去的敬佩與憐愛升了級,變成一種怎樣描述都不過分的關切。
按照她的標準,蘇夢枕眼中鬼火般的寒焰比任何眼睛都動人。就算他不如無情清秀俊雅,不如方應看玉樹臨風,一旦站到別人身邊,就會把身旁的人比下去,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隻能看見他。
她接觸他越多,就越能透過他寒傲的外表,了解他火種似的內心,也就越喜歡欣賞他。
盡管十二連環塢規模龐大,根基深厚,仍在緩緩擴張,已經不可能被她帶領,投奔金風細雨樓。然而,隻要蘇夢枕不變,她的想法就不會變。若她因江湖爭鬥而死,那麽十二連環塢也隻會交到蘇夢枕手上,根本不存在備用選項。
她武功練到內外俱忘的地步,仍希望永遠和這位大師兄在一起,完成同一目標,足以證明這不是穿越初始的妄想。自離開小寒山以來,再也沒有人能給她這種感覺,哪怕高傲清冷如葉孤城,文韜武略如石之軒,也和凡夫俗子無疑。
即使梵清惠不說,她也為此警惕過,憂慮過。到了這個時候,她已能確定自己運氣不錯,上天給了她一個可以放心大膽投入感情的師兄。
若她未想錯,蘇夢枕亦有相同打算,否則他不會急於交給她副樓主之位。這正是她敢於忽略梵清惠,不認為自己會重蹈覆轍的原因。
總而言之,她翻開劍典之時,心情已完全平複,徹底將注意力轉到書冊上。
《慈航劍典》共分十三章,每一章的內容均不相同。章節增加,章節內容難度亦增加,劍心通明就記載在第十三章裏。
出乎意料的是,劍典裏並非隻有劍招,還有靜修方法、與武功結合的醫道、江湖上流傳的奇異功夫等。譬如第十三章裏,大模大樣地記錄了一種名叫“死關”的枯禪。尋常弟子不可隨意觀看,否則於己有害。
整套劍典遵循靜、守、虛、無四大要旨,將佛門宗旨體現的淋漓盡致。寧道奇當時經脈震顫,氣血逆流,唯因劍典是寫給女子的,又精妙高深。他看著看著情不自禁,照著書上法門運起了功,自然容易出事。倘若以讀者身份觀看,按捺躍躍欲試的心情,那麽劍典與教學參考書相比,也沒有太大區別。
蘇夜閱讀劍典期間,梵清惠始終在旁陪伴,給足她麵子,也便於她們探討研究。縱使蘇夜玄功精深,態度超脫,仍被劍典深深吸引。她一氣看到夕陽西下,滿山灑滿金紅光彩,才長歎一聲,小心地把書卷合上。
梵清惠半是揶揄,半是正經地問她,是否在劍典中獲得些許幫助。蘇夜先是點了點頭,然後向她坦承道,雖然她用刀,靜齋弟子用劍,所學不是一路,武道宗旨也頗為不同,但仍從其中學了一點小手段,就是由靜齋先賢寫進劍典的“五極刑”。
顧名思義,五極刑是天下最恐怖的五種毒刑,專門用來折磨對手,其中甚至包括了滅情道的絕學“七針製神”。它們不但名字恐怖,而且難學難通,必須具有深厚的武學、醫道功底,才能將如此可怕的刑罰加諸他人身上。
給梵清惠一百個機會,她也想不到蘇夜特意背下了這樣奇葩的東西,頓時哭笑不得。之後,她立即意識到,蘇夜所學已自成體係,自給自足,無需其他功法幫忙。求閱劍典,與其說尋找答桉或補益,不如說尋找靈感,開放眼界,見識其他宗師如何處理天人之道。
由於蘇夜是女子,閱讀流暢之處自然勝過寧道奇,自始而終,未出現異常情況。她合上書卷的一刻,登上帝踏峰,見到梵清惠的目的也悉數達成。
