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各位的記憶力不差,肯定也與我一道,回想起了這串“三角腳印”的來曆——那是我們初下天坑時,那鬼祟的“蛇人”留在洞廳泥沙灘上的。
蛇人?
一瞬間,腦袋裏又聯想起了站在拱洞前仰望我的詭異綠身,以及那綠色的尾巴、存於腦中的“假想模樣”:蛇一樣的腦袋,人一樣的身子,巨大的身軀。也還想起了之前在篝火旁休憩時,鄧鴻超所提的“人影兒”。難道說,鄧鴻超那小子當時並沒有眼花,也還說對了,這個鬼鬼祟祟的“蛇人”,一直都跟蹤著,並窺視咱們?
王軍英順著腳印的軌跡,一路用手電筒掃看,緩慢蹲行。而我們,也如考古隊發現了化石一樣,被這些“遺跡”吸引得一路向前。
生著三個腳趾的三角大腳印,在淺薄的泥沙上很模糊,不易辨清。有的甚至隻是一道不明顯的拐痕。雖然不如泥灘上的那些腳印清晰,但就憑這些廓印,我就能肯定絕對是出於同一雙腳掌。
一路順著不清晰的印跡,走了兩三米左右,那淺薄的泥沙,卻越來越稀疏,直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堅硬灰黃的石麵。泥沙一小,那些古怪的印跡,自然也斷了音訊。最後一個印跡的前方,是一道斷坎,斷坎下麵,就是石山外側“石條珊瑚林”。
簡單分析,邏輯推理,由這串古怪的腳印可以推斷,那鬼祟隱秘的蛇人,應該是順著這道坎下了進去。因為,之前咱們聽到的動靜,正是由這片區域內傳出。
三束光線,立即射下了石坎,四處掃探。怪影移離中,這處“石條珊瑚林”又像是換了個模樣,跟之前咱們踩在石山往下俯探的景象,大不一樣。這小小的石穴裏,竟還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可是,小景有異,大景無別。石影錯落中,根本看不見什麽“蛇人”的影子。
我準確的記著,那個鬼祟的蛇人,渾身遍及著綠色,它如果真要躲在哪兒,其身在石穴中,必定突兀無比,我們一眼就能發現。但光束之下,隻有幾隻白殼大蟲慌忙竄進石縫裏,除此以外,眼簾裏盡是石色,連之前的蠍子都跑光了,哪裏找得見一點兒“綠意”。
可是,石穴裏雖然空間不大,但是“支路”很多。僅是我們掃探過的區域,就看到了許多矮縫和暗洞。如果有什麽東西往裏麵藏,我們根本發現不了,除非一個洞一個洞的排查。
“跑了。”王軍英將光束調上,射在了石山右側的斜壁上。
而鄧鴻超,著急的在光束之外的黑暗裏左右晃腦,探看情況。那焦慮與惶恐的眼神,仿佛能照亮黑暗,查找蹤跡。
“我就說啊,它一直跟著咱們呢。”這小子吞了一口唾沫。
其實,就如我之前說的那樣,關乎於這個神秘的“蛇人”,我並沒有把它當成什麽不得了的東西。比起毛毯怪,比起巨蟒,比起大蜘蛛,這家夥實質是天坑裏頭無足輕重的一個嘍囉角色。
可是,它不僅“偵察能力”強,能一路尾隨咱們到這兒,智力,也超乎我的想象——不怕火不說,甚至還知道把火滅掉,為自己騰路。並還悄無聲息的由石縫摸進來,偷窺咱們。這幾把玩意兒,癖好還真是獨特啊。
