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小事兒就是大事情(5)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個教育專家16年的教子手記 作者:尹建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少家長在孩子年幼時一般不計較孩子看多長時間電視,隨意讓孩子跟著老人從早到晚地看電視,甚至有的人嫌孩子打擾,就用電視機哄孩子。隻是等到孩子上學後,有了作業和考試,才開始和電視爭奪孩子。
如果孩子在上學前習慣了“看電視”這個事,沒有發展出其他興趣,上學後突然被限製看電視,他會非常不適應。他的習慣突然被管製,他的享受突然間變成錯誤。他本來每天活得自由自在,大人突然要求他“自覺”“努力”,可他無從去尋找這個東西,隻好“不自覺”“不努力”。無論他表麵如何和家長頂牛,他內心其實是很為此痛苦的。
我把這樣的觀點對一些家長講了,不少人不以為然。
一位家長說:“我那個孩子,才不會為這個事痛苦呢。他總是找借口從他學習的屋子裏跑出來,然後找借口在電視機前多待幾分鍾,哪怕是幾秒。比如來茶幾上取一個蘋果,削皮時那叫一個慢。好容易削完了,我讓他回屋裏吃,他就慢吞吞地站起來,倒退著回他的屋,就為了多看一眼電視。他哪裏痛苦啊,多看一眼電視他樂死了。”
這位家長這麽表麵化地看問題,她不知道孩子倒退著回屋時,內心多麽痛苦,更不知道這痛苦是如何來的,也不想探究如何幫助孩子解決這個痛苦。這真是讓人感到遺憾。
家長為什麽不可以改變一下方法,用策略來攻孩子的心呢?
我在寫這篇文章時正好收到一個朋友的電子郵件。她說有一次晚飯後她兒子又一直看電視不去寫作業,她正要像老樣子下命令時,腦子一下閃出我曾經對她說過的“欲擒故縱”。於是咽下要出口的話,把遙控器遞到兒子手裏,和顏悅色地對孩子說:媽媽不看了,你啥時不看了,就幫媽媽把電視關了。說完她離開客廳,回到臥室看書。她兒子那一瞬間有點吃驚,但馬上很高興地說好,接過遙控器——這以前可是媽媽不敢交給他的東西。當媽的剛進臥室時還有些擔心,她沒想到的是不到五分鍾,就聽到兒子把電視關了。孩子還從臥室門探進頭來,看到媽媽正捧著一本書在讀,相信媽媽沒生他的氣,就調皮而愉快地說:“媽,我寫作業去了。”這位朋友說,以前總是因為看電視的事批評抱怨孩子,沒想到自己稍一改變方法,孩子就有相應變化。看來是自己以前用錯了方法。
在控製孩子少看電視方麵,我認為正確的做法是,在他很想看的時候讓他心安理得地去看,不要讓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覺得有負疚感,但平時家裏要盡量少開電視,家長自己在看電視上做到節製,以身作則,用行動產生說服力,而不是用語言。
最糟糕的情況是,家長自己整天在客廳裏看電視,孩子從自己的書房裏跑出來想看一會兒,卻遭到訓斥。理由是:我是大人了,工作一天很辛苦,並且現在不需要學習,可以晚上看電視;你是孩子,需要好好學習,需要完成作業,所以不應該看電視。
這樣的道理聽起來沒錯,孩子也無法反駁,但這種說法造成的效果非常不好,你實際上是在告訴孩子:電視是一項特權享受,我已經有資格享受了,你還沒有資格,你隻有好好學習,將來才能獲得這樣的資格。
這種感覺讓孩子覺得他和大人不平等,他意識到了大人的強權,他也意識到了“學習”和“享樂”是對立的。他理性上知道應該去學習,可是天性中的享樂願望又讓他非常想看電視。這種矛盾讓孩子不舒服,不舒服感如果經常刺激他,就會慢慢激發他對看電視的渴望和對學習的厭煩。
關於家長少看或不看電視,我對一些為孩子看電視而頭疼的家長建議過,不少人表示這一點難以做到,有的是管不住自己,有的是管不了配偶,有的是不好意思讓家裏老人委屈,總之電視就是不能不開,也不能少開——如果這樣,就沒招了。連家長們做起來都有難度、都不想做的事,為什麽要求孩子能做到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家長的行動比言語更有說服力。要盡可能減少環境中的誘惑,而不是勸說孩子去抵抗誘惑;要用“人性”來體恤孩子,而不是用“神性”來要求孩子。我認為每個孩子都是非常懂得感恩的,如果家長在和他的相處中很體貼他,他也會反過來以他的“懂事”和“聽話”回報家長。
