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傣泰王國首府第斯布爾郊外的一座茶園,照片拍攝時間是1942年4月17日,女人們正在烈日下采摘茶葉,這裏景色看起來很優美,沒有刺刀和鮮血,可她們每天必須勞作16個小時以上,得到的僅僅是200到250克大米,這點糧食還不夠在座各位一頓午餐填飽肚子,她們卻要用來養活自己和家裏的老人、孩子,饑餓在當地非常嚴重,這與日本政府在1939年國聯第19號決議中做出的第6和第7項承諾背道而馳。”


    “這是傣泰王國北部城市迪格博伊的煉油工廠,拍攝的時間是1942年5月2日,工人們衣衫襤褸,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同樣得不到足夠的食物,而且缺醫少藥,到了夏季,工人的死亡率非常高。照片上看到的這些日軍士兵分布在工廠各處,他們可以隨意毒打甚至殺死不聽話的工人,而不需要向上級軍官做任何匯報。這違反了1920年國聯公約,也違背了日本政府在國聯1939年第19號決議中做出的第4、第6、第7以及第11項承諾!”


    “這是迪格博伊郊外的庫薩村,照片的拍攝時間是1942年5月26日,日軍在傣泰王國的駐軍司令木村兵太郎中將被遊擊隊炸死後的第4天,整個村子已經被夷為平地,349名村民,包括兒童和孕婦,無一幸免。我個人認為這已經不是違反公約或者承諾的問題,而是肆意踐踏我們這個文明社會最基本的人倫道德,完全無視人類應得的生存權利!”


    “這是托賽瓦村,位於庫薩村以北12公裏,照片拍攝時間是1942年5月27日,同樣沒有剩下一棟房屋,420名村民,僅有3人得以幸免。根據他們的口述,大隊日軍士兵於當天上午進入村莊,搜索了每一間屋舍,但沒有找到他們想要找的人或物,於是讓村民們在田地裏挖了一個大坑,逼迫所有人進去,然後用機槍進行掃射,接著就地掩埋……同樣是在踐踏文明社會的人類生存權!”


    “這裏是蒙薩村,位於迪格博伊北部,雅魯藏布江畔,情況跟前麵兩個村子基本一致,400多名村民連同他們飼養的家畜遭到慘無人道的屠殺,屍體被拋入江水,幾天之後陸續在下遊被發現,這張、這張還有這張,都是記者、徒步旅行者或是工程師拍攝的……”


    “先生們,情況已經再清楚不過了,擁有近兩千萬人口的英印阿薩姆邦,在日軍占領後成為名義上成為獨立的傣泰王國,但經濟、軍事、政治完全依賴於日本政府及其占領軍,人民的生活條件非常糟糕,最可怕的是,日本軍隊在這裏橫行妄為,隨意殺戮,使得這片物產豐饒的土地成了文明社會最為黑暗的角落之一。1934年以前,南亞地區隻有4個國家,而在日軍占領下,它們分裂成為17個大大小小的國家。國家數量的增加並沒有改善南亞地區的經濟和生活水平,這僅僅是日軍維持占領區秩序、掠奪各種資源的一種手段。綜合日本軍隊以往在朝鮮半島、中國、菲律賓、南亞、澳洲乃至夏威夷的種種表現,我個人認為,這支軍隊完全是文明社會的一群野獸——是的,野獸,連野蠻人類都算不上!為了阻止這群野獸侵占更多的土地,奴役更多的民眾,甚至讓我們的文明社會倒退回到原始時代,我們有必要聯手遏製它那可怕的擴張野心,斬斷它伸向亞洲和太平洋各地的觸手,最終將它那支不受倫理道德約束的軍隊逐回日本列島。有鑒於此,愛爾蘭政府認為應當啟用五年期的全麵製裁,直到日本軍隊接受國聯軍事觀察員進駐,並證明其有效改善了當地民眾的生存權利和生活條件。”


    在國聯理事會的一次例行會議上,愛爾蘭代表就著幻燈片映照的一係列相片進行發言。與會的20個理事國,包括以列席觀察員身份參加會議的蘇俄代表,無不對這些相片所反映的現象感到震撼。若現場有日本政府代表,他絕對會遭到眾人的質問與抨擊,甚至被憤慨的眼神給殺死掉,然而早在兩年之前,日本政府就因再度發動侵華戰爭且拒不接受國聯大會的和平決議而被開除了。


