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降落
融合電腦,我能操縱億萬太空戰艦 作者:流浪的飛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就算如此,這猛烈的太陽風仍舊在木星係統內引發了驚人的變化。
極光。
平常時候木星也有極光,但沒有一次像現在這麽大過。陳嶽看到,從木星兩極延伸出來的極光,如同一道道雷霆之鞭,在浩瀚無垠的蒼穹之中猛烈的甩動著,壯觀無比。
嗯?
太陽的變化似乎也引動了一些有關木星的變化。而這些變化,以往的人類科學體係似乎並未涉及。
察覺到了這一點,陳嶽立刻從觀測太陽的望遠鏡與探測器之中分出了一些,對準了木星,如同對待太陽一樣,如饑似渴的汲取起數據來。
早在撞擊發生之前,陳嶽便已經提前準備好了數據儲存空間。此刻,大量的觀測數據便如同決了堤的洪水一般洶湧而來,迅速進入到了硬盤裏麵。
木星磁場結構、內部結構、對流模式、太陽內部詳細結構、太陽大氣層詳細資料、太陽黑子與日珥、日冕物質拋射模型、恒星與行星交互模式……
有太多科目的寶貴資料在這短短時間內生成,然後全部被陳嶽記錄了下來。
一邊在太陽狂暴化的天地之威麵前瑟瑟發抖,陳嶽心中一邊樂開了花。
這麽多寶貴的觀測數據,現在,自己輕而易舉的就得到了。如果人類文明還存在的話,那些科學家們恐怕要羨慕死自己。
他們終其一生都沒有這樣的機會。
而,這些寶貴的數據,在未來必然會對自己的科學體係發展貢獻出巨大的助力。
陳嶽便這樣足足觀測了高達一個月的時間,收集了足足一個月的數據,才戀戀不舍的結束了對太陽和木星的觀測。
該進行下一項任務了。
該降落了。
此刻熒惑號飛船的總質量約有600噸。以木衛五的質量和引力計算,熒惑號飛船降落到它上麵後,重量僅有3.66噸左右。這已經在熒惑號飛船船體結構強度的承受範圍之內,無需考慮被自身重量壓塌。
但這降落仍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木衛五的逃逸速度為58米每秒,也即,如果不加以控製,直直掉落下去的話,最終與木衛五堅硬地表撞擊的速度也是58米每秒,也就是大約210公裏每小時。
回想起在地球上開車的經曆,120公裏每小時就足以把車子撞個稀巴爛,更不要說210公裏每小時了。
還是要降低速度。陳嶽希望最終的接地速度,最好控製在5公裏每小時以內,也即每秒鍾1.4米以內。
最多最多不要超過1.6米每秒。如果超過了,船體便有嚴重受損的風險。
經過多重思考與權衡,陳嶽最終選擇了一條較為複雜的降落路線。
熒惑號飛船首先減速。失去了足夠的環繞速度,飛船便緩緩開始降低軌道。
如果此刻不加以幹涉,在環繞木衛五約幾十圈之後,軌道便會降低到與其相撞的地步。
但陳嶽並未再做出什麽操作,而是任憑飛船與木衛五的距離越來越近。
一直到繞了二十餘圈之後,陳嶽才再次啟動發動機,開始全力為自己減速。
當速度降低到僅有幾米每秒鍾的時候,它的位置恰好位於木星和木衛五之間。於是木星便將木衛五的引力抵消了一部分,令其引力更小。
這個時候,熒惑號飛船的姿態調整發動機開始工作,將飛船船身推動著豎了起來。主發動機則再一次開始工作,借助木星的引力以及自身推力,令飛船船身暫時懸浮在了木衛五上空約50米的高度。
速度抵消至零之後,主發動機關閉,於是它再一次開始了緩慢的下降。
木衛五的引力加速度為2毫米每平方秒,便意味著每過去一秒,熒惑號飛船向木衛五墜落的速度便會提升2毫米。不過這裏是麵對木星的一側,受木星引力影響,這個速度降低為了約1.8毫米。