她在慈航靜齋繼續逗留一天,將所有事情做了歸納總結,才告辭離開,動身折返洛陽。梵清惠經過一日思索,態度確實有所轉變。其中七成是被她說服,願意在少帥軍占優勢的前提下,給寇仲一個公平機會,三成則出於無奈,擔憂蘇夜一怒拔刀,用宗師身份刻意為難師妃暄。
說到底,蘇夜口吻強硬,卻從未真的傷害正道中人,亦未仗著自己武功高,跑去長安興風作浪。梵清惠縱有三寸不爛之舌,也無法找出她的錯處。
與此同時,她還答應不請寧道奇決戰宋缺。即便宋缺鬼迷心竅,硬要挑戰中原第一人,亦不會以“退回嶺南,永不出山”為籌碼。這直接打消了師妃暄借故削弱宋閥的念頭,也讓寇仲沒了後顧之憂。
若無外因幹擾,寇仲顯然會錦上添花,可以專心指揮戰場,運籌帷幄。無論如何,徐子陵不會扔下他不管,跋鋒寒也即將回歸中原,幫這好兄弟的忙。等師妃暄袖手旁觀,蘇夜又可提供關於魔門的信息情報、臥底角色,會讓勝利天平進一步往寇仲的方向傾斜。
沉落雁聽完此行詳細情況,戲稱師妃暄背後有玄門聖地,寇仲背後隻有一個喜歡耍賴的小姑娘。這話雖是玩笑,卻點明寇仲搞到了可靠後台的事實。
自從李密兵敗,率軍投奔李唐後,她徹底收起了對密公的向往,將自己與少帥軍綁在一起,希望能夠完成今生追求,同時給了寇仲極大幫助。她身為軍師,當然最希望世外高人遠離戰場,給她發揮才智的機會。
除此之外,蘇夜還特意去見了寇仲和杜伏威,說明梵清惠承諾兩不相幫,換取她袖手旁觀,並要寇仲替她給宋閥送信。信中寫明三個月後,她將前往宋家山城,拜訪天刀。
寇仲一年前就去過山城,被宋缺連續調-教數天,在刀道方麵突飛猛進,並深深折服於對方的宗師氣度。他一聽蘇夜決定挑戰宋缺,雖然有所準備,還是露出了滿臉驚訝的表情,二話不說,厚著臉皮添上自己名字,要求旁觀這場決戰。
但他也說,宋缺沒準提前離開嶺南,既有可能前去洛陽,也有可能出於象征意義,在山城磨刀堂等她上門。
宋缺出道後未嚐一敗,令人聞風喪膽。尤其在用刀上,若他自稱第二,沒有人敢說自己是第一。這名聲固然風光,卻使他體會到高處不勝寒的寂寞。
他在四十年前就想挑戰寧道奇,因家族責任在身,最終錯過了決戰機會,想追殺石之軒,又覺得石之軒與碧秀心生了個女兒,不該追殺人家的父親。
中原高手雖多,用刀的人卻不太多,所以宋缺才對寇仲見獵心喜,不惜費心費力培養他,多次稱讚他,認為他以後肯定能夠超過自己。
蘇夜亮明身份後,江湖中人紛紛圍觀她,談論她,拿她和別人比較。他們因為不明內情,把她捧成勝過師妃暄與納倌晏觳牛?岩溝洞?納窈跗瀋瘛u?蛉緔耍?芸煬筒簧偃瞬虜饉鍘7瘟餃說母呦隆?br>
可惜,寇仲乃是宋缺點過頭的未來女婿,又經常宣稱自己是蘇夜的徒弟。由於這重關係,兩人幾乎無可能為敵。隻有蘇夜周圍的人了解她,明白她的目標,知道他們必有一天要分出勝負。
寇仲麵見宋缺時,曾提及此事,強調她出神入化的刀法,引得宋缺屢屢露出笑容,甚至主動表明態度,說他對此十分期待。
到了決戰那天,“孰高孰低”的疑團可以得到解答。而蘇夜亦能領教天刀八訣的厲害之處,對她自身亦極有好處。
寇仲唯一在意的,是雙方實力相差不遠,交手時必然全力以赴,很可能出現死傷。他當然不願看到這種情況,卻無力幹涉,隻得再次厚著臉皮,問蘇夜有沒有把握在任何情況下逃生。蘇夜不勝其煩,怒問他為啥不讓宋缺逃生,他才灰溜溜地把書信送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