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實曆史上,吳三桂這個時期剛投降滿清韃子成為他們的劊子手,而在這之前其除了年少那次沙場救父的壯舉之外,打仗方麵並沒有什麽出眾之處。
所以理論上李過都會將其視作朝廷普通將領,這種將領在他造反十幾年間殺的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可這已經不是真實的曆史了。
偏偏在他們東征中途時,滿清韃子想趁機摸魚,多爾袞率十萬大軍兵臨寧遠城下被吳三桂和常宇聯手殺的潰不成軍。
寧遠大捷,讓吳三桂一戰成名揚名天下!
這場大捷意義非凡,對陣的敵人不是賊軍,而是以鐵騎無敵的滿清韃子兵,含金量充足!
也因此,麵對吳三桂的數萬大軍一向看不上瞧不起官兵的李過也心有忌憚!
但若說怕,還真不至於。
關寧鐵騎是牛逼,但李過算定吳三桂不可能將關寧軍全拉過來了,寧遠城的防守不能空也不是一般兵馬能勝任的,所以這數萬大軍裏關寧軍的比例少到可以忽略不計,至於朝廷其他的兵馬,最能打的東廠衛不在黃河防線,李岩在北邊已被拖住,高傑和黃得功都在千裏之外,餘下都不足為懼,而且真正讓李過忌憚的還並非吳三桂,而是馬科。
一個曾經赫赫有名數一數二的戰將!
但李過猜測屬於馬科的嫡係兵馬也不會太多,且寧遠大捷吳三桂是防守方,這一次他是防守方。
所以盡管吳三桂和馬科來勢洶洶,李過心裏頭還是有幾分把握的,可他手下卻有些惶恐不安,數萬大軍兵臨城下那種氣勢猶如泰山壓頂,壓的人喘不過來氣,加上軍中傳聞四起,什麽闖王被擒了,北線城池全麵陷落,大荔危在旦夕,大順國就要完蛋了……
在這樣的氛圍下,將士的戰鬥力和戰意都大打折扣,一旦開戰真不知會出什麽漏子,這才是讓李過白頭的壓力根源。
打了十幾年的仗,李過深知軍心穩定的重要性,為此他每日深入基層鼓舞士氣,然則收效甚小,任憑他如何賣力卻總有畫蛇添足和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嫌疑,深知有傳言說大荔已被攻破了,氣的李過殺了十幾個傳謠的士兵已然無濟於事。
隻因為最重要的一環,他無法自圓其說,那就是李自成為何還現身。
傳言剛起的時候,李過為了穩定軍心,便說闖王在大荔巡查,不日便回,然後他就去了趟大荔,回來又說那邊開戰,闖王坐鎮指揮來不了潼關了,再後來準備讓大荔那個替身過來的,可誰知因為大荔開戰被封城了,那替身也來不了。
所以無論李過怎麽的否認,怎麽的畫餅鼓舞士氣,可李自成一日不現身,士兵就不會相信的,一切都是徒勞。
用焦頭爛額來形容此時的李過絲毫不為過。
“報,大帥,大帥”門外一個賊軍急慌慌的跑了進來,臉上卻帶著難以形容的喜悅:“大帥,闖王來了!”
正在堂上皺眉沉思的李過聞言眉頭緊皺:“在哪?”
“剛從西門進城……”話沒說完李過蹭的起身衝出大堂:“大膽!可曾確認身份便擅自放入……傳令封鎖西門備戰!”
無怪乎李過這麽緊張失態,他心裏頭知道李自成真的去了京城那邊,而且正在被朝廷追殺,這邊不可能有真的李自成,搞不好是李岩派人佯裝來騙城門的。
那會不會是李自成逃回來了呢?
有這個可能,但李過不信李自成這麽快就能逃回來,即便他在那邊逃脫官兵的追捕,應第一時間藏身待局勢稍定後再潛回來,畢竟黃河防線被封鎖的死死的,沒那容易跑回來的。
然而,當李過全副武裝率數百親兵衝到西門時,便看到一個極度滄桑瘦骨嶙峋卻又不怒自威的中年男子時,他瞬間就破防了,翻身下馬迎上前喜極而泣:“父親,您回來了”。
沒錯,此人就是李自成,真正的李自成!