電視如美食,本身沒什麽錯,但享用要有節製。我們在教育孩子時,要想辦法讓他學會有節製地吃東西,而不是把美食鎖進冰箱,惹得他總想瞅個空偷吃幾口。
家庭教育中,在任何事情上,家長和孩子都不要形成這種貓捉老鼠的關係。不要讓孩子因為“聽話”或害怕家長才不看電視,要培養他的理性和上進心,讓少看電視成為孩子自覺自願的選擇。
圓圓上大學後,有一次我問起她,是否感覺我們對你看電視有過限製。
她說沒有啊,你們從來不管我呀。她的記憶中甚至盡是我們的縱容。除了不說什麽,還經常和她一起看動畫片,比如《米老鼠和唐老鴨》《機器貓》《鼴鼠的故事》等都是我們在一起看的。
我又問她是怎麽做到有節製地看電視的,她說不知道,好像沒有有意識地約束過自己。她又想想說,覺得看電視也挺好,不過一直有一種感覺,覺得不應該花太多的時間在那上麵。看電視還不如看小說有意思,有時間的話,她寧可讀一本小說或雜誌。
從幼兒期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也是防止他患上電視癮的好辦法。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喜歡閱讀,他的智力就會發育得更好,他會更容易發現別的有興趣的事。同時他的思想會更成熟更理性,他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不會舍得讓電視浪費自己的時間。
有的家長不讚成孩子從小閱讀,認為小孩子應該活得輕輕鬆鬆的,太早讓他讀書很累,應該等他長大了再去閱讀——有這種想法的家長,一般來說他自己不喜歡讀書,把閱讀看成件勞累的事。他不知道孩子是多麽容易受到書的誘惑,一個心智開始萌動的孩子,他捧著一本書時表現出的如醉如癡,甚至超過看電視。孩子是在閱讀中成長,還是在電視機前長大,其所形成的智力差距和智慧差距是巨大的。
如果說在看電視問題上我“控製”了圓圓,不如說一直是在用“培養”的思路來解決問題——不去控製孩子的身體動作,而是想辦法引導她的心;不滿足於孩子表麵上的服從,而是讓好習慣成為孩子內在的一部分——這才叫教育,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吧!
6 永遠正確的家長最失敗
“永遠正確”的家長放下自我中心念頭,他不是降低了自己,而是推開生命的另一扇窗戶,陽光會照進來,灑滿孩子和自己的世界。走出永遠正確的幻境,就是開始走出失敗的厄運。
一位朋友電話告訴我一件事:我們共同認識的一位熟人的孩子因重度抑鬱幾年不愈,被迫從大學退學,現在住進精神病院。這個消息讓我吃驚,但並不意外。我們都知道這個孩子是怎樣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這些年,看著孩子在父母製定的各種完美的規矩、期望和嚴格要求中艱辛地活著,每況愈下,有時會忍不住勸告這對父母:也許要改變的是家長自己。換來的總是他們的驚訝和生氣。
聽朋友說,現在,我們認識的這位熟人痛苦地到處跟人說,她剛知道孩子父親的一個叔叔有神經病,孩子的病是遺傳……
養育孩子是一件時間跨度長、問題層出不窮的事情,一旦有問題,必定意味著有一個問題根源。如果家長相信過失肯定不在自己這裏,那唯一的過失者就是孩子自己,他的問題隻來源於他自己,他天生有問題。這樣,家長就成了受害者、無辜者。
2010年,某音樂學院大學生藥家鑫開車撞人致對方輕傷,卻下車將受害人連紮八刀,致其死亡。其手段之殘忍、心態之畸形令人驚訝。據媒體報道,他在法庭上提及父母對他管教嚴厲,尤其從4歲開始學鋼琴後,父母經常為練琴的事毆打他,甚至把幼小的他關在地下室進行懲罰。我想,他之所以在法庭上陳述這些,應該是他已意識到自己問題的出處。病態的教育必會導致病態的結果,藥家鑫成長的過程就是心理畸變的過程。長期以來的苛求、責難、體罰,在明處培養出一個會彈鋼琴的大學生,暗處卻製造出一個心理和道德變態者。雖然在事發時他已是成年人,法律上自負其責,與父母無關,可誰能說他的殘忍和不可理喻與他的家長無關?
