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本科畢業時又去考清華的碩士,還是沒考上,就想出國留學。申請了兩所國外名校,不知為什麽都沒成功。又一次備受打擊。她父母後來通過關係幫她找了個不錯的工作,按說應該高興,可讓女孩不爽的是和她一起來單位的另外兩名同屆畢業生都來自名校。幹了一年後,那兩位中的一位被提拔當了一個小負責人,這讓女孩終於受不了了,沒請假就離家出走半個月,回來後再也不肯去上班了。


    現在女孩每天把自己關在屋裏,除了上網和睡覺,別的什麽都不幹。在眾人的苦苦勸說下,去看了一次心理醫生,醫生說她是抑鬱症,跟她談了一次話,開了藥。但這又有一個多月過去了,沒有一點作用,現在女孩不但整天把自己關在屋裏,甚至連窗簾也不允許別人給她拉開。


    女孩的父親也快要崩潰了。他一直爭強好勝,在任何事上都不服輸,孩子這幾年來的不順對他的打擊非常大,他覺得作為家長他太失敗了,太沒麵子了。


    我聽完這種情況後非常為女孩惋惜,但告訴對方我做不了這個心理輔導,不是不想幫,是幫不了。


    從他的敘述中,特別是對一些細節的描述中,我已清晰地看見女孩怎樣走到今天。雖然我聽到的是一件相對孤立的事情,但幾乎可以肯定,她父母能在孩子考大學這件事上那樣想問題,在平時的生活中也一定充滿了同樣的思維方式。所以女孩子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積澱已久的一個問題,高考隻是把問題往更壞處推了一把。


    虛榮的家長累壞了自己,也坑了孩子。


    如果時光能倒轉,我會願意去幫忙,我要趕快去對她父母說,在對孩子的教育中,一切都應盡可能從實事求是的角度出發,越是實事求是,你女兒的人生就越是順利,她的生活才可能更幸福,才會讓你們更驕傲。


    盧梭說“最高尚的道德是消極的,同時也是最難於實踐的,因為這種道德不是為了做給人家看的。”[5]把這句話從對待他人那裏推廣到對待自己上,就可以這樣理解:人在針對自我做一件事時,也必須要實事求是,做什麽事情“不是為了做給人家看”,這就是人對自己的真實,也是對自己的善待——不過它可能同樣是“難於實踐的”。


    家長往往不容易對自己的虛浮產生警覺,這也是虛榮和浮躁經常發生的原因——小到胡亂獎賞和懲罰孩子,虛話大話連連,言語間貶損對手;大到在孩子選專業、選工作甚至選對象等方麵亂指揮——日日月月、點點滴滴,不知不覺中搞亂孩子的價值觀,使他們的雙腳不能踩在地上。


    不踏實是生命中的硬傷,它扭曲人的思維方式,使人既無法客觀地麵對他人,也無法真實地麵對自己。


    沒有實事求是精神的人,即使他很精明,也往往目光短淺;即使他很努力,也總是後繼乏力;即使他很自大,也暗中沒有底氣;即使他想要去愛,也不會好好把握。他既缺少平和與寧靜,做不成一個平凡而幸福的人;也缺少個性和創造力,難以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人。


    培養孩子實事求是的精神,除了家長以身作則,注意言行上的影響,我認為閱讀也有很好的作用。尤其是一些人物傳記,對兒童的影響很大。


    那些傑出人物,無論是科學家、藝術家,還是政治家、企業家,他們對事業的熱愛、意誌的堅定、開創性的勇氣、有高度的認識,無不透露著實事求是的思維方式,無不充滿著實事求是的精神。他們的成果,莫不是植根於實事求是這一堅實的土壤。閱讀偉大人物的傳記,就是在和一些優秀的人、優秀的思想交流,就是在形成自己真善美的情懷。


    實事求是是個很大的話題,探究沒有窮盡,實事求是又是個非常簡單的事情,無須任何技巧即可處處實現。這四個字素顏無痕,卻給人以最好的保護,極盡平實,卻給人帶來光彩。我想再一次地說,給予孩子這四個字,真是比給他黃金更珍貴啊!


