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圓四年級時,有一次我去參加家長會。班主任表揚了幾個學生,提到圓圓,說她跳級上來,在班裏年齡最小,但仍然是班裏學習最好的學生之一。不足之處是上課有時不認真聽講,她示意我會後找各科老師交談一下。於是我會後就去辦公室找幾位老師了解了一下圓圓的情況。


    其中有一位教思想品德的老師說她學習沒問題,就是上課經常不注意聽講,還偶爾會頂撞老師,感覺這個孩子很驕傲。旁邊教“社會”課的老師聽到了,接話說,感覺這個孩子是有些驕傲,有時老師正講著課,她顯得很不服氣,就在下麵嘀咕,讓她站起來說,她還說老師講得不對。


    我聽老師這樣說,有些著急。關於她上課不注意聽講,我倒不認為是什麽問題,以我對她的了解,知道她在學習上心裏有數,哪些有必要認真聽,哪些隻用部分注意力去聽,哪些可以完全不聽,她自己明白。我甚至允許她上不喜歡的課時,可以偷偷看小說,這樣一是可以節省時間,二是可以防止和別人說話。我擔心的是老師說的驕傲問題。圓圓從上幼兒園起就顯得聰明伶俐,一直受老師的喜歡,我擔心她有優越感,把自己看得太高。我希望她始終有平常心,踏踏實實的。現在老師們有這樣的評價,真是很糟糕。


    於是我回家後就對她說:“媽媽今天去開家長會,老師們反映你學習一直不錯,但有些驕傲,還頂撞老師,是不是這樣的?”


    圓圓有些吃驚,說她沒頂撞過老師,問是哪個老師說的。我不想告訴她是哪個老師說的,擔心她以後對提意見的老師有逆反情緒,就說,不止一個人這樣說。誰說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有驕傲情緒,不要覺得自己有什麽了不起。


    圓圓一臉困惑,很不愉快地說:“我沒有驕傲,什麽是驕傲呀?”我知道她是問自己做的哪些事可以稱為驕傲。就說,老師也沒說具體事情,你自己想想,什麽時間頂撞過老師,你是怎麽說話的,是不是在老師麵前自以為是了。圓圓生氣了,大聲吵吵說:“我沒有,我沒有自以為是!”她這樣的態度,讓我不高興了,就批評她說:“你沒有,那為什麽老師們都這樣說,一點不反思,就急著嚷嚷!”


    圓圓萬分委屈的樣子,沉默一小會兒,嘴裏嘟囔一句“她們怎麽都這樣說”,哇的一聲哭起來。圓圓平時很少哭,這一瞬間,她不僅委屈,眼睛裏還有惶惑。


    她這樣一哭,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把問題說得太嚴重,超過孩子的承受力了。


    一個隻有九歲的孩子哪裏有能力反思自己驕傲還是不驕傲,她如果在學校有些事做得不妥,應該想辦法引導她認識,並讓她高高興興去改正。而我這樣說,隻會讓孩子很迷惑。她接下來有可能不再“驕傲”,但也會從此變得不自信,以為老師們都說她的不是,對所有的老師都有疑慮,在和老師的交往中沒有了正常心態。


    我趕快抱起她放到腿上,對她說:“對不起寶貝,媽媽說得不準確,說得誇張了。不是老師們都這樣說,隻有兩個老師這樣說,就是教思想品德和社會課的老師。別的老師都沒說這個問題。”圓圓聽我這樣說,情緒才好些,停止哭泣。


    我說:“媽媽和老師直接就給你下個‘驕傲’的定義這不對。不過你想想有沒有頂撞過老師,對老師們說話不禮貌,或者見了老師不打招呼?”


    她想了想說,思想品德課上,老師要求回答“看電視的意義”,沒有同學舉手,老師點圓圓起來回答,圓圓想不出看電視的“意義”來,就說了句“看電視沒有意義”。好多同學都笑了。老師很不高興,說看電視可以學到知識,這不是意義嗎,怎麽能說沒意義?圓圓反駁說,那為什麽家長都不願意讓孩子看電視,都說看電視耽誤學習?她的反駁讓老師特別不高興,批評她說你以為你比老師知道得還多。


    至於社會課老師,圓圓想不起來有什麽具體的衝突事件,她就是不喜歡這個老師。她說這個老師講課時經常說不正確的話,比如說南方人精明,北方人都是“大彪子”(煙台方言,指一個人比較傻、莽撞或缺心眼),還經常罵學生,班裏同學都不喜歡社會課老師,所以她遇到這個老師也不愛打招呼。


