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慈善事業再次麵臨嚴峻挑戰。歐美很多億萬富翁承諾要把自己的過半財產捐獻給慈善事業,而中國的富豪更願意將財產留給自己的後代,現實告訴我們中美慈善觀存在很大的差異。有人說中國的企業家很“自私”,其實他們是有苦難言。


    2012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吹響號角,奧巴馬的支持率卻屢破新低,究其原因,是因為奧巴馬的經濟複蘇計劃、醫保改革、金融改革頻頻受挫,失業率居高不下,這也注定了奧巴馬謀求“二進宮”的道路絕非一帆風順。


    奧巴馬所推行的金融改革頻頻受挫的原因在於既得利益集團的極力阻撓,因為這次號稱美國幾代人以來最嚴厲的金融改革,其目的是為了保護美國中小股民的利益。


    麵對越來越複雜的金融市場,中國老百姓同樣是一頭霧水。在美國金融改革如火如荼地進行的時候,我們的金融監管卻一如既往地乏力、軟弱,是我們不會?當然不是,是我們不願意那樣做。因為我們沒有靈魂。


    美國火藥味十足,英國卻迎來了讓國人倍感溫馨的一刻——威廉王子與未婚妻凱特·米德爾頓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婚禮。在全世界都崇尚低調的時候,英國王室卻如此高調亮相,英國人為此歡呼,世界為此沸騰,英國王室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王室婚禮的背後又暗藏著哪些玄機?


    我們將視線轉回國內。中國的cpi連創新高,人們對通貨膨脹的擔憂日益加劇。老百姓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是,到底什麽能夠對抗通貨膨脹?遺憾的是,你所想到的都是錯的,你所擔憂的卻都成了事實。黃金、股票都不靠譜,cpi早已突破了3%這個西方國家的警戒線,竟然有人說,沒事,中國老百姓能容忍更高的通貨膨脹率。


    深圳,曾經是無數人的圓夢之城,任正非、王石、潘石屹等人就是從這裏開始了各自的現代企業夢,開創了他們的輝煌時代。如今,深圳卻被那些有夢想、有活力的年輕人拋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深圳失去了魂,特區不再“特”。


    陷入困境的不僅是我們的國家和城市,還有我們的企業。國內最具影響力之一的家具高端品牌“達芬奇”因造假被推到了風口浪尖。與其說“達芬奇”是在造假,不如說它是一種“創新”。以“達芬奇”為代表的“假洋鬼子”不僅曝出了中國企業的無奈與艱辛,更拷問了“崇洋媚外”的中國富人。


    當然,“達芬奇”不是最可恨的,畢竟它為自己做出的事情流下了眼淚,付出了代價。最可恨的是那些明明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錯的,甚至危害到老百姓的生命,卻還如此傲慢的,紫金礦業就是這樣一個打著維穩的旗號,行著不義之事的上市企業,與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中的bp(英國石油公司)相比,它憑什麽“幸福”得讓人發指?


    當國人還在憂心外資介入糧食產業、外資入股上市公司時,殊不知國產化妝品行業幾乎已“全軍覆沒”。外資來勢凶猛,本土化妝品企業節節淪陷,稍具規模的國產化妝品品牌幾乎都被外資收購,外資已占據我們90%的化妝品市場。國產品牌如何突圍已是一個我們不得不麵對的問題。


    畸形的社會環境滋生出經濟亂象,在雲南一家涉黃場所談項目的四川人大代表語出“雷”人,同時也“hold”住媒體的眼球,他對執行掃黃任務的公安人員說,你們昆明的發展還得靠我們招商引資的商會,你們市領導還得靠我們養,你們來查的話,叫我們怎麽談生意呢?m型社會滋生的“小姐”群體竟然擔當了如此“重任”,掃黃原來這麽難!


    口袋鼓鼓的山西煤老板和溫州商人不僅喜歡炒房,還喜歡偶爾追捧一下藝術品,懂不懂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帶來更高的利潤。而我們關心的是藝術品投資的錢都是從哪裏來的?我們的發現令人痛心,這些錢源自我們的實體經濟,已經沒有人願意踏踏實實地做製造業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們的誠信與危機(財經郎眼06)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郎鹹平 王牧笛 王今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郎鹹平 王牧笛 王今等並收藏我們的誠信與危機(財經郎眼06)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