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喜偷偷看了六奶奶一眼,她知道六奶奶求侍郎老爺買鋪子,這時聽到六爺問起,就有點擔心。
姚氏努力回想,她差人把張家買賣的詳情告知父親之後,父親倒是讓她寫了幾份轉讓字據,說是要試試看。但是,後來父親讓下人過來告訴她,說事情辦不成,那些東西,最後都是要充公的,沒人能動的了。
姚氏心裏打著鼓,難道,父親已經把鋪子轉讓出去,卻瞞著她,私自獲利了?
張謙又緩緩說道:“咱們的幾個管事說,娘子當時問的很仔細,不知現在還記得否?”
姚氏當然不記得了,那麽久遠的事,又是她不熟悉的內容,她怎可能記得住。
姚氏定了定神,說道:“時間太久了。那還是六爺剛被刑部提走的時候,妾身也是心裏著急,想著六爺在監牢裏會受苦。便想著讓父親走走關係,看能不能撿不起眼的鋪麵,偷偷解封了,變賣兩個,也好籌集些銀子,救六爺出來。至於事情辦的怎樣,妾身著實的不知道。”
姚氏這麽說著,底氣漸漸的足起來,完全忘了當時她手裏還有近四十萬兩銀子一直沒動。心裏隻想到,她冒著被娘家斥責、被嫌棄的風險,回娘家,也正是為了搭救他張謙。隻不過,事情太大,由不得自己,沒做成而已。
張謙點點頭,“嗯,我知道了,既然娘子不記得,就不說了。這裏是外院,一會兒卓文鬆和另外兩個先生要過來商量事情。我身子挺好的,娘子不必擔心,先回去吧。”
姚氏聽說有外人來,她是內眷,總不好被衝撞了,也就站起來,蓮喜也連忙跟在姚氏身邊。
姚氏想到楊冬兒,不死心的試探著問一句:“要不,妾身讓芊姨娘過來伺候六爺身子?”
芊姨娘是從小就服侍張謙的,有著一份和別人不一樣的情意,雖然也是近身陪著張謙,但是總好過讓楊冬兒一人獨占。
張謙沉下臉來,淡淡說道:“外院的事情,就不勞娘子操心了,娘子管好內院就好。”
姚氏臉上有些掛不住了,勉強微笑著說:“那錦繡院開的後門怎麽辦?六爺不在的那些日子,蔣管事給錦繡院開了後門。楊姨娘有幾個悍仆,她在後門隨意的進進出出,妾身也管不了。您看現在?要不幹脆把錦繡院圈出去好了,反正她隻是六爺的大掌事,確實不便在咱們張家內宅進出。”她倒要看看,張謙要怎麽辦。
張謙的回答沒絲毫猶豫,“我已經讓蔣六把錦繡院的後門封了。”
張謙的話,讓姚氏有了點希望,她說道:“妾身也覺得開後門不妥,當時曾極力阻止蔣管事,可是,妾身說話沒用。”
張謙沉默片刻,說道:“不怪蔣六,是我留下話,讓他給冬兒另外開個門。冬兒需要經常進出,會讓你不好管家事。”
張謙能把話說的這麽坦然,讓姚氏大感意外:“難道六爺不覺的,楊姨娘終究頂著六爺側室的身份,六爺身陷囹圄,她卻整日往外麵跑,若是惹來什麽醜聞,六爺的臉麵往哪裏放?”
“冬兒的事情,我知道,她若是出門,一定是有正事。”說著,麵有倦色,揮了揮手,“你去忙吧,我也養養精神,一會兒還要見幾位先生。”
姚氏卻不打算輕易放棄,她還有事情要告訴張謙,本來想等他好一些在說,現在把話說到這裏,那就一並說了吧。既然張謙隻管護著楊冬兒,完全不把她當正妻看待,那麽她也就不能讓張謙和那個賤/人過的開心。
姚氏也不管翠喜就在身邊,冷哼一聲,說道:“虧得六爺這麽信任楊姨娘,妾身很為六爺不值。”
張謙有些不悅的看著姚氏,姚氏繼續說道:“謀逆案風聲最緊的時候,也就是妾身等人日夜為六爺擔心,以至於食不甘味、夜不安寢的時候,楊姨娘卻在外麵私會男子。”
姚氏得意的看著張謙微微皺起眉頭,“那男子年紀很輕,看著比楊姨娘大不了兩三歲,身材修長,麵容清俊,看起來和楊姨娘很熟識,可不是認識一天兩天了。”
張謙看著姚氏幸災樂禍的眼神,淡淡說道:“是嗎?你看見的?”問話的同時,冷冽的眼神掃過站在姚氏身邊的翠喜。
翠喜沒來由的哆嗦了一下,這……六爺的姨娘私見外男,用六奶奶的話說,那還是個相貌英俊的年輕男子。不管事情是不是真的,於六爺來說都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甚至會讓六爺失盡顏麵。她隻是個婢女,怎麽敢聽這樣的辛密之事?
