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突來造訪,讓君王後感到意外。她請荀子坐下,侍女倒水,避免趟尬先說了一些言不由衷的淡話,什麽老夫子今天怎麽有閑工夫來看看我呀?你是大儒,我本當去學宮看你,隻因近來身體不爽,懶出宮門,請老夫子見諒。
荀子的話很真誠:“荀況乃區區學子,怎勞太後看望。蒙大王拜之為師,又職任學宮祭酒,心中常常有愧。”
君王後接下的話卻綿裏藏計:“荀老夫子!既然齊國待你不薄,你就應當以你淵博的學識助齊國興旺昌盛呀!”
“是的。”荀子誠懇回複,“荀況數十年多次來到齊國,三次擔任稷下學宮祭酒,不僅期望齊國興旺昌盛,還期望齊國能夠稱霸諸侯,一統天下。”
“對呀!過去先王曾經誇獎過你,如今本宮與建兒也這樣期待你。自你從秦國回來,為治理朝政也出了許多好主意。本宮不會忘記你的功勞。不過,在援趙的事情上,你讓我很失望。”君王後直言不諱。
“太後,荀況正為此事而來。”
君王後順口說:“有話請講。”
“欲統一天下的君王,行事當以天下為尺,決斷當以立信為度,舉措應變而不窮。且不可隻求一時的功利,失卻禮義。今秦國行不義,趙國危難在即,齊國若見死不救,當失信於趙國,失信於諸侯,也失信於齊國的百姓。請太後靜思明察。”荀子侃侃而談,越說越激動。
君王後並不認真聽荀子的講述。荀子一邊講,她一邊觀看宮室中她心愛的小擺設。等荀子停下來,她才似自語地說:“趙國並不是齊國的盟國,而是仇國、敵國。他們聯合五國的兵馬險些把先王殺死,把齊國滅亡。本宮能援助一個曾把我們置於死地的國家嗎?”
荀子辯解:“列國諸侯數百年征戰,盟國與敵國經常變換。天下沒
有永久的敵人,也沒有永久的朋友。”
“荀老夫子!我知道你學識淵博,能言善辯,為了證明你的道理正確,敢把孟子、墨子、老子都一一批駁,絲毫不留情麵。這些聖人君子都不在話下,還有什麽人被你駁不倒的呢?”君王後冷冷一笑,又說道,“齊國有自己的百姓,無論做什麽事情,都首先要顧及齊國百姓的利益。絕不能損己而利人,讓自己的百姓承擔危險,失去安寧。”
說到此,君王後停頓一忽,繼續說:“讓我把你的心底揭穿吧,你極力主張援助趙國,其真實的原因,並不是為了齊國,而因為你是趙國人,要報效你自己的故國,對嗎?”
荀子雖然已經知道了對他的這一誹謗,如今又從君王後口中說出來,讓他更加氣憤,立即站起身,向君王後拱手道:“太後!此言從何而來?”
“學宮中的學士和先生都這麽說。”君王後不正麵回答。
荀子直抒憤慨:“俗儒之論!俗儒之論!荀況我絕不像他們說的那樣‘仁慈’,也不像他們所想得那樣固守家鄉之私。更不像他們所說的,是一個暗藏禍心的奸人!”
“是嗎?”君王後問。
荀子明確地告訴君王後:“荀況力主齊國援救趙國,並非為的趙國,而是為的齊國。為齊國和秦國抗衡,為齊國稱霸於列國之中。”
荀子的話讓君王後為之一動:“啊,你繼續說!”
荀子繼續講道:“如今的秦趙長平之戰,假如齊國不援救趙國,趙國滅亡,則齊國將立即置身於強秦的威脅之下;假如齊國向趙國伸出援救之手,趙國得勝,則秦國會一蹶不振而龜縮於函穀關內,將多年不敢再出函穀關。齊國則因此信義張揚於天下,長士卒之氣,強百姓之誌,立君王之威。這是上天賜給齊國稱雄列國,踏上一統天下宏圖大道的絕好良機。怎麽能說荀況力主援趙,心中有私呢?怎麽能說荀況不為齊國而為趙國呢?難道那些誹謗荀況的人不是俗而又俗的俗儒嗎?”