    6 “成人儀式”寫給女兒的信


    2006年12月29日,圓圓所在的中學舉行“十八歲成人儀式”。學校提前給家長布置了一個作業:給孩子寫一封信。在儀式上由孩子自己拆開。下麵就是我們寫給圓圓的信。


    親愛的孩子:


    感謝學校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們有機會用寫信這樣一種方式和你說話。麵對這樣一個主題,拿起筆時,我們無法不感到微微的驚訝——那個1991年出生的小嬰兒,仿佛是一眨眼間就“成人”了。盡管從你出生起我們就一直朝夕相處,我們看著你一天天長大,從你會笑、會翻身、喊出媽媽爸爸、學走路、上小學、進入中學……所有你的成長,我們都親眼一樣樣見證,但你已“長大成人”這個事實仍然讓我們驚歎不已!


    在寫這封信前,爸爸媽媽先商量了一下要寫些什麽,我們竟不約而同地首先想到的是對你的欣賞。寶貝,這真是我們非常想對你說的:我們欣賞你!


    我們不知道為什麽你從小就那麽聰明懂事。在我們的記憶中,你幾乎從來不哭,小嘴像喇叭花似的經常樂。幼兒園體檢時別的孩子因為怕打針哭成一堆,隻有你一人對護士說:“阿姨,我不哭。”你還像一個小詩人一樣,當媽媽在炎熱的夏天帶兩歲的你走過一片樹蔭時,你說:“我們戴上了大樹草帽。”你才七歲時就能忍住美食的誘惑,把唯一的一塊蛋糕自覺地讓給來家裏做客的小弟弟。還是小學生的你對安全的認知比媽媽還敏感,提醒媽媽避開了可能的危險……你有太多有趣的事值得我們回味了。


    你經常和爸爸開玩笑,各自拍著自己的肚子說“滿腹經綸”,然後拍著對方的肚子說“一包屎”,樂得哈哈大笑。平時你卻是如此平和,盡管你從小學到中學一直表現得優秀,但你從來不認為自己有什麽比別人了不起的地方,這也恰恰是我們欣賞的一點:謙虛。你的謙虛真是骨子裏長成的,一點也不是做姿態。我們也因此欣慰,相信你將來的發展空間會很大。


    你現在隻有十六歲,在年齡上還有兩年多才到十八歲,但你的價值觀、做事的方式、思維水平、判斷能力等如此成熟,這讓我們不得不佩服。我們會經常就一些問題征求你的看法,這種征求也是出自真心,因為你總是分析得很大氣。這讓我們認識到,成熟不僅僅是一種年齡增長,也是一種美德積累。


    “成人儀式”是一個了不起的標誌,她是對你以前所有日子的讚美,更是對今後歲月的一個溫馨提示。它標誌著你的翅膀已經堅硬,可以獨自飛向藍天了。以前你是在家庭與學校的嗬護下生活,今後就要對自己和家庭負責任,對社會做貢獻了。


    爸爸和媽媽希望長大成人的你在未來的生活中,首先要做好人,做一個善良、寬容、正派的人,學會解決生活中的矛盾和不快,遇事不要太計較,讓自己生活得快樂。同時希望你有好的生活習慣,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多參加體育運動,保證身體健康。


    對你的希望很多,在這裏先寫這兩條吧。


    最後要說的是,在這樣一個儀式中,你要感謝你遇到的所有的人和事,你的父母、老師、同學、好友,以及學校、社會——是這一切成全了可愛的你。


    爸爸媽媽也特別想在這裏對你說一聲:謝謝你,我們的寶貝!


    希望你每天快樂!


    爸爸


    媽媽


    2006-12-22


    注釋:


    [1](法)盧梭,《愛彌兒》,李平漚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299頁


    [2](蘇)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杜殿坤編譯,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359頁


    [3]陳琦、劉儒德主編,《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167頁


    [4](美)杜威,《我們怎樣思維·經驗與教育》,薑文閔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275頁


    [5](法)盧梭,《愛彌兒》,李平漚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113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個教育專家16年的教子手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尹建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尹建莉並收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個教育專家16年的教子手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