姚氏卻沒打算給張謙留臉麵,“六爺的案子還沒著落,妾身怎麽會隨意在街上轉?是家裏出去辦事的下人看見的,地方、時間都準準的,斷不會虛言。”
“哦,我知道了,你去忙你的事情去吧。”張謙輕描淡寫的說道。
姚氏也沒打算現在就看張謙責罰楊冬兒,給張謙心裏埋下一個刺就好,以後楊冬兒再遇到不堪的醜事,這也算是提前給張謙個心理準備。
姚氏猶豫著沒走,因為張謙還要見那幾個幕僚,這讓她很不安心,若是張謙再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那他們這個家可就真的完了。
她勸張謙道:“六爺還是不要和那幾個先生們來往了。曆來隻有官員才請一兩個客卿、幕僚。六爺一屆白身,實不該有這樣的逾越之舉,沒得給自己找來大禍。”
張謙不過是個商人、白身,這次卻混在官員中,被陷進謀逆案。說不定就是因為逾越之處太過顯眼,才招來大禍。
姚氏沒注意張謙臉色不好看,自顧說著:“再說,六爺是拿銀子白養了他們,六爺被羈押,他們哪裏有一點點法子?多虧了皇上仁慈,六爺混著眾多的官員,一起被放出來。指著幾個先生……”
姚氏連忙把下話打住,她原本想說,指著那幾個吃閑飯的,六爺隻怕就要被連累,把命送在牢裏了。這麽不吉利的話,斷不能出自她口,幸虧她及時把話打住了。
張謙卻聽得出姚氏的意思,“外麵的事,娘子不用擔心,我心裏有底。”
若是真的心裏有底,會差點把命丟在大牢裏?姚氏張了張嘴,還是忍了忍,沒把話說出來。她見張謙臉色很不好的閉著眼,再不說話,隻得緊鎖著眉頭退下了。
姚氏努力回想,她差人把張家買賣的詳情告知父親之後,父親倒是讓她寫了幾份轉讓字據,說是要試試看。但是,後來父親讓下人過來告訴她,說事情辦不成,那些東西,最後都是要充公的,沒人能動的了。
姚氏心裏打著鼓,難道,父親已經把鋪子轉讓出去,卻瞞著她,私自獲利了?
張謙又緩緩說道:“咱們的幾個管事說,娘子當時問的很仔細,不知現在還記得否?”
姚氏當然不記得了,那麽久遠的事,又是她不熟悉的內容,她怎可能記得住。
姚氏定了定神,說道:“時間太久了。那還是六爺剛被刑部提走的時候,妾身也是心裏著急,想著六爺在監牢裏會受苦。便想著讓父親走走關係,看能不能撿不起眼的鋪麵,偷偷解封了,變賣兩個,也好籌集些銀子,救六爺出來。至於事情辦的怎樣,妾身著實的不知道。”
姚氏這麽說著,底氣漸漸的足起來,完全忘了當時她手裏還有近四十萬兩銀子一直沒動。心裏隻想到,她冒著被娘家斥責、被嫌棄的風險,回娘家,也正是為了搭救他張謙。隻不過,事情太大,由不得自己,沒做成而已。
張謙點點頭,“嗯,我知道了,既然娘子不記得,就不說了。這裏是外院,一會兒卓文鬆和另外兩個先生要過來商量事情。我身子挺好的,娘子不必擔心,先回去吧。”
姚氏聽說有外人來,她是內眷,總不好被衝撞了,也就站起來,蓮喜也連忙跟在姚氏身邊。
姚氏想到楊冬兒,不死心的試探著問一句:“要不,妾身讓芊姨娘過來伺候六爺身子?”