    與舊時空的國際格局相比,由於兩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和結果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國際聯盟的誕生與存續也大不相同。名義上,國聯仍是保障會員國領土完整和民眾生存權力、解決國際爭端、組織國際裁軍的國際性組織,但在兩次大戰期間,它基本上是同盟國與美英陣營角力的國際舞台,而在二戰結束後,西方同盟國完全占據了主導地位。當然了,西方同盟國內部並非鐵板一塊,意大利和奧匈帝國便長期與日本及其傀儡國家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日本在亞太地區掠取來的資源,有相當一部分流入了這兩個國家,滋潤了大資本家和統治階層,也幫助這兩個非常依賴工業的中南歐國家艱難度過了兩次經濟危機。


    正因如此,在投票表決階段,兩個常任理事國雙雙投出反對票,否決了愛爾蘭政府對日全麵製裁的議案。按照國聯理事會在1940年9月作出的決議,國聯的46個成員國均對日本采取貿易製裁,製裁領域囊括軍工產品和可能被用於輔助作戰的非戰鬥船舶、航空飛行器、車輛以及重工業機床,製裁期限為5年。在這種情況下,意大利和奧匈帝國的對日貿易轉入地下,近兩年來,仍有數以萬噸計的軍火或輔助性的軍用物資秘密銷售到日本占領區,再轉往中國戰場。


    從戰略角度出發,德國政府雖傾向於壓製日本的擴張,但隨著蘇俄軍隊在東北亞戰場上展現出相當可觀的陸空實力,柏林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所以在意大利和奧匈帝國聯手否決全麵對日製裁議案後,德國並沒有通過外交途徑迫使它們做出讓步,而是將議題轉向澳大利亞——根據1938年簽署的美日停戰協定,澳大利亞繼續交由日本占領管製,在一定期限內允許澳大利亞軍民自由選擇去留。現如今,在澳大利亞的400多萬常住居民當中,依然有220萬白人,他們的生存條件要比南亞各國的土著略微好上一些,但跟生活在歐美國家的白人相比,無疑還在溫飽線上掙紮,而且以日本軍隊的暴虐本性,針對澳大利亞白人的殺戮事件仍時有發生。


    基於這部分白人的生存狀況堪憂,德國代表很快提出了一個新的議案,那就是以不提高製裁範圍、不延長製裁期限為條件,換取日本方麵允許國聯維和部隊進駐澳大利亞以白人為主的地區。若日方強硬拒絕,德國將聯合美國、阿根廷、愛爾蘭、威爾士等國對日本采取全麵製裁措施,對維持對日貿易的國家采取提高關稅、限製進出口等舉措。


    在此之前,規模僅兩萬人的國聯維和部隊基本上是象征性的存在,隻在幾次發生於非洲的地區衝突中發揮過作用。為適應澳洲維和的可觀需要,德國代表同時提議將國聯維和部隊擴充至二十萬人,德國將至少提供十萬兵員和充足的經費,用以從國聯成員國購置武器裝備。除了規模的大幅度擴增,國聯為何部隊還將組建至少20個營的裝甲部隊和40-50個中隊的航空部隊,大部分部隊將在集結完成並接受必要的訓練後分批派往澳大利亞。


    對德國代表所提議案的國聯理事會表決中,意大利和奧匈帝國雙雙選擇棄權,使得該議案最終獲得通過。得到美國以及部分鐵杆盟友的堅定支持,德國人對迫使日本讓步信心十足,然而前去跟日本政府協商的國聯官員卻遭到無情打臉。日本人顯然還在為他們被國聯除名耿耿於懷,不但不以官方禮節接洽國聯官員,還對他們大肆嘲諷一番,而後閉門送客。1934年的戰爭大投機讓日本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石油、橡膠以及各種礦石源源不斷從一千多萬平方公裏的占領區運回本土,輕重工業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日本民眾的生活水平直線提升,日本軍隊隻愁如何將堆積如山的作戰物資運往前線,而不需要操心它們多久才能生產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是日軍大本營還是日本政府內閣都選擇性地無視了來自西方世界的製裁威脅。


    盡管被潑了冷水,部分國聯成員國對擴充維和部隊的熱情始終高漲。在德國的主導下,擴充方案以驚人的效率確定下來,意在重整國防的美國政府非常看重這個機會,他們決定調派4萬精銳部隊參與維和,近年來政局穩定、經濟回暖的法國人急於重回國際舞台,此番爭取到了1萬人的出兵員額,另有愛爾蘭王國出兵2萬、西班牙和瑞典各出兵5千,意大利和奧匈帝國象征性地派出了數百兵員,距20萬目標所差部分最終全部由德軍補齊。此外根據德軍總參謀部製定的一份戰略性預案,在局勢必要的時候,近百萬德軍現役部隊可直接以國聯維和部隊的名義參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歲約阿希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空之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空之承並收藏萬歲約阿希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