    我不知該說什麽了,欣賞圓圓的質疑精神,這優點在一些脆弱的老師眼裏就是缺點。她一直是個表裏如一的孩子,以她的年齡還不會隱藏自己的想法和情緒。但她給老師們留下這樣一個印象,這肯定是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一下拿不準如何和她往下談這件事,就等她爸爸晚上回來,我們商量後,第二天又和孩子談這件事。


    我們首先告訴孩子她在思想品德課上的回答沒什麽錯,怎樣想的就怎樣回答,這是個優點。但由於小學的老師們大多數不習慣和學生辯論探討,所以以後沒必要在課堂上那樣說。我們建議她以後如果有什麽想法,下課後找老師談,如果老師表現出不願聽,就把在學校的一些想法拿回家和父母談,父母特別喜歡聽她的“不同觀點”。我們還就“看電視的意義”討論了一會兒,使圓圓認識到老師的問題有些無聊,但自己的回答也有些絕對了。


    為了讓她能更好地接納各種各樣的老師,我們又對她說,老師這個行業和任何其他行業一樣,有的人素質高有的人素質低,這是正常的,不要強求自己遇到的老師都讓人滿意。但是對學校的每個老師我們都要尊敬,不是尊敬他們的壞習慣,而是像尊敬世界上任何一個人一樣,隻要這個人不做壞事,僅是有些我們不喜歡的毛病,我們也應該尊重他。素質不高的人本身已很不幸,這是因為他從小沒有遇到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如果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一定不是後來表現的那樣。我們如果現在不尊重他,他就更不幸了,素質更難提高。


    圓圓覺得我們這些話可以接受,談完後她幹自己的事去了,看起來心情很好。


    我們覺得以後要多和老師溝通,多了解一下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但不能回家後不認真和孩子溝通就簡單地教育她或教訓她。凡事都要兩方麵看待,既要考慮老師的意見,也要考慮孩子的感受。這次家長會後,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批評她一頓,簡單生硬地要求她尊重老師,那其實是激化矛盾,惡化她和老師的關係。她當時會生氣,感覺委屈;往後會不自信,變得諂媚或奴性。我們的目的應該是讓她學會和老師相處,在現有環境中適當調整自己,讓自己和環境取得協調,但要保有自信,不失去思想的獨立性。


    從此,我們就很注意如何把家長會上的情況帶回來和孩子分享,無論是針對她的優點還是缺點,都注意談話以能夠對她形成促進為目的,而不是幹擾或打擊。


    她上高中的第一學期末,學校召集開家長會,主要內容是通報學期考試情況。圓圓總體成績不錯,隻是數學較差。她的數學從小學到初中一直不是強項,上高中後所在的理科實驗班同學們數學普遍都強,相比之下,她的數學成績顯得很不理想。班主任就是數學老師,我會後跟她聊了一會兒,班主任也提到圓圓數學比較弱,認為她在數學上應該再想辦法提高一步,基礎知識要再紮實一些。


    回家的路上我考慮了一下,否定了給她報課外數學班的念頭。一是高中生學習已很忙了,周末再不給她一些自由安排的時間,反而不利於她的總體學習安排。數學成績可能提高了,別的課程就會受到影響。二是我覺得她數學學得不理想,不是課時問題,而是興趣和自信問題。圓圓小學和初中遇到的兩名數學老師都影響了她對數學的興趣,如果能調動起她對數學的自信和興趣,成績一定會有改善。現在的一個有利條件是班主任就是數學老師,她的課講得很好,班主任工作做得也非常好,深受班裏同學的尊重。也許這是個改善的機遇。


    我回家後對她通報了家長會內容,把成績單交給她。成績單做得很細,把個人各科成績、年級各科平均成績、班級各科平均成績、個人在班級中的名次等內容,都詳細地列了出來。圓圓所在班是學校的第一實驗班,同學們學習都很好,各科成績都高於年級平均成績。而圓圓的各科成績又基本上都高於班級平均成績,隻有數學低於班級平均成績。她看完成績單沒說什麽,我知道她對數學成績不滿意,但因為數學一直不強,也無可奈何。


    我想我這時候絕對不能把數學老師的原話告訴她。老師的話雖然是個客觀事實,但這個事實孩子自己也知道,說出來,除了再一次強化她數學上的弱勢,讓她在這門功課上不自信外,對她的進步沒有什麽意義。家長不能假設孩子都是克服困難的英雄,被指出不足就一定能克服不足;恰恰相反,孩子的某個不足之處如果數次被提起,就會讓他們以為自己骨子裏就長著那個不足,自己是無能為力的,隻好認命。我的目的是要樹立孩子的自信,激勵她學好數學,所以要換個說法。


    我對她說:“老師說你這幾次數學雖然考得不是很理想,但她覺得你在數學方麵其實是很有潛力的。”聽我這樣說,圓圓微微有點驚訝:“是嗎,我數學考得那麽爛,老師怎麽會覺得我有潛力呢?”我說:“你的老師數學教得那麽好,教了一屆又一屆那麽多學生,憑她的經驗和感覺,應該知道哪個學生有潛力吧,要不她怎麽會這樣說呢?”