但在“藥家鑫案”發生後,他父親對媒體這樣說:“我們夫妻倆為他傾注了畢生的心血,他卻以自己的行為徹底摧毀三個家庭。我們對他的恨,遠遠大於任何人。將來法律怎麽判他,都是他應得的。”
藥父和前麵提到的我的熟人,作為家長,他們有一點是相同的:孩子出現問題,與他們無關,他們自己從來沒有錯,錯的是孩子自己。我們不能說藥父在故意說假話,隻能說,他的思維方式,隻能讓他這樣想,這樣說。
像藥父一樣的父母現在其實並不在少數,他們分布在各文化層次中。由於他們永遠正確,所以他們不需要學習,他們既不需要被教育,也不需要去改變,更不需要去反思。反思意味著自我質疑和自我分析,這與他們的永遠正確的自信是相悖的。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他們會不遺餘力地在孩子身上或其他地方,如學校、教師、社會、基因、遺傳等方麵找出原因,花再多的力氣,也在所不惜。
但是,上帝似有不公,永遠正確的父母,總是一群最失敗的家長。其中原因,分析起來很簡單。
首先,生活總有種種矛盾出現,如果父母從來沒錯,犯錯的就隻能是孩子。一個孩子經常領略自己的失敗和窩囊,他會慢慢地形成一個穩定的認識:自己不行。
其次,父母永遠沒有錯,孩子就看不到認錯的榜樣。雖然他經常被要求認錯,而他學到的正是“我從來沒有錯”,漸漸養成愛自己的想法超過愛一切的固執習慣。
第三,永遠正確的家長總是不停地給孩子各種建議和要求,孩子沒有思考的機會,嚐試精神和判斷力一點點萎縮,慢慢變成一個成年的幼兒,以一棵藤存在而不能以一棵樹站立。
“永遠正確”的家長古今中外一直有,但在當下,更成為一種愈演愈烈的社會現象。
例如,媒體經常有對問題青少年的報道,在明明白白講出家教的症結後,結尾處卻總是掉轉槍口,把批評的矛頭指向孩子,家長的過失總被輕輕一帶而過,甚至完全抹去。
還有一種情況,現在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問題很多,神經官能症成為高發病,抑鬱症、多動症、自閉症……各種症狀被一樣一樣地推給遺傳或基因,這使問題陷入更難解決的境地。對此,著名社會心理學家a·阿德勒早已指出,把兒童心理問題推給遺傳或天性這種宿命論的抬頭,總是發生在人們想要逃避責任時。
這種現象以前有,現在更甚,將來也還會有。
科學史上有一條重要法則“假設有某個對立方能永遠處於強勢地位,那麽世界的秩序就將遭到毀滅”。這也解釋了為什麽永遠正確的家長最具破壞性。雖然不是有意而為,他們對孩子的愛也不必懷疑,但一個孩子培養得好不好,從來不單純是目標的問題,更是方式的問題。教育方式決定了,父母之愛可能是一座花園,也可能是一間牢獄。
教育的真正準備是完善自己。知不足者好學,學然後知不足。
從為人父母那天起,麵對一個完美、獨立、有無限潛能的生命,讓自己變成一個力圖自我完善的謙卑者,而不是榮升為一個沒有過錯、不可以被指責、具有完全操控權的君主。
