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兩個人,弄個書號,租間民房,然後以某個作文大賽組委會的名義向全國各地廣發征文信函。凡投稿的基本上都能被選中,然後就告訴你作文已獲幾等獎,獲獎作品將結集出版,每本多少錢,至少需要購買幾本等。家長把錢寄過去以後,大部分確也能收到登有自己孩子作品的書,隻是書很厚,裏麵的字排得又小又密,從目錄來看,獲獎的人非常多,找半天才能找到自己孩子的名字。這種作文選的質量可想而知。


    如果說上麵一種掏錢買發表的事在盛行一段時間後,已顯得有些笨拙,下麵一種新興的掏錢買發表就顯得比較高明,更容易忽悠得家長和教師動心。


    我聽一位小學老師對我講了這樣一件事。某國家級教育科研所向她所在的小學發出共同做課題的邀請。所謂“課題”內容,就是小學要征訂至少五百本該所辦的一份雜誌。這份雜誌專門刊登小學生作文,全年十二期,每本六元。教科所給每個合作學校的回報是,每年每所小學可在雜誌上發兩三篇學生的作文,或一個有關學校的彩色封麵。合作校在合作期間可以邀請教科所的專家來學校進行講座,費用另計。個別教師將來還有機會在教科所的“課題”上署名。雜誌不發表非合作校學生的作文,也不對外公開發行(因為沒有對外發行刊號)。


    這能不能叫“課題”且不說,我們單從學生的角度上看看孩子們收獲的是什麽。


    每個學生一年花七十二元買這本小學生作文選,每校至少得有五百名孩子訂閱,那麽一所學校一年就要給這本雜誌貢獻至少三萬六千元。然後隻有兩、三名學生有機會在這本並不公開發行的雜誌上發表作品——這還不是最不合算的地方,最不合算的是,這樣的雜誌孩子們不會有興趣去讀它,七十二元錢購買來的基本上是一堆廢紙。


    這位老師感歎說,如果每個孩子用這個錢購買兩本小說,然後把所有的書匯集到一起,各個班辦個圖書角,那是多麽有價值啊。據那位老師了解,教科所這個“課題”不僅和小學合作,還和中學合作,合作單位還真不少。


    我奇怪地問她,現在不是不允許向學生指派課外輔導資料嗎,學校怎麽可以組織學生訂雜誌呢?


    這位老師說,學校確實不強迫,總是強調“自願”。但老師們經不住學校負責人的動員,學生們經不住老師的動員,家長經不住孩子的要求,再加上“課題”“教科所”這些招牌,一所千人以上的學校想糾集起五百個訂戶很容易。


    我能理解這位有良知的教師的憂慮。用讀作文選或作文雜誌取代日常閱讀,是一種對閱讀的誤解,反映了人們對如何培養學生寫作技能的淺薄認識。並非操作者都對此認識不清,社會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計算,急功近利可以讓人變得既冷漠又盲目。可憐的隻是孩子們,他們不光浪費了錢,更浪費了學習機會。


    這位老師感歎說,不光是成人,孩子們現在也變得功利了。很多孩子不喜歡課外閱讀,又想找到一個寫作文的捷徑,也以為看作文雜誌就能提高作文水平,所以對訂這份“國家級教科所”辦的雜誌很有熱情。事實上經她觀察,這些雜誌到了孩子們手中,他們隻是大略地翻一下,看看有沒有本校的東西,至於內容,幾乎沒有人認真地去讀。


    孩子沒有選擇能力,這可以理解,“國家級教育科研所”的行為我們也管不著,但家長和教師有責任給孩子介紹一些好書。在閱讀書目選擇上,至少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本好看的小說和一本作文選擺在麵前,問一下自己愛看哪個,答案就出來了。


    所以在這裏我首先想強調的就是,作為常規閱讀材料,作文選沒有意義。


    還有一種情況。有的家長雖然沒買作文選,卻隻給孩子買散文精選、短篇小說集等。他們認為孩子小,功課緊,適合讀篇幅較短的東西。每當我看到家長為孩子挑選諾貝爾獎獲獎作者散文精選集之類的書,心裏總是由不住懷疑,孩子看嗎,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孩子?


