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兒童流行病還有所謂的“抽動症”和“感覺統合失調”,其症狀和多動症大同小異。有人把這兩個病算到多動症裏,有的把它們和多動症並列。使用藥物也都屬中樞神經控製類藥物。


    其實,患“多動症”“抽動症”或“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的真正不幸,都是他們出生後,正常天性被屢屢剝奪。有位家長在孩子學爬學走路時,怕孩子弄髒衣服,怕他碰傷,就整天抱著不許他下地。其他類似的限製也很多,不許孩子幹這個,不許幹那個。她的孩子與同齡孩子相比動作十分不協調,十多歲時不得不進入“感覺統合訓練班”。同樣,許多資料及經驗可以證明,經常遭到打罵訓斥的孩子,由於壓力太大,會出現肢體或五官抽動現象,即所謂“抽動症”。


    這些孩子是“病”了,但吃藥能解決嗎?“訓練班”能訓練好嗎?我見過幾個參加“感覺統合訓練班”的孩子,他們的家長花了很多錢,但孩子的情況並未得到好轉。


    九、代表科學和權威的醫生們


    再從醫生方麵看。醫療界一直對這一病症存在爭議,有很多醫生認為這是發明出來的病,是假病;但更多的精神科醫生並不反對給孩子開藥。


    一方麵醫生不會從教育學方麵去思考,另一方麵醫生一般不願意告訴前來就診的人說你沒病,不開藥就打發走。病人有病,沒有被診斷出來,醫生是要承擔責任的;但病人沒病,被懷疑有病而進行治療,即使最後明確診斷為沒病,醫生也不會惹上麻煩。能捕捉蛛絲馬跡的症狀對病症做出診斷的醫生,才更受大家的尊重。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從醫學研究上,醫生需要不斷形成自己的學術研究成果,但並非所有的成果都自研究而來。《疾病發明者》中有一段話非常精彩,摘錄如下:


    “一種病症的誕生,常起源於某個醫生宣布觀察到異常狀況。起初隻有少數醫生相信新病征,接著這些少數認同者出席某場會議,會中任命一組委員會負責出版文集,借由文集擴大新病征的知名度並引起各方興趣。至此,其他醫生也注意到新現象,然後刻意尋找症狀相符的病人。在這樣選擇性看病之下,已可能出現一場小流行病。接著許多文章和研究報告開始讓大眾產生一種印象:醫生真的發現新病了。這群醫生自創專業期刊發表自己的研究結果——其中保證沒有批評性報告。”[13]


    第三個重要原因是醫生與藥品廠家向來關係微妙。包括美、英、德在內的許多國家,製藥廠商讚助有關青少年醫學期刊、讚助醫療學術研討會,已成為普遍現象。藥廠讚助醫學研討會,會後邀請醫生們享受盛宴和豪華旅遊。德國的法定醫生進修,現在大部分公開由製藥業安排。醫學教授和私人醫生拿藥品廠商一大筆錢後,在記者會上發言。廠商最厲害最有效的手段是讚助醫學期刊,在醫學期刊上發表研究報告,這些報告有理有據、無懈可擊,不但經常對新藥核準與否發揮關鍵作用,還影響以後醫生們是否使用該藥以及使用範圍。[14]


    近年來,不少國際著名製藥廠大舉進軍中國市場,國內製藥業也發展迅速。國際流行的醫藥營銷模式隨之在我國不僅落地生根,而且發揚光大。新興的龐大的醫藥代表隊伍,像密密的紐帶,把製藥企業和醫生緊緊地聯在一起。一些有實力的藥品生產廠家請醫生通過開處方或做宣傳來推銷它的產品,並非難事。


    一直以來,誰的話都可以懷疑,但是我們不懷疑醫生的話。因為他們一直代表科學,是關照生命的權威。但利益的驅使如同洪流,可以改變和摧毀很多東西。


    澳大利亞醫學界總結出五種在臨床上販賣病症的方式:


    把生命正常過程當作醫療問題;


    把個人問題和社交問題當作醫療問題;


    把致病風險當作病症;


    把罕見症狀當作四處蔓延的流行病;


    把輕微症狀當作重病前兆。[15]