沒有人能成為一架精密儀器,沒有過失的家長是不可想象的。父母之愛應該是水。上善若水,如水的愛,一定包含著適時的自我調整、自我改變,它至純至真至善至美。
“永遠正確”的家長放下自我中心念頭,他不是降低了自己,而是推開生命的另一扇窗戶,陽光會照進來,灑滿孩子和自己的世界。走出永遠正確的幻境,就是開始走出失敗的厄運。
7 開“提意見會”
孩子身上有什麽問題,家長當然需要讓孩子知道,要幫他完善。但如果直接說,孩子多半不願意接受,甚至會不高興。所以,“提意見會”的價值不在於改造孩子,在於讓孩子鄭重其事地獲得表達權,並且感受到交流方式的重要性。
孩子身上有什麽問題,家長當然需要讓孩子知道,要幫他完善。但如果直接說,孩子多半不願意接受,甚至會不高興。這很正常,大多數成年人不也是這樣嘛,別人在指出我們缺點的時候如果不顧說話方式,我們也會下意識地反駁。同時,在和孩子相處中,父母自己有什麽不妥,自己很難發現,這就容易導致家長不知不覺地陷入一錯再錯的境地。
在我女兒圓圓小時候,大約從她三四歲開始,我家每周開一次“提意見會”,不僅較好地解決了這兩個問題,而且還有額外的收獲。
平時我對圓圓的一些小毛病盡量不說,能接納的就接納,不能接納的暗暗幫她矯正,比如她小時候吃飯響聲大,我就和她爸爸提前溝通好,然後在飯桌上說:“爸爸,你吃飯聲音有些大了,要注意點啊。”爸爸假裝剛發現這個問題,不好意思地笑笑,趕快收斂吃相。圓圓聽到了,看到了,自然會控製自己的吃飯聲。問題當然不可能一次改掉,待下次我再發現她吃飯聲有些大時,我就又提醒她爸爸,“爸爸,你今天吃飯聲音又有些大了。”一段時間後,圓圓的這個毛病就消失了。
但有的問題沒這麽簡單,做示範用處不大,孩子意識不到其中的規則,就需要明確指出來。比如東西最好不隨意亂放,不隨意打斷別人的講話等。我最初是直接告知的,發現她有抵觸,或不以為然,就考慮要改變一下方式,讓她能心悅誠服地接受。
如果孩子在上學前習慣了“看電視”這個事,沒有發展出其他興趣,上學後突然被限製看電視,他會非常不適應。他的習慣突然被管製,他的享受突然間變成錯誤。他本來每天活得自由自在,大人突然要求他“自覺”“努力”,可他無從去尋找這個東西,隻好“不自覺”“不努力”。無論他表麵如何和家長頂牛,他內心其實是很為此痛苦的。
我把這樣的觀點對一些家長講了,不少人不以為然。
一位家長說:“我那個孩子,才不會為這個事痛苦呢。他總是找借口從他學習的屋子裏跑出來,然後找借口在電視機前多待幾分鍾,哪怕是幾秒。比如來茶幾上取一個蘋果,削皮時那叫一個慢。好容易削完了,我讓他回屋裏吃,他就慢吞吞地站起來,倒退著回他的屋,就為了多看一眼電視。他哪裏痛苦啊,多看一眼電視他樂死了。”
這位家長這麽表麵化地看問題,她不知道孩子倒退著回屋時,內心多麽痛苦,更不知道這痛苦是如何來的,也不想探究如何幫助孩子解決這個痛苦。這真是讓人感到遺憾。
家長為什麽不可以改變一下方法,用策略來攻孩子的心呢?
