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回來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潼關城的各個角落,老百姓聽了倒還算是平靜,但對賊軍來說卻無疑是一注雞血,有人歡呼有人半信半疑,一些賊首們則隨即朝衙門湧去想要探聽虛實。


    衙門外已是水泄不通,大小賊首圍在外邊翹首以待相互打探消息,幾個賊軍在衙門口維持秩序,嗓子都已經喊啞了,闖王確實回來了,正與李帥商議軍務,諸位老兄稍等等……


    衙門裏,李自成已吃飽喝足,在大堂上半躺著閉目養神不緊不慢的將自己的逃命過程說與李過聽了。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父親天生的吉人天相,日後必大富大貴”李過遞過一杯清茶淡淡笑著,李自成苦笑搖頭:“戎馬十餘載,這倒也算不上最危險的一次,卻是最艱苦的一次,想當年那會被洪承疇,孫傳庭埋伏隻餘十八騎逃入商洛山才是最凶險的,然則卻沒逃的這麽苦”。


    “父親說的是崇禎十年那會吧”李過一聲歎息,一眨眼十年過去了:“哦對了,那次也是在潼關吧!”


    李自成微微點頭:“就是在潼關南原”說著看向李過:“為父這月餘盡在逃亡,卻也聽到了很多不知真假的傳聞,朝邑丟了?”


    李過一聲長歎:“孩兒一時疏忽,著了那李岩的道”隨即便將這月餘之間他和李岩過招的種種詳述一遍。


    李自成聽的眉頭緊皺,許久沒吭聲,他沒想到自己逃命的這一個月李岩竟然翻了那麽大的浪,硬是吞了四個城!


    “李岩有大才!”半響,李自成長呼口氣:“初遇時便知其才,隻是未能讓其盡展所能罷了,他在咱們這邊掣肘太多,充其不過一個軍師幕僚,卻沒想到便宜了那那小太監,他識人也會用人且不疑人,這一點,吾不及他!”


    聽了李自成誇讚李岩,李過心中不服,張口便要罵李岩賣主求榮什麽的,卻被李自成揮手製止:“李岩同那太監一唱一和,趁吾逃亡的時間散布謠言,亂我軍心將黃河局勢攪亂了攪渾了,卻也拿到了他們想要的籌碼了,談和……咱們要吃大虧了!”


    “那咱們就再打回去,將籌碼奪回來,如今父親已平安回來,軍心大振,正好趁機收複那幾處失地!”李過一臉憤憤然,李自成輕搖頭,看著李過問道:“你可想要談和?”


    李過一滯,終是一聲長歎頹然坐了下來,他懂李自成的意思,要談和的話就不能再主動開戰了,那樣會被朝廷視作沒有誠意和談,雙方就會立即進入你死我活的敵對局麵。


    而李岩在中北兩線暫停動手,除了有心無力也是在維持一個局麵,一個還可以談的局勢框架,就如同南線吳三桂大軍兵臨城下而沒有立刻動手也是這個原因,現在就到了必須談判的時刻,人家不動手也就是給你個坡下,當然了,也是個威脅,你不談我就攻城!


    “可父親剛才也說了,若此時談和,朝廷的條件也必然苛刻,畢竟咱們手頭的籌碼……”李過有些暗惱,可李自成笑了:“朝廷壓價是必然的,但絕對不會太過苛刻,且他們不過奪走幾個小城罷了,算不得多大的籌碼,汝亦不必自薄,咱們不是沒有足夠的籌碼,反而有相當大的籌碼!”


    額……李過皺眉不解,李自成指了指自己的頭:“吾這個腦袋就是最大的籌碼,黃河西岸大小十幾個城就是籌碼,大順軍十餘萬將士就是籌碼,何況還有荊襄,這都是讓朝廷無法抗拒的籌碼!”


    李過恍然大悟,使勁拍了自己的腦袋,這段時間他心裏壓力太大了,以至於鑽了牛角尖之看到了眼前這點小得失,卻忘了大局!


    大局是什麽?


    大局就是如今的孱弱無力的朝廷卻要麵數不勝數的內憂外患!拋去天災之外,隻說兵禍,無論是大順還是大西還是滿清韃子,單拎一個出來對上朝廷都讓他力不從心,何況三個一起來。


    所以說,他們也想談和,手裏籌碼再多,再想壓價,但都避不開他們想握手言和的心思,如今有一個想和的了,他們定然不會將其逼走,無非壓點價罷了。


    能和一家是一家,這就是朝廷眼下的心思!


    可以說,李自成是無比的清醒,朝廷的脈搏被他把的死死的。


    維持現有的局麵,談和!


    從鬼門關溜達一圈後的李自成回到潼關後非常有默契的配合李岩,暫停一切軍事行動,全力談判。


    當然這並非主動配合,而是被形勢所迫,這個時候再打再鬧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除非他並非真心想談和。


    可李自成是真的想落個善終,想要一方為王。


    那就讓宋獻策在京城和朝廷好生的一番扯,隻要朝廷不過分,他就能當個名正言順的藩王!


    而他現在要做的則就是好好休養,同時還要重振士氣,於是吃飽喝足休息一會兒,便同李過一起走出衙門,上了街頭,上了城。


    雖然一個多月的逃亡讓他瘦骨嶙峋,但將士一眼就認出來,這就是闖王,就是他們的靈魂。


    闖王,官兵都到城外了,咱們什麽時候打?士氣大振有好戰的人便嚷嚷起來,李自成一臉輕笑,可知他們為何兵臨城下卻不圍城呢?


    他們不敢!官兵都是紙紮的,看著瘮人實則不堪一擊……


    將士七嘴八舌胡言亂語,一個比一個會叫囂,一個比一個會裝逼,李自成也是附和著這些賊首,不過心裏頭當然明清的很,官兵不是不敢,也不是不堪一擊,是在觀望,確切說是在等軍令罷了。


    但這些不能說出來,他需要手下這些賊兵賊將自嗨起來,而事實上如他所願,潼關的賊軍因為他的現身,整個嗨的不行了,滿城都能聽到他們興奮的鬼哭狼嚎,卻嚇的那些普通百姓們心驚膽戰,這是要幹啥喲。


    潼關城東二十裏有個地方叫代字營,是個大村鎮,名字的來由就是因為這裏曾經是明軍的一個駐地,營地上書代字,至於是哪個代將軍已無從考察,而今這裏依然駐紮著數萬明軍,且不是一個將軍,吳三桂,馬科以及劉文炳,衛時春等幾個勳貴都在這呢。


    這月餘時間,他們陸續從開封洛陽一路往西推進,從靈寶推進到盤豆鎮,如今已兵臨潼關城外二十裏的代字營!


    本來吳三桂和馬科等人都商議好了戰術準備進攻潼關,可就在這時李岩來了軍令讓他們按兵不動!


    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不用掐指都能推測出李岩的用意,中北兩線都取得了戰績,南線刀懸頭上,這是談判的最佳時機。


    此時的吳三桂並不知道李自成已潛逃回潼關了,也不知道潼關城裏頭的賊軍都打了雞血似的亢奮,但他即便知道了也不在乎,因為他現在也亢奮的很。


    若談成了,潼關則是由他受降,談崩了,他立刻攻城,這是大功一件!


    他在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扶明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浪得虛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浪得虛名並收藏扶明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