    十、把藥片扔進垃圾桶是治愈疾病的開始


    意大利著名兒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是一名醫學博士,她曾是兒童神經病科醫生。在和不同的患兒打交道的過程中,她越來越感到藥物解決不了問題,問題在教育上,教育才是解決兒童精神及行為問題的最有效辦法。


    她經過多年實踐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兒童心理缺陷和精神病患主要是教育問題,而不是醫學問題,教育訓練比醫療更為有效。”[16]這個結論改變了無數兒童的命運。


    她創辦了治療兒童心理創傷的“兒童之家”,主要收治那些精神和智力方麵有問題的兒童以及流浪兒。她發明了許多用於改善兒童智力及情緒的教具和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訓練。她把這些孩子當正常孩子一樣對待,給他們以符合人類自然天性的教育與關愛。蒙台梭利成功地使進入到“兒童之家”的孩子們走出陰影和困境,在語言發展、動作協調、人際交往、學習方麵都和正常兒童一樣,在政府監督下通過了與公立學校同齡兒童同等水平的讀、寫、算等考試。她的教育成果在全球教育界引起巨大轟動。


    蒙台梭利教育理論和方法的基本原則是“盡量減少幹預兒童主動性”[17],即給孩子最大的自由,給他們以尊重,發展孩子潛能,讓他們學會獨立做事,獨立判斷。哈佛大學教授、教育學家霍姆斯(e.g.holmes)說:“蒙台梭利理論體係的精華是她對下麵這個真理的有力論斷:除非在自由的氣氛中,兒童既不可能發展自己,也不可能受到有益的研究!”


    “減少幹預”,給兒童“自由的氣氛”才能培養出身心健康和諧的兒童,這和前麵提到的絕大多數“多動症”兒童來自管教嚴格的家庭,恰形成邏輯上的吻合。如果說真有一種藥能治孩子的毛病,那麽“減少幹預”和“自由的氣氛”應該是最好的兩片藥。


    蒙台梭利在《吸收性心靈》一書中說:人是一種有智慧的動物,因而對心理食糧的需求幾乎大於對物質食糧的需求。無須恐嚇或哄騙,隻需使兒童的生活條件“正常化”,他的疾病將消失,他的噩夢將絕跡,他的消化功能將趨於正常,他的貪婪也將減弱。他的身體健康會得到恢複,因為他的心理趨於正常了。


    社會生活變得如此細膩,會生孩子不等於會當父母,當代家長需要虔誠地學習如何做父母。如果你家裏有個“多動症”孩子,要改變孩子,首先和最重要的是改變家長自己。第一步是果斷地把藥片扔進垃圾桶,勇敢地向孩子承認:是我錯了。這一天是家長的新生,也是孩子的新生!


    注釋:


    [1](蘇)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杜殿坤編譯,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323頁。


    [2](蘇)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杜殿坤編譯,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323頁。


    [3](法)盧梭,《愛彌兒》,李平漚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93頁。


    [4](蘇)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杜殿坤編譯,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37頁。


    [5](蘇)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杜殿坤編譯,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67頁。


    [6](德)耶爾格·布勒希,《疾病發明者》,張誌成譯,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88-91頁。


    [7](德)耶爾格·布勒希,《疾病發明者》,張誌成譯,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94-95頁。


    [8](德)耶爾格·布勒希,《疾病發明者》,張誌成譯,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97頁。


    [9](德)耶爾格·布勒希,《疾病發明者》,張誌成譯,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89頁。


    [10](美)蘭德爾·菲茨傑拉德,《食品和藥品如何損害你的健康》,穆易譯,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151頁。


    [11](德)耶爾格·布勒希,《疾病發明者》,張誌成譯,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109頁。


    [12](德)耶爾格·布勒希,《疾病發明者》,張誌成譯,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99頁。


    [13](德)耶爾格·布勒希,《疾病發明者》,張誌成譯,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55頁。


    [14](德)耶爾格·布勒希,《疾病發明者》,張誌成譯,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26-34頁。


    [15](德)耶爾格·布勒希,《疾病發明者》,張誌成譯,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3頁。


    [16](意)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兒教育科學方法》,任代文等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4頁。


    [17](意)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兒教育科學方法》,任代文等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12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個教育專家16年的教子手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尹建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尹建莉並收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個教育專家16年的教子手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