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來工頭張齊,把工匠班調過來。


    瞅著一張圖紙,有長*工匠經驗的張齊一眼就看出了用途,他低聲問道:"侯爺,這個是用來拓印的?"


    "這個叫做活字印刷。"李正說道。


    張齊瞅著圖紙好半天,"確實是個好東西。"


    活字印刷能不是好東西嗎?這東西用起來靈活不費力,而且字模可以隨時拿下來替換反複利用,比那些笨重的雕板好用多了。


    張齊瞅著大牛動作略顯笨著的印書說道:"侯爺,為何不用染布的方法呢?"


    "染布?"李正心裏思索著。


    張齊又說道:"不過造起來確實麻煩,需要一些時日,侯爺想必也考慮周全,不過先印書看看成效。"


    "對對對,我得考慮周全。"李正尷尬地點點頭。


    張齊重新繪製了一張圖紙,這像是一個染布坊的用來刷布的滾筒。


    看明白之後,李正猶如醍醐灌頂一般。


    原來這麽用,現在的染布坊為了保證布的色澤均勻,都會把浸染的布重新刷一遍。


    這就是張齊的想法由來。


    還是術業有專攻,要沒這張齊說不定自己還是一樣摸不著頭腦費力的一頁又一頁的拓印。


    看完圖紙,張齊說道:"縣侯覺得這個辦法怎麽樣。"


    李正略顯尷尬地說道:"還行,勉強湊活用。"


    張氣連忙笑著說道:"若是有更好的辦法,縣侯一定要告訴在下,咱們就靠手藝吃飯了,多一門手藝兄弟們將來也可以多一口飯吃。"


    搖著手裏的蒲扇,李正怪笑著說道:"那是當然。"


    雖說還是手動不過已經趨向了半自動,效率也會好很多。


    像是流水線上的半自動蓋章一般。


    紙隨著滾筒成長條形滾動,拓印就成了蓋章一般,蓋下就好。


    省事很多,但也要在紙張絕對堅韌的條件下才行。


    張齊看著晾嗮好的紙張,這種紙非常的粗糙,而且擱置久了很容易發黃。


    品質雖說有些差,但還是有提高的空間。


    張齊帶著自己的木匠班開始建設工坊。


    接下來的事情交給這些木匠班的人就行,李正又閑了下來。


    錢是個好東西,李正充分明白它的重要性。


    在這個缺少書籍的大唐。


    李正有把握可以讓紙製書籍大賣。


    李泰吃著一個不知名的果子而來說道:"李正,我聽說朝中有大臣建議父皇減少行伍大軍的開支。"


    "為啥?"


    "說是因為西北方向太平了,河西走廊也收複了,接下來應該休養身息,不應該窮兵黷武。"


    李正坐起身毫不在意地說道:"和我有什麽關係。"


    李泰低聲說道:"你以為呢?應該怎麽辦?"


    李正搖著扇子笑道:"我當然不這麽認為了,這種話語就是謬論。"


    "此話怎講?"


    "即便是現在對手看起來比我們弱,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安樂就是自大的來源,我們永遠不要小看我們的對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有個非常厲害的人說過手裏無劍和有劍不用是兩回事。"


    李泰點頭,"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手裏無劍和有劍不用是兩回事。看似很簡答的一句話,但很有道理,還有..."


    頓了頓話語,李泰說道:"最近我可能我要回長安了。"


    "真的!?"


    李正興奮地站起身立刻來了精神。


    看著李正一臉高興的模樣,李泰拍著他的肩膀說道:"你放心,我還會經常來你家吃飯的,畢竟吃習慣了你家飯食,我已經吃不慣別家的。"


    李正:"..."


    "哈哈哈!"


    大笑三聲,李泰轉身就上了一輛馬車前往長安。


    長安,李泰來到甘露殿前見到李世民躬身說道:"父皇。"


    李世民微微點頭,"從明日開始你上朝聽政。"


    聽到這話,李泰欣喜,立刻行禮,"謝父皇。"


    "退下吧。"李世民頭也不抬地說道。


    一直以來皇子之間能夠上朝聽政的也就隻有太子李承乾。


    沒想到這次父皇也讓自己去聽政。


    不過話沒多說兩句就讓自己退下。


    李泰臨走前多看了一眼,發現父皇看的正是白蛇傳。


    還看得很入迷。


    離開甘露殿去問安自己的母後。


    來到立政殿,向自己的母後長孫皇後問安,也是沒說幾句就讓自己退下了。


    李泰看著這裏的情形,發現麗質和母後都捧著一本白蛇傳專心地看著。


    走在長安,許久沒來長安,沒想到如今的長安人人都在談論白蛇傳的故事。


    長安因為白蛇傳的故事,又熱鬧了起來。


    也不知道為什麽涇陽賣了一批書之後就停下來了。


    白蛇傳這本書的價格被越炒越高。


    紙頁書在大唐太難得了。


    一本書用紙來裝訂對現在的人來說太奢侈。


    甚至有人高價買來直接當作將來的孤本。


    第二日的朝堂上


    李泰走入太極殿看向李承乾,"皇兄,許久不見了。"


    李承乾警惕地看著李泰,"能夠聽政是一個學政事的好機會,你可不要怠慢了父皇對你的期望。"


    "那是自然。"李泰對李承乾畢恭畢敬地說道。


    太子與魏王兩兄弟之間的對話,房玄齡停在耳中,兩兄弟之間的神情也是看在眼裏。


    李泰來聽政李承乾真的會高興嗎?倒也不見得。


    這兩兄弟一直不對付,從小到大都是這樣。


    話語之間的互相針對,房玄齡聽得出來。


    隨著李世民的到來,朝會開始。


    六部各自匯報著自己的事情。


    李世民的精神不太好,有些昏昏欲睡。


    白蛇傳這種章回體的書一看就有些停不下來。


    昨晚看到深夜,不得不說真的還算是一個挺動人的故事。


    說到兀兵屯兵的事情,朝中兩方又開始爭吵起來。


    兵部尚書侯君集等一眾大將都不同意減少兵員裁撤大軍。


    文臣們義憤填膺,"陛下,建武陸抗窮兵黷武,其**可想而知,如今邊關已收。"


    <a id="wzsy" href="http://m.fantuantanshu.com">飯團探書</a>


    "陛下,若是裁撤大軍,突厥和吐蕃再次打來該如何?"


    "陛下!這也是為了讓突厥安心。"


    "陛下,如今應該與民休憩,讓天下百姓休養生息。"


    ...


    朝堂再次爭執不下。


    李泰看了一眼父皇的臉色似乎還有些生氣。


    站出朝堂,李泰行禮說道:"父皇,兒臣有話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圍並收藏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