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說道:"鬆讚幹布很有可能會把稱心交給長孫衝。"


    許敬宗著急說道:"那豈不是更不妙了?"


    "事情也不能這麽想。"


    許敬宗安靜下來,心中也在計較著


    李正從自己房間中拿出筆墨,開始寫一封書信遞給許敬宗,"你把這封信交給孔穎達,我要一些朝中的典籍。"


    許敬宗收好信件疑惑問道:"稱心的事情和孔穎達老夫子與宮中典籍有什麽關係?"


    李正重新坐在躺椅上說道:"和稱心的事情沒有任何關係。"


    許敬宗又疑惑地看著李正,難道長安令對稱心的事情一點都不關心。


    "長安令,要不要我們派人去救稱心。"


    "老許啊,長孫衝現在上躥下跳,你就讓他折騰,我們不能自亂陣腳。"


    見許敬宗沉默下來。


    李正又說道:"你覺得鬆讚幹布會輕易把稱心交給長孫衝?鬆讚幹布可不蠢。"


    許敬宗思量半晌,"若是想把稱心交出去,鬆讚幹布一定會討要好處。"


    "沒錯,當然了鬆讚幹布這個家夥見不得別人好,也希望我們朝中因為這個事情鬧得一團亂,最好是可以引起朝中的內鬥內耗。這樣鬆讚幹布說不定會笑的合不攏嘴。"


    許敬宗點頭。


    "不過這件事我們不用著急,能夠替代稱心的人很多。"


    許敬宗低聲說道:"莫非是要找個人替代稱心?"


    "暫時沒有必要,我們再觀望一段時間,不用多長時間,宮中就會派人來見我。"


    "在下明白了。"


    "過些日子,西突厥和吐蕃就會開戰,咱們坐等西方戰火連天就好。"


    許敬宗三緘其口,又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李正閉上眼舒服的躺在躺椅上說道:"他強任他強,清風撫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依舊照大江"


    "他強任他強,清風撫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依舊照大江。"


    許敬宗回味著這句話,"好句子啊。"


    就算鬆讚幹布把稱心交了出來,不過就是換個人而已。


    再說句誅心的話語,稱心重要嗎?


    真正重要的是西方大亂。


    這才是長安令真正的目的。


    村口正在組織著運送糧食,這些糧食都是一些陳糧。


    有些糧食甚至發潮嚴重。


    不過這些糧食主要是給涇陽的養殖場用的。


    如今的涇陽養殖場越來越大,需要用到的飼料也越來越多。


    以前大多數人家就算是養家禽也不過是自家門口院子裏養兩三隻。


    很難想到會像長安令這樣養這麽多。


    倒是如今的涇陽村民每日都有雞蛋吃,頓頓都能吃到肉。


    李義府笑嗬嗬上前說道:"老許,看你今天似乎不太爽利。"


    許敬宗長歎一口氣,"如今在下也越來越看不透長安令了。"


    李義府好奇問道:"你什麽時候看透長安令了?"


    許敬宗放下手裏的一把稻米說道:"你隻是在村子裏辦事,我在村子外辦事,很多時候我辦的事情和你辦的事情不同。"


    李義府也好奇,"此話怎講?"


    許敬宗低聲說道:"你難道沒有覺得嗎?"


    "覺得什麽?"


    許敬宗看了一眼身後的馬圈方向,小聲說道:"有時候覺得長安令的做事方式隻是和別人不一樣而已,可是過一段時間在看,才會明白長安令的真正用意比很多想的長遠。"


    李義府點頭,"沒錯,以前長安令養豬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沒什麽也覺得是無可厚非,不過之後才知道長安令可以做得這麽大,如今來看涇陽人人都可以吃上一口肉。"


    許敬宗搖頭說道:"不是這樣,以前我也覺得沒什麽,不過這麽長時間以來那種感覺越來越強烈。"


    李義府好奇地看著李義府有些不明白。


    許敬宗又說道:"就像是兩類人,長安令和我們相比就像是兩類人。"


    李義府思量著許敬宗的話。


    收回心神,許敬宗說道:"可能是我想多了吧,那個長孫衝上躥下跳得不消停,最近都沒有睡好覺。"


    <a href="http://m.xiaoshuting.cc" id="wzsy">xiaoshuting.cc</a>


    李義府安慰著說道:"我看你是想得太多了。"


    "可能就是我想多了。"


    許敬宗拱手又說道:"我還要去長安辦一些事情,下次等你空閑下來我們去平康坊喝酒。"


    "好。"


    李義府點頭說道。


    第二天,許敬宗就把信分別送到了秦瓊和孔穎達的府上。


    秦瓊沒有見到許敬宗人,信是家中下人來送來的。


    早上練了練刀法,秦瓊神清氣爽,李正的方法果然好多了。


    不用喝那些稀奇古怪的湯藥。


    吃一些食物就好,李正給的食譜做菜還挺好吃的。


    打開信件,看著上麵的內容。


    隻有寥寥幾行字,秦瓊心中好奇李正怎麽就看中了自家的地?


    高陵那一片確實距離涇陽不遠。


    而且如今李正的食邑地都已經有上千頃了。


    秦瓊打開自己的地契看著自己的食邑封地。


    土地買賣這種事情朝中一直管得很嚴。


    李正想要,秦瓊自然可以賣給李正。


    反正也不愁吃穿,再說了李正這麽有錢出手應該也闊綽。


    先不說官府批複的事情,就說這些地都是陛下賜的也不能隨便賣。


    秦瓊瞅著眼前的地契陷入沉思。


    孔穎達大清早還要去國子監給學子們講課,就收到了許敬宗的來信。


    雖說不過問朝中的事情,孔穎達還是知道許敬宗是給李正辦事的。


    這件事長安不少人都知道。


    孔穎達看著信件上的內容,李正竟然要一些建造橋梁與河道的典籍。


    **本不是已經在涇陽了嗎?


    還要這些典籍做什麽?


    **本出身工匠世家,修繕宮殿,要說手藝功夫,**本絕對不差。


    這些典籍就在國子監的藏書之中,抄錄一份交給李正也不難辦。


    李世民剛剛下了早朝,回到甘露殿問著王鼎,"據說兵器案有眉目了?"


    王鼎躬身說道:"是長孫公子查出來的,隻是如今還沒有上報奏章,也隻是派人調查而已,據說現在那個買賣兵器的人就在吐蕃,說不定現在長孫公子正在想辦法把人帶到長安來的。"


    李世民冷笑著,"看來李正辦事還是不夠幹淨啊,這都已經讓長孫衝找到活人了。"


    王鼎點頭,"涇陽的眼線來報說是許敬宗挺著急的,反倒是李正還挺清閑。"


    李世民拿起一份奏章看著說道:"最近的日子也不知道怎麽了,竟然有人彈劾李正,說是李正的養殖場讓長安的肉越來越便宜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圍並收藏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