    我能看出圓圓心有所動。班主任能這樣說,讓她感到意外,對自己的數學能力有了新的認識,原來自己是有潛力的。


    我又對她說,老師說讓你不要著急,先不要急著和同學們比成績,要自己踏實下來,認真跟著老師的教學走。不要過分追求解難題,把基礎知識好好把握了,遇到問題追究下去,直到把一個問題徹底搞明白,不要留有死角,解決了問題才會沒有問題——這些關於學習的話,其實是老師對所有家長講的,它對每個孩子肯定都適用。


    激起了她的自信,給予她誠意的期待,這對孩子是個巨大的鼓勵。至於具體如何學,我知道自己是毫無能力去指導她的,但我堅信踏實的心態是能夠讓學習起飛的平台,有了這種心態,她自然是會主動尋求各種適合自己的方法,會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最大。


    寫到這裏,我想到,有些家長,明明他們對某個學科認識很淺薄,卻以為自己有指導孩子學習的能力,亂出主意,瞎指揮。比如有的家長想讓孩子學會寫作文,就把孩子手中一本興趣盎然的小說搶走,讓孩子去讀作文選;有的家長憑廣告或別的家長的做法,去給孩子買來各種課外習題集,規定孩子每天做幾道題;有的家長想當然地給孩子定下每天背十個英語單詞、一個月背三百、一年背三千的目標。


    所以我再一次強調,作為家長,千萬不要自以為是,如果沒有完全的把握,不要在孩子學習上隨便指手畫腳。家長要做的,就是保護好孩子的學習興趣,樹立起他對學習的自信。有了興趣和自信,你還怕他學不好嗎,還怕他自己找不到方法嗎?


    事實證明,圓圓在此後的時間裏,數學確實有了很大的起色,成績越來越穩定。中間當然也有沒考好的時候,她會流露出一些沮喪,我們就暗示她,她是有數學潛力的。告訴她考試總會有一些偶然性,況且發現問題本身就是收獲,讓她放平心態,踏踏實實學習就是了。她的數學老師也給予了她鼓勵。自信而踏實的心態是最好的“補習班”,這讓她在數學學習上大有長進,成績由班裏的中等偏下,變成名列前茅。


    家長和學校老師溝通是一種有效了解孩子的途徑,老師一般也都會如實地將孩子的各種情況告訴家長。但家長如何“轉達”,要動一些腦筋,不要不分情況地全部“如實”轉達給孩子。一定要考慮你的“轉達”所采用的方式及言語會對孩子形成怎樣的影響,是建設性的,還是摧毀性的,對孩子是有激發作用,還是抑製作用。


    現在有一種令人痛心的現象,許多中小學生特別害怕開家長會,開家長會的日子已經成為他們的“受難日”,尤其是一些學習成績不太好的男孩子,家長會通知簡直是下達給他們的“懲罰通知”。在他們的經驗中,家長會就是“成績排名會”和老師“告狀會”。後果是回家輕則遭訓,重則挨打。


    在家長會後打罵孩子的家長,一定是簡單粗暴的家長。他們大多平時不主動和老師們溝通,隻是在開家長會時或老師“請家長”時,才聽到一些關於孩子的在校情況。老師向他反映孩子不守紀律,或者孩子成績不佳等各種問題,都是他生氣的理由。從學校回家的路上,他不去想孩子的問題到底該如何解決,不去反思自己在教育中是否有過失,不去思考如何有效地幫助孩子,他隻是想趕快找孩子算賬。這樣的家長對待孩子原本就簡單粗暴,在家長會後處罰孩子,與其說想“教育”孩子,不如說隻是家長想平息自己心頭的怒火,想出口惡氣。但這隻能讓孩子的問題變得更為糟糕。


    孩子是敏感而脆弱的,如果老師和家長的見麵,變成了讓孩子蒙羞、挨訓的恐怖事件,後果隻能是讓孩子憎恨老師,討厭學校,讓孩子在學習、自信、道德等方麵失去上進心和判斷力,而且最後多半會反映在學習上,影響學習成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個教育專家16年的教子手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尹建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尹建莉並收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個教育專家16年的教子手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