曆經月餘九死一生,在朝廷的追捕之下終於逃出生天了。
看著李過跪在自己跟前嚎啕大哭,李自成苦笑歎息,撫摸其頭探手拔下李過的一根白發:“這段時間你一定很難熬”。
“孩兒……擔憂父親安危,度日如年……恨不得率兵殺過去……”李過喜極而泣難以自已,連話都說不順了,他同李自成既是叔侄又是父子,多年上陣父子兵結下的親情遠比普通人父子關係更深厚,且兩人年紀相近更似兄弟,(查史料有的說李過比李自成還大個五六七八歲,有的則說小李自成兩歲,小說取其中,小十歲吧)
衙門裏,李自成已洗漱幹淨正在狼吞虎咽,這一個多月亡命天涯別說一頓飽飯了,很多時候幾天都吃不上一口。
李過恭敬的在旁邊端茶倒水服侍著,小心的問道:“父親是如何逃出來的,那牛丞相呢?”
李自成沒急著回答,狼吞虎咽一番喝杯清茶打了個飽嗝才緩緩到來:“牛金星尚活著,在對岸中條山裏頭藏著”。
嘿,李過倒吸一口冷氣,這就是在李岩眼皮底下啊,不過中條山延綿數百裏那麽大藏個人,即便李岩知曉了,也無從搜捕。
隨即李自成便又說了自己是如何逃出來的了,在京城預感不妙之後,他和牛金星便急忙出城找了一個窩點,讓接應的人往北逃竄吸引官兵的注意力,而他倆則急忙往東逃竄,而當時反應過來的常宇遣人追捕,果然是奔著北邊和南邊,決然沒想到這廝出城就往東跑了,這就是李自成經驗豐富所在,他有超乎尋常人的警覺性以及判斷力,他能在暴露之前逃出京城然後預判常宇的預判,畢竟正常都會覺得他要逃走要麽走山西道,要麽走河北道。
迷霧彈果然有用,成功的將一支精銳追捕隊伍引去延慶山區,而京城周邊還在挖地三尺大搜捕的時候,他已逃到了通州。
按照他的打算到了通知直接走運河南下沒,從山東境內上岸再做打算,畢竟那邊他布置的暗雷比較多。
隻要我跑得快,官兵始終慢我一步!
不過李自成還是小看了常宇的動作,雖比他慢了些,但並沒有慢多少,而且他派出的追捕隊伍並非一支,撒網式大範圍,除了數路精銳之外更是調動京營兵馬,且有的未必比他慢,比如再驚覺李自成來了時,常宇下令追捕的同時,錦衣衛和番子的傳令兵以極快的速度通報京畿周邊城池嚴加防範攔截。
也就是說在李自成逃到通州那會,保定府那邊都接到消息開始布置攔截抓捕之事,更不用說距離京城一步之遙的通州了,雖然追兵還沒跟到這裏,但通州已接到軍令,封鎖水路碼頭。
這邊讓李自成從水路逃走的計劃落空了,不得已在幾個死士的陪同下走荒野野道逃生,在逃到滄州附近時候被追兵發現蹤跡,而後其便開始了九死一生的逃命生涯,一邊暴雷一邊逃竄,在河北和山東境內同追兵不停的繞圈子,時而藏於鬧市時而隱於荒山野嶺,受盡了驚嚇也吃緊了苦頭……
但其繞來繞去卻也將追兵給繞暈了,恰此時李過排除的接應的那股死士又吸引追兵的注意,而他卻趁機逃出了包圍圈,進入河南境內順黃河一路往潼關方向逃竄,時而化妝乞丐,時而走商,時而放養倌……終於逃出生天。
這是常宇始料未及的,所以他才會做出錯誤的判斷,甚至在追捕結束後和春祥複盤時以為李自成是從延慶然後進入山西道逃出去的,實則李自成甚至連延慶都沒去過。
要不說李自成是大明最專業的逃命行家。
所以理論上李過都會將其視作朝廷普通將領,這種將領在他造反十幾年間殺的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可這已經不是真實的曆史了。
偏偏在他們東征中途時,滿清韃子想趁機摸魚,多爾袞率十萬大軍兵臨寧遠城下被吳三桂和常宇聯手殺的潰不成軍。
寧遠大捷,讓吳三桂一戰成名揚名天下!