“哎呀!”君王後為荀子的話所動,向荀子微微一笑表示歉意,“老夫子,學子之言,說說而已,莫要見怪嘛!”
荀子繼續說:“趙國使臣到來之初,荀況就向太後諫言,齊國可借此事一舉兩得。既可伸張正義,令秦國生畏,揚名於外;又可推進朝政革新,削弱不規之臣,整肅於內。這裏何有荀況之點滴私心呢?”
荀子的話句句入理,無懈可擊,讓心存戒心的君王後也不得不附和:“是的。荀老夫子做人的品德本宮是知道的。其實,我並不把那些話信以為真。老夫子先後在齊國數十年,實在已經不是趙國人,應該說是齊國人了,你說不是嗎?哈哈哈哈!坐下,請坐下!”
荀子說:“太後!《詩經》上有句話,‘明明在下,赫赫在上。’這句話是說,下麵的明亮,是因為上麵的光明正大。庶民百姓如果有了妒嫉的朋友,賢良的朋友就不再往來。君王若是有了妒嫉的佞臣,賢良的臣子就不再往來。所以,對於誹謗的話,應當格外小心!”
“秦趙兩國集傾國兵力,在長平決戰,誰勝誰負,不僅關乎秦趙兩國的興衰,且關乎到列國力量之變化。齊國若想一統天下,就要支持趙國,削弱秦國。這就叫審時度勢,因事而變,以王道,治霸道。荀況期望太後慎重三思!”荀子進一步講出更為深遠的道理。
君王後認真思索著荀子的話:“荀老夫子,你的話說得很好,很有道理,援救趙國是件大事,絕不可草率行事,本宮一定要慎重。”
荀子感覺,太後好似聽進了他的主張。
但是,君王後又說:“這樣大的事情,你的主張本宮聽了,其他人的主張,我也聽了。最後的主意怎麽拿,本宮不想一人做主。”說到這裏,君王後把話停住,看了看荀子,“先王留下規矩,像這樣關乎國家命運的大事,要經過元老們共同商議決斷。我想遵照先王遺訓,請元老們廷議。”
荀子的話很真誠:“荀況乃區區學子,怎勞太後看望。蒙大王拜之為師,又職任學宮祭酒,心中常常有愧。”
君王後接下的話卻綿裏藏計:“荀老夫子!既然齊國待你不薄,你就應當以你淵博的學識助齊國興旺昌盛呀!”
“是的。”荀子誠懇回複,“荀況數十年多次來到齊國,三次擔任稷下學宮祭酒,不僅期望齊國興旺昌盛,還期望齊國能夠稱霸諸侯,一統天下。”
“對呀!過去先王曾經誇獎過你,如今本宮與建兒也這樣期待你。自你從秦國回來,為治理朝政也出了許多好主意。本宮不會忘記你的功勞。不過,在援趙的事情上,你讓我很失望。”君王後直言不諱。
“太後,荀況正為此事而來。”
君王後順口說:“有話請講。”
“欲統一天下的君王,行事當以天下為尺,決斷當以立信為度,舉措應變而不窮。且不可隻求一時的功利,失卻禮義。今秦國行不義,趙國危難在即,齊國若見死不救,當失信於趙國,失信於諸侯,也失信於齊國的百姓。請太後靜思明察。”荀子侃侃而談,越說越激動。
君王後並不認真聽荀子的講述。荀子一邊講,她一邊觀看宮室中她心愛的小擺設。等荀子停下來,她才似自語地說:“趙國並不是齊國的盟國,而是仇國、敵國。他們聯合五國的兵馬險些把先王殺死,把齊國滅亡。本宮能援助一個曾把我們置於死地的國家嗎?”