以這個加速度下墜,熒惑號飛船需要約75秒才能從50米的高空墜落到地麵。屆時,與地麵的接觸速度大概為1.35米每秒。
這個速度屬於安全速度範疇內,可以接受。
開始下墜之後,陳嶽抓緊時間開始調整熒惑號飛船的姿態,再次將其從豎直狀態調整成了躺平狀態。
姿態調整發動機全力工作,最終在接觸地麵前的最後一刻,將其調整到位。
下一刻,質量高達600餘噸的熒惑號飛船便“輕輕”的砸在了木衛五的地表上,且在之前橫向移動慣性力的作用下,向前滑行了約100米距離,最終才完全靜止。
這整個過程,陳嶽一顆心都高高的提在嗓子眼,時刻處於緊張狀態。
這一步實在是太重要了。如果在這個過程之中損壞了什麽重要的部件,又或者造成了什麽無法修複的損傷,那樂子就大了。
降落結束,陳嶽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刻指揮小白開始“目測”船體受損情況,並讀取總數高達數萬個的傳感器的數據以確認自身狀態。
最終的結果,讓陳嶽鬆了口氣。
除了船體外殼在與木衛五地表岩石的碰撞之中被撕裂了一個大口子之外,別的都沒有什麽損傷。
如果木衛五裏麵還有人生存的話,這個損傷就太嚴重了,基本屬於不可修複的類型。
幸好此刻陳嶽已經不再需要維生環境。
緊張的心情終於慢慢緩解。
熒惑號飛船艙門打開,船體視頻探頭探出,陳嶽終於可以以極為接近的距離,“親眼”查看這顆星球的環境。
浩瀚蒼穹之中,一顆明亮的恒星閃耀著光芒。恒星旁邊,一顆幾乎占據了半個天穹的,身上具備明顯條紋的巨大星球如同一顆眼睛,注視著自己所在的這片暗紅色大地。
大地之上坑坑窪窪,到處都是撞擊坑的痕跡。遠方有山,還有一個大斜坡,斜坡上麵是一些綠色、棕色夾雜的東西,不知道是什麽。
亙古蒼涼,死寂無聲,冰寒徹骨。
陳嶽知道,這便是未來不知道多少年時間自己要停留的地方。
這裏的環境惡劣到無法形容。但陳嶽的心情卻無比振奮。
“這裏,必將是人類文明一個全新的起點。”
他這樣想著。
極光。
平常時候木星也有極光,但沒有一次像現在這麽大過。陳嶽看到,從木星兩極延伸出來的極光,如同一道道雷霆之鞭,在浩瀚無垠的蒼穹之中猛烈的甩動著,壯觀無比。
嗯?
太陽的變化似乎也引動了一些有關木星的變化。而這些變化,以往的人類科學體係似乎並未涉及。
察覺到了這一點,陳嶽立刻從觀測太陽的望遠鏡與探測器之中分出了一些,對準了木星,如同對待太陽一樣,如饑似渴的汲取起數據來。
早在撞擊發生之前,陳嶽便已經提前準備好了數據儲存空間。此刻,大量的觀測數據便如同決了堤的洪水一般洶湧而來,迅速進入到了硬盤裏麵。
木星磁場結構、內部結構、對流模式、太陽內部詳細結構、太陽大氣層詳細資料、太陽黑子與日珥、日冕物質拋射模型、恒星與行星交互模式……
有太多科目的寶貴資料在這短短時間內生成,然後全部被陳嶽記錄了下來。
一邊在太陽狂暴化的天地之威麵前瑟瑟發抖,陳嶽心中一邊樂開了花。
這麽多寶貴的觀測數據,現在,自己輕而易舉的就得到了。如果人類文明還存在的話,那些科學家們恐怕要羨慕死自己。
他們終其一生都沒有這樣的機會。
而,這些寶貴的數據,在未來必然會對自己的科學體係發展貢獻出巨大的助力。
陳嶽便這樣足足觀測了高達一個月的時間,收集了足足一個月的數據,才戀戀不舍的結束了對太陽和木星的觀測。
該進行下一項任務了。
該降落了。
此刻熒惑號飛船的總質量約有600噸。以木衛五的質量和引力計算,熒惑號飛船降落到它上麵後,重量僅有3.66噸左右。這已經在熒惑號飛船船體結構強度的承受範圍之內,無需考慮被自身重量壓塌。