這場大捷意義非凡,對陣的敵人不是賊軍,而是以鐵騎無敵的滿清韃子兵,含金量充足!
也因此,麵對吳三桂的數萬大軍一向看不上瞧不起官兵的李過也心有忌憚!
但若說怕,還真不至於。
關寧鐵騎是牛逼,但李過算定吳三桂不可能將關寧軍全拉過來了,寧遠城的防守不能空也不是一般兵馬能勝任的,所以這數萬大軍裏關寧軍的比例少到可以忽略不計,至於朝廷其他的兵馬,最能打的東廠衛不在黃河防線,李岩在北邊已被拖住,高傑和黃得功都在千裏之外,餘下都不足為懼,而且真正讓李過忌憚的還並非吳三桂,而是馬科。
一個曾經赫赫有名數一數二的戰將!
但李過猜測屬於馬科的嫡係兵馬也不會太多,且寧遠大捷吳三桂是防守方,這一次他是防守方。
所以盡管吳三桂和馬科來勢洶洶,李過心裏頭還是有幾分把握的,可他手下卻有些惶恐不安,數萬大軍兵臨城下那種氣勢猶如泰山壓頂,壓的人喘不過來氣,加上軍中傳聞四起,什麽闖王被擒了,北線城池全麵陷落,大荔危在旦夕,大順國就要完蛋了……
在這樣的氛圍下,將士的戰鬥力和戰意都大打折扣,一旦開戰真不知會出什麽漏子,這才是讓李過白頭的壓力根源。
打了十幾年的仗,李過深知軍心穩定的重要性,為此他每日深入基層鼓舞士氣,然則收效甚小,任憑他如何賣力卻總有畫蛇添足和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嫌疑,深知有傳言說大荔已被攻破了,氣的李過殺了十幾個傳謠的士兵已然無濟於事。
隻因為最重要的一環,他無法自圓其說,那就是李自成為何還現身。
傳言剛起的時候,李過為了穩定軍心,便說闖王在大荔巡查,不日便回,然後他就去了趟大荔,回來又說那邊開戰,闖王坐鎮指揮來不了潼關了,再後來準備讓大荔那個替身過來的,可誰知因為大荔開戰被封城了,那替身也來不了。
所以無論李過怎麽的否認,怎麽的畫餅鼓舞士氣,可李自成一日不現身,士兵就不會相信的,一切都是徒勞。
用焦頭爛額來形容此時的李過絲毫不為過。
“報,大帥,大帥”門外一個賊軍急慌慌的跑了進來,臉上卻帶著難以形容的喜悅:“大帥,闖王來了!”
正在堂上皺眉沉思的李過聞言眉頭緊皺:“在哪?”
“剛從西門進城……”話沒說完李過蹭的起身衝出大堂:“大膽!可曾確認身份便擅自放入……傳令封鎖西門備戰!”
無怪乎李過這麽緊張失態,他心裏頭知道李自成真的去了京城那邊,而且正在被朝廷追殺,這邊不可能有真的李自成,搞不好是李岩派人佯裝來騙城門的。
那會不會是李自成逃回來了呢?
有這個可能,但李過不信李自成這麽快就能逃回來,即便他在那邊逃脫官兵的追捕,應第一時間藏身待局勢稍定後再潛回來,畢竟黃河防線被封鎖的死死的,沒那容易跑回來的。
然而,當李過全副武裝率數百親兵衝到西門時,便看到一個極度滄桑瘦骨嶙峋卻又不怒自威的中年男子時,他瞬間就破防了,翻身下馬迎上前喜極而泣:“父親,您回來了”。
沒錯,此人就是李自成,真正的李自成!