我在寫這篇文章時正好收到一個朋友的電子郵件。她說有一次晚飯後她兒子又一直看電視不去寫作業,她正要像老樣子下命令時,腦子一下閃出我曾經對她說過的“欲擒故縱”。於是咽下要出口的話,把遙控器遞到兒子手裏,和顏悅色地對孩子說:媽媽不看了,你啥時不看了,就幫媽媽把電視關了。說完她離開客廳,回到臥室看書。她兒子那一瞬間有點吃驚,但馬上很高興地說好,接過遙控器——這以前可是媽媽不敢交給他的東西。當媽的剛進臥室時還有些擔心,她沒想到的是不到五分鍾,就聽到兒子把電視關了。孩子還從臥室門探進頭來,看到媽媽正捧著一本書在讀,相信媽媽沒生他的氣,就調皮而愉快地說:“媽,我寫作業去了。”這位朋友說,以前總是因為看電視的事批評抱怨孩子,沒想到自己稍一改變方法,孩子就有相應變化。看來是自己以前用錯了方法。
在控製孩子少看電視方麵,我認為正確的做法是,在他很想看的時候讓他心安理得地去看,不要讓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覺得有負疚感,但平時家裏要盡量少開電視,家長自己在看電視上做到節製,以身作則,用行動產生說服力,而不是用語言。
最糟糕的情況是,家長自己整天在客廳裏看電視,孩子從自己的書房裏跑出來想看一會兒,卻遭到訓斥。理由是:我是大人了,工作一天很辛苦,並且現在不需要學習,可以晚上看電視;你是孩子,需要好好學習,需要完成作業,所以不應該看電視。
這樣的道理聽起來沒錯,孩子也無法反駁,但這種說法造成的效果非常不好,你實際上是在告訴孩子:電視是一項特權享受,我已經有資格享受了,你還沒有資格,你隻有好好學習,將來才能獲得這樣的資格。
這種感覺讓孩子覺得他和大人不平等,他意識到了大人的強權,他也意識到了“學習”和“享樂”是對立的。他理性上知道應該去學習,可是天性中的享樂願望又讓他非常想看電視。這種矛盾讓孩子不舒服,不舒服感如果經常刺激他,就會慢慢激發他對看電視的渴望和對學習的厭煩。
關於家長少看或不看電視,我對一些為孩子看電視而頭疼的家長建議過,不少人表示這一點難以做到,有的是管不住自己,有的是管不了配偶,有的是不好意思讓家裏老人委屈,總之電視就是不能不開,也不能少開——如果這樣,就沒招了。連家長們做起來都有難度、都不想做的事,為什麽要求孩子能做到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家長的行動比言語更有說服力。要盡可能減少環境中的誘惑,而不是勸說孩子去抵抗誘惑;要用“人性”來體恤孩子,而不是用“神性”來要求孩子。我認為每個孩子都是非常懂得感恩的,如果家長在和他的相處中很體貼他,他也會反過來以他的“懂事”和“聽話”回報家長。
電視如美食,本身沒什麽錯,但享用要有節製。我們在教育孩子時,要想辦法讓他學會有節製地吃東西,而不是把美食鎖進冰箱,惹得他總想瞅個空偷吃幾口。
家庭教育中,在任何事情上,家長和孩子都不要形成這種貓捉老鼠的關係。不要讓孩子因為“聽話”或害怕家長才不看電視,要培養他的理性和上進心,讓少看電視成為孩子自覺自願的選擇。
圓圓上大學後,有一次我問起她,是否感覺我們對你看電視有過限製。
她說沒有啊,你們從來不管我呀。她的記憶中甚至盡是我們的縱容。除了不說什麽,還經常和她一起看動畫片,比如《米老鼠和唐老鴨》《機器貓》《鼴鼠的故事》等都是我們在一起看的。
我又問她是怎麽做到有節製地看電視的,她說不知道,好像沒有有意識地約束過自己。她又想想說,覺得看電視也挺好,不過一直有一種感覺,覺得不應該花太多的時間在那上麵。看電視還不如看小說有意思,有時間的話,她寧可讀一本小說或雜誌。
從幼兒期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也是防止他患上電視癮的好辦法。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喜歡閱讀,他的智力就會發育得更好,他會更容易發現別的有興趣的事。同時他的思想會更成熟更理性,他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不會舍得讓電視浪費自己的時間。
有的家長不讚成孩子從小閱讀,認為小孩子應該活得輕輕鬆鬆的,太早讓他讀書很累,應該等他長大了再去閱讀——有這種想法的家長,一般來說他自己不喜歡讀書,把閱讀看成件勞累的事。他不知道孩子是多麽容易受到書的誘惑,一個心智開始萌動的孩子,他捧著一本書時表現出的如醉如癡,甚至超過看電視。孩子是在閱讀中成長,還是在電視機前長大,其所形成的智力差距和智慧差距是巨大的。
如果說在看電視問題上我“控製”了圓圓,不如說一直是在用“培養”的思路來解決問題——不去控製孩子的身體動作,而是想辦法引導她的心;不滿足於孩子表麵上的服從,而是讓好習慣成為孩子內在的一部分——這才叫教育,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吧!