    考慮到中小學生閱讀的延續性和量的積累,我認為應該重點讀長篇小說。首先是小說比較吸引人,能讓孩子們讀進去;其次是長篇小說一本書講一個大故事,能吸引孩子一口氣讀下去幾十萬字。中小學生對散文,尤其是翻譯散文大多不感興趣;而短篇小說講得再精彩,讀完了也最多隻有一萬字。孩子們可以一鼓作氣地讀完一個大故事,但很少有人能一篇接一篇地連續讀二十個小故事。經常讀長篇小說,更容易養成孩子大量閱讀的習慣。好的短篇作品可以給孩子推薦一些,但不要成為主力和唯一。


    在讀什麽的問題上既要給孩子一些引導,也要尊重孩子的意願,一個中心目的就是盡量調動孩子的閱讀興趣,先考慮有趣,再考慮有用。


    我女兒圓圓最早讀的長篇小說是金庸的武俠小說。我之所以當時建議她讀金庸的書,是因為金庸的小說懸念重重,情節有趣,能吸引人讀下去;而且他的文字非常規範,筆法老練,讀來感覺通俗流暢;裏麵充滿愛恨分明的情感,符合兒童的審美心理;有一些愛情描寫,但都有著不食人間煙火的純潔和幹淨。所以我後來也向很多人建議,讓孩子去讀金庸吧!


    其實我自己並不是金庸小說的愛好者,假如中學時代看到他的作品,可能會很喜歡,但我看到他的小說時已工作多年,閱讀口味已不在這裏了。後來讀了兩部,也隻是為了帶動圓圓的閱讀。


    圓圓一接觸這些書,果然就被迷住了,用不到半年的時間一口氣把金庸十四部武俠小說全部讀完。我本來以為她讀完這些書後應該讀更好的書,就給她推薦幾本名著,但發現她興趣不大。


    有一天我們在書店裏看到賣《還珠格格》成套的書,她當時正熱衷於看這個電視劇,眼睛一亮,就忍不住翻起來,發現裏麵情節和電視劇基本一樣,有些興奮,就買了一套,這樣她就可以在電視劇播出之前了解到故事情節了。我記得那個書一套有很多本,她很快就看完了,因為她對這個故事太感興趣了。到聖誕節,我又買了整套《還珠格格2》作為禮物送給她,圓圓喜歡極了,又一口氣把那麽多本看完,而且不止看了一次。她經常會隨手翻開哪一段,饒有興趣地讀上一會兒。


    很多人在批瓊瑤小說淺薄,批《還珠格格》沒有“品位”,仿佛讓孩子讀這樣的書就是給孩子指歪道。我是這樣想的,有沒有品位要看針對誰來說。瓊瑤的作品確實不是黃鍾大呂之作,但瓊瑤的文字也非常規範、老到、幹淨,對於一個八歲的小女孩來說,她喜歡可愛的“小燕子”,喜歡裏麵起伏有致的情節,這個書就是適合她的。至於“經典”,我相信隻要她有足夠的閱讀基礎,終有一天會對一些經典作品感興趣。


    我見過一位家長,她很注意孩子的閱讀,從孩子在幼兒園時就開始講安徒生童話,孩子上小學識字後讓孩子讀插圖本的安徒生童話,孩子上初中後,她又買來了厚厚的一本純文字的安徒生童話全集和諾貝爾獎獲獎作家散文選。結果可想而知,孩子“不好好讀課外書了”。


    還有一位家長,他一考慮到孩子需要讀些書,就直接買來《安娜·卡列尼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結果是他也很直接地把孩子嚇住了。


    這些家長為孩子提供著“經典”,旁人對他們的選擇可能也提不出什麽批評。孩子們雖然不知道自己需要哪本書,但他們知道不需要哪本書,對於沒有興趣的東西,他們隻有一個態度:拒絕。


    所以,在給孩子選擇閱讀書目時,要了解孩子,然後再給出建議。不要完全用成人的眼光來挑選,更不要以“有沒有用”來作為價值判斷,要考慮的是孩子的接受水平、他的興趣所在。


    我還見過一位家長,她發現自己正在讀初中的孩子愛讀韓寒、郭敬明等一些少年成名的人的作品,大驚失色。其實她自己從沒讀過這些人的作品,不知為什麽,就主觀地認定這些作品不健康、沒意思,總是阻攔孩子去讀。結果因此和孩子常發生衝突,凡她推薦的書,孩子一概拒絕,凡她不讓看的,孩子就要偷偷去看。


    我的建議是:家長自己如果經常讀書,心裏十分清楚哪本書好,可以推薦給孩子;如果家長總能給孩子推薦一些讓他也感到有興趣的書,孩子其實是很願意聽取家長的指點的。但如果家長自己很少讀書,就不要隨便對孩子的閱讀指手畫腳,選擇的主動權應交給孩子。


    2000年教育部頒布的語文教學大綱規定出了中學生必讀的三十部名著,中外各十五部。我不清楚近年有沒有修改。這三十部書都是經典之作,可以作為選擇參考。但是否適合全部推薦給中學生,恐怕還需要斟酌,畢竟有些作品離當下孩子們的生活太遠,而可讀性又不是很強,也許它隻是適合孩子們長大了再讀。