曆經月餘九死一生,在朝廷的追捕之下終於逃出生天了。
看著李過跪在自己跟前嚎啕大哭,李自成苦笑歎息,撫摸其頭探手拔下李過的一根白發:“這段時間你一定很難熬”。
“孩兒……擔憂父親安危,度日如年……恨不得率兵殺過去……”李過喜極而泣難以自已,連話都說不順了,他同李自成既是叔侄又是父子,多年上陣父子兵結下的親情遠比普通人父子關係更深厚,且兩人年紀相近更似兄弟,(查史料有的說李過比李自成還大個五六七八歲,有的則說小李自成兩歲,小說取其中,小十歲吧)
衙門裏,李自成已洗漱幹淨正在狼吞虎咽,這一個多月亡命天涯別說一頓飽飯了,很多時候幾天都吃不上一口。
李過恭敬的在旁邊端茶倒水服侍著,小心的問道:“父親是如何逃出來的,那牛丞相呢?”
李自成沒急著回答,狼吞虎咽一番喝杯清茶打了個飽嗝才緩緩到來:“牛金星尚活著,在對岸中條山裏頭藏著”。
嘿,李過倒吸一口冷氣,這就是在李岩眼皮底下啊,不過中條山延綿數百裏那麽大藏個人,即便李岩知曉了,也無從搜捕。
隨即李自成便又說了自己是如何逃出來的了,在京城預感不妙之後,他和牛金星便急忙出城找了一個窩點,讓接應的人往北逃竄吸引官兵的注意力,而他倆則急忙往東逃竄,而當時反應過來的常宇遣人追捕,果然是奔著北邊和南邊,決然沒想到這廝出城就往東跑了,這就是李自成經驗豐富所在,他有超乎尋常人的警覺性以及判斷力,他能在暴露之前逃出京城然後預判常宇的預判,畢竟正常都會覺得他要逃走要麽走山西道,要麽走河北道。
迷霧彈果然有用,成功的將一支精銳追捕隊伍引去延慶山區,而京城周邊還在挖地三尺大搜捕的時候,他已逃到了通州。
按照他的打算到了通知直接走運河南下沒,從山東境內上岸再做打算,畢竟那邊他布置的暗雷比較多。
隻要我跑得快,官兵始終慢我一步!
不過李自成還是小看了常宇的動作,雖比他慢了些,但並沒有慢多少,而且他派出的追捕隊伍並非一支,撒網式大範圍,除了數路精銳之外更是調動京營兵馬,且有的未必比他慢,比如再驚覺李自成來了時,常宇下令追捕的同時,錦衣衛和番子的傳令兵以極快的速度通報京畿周邊城池嚴加防範攔截。
也就是說在李自成逃到通州那會,保定府那邊都接到消息開始布置攔截抓捕之事,更不用說距離京城一步之遙的通州了,雖然追兵還沒跟到這裏,但通州已接到軍令,封鎖水路碼頭。
這邊讓李自成從水路逃走的計劃落空了,不得已在幾個死士的陪同下走荒野野道逃生,在逃到滄州附近時候被追兵發現蹤跡,而後其便開始了九死一生的逃命生涯,一邊暴雷一邊逃竄,在河北和山東境內同追兵不停的繞圈子,時而藏於鬧市時而隱於荒山野嶺,受盡了驚嚇也吃緊了苦頭……
但其繞來繞去卻也將追兵給繞暈了,恰此時李過排除的接應的那股死士又吸引追兵的注意,而他卻趁機逃出了包圍圈,進入河南境內順黃河一路往潼關方向逃竄,時而化妝乞丐,時而走商,時而放養倌……終於逃出生天。
這是常宇始料未及的,所以他才會做出錯誤的判斷,甚至在追捕結束後和春祥複盤時以為李自成是從延慶然後進入山西道逃出去的,實則李自成甚至連延慶都沒去過。
要不說李自成是大明最專業的逃命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