這神秘的家夥,似乎沒我想的那樣簡單。
靜謐石穴,稍有一點兒動靜,就會傳來的回聲。這讓整個氣氛更加詭怪。即便是有三道光束,也無法照清整個石穴的黑暗,誰又知道那蛇人究竟躲在哪一片呢?事實上,別說什麽蛇人,就算是一個鬼鬼祟祟的大活人,躲在這石穴的暗處偷窺你,都能讓你渾身發毛。更別說那種蛇首人身大尾巴的怪物了。
“應該沒有,”黃班長用腳尖指了指那個古怪的腳印,“這串印跡,要小一些。是另一個家夥踩出來的。”
“另一個?”我湊得更近。
之前在天坑拱洞裏發現的那串腳印,古怪不說,並且巨大。被黃班長這一提,我這才想起來。
黃班長伸過腳,將解放鞋與那腳印對比著,果然,比起之前那個,這腳印也就比普通人的腳掌大那麽一點。我可是清晰的記得,當時旗娃用自己的大腳對比了拱洞裏的腳印,卻被對比成了一個“三寸金蓮”。
“這他媽,還生起了娃?”旗娃笑也不是,怒也不是。
蛇人雖然古怪,但也不會是石頭裏蹦出來的。還是照著自然界裏的普遍規律,蛇人不會隻有一個,很可能也是“常備生物”,有他娘的一個族群。
一連串的發現,讓整個隊伍方才鬆緩下來的氣氛,又豎僵了起來。有那麽一瞬間,我突然很想轉身鑽回岩道,順路找回天坑裏去。不知道為什麽,進入這裏邊兒後,我心口就憋得慌,總覺不暢。
幽閉的空間,吹不到風,看不見天,真如牢獄一般。
“生娃歸生娃,但是跟著咱們做啥?”旗娃的語氣還算輕鬆,他轉著腦袋,也還故意放大了音量,“要做個啥?車匪還是路霸?”
“當心老子呼死你!”他罵著。
比起全隊人都緊繃神經,我更寧願大家鬆緩那麽一點兒。謹慎是好事,但緊張,可不是有利的情緒。腦袋一轉,我想到了一個有些合理的解釋,便說:“火團子,興許是風給吹滅的吧,那縫就那麽點兒大,這不剛好卡了一個風口出來嗎?”
說著,我找回岩道的位置,走過去伸出手:“瞧,這風源源不斷往裏麵在灌呢。”
確實有風在往石穴裏麵灌,這倒不假。但事實上,手掌裏感覺到的風,僅那麽一點兒而已,甚至沒有。生過無數次夜火的我,當然明白這種勢頭的風,是不足以熄滅一團火焰的。
“柴火燒幹了,也是有可能的。”我沒什麽底氣,便放下手,又找了個理由。
黃班長跟著走了過來,也用手探了探風力。旗娃和鄧鴻超也上前幾步。他們默默的伸著手,沒有反駁我的意見。但看他們的表情,就知道這個假設,不能讓他們信服。當然了,這隻是假設,僅僅是為了讓他們多想出一種可能。
“這個印子,”我指著那些古怪的印跡,又往王軍英走去,“也不一定是剛踩出來的嘛,這裏頭風又不大,踩一腳上去,興許能印個兩三年。”
但王軍英根本不理會我的猜想,他還左右掃晃著手電筒,不停的用光束,刺探著石穴裏的黑暗。
“另外嘛,這裏到處都是石頭,落個石子下來,再正常不過。”我結束了這番有那麽一點兒合理的推斷。
王軍英扭回頭,看了我一眼,沒有表示讚同與否。我猜想,他應該也明白我這番話的意思。
“有道理,”旗娃倒是第一個讚同我的話,“但是,會有那麽巧?”