芊姨娘是從小就服侍張謙的,有著一份和別人不一樣的情意,雖然也是近身陪著張謙,但是總好過讓楊冬兒一人獨占。
張謙沉下臉來,淡淡說道:“外院的事情,就不勞娘子操心了,娘子管好內院就好。”
姚氏臉上有些掛不住了,勉強微笑著說:“那錦繡院開的後門怎麽辦?六爺不在的那些日子,蔣管事給錦繡院開了後門。楊姨娘有幾個悍仆,她在後門隨意的進進出出,妾身也管不了。您看現在?要不幹脆把錦繡院圈出去好了,反正她隻是六爺的大掌事,確實不便在咱們張家內宅進出。”她倒要看看,張謙要怎麽辦。
張謙的回答沒絲毫猶豫,“我已經讓蔣六把錦繡院的後門封了。”
張謙的話,讓姚氏有了點希望,她說道:“妾身也覺得開後門不妥,當時曾極力阻止蔣管事,可是,妾身說話沒用。”
張謙沉默片刻,說道:“不怪蔣六,是我留下話,讓他給冬兒另外開個門。冬兒需要經常進出,會讓你不好管家事。”
張謙能把話說的這麽坦然,讓姚氏大感意外:“難道六爺不覺的,楊姨娘終究頂著六爺側室的身份,六爺身陷囹圄,她卻整日往外麵跑,若是惹來什麽醜聞,六爺的臉麵往哪裏放?”
“冬兒的事情,我知道,她若是出門,一定是有正事。”說著,麵有倦色,揮了揮手,“你去忙吧,我也養養精神,一會兒還要見幾位先生。”
姚氏卻不打算輕易放棄,她還有事情要告訴張謙,本來想等他好一些在說,現在把話說到這裏,那就一並說了吧。既然張謙隻管護著楊冬兒,完全不把她當正妻看待,那麽她也就不能讓張謙和那個賤/人過的開心。
姚氏也不管翠喜就在身邊,冷哼一聲,說道:“虧得六爺這麽信任楊姨娘,妾身很為六爺不值。”
張謙有些不悅的看著姚氏,姚氏繼續說道:“謀逆案風聲最緊的時候,也就是妾身等人日夜為六爺擔心,以至於食不甘味、夜不安寢的時候,楊姨娘卻在外麵私會男子。”
姚氏得意的看著張謙微微皺起眉頭,“那男子年紀很輕,看著比楊姨娘大不了兩三歲,身材修長,麵容清俊,看起來和楊姨娘很熟識,可不是認識一天兩天了。”
張謙看著姚氏幸災樂禍的眼神,淡淡說道:“是嗎?你看見的?”問話的同時,冷冽的眼神掃過站在姚氏身邊的翠喜。
翠喜沒來由的哆嗦了一下,這……六爺的姨娘私見外男,用六奶奶的話說,那還是個相貌英俊的年輕男子。不管事情是不是真的,於六爺來說都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甚至會讓六爺失盡顏麵。她隻是個婢女,怎麽敢聽這樣的辛密之事?
姚氏卻沒打算給張謙留臉麵,“六爺的案子還沒著落,妾身怎麽會隨意在街上轉?是家裏出去辦事的下人看見的,地方、時間都準準的,斷不會虛言。”
“哦,我知道了,你去忙你的事情去吧。”張謙輕描淡寫的說道。
姚氏也沒打算現在就看張謙責罰楊冬兒,給張謙心裏埋下一個刺就好,以後楊冬兒再遇到不堪的醜事,這也算是提前給張謙個心理準備。
姚氏猶豫著沒走,因為張謙還要見那幾個幕僚,這讓她很不安心,若是張謙再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那他們這個家可就真的完了。
她勸張謙道:“六爺還是不要和那幾個先生們來往了。曆來隻有官員才請一兩個客卿、幕僚。六爺一屆白身,實不該有這樣的逾越之舉,沒得給自己找來大禍。”
張謙不過是個商人、白身,這次卻混在官員中,被陷進謀逆案。說不定就是因為逾越之處太過顯眼,才招來大禍。
姚氏沒注意張謙臉色不好看,自顧說著:“再說,六爺是拿銀子白養了他們,六爺被羈押,他們哪裏有一點點法子?多虧了皇上仁慈,六爺混著眾多的官員,一起被放出來。指著幾個先生……”
姚氏連忙把下話打住,她原本想說,指著那幾個吃閑飯的,六爺隻怕就要被連累,把命送在牢裏了。這麽不吉利的話,斷不能出自她口,幸虧她及時把話打住了。
張謙卻聽得出姚氏的意思,“外麵的事,娘子不用擔心,我心裏有底。”
若是真的心裏有底,會差點把命丟在大牢裏?姚氏張了張嘴,還是忍了忍,沒把話說出來。她見張謙臉色很不好的閉著眼,再不說話,隻得緊鎖著眉頭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