6 永遠正確的家長最失敗
“永遠正確”的家長放下自我中心念頭,他不是降低了自己,而是推開生命的另一扇窗戶,陽光會照進來,灑滿孩子和自己的世界。走出永遠正確的幻境,就是開始走出失敗的厄運。
一位朋友電話告訴我一件事:我們共同認識的一位熟人的孩子因重度抑鬱幾年不愈,被迫從大學退學,現在住進精神病院。這個消息讓我吃驚,但並不意外。我們都知道這個孩子是怎樣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這些年,看著孩子在父母製定的各種完美的規矩、期望和嚴格要求中艱辛地活著,每況愈下,有時會忍不住勸告這對父母:也許要改變的是家長自己。換來的總是他們的驚訝和生氣。
聽朋友說,現在,我們認識的這位熟人痛苦地到處跟人說,她剛知道孩子父親的一個叔叔有神經病,孩子的病是遺傳……
養育孩子是一件時間跨度長、問題層出不窮的事情,一旦有問題,必定意味著有一個問題根源。如果家長相信過失肯定不在自己這裏,那唯一的過失者就是孩子自己,他的問題隻來源於他自己,他天生有問題。這樣,家長就成了受害者、無辜者。
2010年,某音樂學院大學生藥家鑫開車撞人致對方輕傷,卻下車將受害人連紮八刀,致其死亡。其手段之殘忍、心態之畸形令人驚訝。據媒體報道,他在法庭上提及父母對他管教嚴厲,尤其從4歲開始學鋼琴後,父母經常為練琴的事毆打他,甚至把幼小的他關在地下室進行懲罰。我想,他之所以在法庭上陳述這些,應該是他已意識到自己問題的出處。病態的教育必會導致病態的結果,藥家鑫成長的過程就是心理畸變的過程。長期以來的苛求、責難、體罰,在明處培養出一個會彈鋼琴的大學生,暗處卻製造出一個心理和道德變態者。雖然在事發時他已是成年人,法律上自負其責,與父母無關,可誰能說他的殘忍和不可理喻與他的家長無關?
但在“藥家鑫案”發生後,他父親對媒體這樣說:“我們夫妻倆為他傾注了畢生的心血,他卻以自己的行為徹底摧毀三個家庭。我們對他的恨,遠遠大於任何人。將來法律怎麽判他,都是他應得的。”
藥父和前麵提到的我的熟人,作為家長,他們有一點是相同的:孩子出現問題,與他們無關,他們自己從來沒有錯,錯的是孩子自己。我們不能說藥父在故意說假話,隻能說,他的思維方式,隻能讓他這樣想,這樣說。
像藥父一樣的父母現在其實並不在少數,他們分布在各文化層次中。由於他們永遠正確,所以他們不需要學習,他們既不需要被教育,也不需要去改變,更不需要去反思。反思意味著自我質疑和自我分析,這與他們的永遠正確的自信是相悖的。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他們會不遺餘力地在孩子身上或其他地方,如學校、教師、社會、基因、遺傳等方麵找出原因,花再多的力氣,也在所不惜。
但是,上帝似有不公,永遠正確的父母,總是一群最失敗的家長。其中原因,分析起來很簡單。
首先,生活總有種種矛盾出現,如果父母從來沒錯,犯錯的就隻能是孩子。一個孩子經常領略自己的失敗和窩囊,他會慢慢地形成一個穩定的認識:自己不行。
其次,父母永遠沒有錯,孩子就看不到認錯的榜樣。雖然他經常被要求認錯,而他學到的正是“我從來沒有錯”,漸漸養成愛自己的想法超過愛一切的固執習慣。
第三,永遠正確的家長總是不停地給孩子各種建議和要求,孩子沒有思考的機會,嚐試精神和判斷力一點點萎縮,慢慢變成一個成年的幼兒,以一棵藤存在而不能以一棵樹站立。