“也可能是過個路,回趟家吧。”我玩笑般的猜測著。
“家?”鄧鴻超吞了吞唾沫。
黃班長這時候在岩道前放下了手,他將手電筒射進那道裏,他說:“反正不管怎麽說,那縫口敞著了,不是好事情,指不定會鑽什麽東西進來。收拾收拾,先離開這裏再說。”
好不容易找到離開天坑的出路,我們自然不可能輕易退出。即便是那蛇人真躲在哪兒,準備加害我們,也不足以讓我們主動退出這石穴。又或者說,這些石穴是它們的老巢,咱們也隻能“反客為主”了。
原因很簡單,它和天坑裏的那些怪物比起來,可以算是檔次最低的一階了。
盡管我還未見過它的真身。
見無結果,隊伍便放棄了尋找,加快動作返回了石山。我們的決定是,沿著石山正前方的那個闊箭頭口子,繼續往前探索。洞口裏黑幽幽的一片,必定有相當長的距離,說不定,那會是一條長長的地下隧道,可以帶著我們一路到底,走出天坑。
就算不能,我們也沒得選擇。除了迎頭向前,根本無後路可退。
但是那口洞子裏的坡路,斜陡非常,與石山差不多有的五六米的落差。而石山在這穴洞裏麵,是一覽眾石小,除去腳下的厚岩之外,盡是四周的凹凸岩壁,再無可下腳的地方。當然,幾十米高的崔巍絕崖我們都下來了,這點兒高度,自然是難不住五個人。
找出繩索,我們準備來一輪小的索降。
但翻找繩索的時候,我這才發現了問題。之前用過的繩,基本都回收到了王軍英那裏。他那背囊裏的繩索,差不多有整個隊伍一半的量。也許,這就是他強烈要求找回背囊的原因吧。當然這隻是我的猜測,也許他那背囊裏放著更為重要的私人物品。
不過,背囊現在靜靜的躺在潭水旁邊,估計再沒機會撿回來。鄧鴻超拿出了一捆新的繩索,讓黃班長找好了定樁岩。但這石山上沒什麽大的突兀起來的部位,黃班長找了半天,才在那坡下找好一塊凸岩。
用鐵鍬在凸岩上敲了點凹槽進去,環上繩子試了試,力道很穩,問題不大。王軍英撿起了地上未食盡的761幹糧,揣進兜裏。黃班長詢問他那手上的傷勢,問他有無大礙,能否完成索降的動作。
但這點兒高度,神通廣大的王副班長,哪裏會放在心上。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這裏,而是繼續用狐疑的眼神,搜探周圍,並心不在焉的對黃班長搖搖頭。
繩樁做好,隊伍準備索降。我是第一位降下的人。
蛇人?
一瞬間,腦袋裏又聯想起了站在拱洞前仰望我的詭異綠身,以及那綠色的尾巴、存於腦中的“假想模樣”:蛇一樣的腦袋,人一樣的身子,巨大的身軀。也還想起了之前在篝火旁休憩時,鄧鴻超所提的“人影兒”。難道說,鄧鴻超那小子當時並沒有眼花,也還說對了,這個鬼鬼祟祟的“蛇人”,一直都跟蹤著,並窺視咱們?
王軍英順著腳印的軌跡,一路用手電筒掃看,緩慢蹲行。而我們,也如考古隊發現了化石一樣,被這些“遺跡”吸引得一路向前。
生著三個腳趾的三角大腳印,在淺薄的泥沙上很模糊,不易辨清。有的甚至隻是一道不明顯的拐痕。雖然不如泥灘上的那些腳印清晰,但就憑這些廓印,我就能肯定絕對是出於同一雙腳掌。
一路順著不清晰的印跡,走了兩三米左右,那淺薄的泥沙,卻越來越稀疏,直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堅硬灰黃的石麵。泥沙一小,那些古怪的印跡,自然也斷了音訊。最後一個印跡的前方,是一道斷坎,斷坎下麵,就是石山外側“石條珊瑚林”。