    真正適合孩子的東西他一定不會拒絕,他拒絕的,要麽是作品本身不夠好,要麽是和他的閱讀能力不匹配。


    在這裏提醒家長的是,一定要讓孩子到正規的書店買書,不要在地攤或一些不三不四的小店裏買,以防買到內容低俗的書刊。凡在正規書店裏買到的,並且孩子感興趣的圖書,應該都是適合他看的。


    即使對成人來說,持久的閱讀興趣也是來源於書籍的“有趣”而不是“有用”。


    不看“有用”的書,不是說不給孩子選好書,而是在選擇中要以孩子的興趣為核心要素,不以“有用”為選擇標準。


    事實上“有趣”與“有用”並不對立,有趣的書往往也是有用的書。一本好小說對孩子寫作的影響絕不亞於一本作文選,甚至會超過作文選。陶行知先生就曾建議把《紅樓夢》當作語文教材來使用。所以,我在這裏說“不讀有用的書”是一種矯枉過正的說法,目的是強調關注“有趣”。隻有“有趣”,才能讓孩子實現閱讀活動,隻有實現了閱讀活動,才能實現“有用”。


    8 學“語文”不是學“語文課本”


    如果不關注閱讀,死抱著教材學語文,那麽學生進入中學後就會越來越力不從心,到頭來,在最關鍵的高考考場上,恐怕也難以獲得好成績。


    前幾年有一位叫李路珂的女孩一度被人們關注。她兩次跳級,十五歲就考上了清華,二十歲攻讀清華大學建築學博士。當人們都用看待天才的目光看她時,她父親卻說,女兒並非智力超常,她與別人的區別隻是在於:當別人的孩子正在拚命去讀去背一些無關緊要的、最多隻能供翻翻而已的文字(主要指語文課本)時,我在讓孩子讀《論語》《孟子》《古文觀止》等經典作品。


    李路珂的父親堅持讓女兒有大量的課外閱讀,認為最好的少年時光應該去讀經典作品。他對現在的學校語文教育很不滿,認為“在無關緊要的文字上喋喋不休、浪費過多光陰隻會毀掉人的一生”。由於他的這種想法與學校教育有矛盾,他讓孩子休學三次,以便女兒能無拘無束地自由閱讀。大量的課外閱讀給李路珂帶來了智力和學習上的飛躍,帶來生命的早慧和成長的輕鬆。


    李路珂父親的做法可謂離經叛道,與當下很多教師和家長把語文課本奉為語文學習的聖經形成對比。由此不能不欣賞他的勇氣和見識。


    看過一本書叫《我們怎樣學語文》,裏麵有當代七十多位知名科學家、學者、作家等撰寫了自己早年語文學習的經曆,按作者們出生或求學的年代,全書從二三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分為四個部分。我從書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凡五十年代以前的學界泰鬥們,他們對自己當年的語文學習全都充滿溫情的回憶。他們的語文學習內容,基本上都是中華文化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經典名章;他們幾乎都遇到一個或幾個學養豐厚的語文教師,從最初的語文學習中獲得了完善的語言和思想的滋養;都肯定地認為早年的語文學習為他們一生的事業及做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例如,有人問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叔子先生,為什麽能成為院士,有什麽個人因素。他回答說:“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文文化,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中國語文起了重要的、直接或間接的作用。”[9]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七八十年代接受中小學語文教育的這些人,他們對自己所經曆的語文教育充滿批判,認為教材選編質量不高、教學方法陳腐、思想啟蒙貧乏。而他們之所以後來“成才”,在於僥幸獲得一些課外讀物,正是這些課外讀物成全了他們。[10]


    當代著名作家畢飛宇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他上中小學的時間應該在七八十年代。他在《我所接受的語文教育》一文中說,“如果讓我給我們這一代人所受的語文教育打分,我不會打‘零分’,因為它不是‘零分’,而是負數。我之所以這樣說,一點都沒有故作驚人的意思。我們在接受了小學、中學的語文教育後,不得不花上很大的力量再來一次自我教育和自我啟蒙。”[11]


    他批評的是當時的語文教育。可時過境遷,這麽多年了,我們的語文教育依然故我。這種糟糕狀態,到現在尚未有結束的跡象。


    從教材的編排看。現在小學語文大致還是采用先學拚音、生字,再學詞匯、句子這樣一個邏輯框架。


    拚音真的需要放到語文學習的最前麵嗎?生字真的需要那樣一個個獨立地去學嗎?


    這裏有一個貌似合理的邏輯推理:會讀文章就得先認字,想認字就得學拚音——事實上,這個表麵合理的邏輯並不符合兒童的認知順序,逆反了人類學習語言文字的天性。顛倒了語言學習的順序,充滿反認知的內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個教育專家16年的教子手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尹建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尹建莉並收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個教育專家16年的教子手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