“永遠正確”的家長古今中外一直有,但在當下,更成為一種愈演愈烈的社會現象。
例如,媒體經常有對問題青少年的報道,在明明白白講出家教的症結後,結尾處卻總是掉轉槍口,把批評的矛頭指向孩子,家長的過失總被輕輕一帶而過,甚至完全抹去。
還有一種情況,現在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問題很多,神經官能症成為高發病,抑鬱症、多動症、自閉症……各種症狀被一樣一樣地推給遺傳或基因,這使問題陷入更難解決的境地。對此,著名社會心理學家a·阿德勒早已指出,把兒童心理問題推給遺傳或天性這種宿命論的抬頭,總是發生在人們想要逃避責任時。
這種現象以前有,現在更甚,將來也還會有。
科學史上有一條重要法則“假設有某個對立方能永遠處於強勢地位,那麽世界的秩序就將遭到毀滅”。這也解釋了為什麽永遠正確的家長最具破壞性。雖然不是有意而為,他們對孩子的愛也不必懷疑,但一個孩子培養得好不好,從來不單純是目標的問題,更是方式的問題。教育方式決定了,父母之愛可能是一座花園,也可能是一間牢獄。
教育的真正準備是完善自己。知不足者好學,學然後知不足。
從為人父母那天起,麵對一個完美、獨立、有無限潛能的生命,讓自己變成一個力圖自我完善的謙卑者,而不是榮升為一個沒有過錯、不可以被指責、具有完全操控權的君主。
沒有人能成為一架精密儀器,沒有過失的家長是不可想象的。父母之愛應該是水。上善若水,如水的愛,一定包含著適時的自我調整、自我改變,它至純至真至善至美。
“永遠正確”的家長放下自我中心念頭,他不是降低了自己,而是推開生命的另一扇窗戶,陽光會照進來,灑滿孩子和自己的世界。走出永遠正確的幻境,就是開始走出失敗的厄運。
7 開“提意見會”
孩子身上有什麽問題,家長當然需要讓孩子知道,要幫他完善。但如果直接說,孩子多半不願意接受,甚至會不高興。所以,“提意見會”的價值不在於改造孩子,在於讓孩子鄭重其事地獲得表達權,並且感受到交流方式的重要性。
孩子身上有什麽問題,家長當然需要讓孩子知道,要幫他完善。但如果直接說,孩子多半不願意接受,甚至會不高興。這很正常,大多數成年人不也是這樣嘛,別人在指出我們缺點的時候如果不顧說話方式,我們也會下意識地反駁。同時,在和孩子相處中,父母自己有什麽不妥,自己很難發現,這就容易導致家長不知不覺地陷入一錯再錯的境地。
在我女兒圓圓小時候,大約從她三四歲開始,我家每周開一次“提意見會”,不僅較好地解決了這兩個問題,而且還有額外的收獲。
平時我對圓圓的一些小毛病盡量不說,能接納的就接納,不能接納的暗暗幫她矯正,比如她小時候吃飯響聲大,我就和她爸爸提前溝通好,然後在飯桌上說:“爸爸,你吃飯聲音有些大了,要注意點啊。”爸爸假裝剛發現這個問題,不好意思地笑笑,趕快收斂吃相。圓圓聽到了,看到了,自然會控製自己的吃飯聲。問題當然不可能一次改掉,待下次我再發現她吃飯聲有些大時,我就又提醒她爸爸,“爸爸,你今天吃飯聲音又有些大了。”一段時間後,圓圓的這個毛病就消失了。
但有的問題沒這麽簡單,做示範用處不大,孩子意識不到其中的規則,就需要明確指出來。比如東西最好不隨意亂放,不隨意打斷別人的講話等。我最初是直接告知的,發現她有抵觸,或不以為然,就考慮要改變一下方式,讓她能心悅誠服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