簡單分析,邏輯推理,由這串古怪的腳印可以推斷,那鬼祟隱秘的蛇人,應該是順著這道坎下了進去。因為,之前咱們聽到的動靜,正是由這片區域內傳出。
三束光線,立即射下了石坎,四處掃探。怪影移離中,這處“石條珊瑚林”又像是換了個模樣,跟之前咱們踩在石山往下俯探的景象,大不一樣。這小小的石穴裏,竟還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可是,小景有異,大景無別。石影錯落中,根本看不見什麽“蛇人”的影子。
我準確的記著,那個鬼祟的蛇人,渾身遍及著綠色,它如果真要躲在哪兒,其身在石穴中,必定突兀無比,我們一眼就能發現。但光束之下,隻有幾隻白殼大蟲慌忙竄進石縫裏,除此以外,眼簾裏盡是石色,連之前的蠍子都跑光了,哪裏找得見一點兒“綠意”。
可是,石穴裏雖然空間不大,但是“支路”很多。僅是我們掃探過的區域,就看到了許多矮縫和暗洞。如果有什麽東西往裏麵藏,我們根本發現不了,除非一個洞一個洞的排查。
“跑了。”王軍英將光束調上,射在了石山右側的斜壁上。
而鄧鴻超,著急的在光束之外的黑暗裏左右晃腦,探看情況。那焦慮與惶恐的眼神,仿佛能照亮黑暗,查找蹤跡。
“我就說啊,它一直跟著咱們呢。”這小子吞了一口唾沫。
其實,就如我之前說的那樣,關乎於這個神秘的“蛇人”,我並沒有把它當成什麽不得了的東西。比起毛毯怪,比起巨蟒,比起大蜘蛛,這家夥實質是天坑裏頭無足輕重的一個嘍囉角色。
可是,它不僅“偵察能力”強,能一路尾隨咱們到這兒,智力,也超乎我的想象——不怕火不說,甚至還知道把火滅掉,為自己騰路。並還悄無聲息的由石縫摸進來,偷窺咱們。這幾把玩意兒,癖好還真是獨特啊。
這神秘的家夥,似乎沒我想的那樣簡單。
靜謐石穴,稍有一點兒動靜,就會傳來的回聲。這讓整個氣氛更加詭怪。即便是有三道光束,也無法照清整個石穴的黑暗,誰又知道那蛇人究竟躲在哪一片呢?事實上,別說什麽蛇人,就算是一個鬼鬼祟祟的大活人,躲在這石穴的暗處偷窺你,都能讓你渾身發毛。更別說那種蛇首人身大尾巴的怪物了。
“應該沒有,”黃班長用腳尖指了指那個古怪的腳印,“這串印跡,要小一些。是另一個家夥踩出來的。”
“另一個?”我湊得更近。
之前在天坑拱洞裏發現的那串腳印,古怪不說,並且巨大。被黃班長這一提,我這才想起來。
黃班長伸過腳,將解放鞋與那腳印對比著,果然,比起之前那個,這腳印也就比普通人的腳掌大那麽一點。我可是清晰的記得,當時旗娃用自己的大腳對比了拱洞裏的腳印,卻被對比成了一個“三寸金蓮”。
“這他媽,還生起了娃?”旗娃笑也不是,怒也不是。
蛇人雖然古怪,但也不會是石頭裏蹦出來的。還是照著自然界裏的普遍規律,蛇人不會隻有一個,很可能也是“常備生物”,有他娘的一個族群。
一連串的發現,讓整個隊伍方才鬆緩下來的氣氛,又豎僵了起來。有那麽一瞬間,我突然很想轉身鑽回岩道,順路找回天坑裏去。不知道為什麽,進入這裏邊兒後,我心口就憋得慌,總覺不暢。
幽閉的空間,吹不到風,看不見天,真如牢獄一般。
“生娃歸生娃,但是跟著咱們做啥?”旗娃的語氣還算輕鬆,他轉著腦袋,也還故意放大了音量,“要做個啥?車匪還是路霸?”
“當心老子呼死你!”他罵著。
比起全隊人都緊繃神經,我更寧願大家鬆緩那麽一點兒。謹慎是好事,但緊張,可不是有利的情緒。腦袋一轉,我想到了一個有些合理的解釋,便說:“火團子,興許是風給吹滅的吧,那縫就那麽點兒大,這不剛好卡了一個風口出來嗎?”