荀子辯解:“列國諸侯數百年征戰,盟國與敵國經常變換。天下沒
有永久的敵人,也沒有永久的朋友。”
“荀老夫子!我知道你學識淵博,能言善辯,為了證明你的道理正確,敢把孟子、墨子、老子都一一批駁,絲毫不留情麵。這些聖人君子都不在話下,還有什麽人被你駁不倒的呢?”君王後冷冷一笑,又說道,“齊國有自己的百姓,無論做什麽事情,都首先要顧及齊國百姓的利益。絕不能損己而利人,讓自己的百姓承擔危險,失去安寧。”
說到此,君王後停頓一忽,繼續說:“讓我把你的心底揭穿吧,你極力主張援助趙國,其真實的原因,並不是為了齊國,而因為你是趙國人,要報效你自己的故國,對嗎?”
荀子雖然已經知道了對他的這一誹謗,如今又從君王後口中說出來,讓他更加氣憤,立即站起身,向君王後拱手道:“太後!此言從何而來?”
“學宮中的學士和先生都這麽說。”君王後不正麵回答。
荀子直抒憤慨:“俗儒之論!俗儒之論!荀況我絕不像他們說的那樣‘仁慈’,也不像他們所想得那樣固守家鄉之私。更不像他們所說的,是一個暗藏禍心的奸人!”
“是嗎?”君王後問。
荀子明確地告訴君王後:“荀況力主齊國援救趙國,並非為的趙國,而是為的齊國。為齊國和秦國抗衡,為齊國稱霸於列國之中。”
荀子的話讓君王後為之一動:“啊,你繼續說!”
荀子繼續講道:“如今的秦趙長平之戰,假如齊國不援救趙國,趙國滅亡,則齊國將立即置身於強秦的威脅之下;假如齊國向趙國伸出援救之手,趙國得勝,則秦國會一蹶不振而龜縮於函穀關內,將多年不敢再出函穀關。齊國則因此信義張揚於天下,長士卒之氣,強百姓之誌,立君王之威。這是上天賜給齊國稱雄列國,踏上一統天下宏圖大道的絕好良機。怎麽能說荀況力主援趙,心中有私呢?怎麽能說荀況不為齊國而為趙國呢?難道那些誹謗荀況的人不是俗而又俗的俗儒嗎?”
“哎呀!”君王後為荀子的話所動,向荀子微微一笑表示歉意,“老夫子,學子之言,說說而已,莫要見怪嘛!”
荀子繼續說:“趙國使臣到來之初,荀況就向太後諫言,齊國可借此事一舉兩得。既可伸張正義,令秦國生畏,揚名於外;又可推進朝政革新,削弱不規之臣,整肅於內。這裏何有荀況之點滴私心呢?”
荀子的話句句入理,無懈可擊,讓心存戒心的君王後也不得不附和:“是的。荀老夫子做人的品德本宮是知道的。其實,我並不把那些話信以為真。老夫子先後在齊國數十年,實在已經不是趙國人,應該說是齊國人了,你說不是嗎?哈哈哈哈!坐下,請坐下!”
荀子說:“太後!《詩經》上有句話,‘明明在下,赫赫在上。’這句話是說,下麵的明亮,是因為上麵的光明正大。庶民百姓如果有了妒嫉的朋友,賢良的朋友就不再往來。君王若是有了妒嫉的佞臣,賢良的臣子就不再往來。所以,對於誹謗的話,應當格外小心!”
“秦趙兩國集傾國兵力,在長平決戰,誰勝誰負,不僅關乎秦趙兩國的興衰,且關乎到列國力量之變化。齊國若想一統天下,就要支持趙國,削弱秦國。這就叫審時度勢,因事而變,以王道,治霸道。荀況期望太後慎重三思!”荀子進一步講出更為深遠的道理。
君王後認真思索著荀子的話:“荀老夫子,你的話說得很好,很有道理,援救趙國是件大事,絕不可草率行事,本宮一定要慎重。”
荀子感覺,太後好似聽進了他的主張。
但是,君王後又說:“這樣大的事情,你的主張本宮聽了,其他人的主張,我也聽了。最後的主意怎麽拿,本宮不想一人做主。”說到這裏,君王後把話停住,看了看荀子,“先王留下規矩,像這樣關乎國家命運的大事,要經過元老們共同商議決斷。我想遵照先王遺訓,請元老們廷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