但這降落仍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木衛五的逃逸速度為58米每秒,也即,如果不加以控製,直直掉落下去的話,最終與木衛五堅硬地表撞擊的速度也是58米每秒,也就是大約210公裏每小時。
回想起在地球上開車的經曆,120公裏每小時就足以把車子撞個稀巴爛,更不要說210公裏每小時了。
還是要降低速度。陳嶽希望最終的接地速度,最好控製在5公裏每小時以內,也即每秒鍾1.4米以內。
最多最多不要超過1.6米每秒。如果超過了,船體便有嚴重受損的風險。
經過多重思考與權衡,陳嶽最終選擇了一條較為複雜的降落路線。
熒惑號飛船首先減速。失去了足夠的環繞速度,飛船便緩緩開始降低軌道。
如果此刻不加以幹涉,在環繞木衛五約幾十圈之後,軌道便會降低到與其相撞的地步。
但陳嶽並未再做出什麽操作,而是任憑飛船與木衛五的距離越來越近。
一直到繞了二十餘圈之後,陳嶽才再次啟動發動機,開始全力為自己減速。
當速度降低到僅有幾米每秒鍾的時候,它的位置恰好位於木星和木衛五之間。於是木星便將木衛五的引力抵消了一部分,令其引力更小。
這個時候,熒惑號飛船的姿態調整發動機開始工作,將飛船船身推動著豎了起來。主發動機則再一次開始工作,借助木星的引力以及自身推力,令飛船船身暫時懸浮在了木衛五上空約50米的高度。
速度抵消至零之後,主發動機關閉,於是它再一次開始了緩慢的下降。
木衛五的引力加速度為2毫米每平方秒,便意味著每過去一秒,熒惑號飛船向木衛五墜落的速度便會提升2毫米。不過這裏是麵對木星的一側,受木星引力影響,這個速度降低為了約1.8毫米。
以這個加速度下墜,熒惑號飛船需要約75秒才能從50米的高空墜落到地麵。屆時,與地麵的接觸速度大概為1.35米每秒。
這個速度屬於安全速度範疇內,可以接受。
開始下墜之後,陳嶽抓緊時間開始調整熒惑號飛船的姿態,再次將其從豎直狀態調整成了躺平狀態。
姿態調整發動機全力工作,最終在接觸地麵前的最後一刻,將其調整到位。
下一刻,質量高達600餘噸的熒惑號飛船便“輕輕”的砸在了木衛五的地表上,且在之前橫向移動慣性力的作用下,向前滑行了約100米距離,最終才完全靜止。
這整個過程,陳嶽一顆心都高高的提在嗓子眼,時刻處於緊張狀態。
這一步實在是太重要了。如果在這個過程之中損壞了什麽重要的部件,又或者造成了什麽無法修複的損傷,那樂子就大了。
降落結束,陳嶽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刻指揮小白開始“目測”船體受損情況,並讀取總數高達數萬個的傳感器的數據以確認自身狀態。
最終的結果,讓陳嶽鬆了口氣。
除了船體外殼在與木衛五地表岩石的碰撞之中被撕裂了一個大口子之外,別的都沒有什麽損傷。
如果木衛五裏麵還有人生存的話,這個損傷就太嚴重了,基本屬於不可修複的類型。
幸好此刻陳嶽已經不再需要維生環境。
緊張的心情終於慢慢緩解。
熒惑號飛船艙門打開,船體視頻探頭探出,陳嶽終於可以以極為接近的距離,“親眼”查看這顆星球的環境。
浩瀚蒼穹之中,一顆明亮的恒星閃耀著光芒。恒星旁邊,一顆幾乎占據了半個天穹的,身上具備明顯條紋的巨大星球如同一顆眼睛,注視著自己所在的這片暗紅色大地。
大地之上坑坑窪窪,到處都是撞擊坑的痕跡。遠方有山,還有一個大斜坡,斜坡上麵是一些綠色、棕色夾雜的東西,不知道是什麽。
亙古蒼涼,死寂無聲,冰寒徹骨。
陳嶽知道,這便是未來不知道多少年時間自己要停留的地方。
這裏的環境惡劣到無法形容。但陳嶽的心情卻無比振奮。
“這裏,必將是人類文明一個全新的起點。”
他這樣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