說著,我找回岩道的位置,走過去伸出手:“瞧,這風源源不斷往裏麵在灌呢。”
確實有風在往石穴裏麵灌,這倒不假。但事實上,手掌裏感覺到的風,僅那麽一點兒而已,甚至沒有。生過無數次夜火的我,當然明白這種勢頭的風,是不足以熄滅一團火焰的。
“柴火燒幹了,也是有可能的。”我沒什麽底氣,便放下手,又找了個理由。
黃班長跟著走了過來,也用手探了探風力。旗娃和鄧鴻超也上前幾步。他們默默的伸著手,沒有反駁我的意見。但看他們的表情,就知道這個假設,不能讓他們信服。當然了,這隻是假設,僅僅是為了讓他們多想出一種可能。
“這個印子,”我指著那些古怪的印跡,又往王軍英走去,“也不一定是剛踩出來的嘛,這裏頭風又不大,踩一腳上去,興許能印個兩三年。”
但王軍英根本不理會我的猜想,他還左右掃晃著手電筒,不停的用光束,刺探著石穴裏的黑暗。
“另外嘛,這裏到處都是石頭,落個石子下來,再正常不過。”我結束了這番有那麽一點兒合理的推斷。
王軍英扭回頭,看了我一眼,沒有表示讚同與否。我猜想,他應該也明白我這番話的意思。
“有道理,”旗娃倒是第一個讚同我的話,“但是,會有那麽巧?”
“也可能是過個路,回趟家吧。”我玩笑般的猜測著。
“家?”鄧鴻超吞了吞唾沫。
黃班長這時候在岩道前放下了手,他將手電筒射進那道裏,他說:“反正不管怎麽說,那縫口敞著了,不是好事情,指不定會鑽什麽東西進來。收拾收拾,先離開這裏再說。”
好不容易找到離開天坑的出路,我們自然不可能輕易退出。即便是那蛇人真躲在哪兒,準備加害我們,也不足以讓我們主動退出這石穴。又或者說,這些石穴是它們的老巢,咱們也隻能“反客為主”了。
原因很簡單,它和天坑裏的那些怪物比起來,可以算是檔次最低的一階了。
盡管我還未見過它的真身。
見無結果,隊伍便放棄了尋找,加快動作返回了石山。我們的決定是,沿著石山正前方的那個闊箭頭口子,繼續往前探索。洞口裏黑幽幽的一片,必定有相當長的距離,說不定,那會是一條長長的地下隧道,可以帶著我們一路到底,走出天坑。
就算不能,我們也沒得選擇。除了迎頭向前,根本無後路可退。
但是那口洞子裏的坡路,斜陡非常,與石山差不多有的五六米的落差。而石山在這穴洞裏麵,是一覽眾石小,除去腳下的厚岩之外,盡是四周的凹凸岩壁,再無可下腳的地方。當然,幾十米高的崔巍絕崖我們都下來了,這點兒高度,自然是難不住五個人。
找出繩索,我們準備來一輪小的索降。
但翻找繩索的時候,我這才發現了問題。之前用過的繩,基本都回收到了王軍英那裏。他那背囊裏的繩索,差不多有整個隊伍一半的量。也許,這就是他強烈要求找回背囊的原因吧。當然這隻是我的猜測,也許他那背囊裏放著更為重要的私人物品。
不過,背囊現在靜靜的躺在潭水旁邊,估計再沒機會撿回來。鄧鴻超拿出了一捆新的繩索,讓黃班長找好了定樁岩。但這石山上沒什麽大的突兀起來的部位,黃班長找了半天,才在那坡下找好一塊凸岩。
用鐵鍬在凸岩上敲了點凹槽進去,環上繩子試了試,力道很穩,問題不大。王軍英撿起了地上未食盡的761幹糧,揣進兜裏。黃班長詢問他那手上的傷勢,問他有無大礙,能否完成索降的動作。
但這點兒高度,神通廣大的王副班長,哪裏會放在心上。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這裏,而是繼續用狐疑的眼神,搜探周圍,並心不在焉的對黃班長搖搖頭。
繩樁做好,隊伍準備索降。我是第一位降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