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帆,南下!
海麵之上,一艘艘寶船、大福船鋪開一片,各色旗幟獵獵作響。
製大明旗的事給老朱說過了,隻不過這事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敲定的,既需要選圖案,還需要考慮禮製問題,尤其是需要符合老朱的審美……
估摸等遠航歸來時,興許能有個結果。
顧正臣返回舵樓,站到了輿圖麵前。
朱棣、沐春、趙海樓、高令時等人圍上前。
顧正臣抬手,指了指“新西蘭島”的位置:“傳令掛滿帆,借用當下的西風,接近這座島,在這座島上補充完淡水之後便立即出航,直衝美洲而去!”
趙海樓讚同。
對於水師而言,遠航最缺的不是糧食等物資,而是淡水。
從起始之城出海至這座島,那也有近四千裏,這就等同於在廣袤的兩萬裏大海實現了一次淡水補給。
雖說以船隊的燃料與速度來算,兩萬裏海路,一個月足夠穿過去了,可那是理想的算法,沒有考慮天氣、海況與可能發生的變故。
這次航行,不求最快往返,但求穩妥。
能找到補給,自然不應該錯過。
朱棡用手丈量著澳洲至美洲的距離,麵色凝重:“先生,這海也太寬了吧,還有這美洲,為何會偏那麽遠,就不能距離咱們近一點?”
朱棣拿著竹棍,將朱棡的手打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管它美洲在哪裏,按照咱們的話,都是咱們的地盤……”
朱棡委屈,自己隻不過是疑惑不同大陸為啥分開,被你一頓訓。
顧正臣笑道:“據恩師說,在無數年前,這些大陸原本是在一塊地。隻不過後來因為地殼運動導致大陸漂移,這才出現了如今的世界版圖。當然,是不是真的,也不好論證。”
朱棡瞪大眼:“大陸怎麽可能會漂移,讓我說,應該是巨龜馱著大地跑路了……”
朱棣反駁:“你怎麽不說盤古開天地之後,看哪塊地盤不順眼,一腳踹出去的?”
朱棡一拍手:“有道理!”
朱棣恨不得踹飛朱棡。
沐春研究著輿圖,指了指澳洲以南的一串串粗大的紅色箭頭,問道:“先生,這裏標注的西風帶是怎麽回事?”
顧正臣看了一眼,轉身走向桌案後,坐了下來:“在這以南,常年刮西風。”
“一年四季嗎?”
“對,一年四季。”
李景隆激動起來,說:“竟有如此神奇的地方,那我們去美洲豈不是十分便利了?掛上風帆,都不用啟用蒸汽機,憑著西風,那還不是一路抵達美洲?”
趙海樓、朱棣等人看向李景隆。
還別說,這家夥竟然開竅了。
高令時看了一眼輿圖,也讚同李景隆的話。
雖說所有船隻都應用了蒸汽機,可依舊保留了一部分船帆,比如原本九帆的寶船,留了四帆,大福船也還有一麵帆船。這一路朝東麵走,借一借西風,抵達美洲還不容易?
另外,美洲大陸那麽廣袤,南北連綿少說也有三萬裏,隻要往東走,基本上就不可能錯過,什麽時候看到大陸,那準是抵達了。
顧正臣拿出一枚銅錢,在手指中翻動著,笑道:“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這種想法自然是好的,但我需要告訴你們的是,西風帶,我們不能進去,也不敢進去,隻能貼著他們的外圍,借一點點西風航行,甚至,還需要向北一些,避開點西風。”
朱棣也不解了,問道:“為何?”
顧正臣將銅錢彈至桌案上,看著旋轉的銅錢,沉聲道:“西風帶,有一個稱號,名為——咆哮的西風帶。那裏的西風,可不簡單。”
“咆哮的西風帶?”
眾人聽聞,一個個沉默了。
李景隆見所有人不說話,開口道:“咆哮就咆哮,大不了咱們捂一捂耳朵。再說了,金陵的冬日也不是沒有過西風呼嘯,怕什麽。”
這次,沒人附和點頭了。
馬三寶拉了拉李景隆的胳膊,輕聲道:“風越大,浪越高。”
李景隆打了個哆嗦,自己怎麽將這事給忘了。
遠航隻求速度夠快是不行的,還必須考慮風浪的問題。若是風很大,浪很高、很急,可就太過危險了。
顧正臣抓起失去力量即將摔倒的銅錢,點了點桌案,鐺鐺兩聲:“我們的航線是確定的,保持當下的航向一路向東,適當時候向北或向南一些。一旦向南偏移千裏,便會進入咆哮的西風帶。”
“若是繼續向南兩千裏,那就不是咆哮的西風帶,而是狂暴西風帶。再向南,會抵達伴隨著極寒之氣的尖叫西風帶。越向南,浪越高,船傾覆的可能越大。所以,航向不能出大的問題,至少兩組人手,時刻關注航向。”
趙海樓、朱棣等人一個個麵色凝重。
什麽咆哮、狂暴、尖叫,雖然沒去過,可聽這名字都不好招惹。
趙海樓言道:“應該傳令,每個時辰都應該報告一次航向,確保航向不出問題。”
顧正臣想了想,點頭道:“每個時辰還沒必要,每兩個時辰報告一次航向吧。”
“我這就傳下去。”
趙海樓不敢怠慢。
顧正臣擺了擺手:“現在還不急,等補充好淡水之後,徹徹底底進入這一片大海的時候再執行。”
為了節省煤炭,加上西風穩,顧正臣並沒有下令啟用蒸汽機,而是晃悠悠,用了五天多的時間溜達到了“新西蘭島”北部,隨後在此完成了淡水補給。
在這裏,顧正臣確認船員精神狀態良好之後,又一次集議諸將官,再三叮囑細節之後,船隊再次出航,一頭紮入到了最危險的太平洋深處。
這一次,顧正臣沒有再晃悠,而是下達了命令,全速前進!
蒸汽機全功率運轉,船隊如離弦的箭飛馳在茫茫大海之上,最初幾日相對還好,雖遇到了些危險,總歸沒出現太大問題。可進入至第七日之後,航行終於遇到了巨大麻煩。
顧正臣站在甲板上,耳邊狂風呼嘯,聲音如同來自九幽之地,令人毛骨悚然。
“前麵的天黑了!”
了望塔上的軍士低下頭喊道。
顧正臣凝眸,盯著遠處的海麵,臉色變得極是凝重,瞳孔中,前方的天已如潑墨。
海麵之上,一艘艘寶船、大福船鋪開一片,各色旗幟獵獵作響。
製大明旗的事給老朱說過了,隻不過這事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敲定的,既需要選圖案,還需要考慮禮製問題,尤其是需要符合老朱的審美……
估摸等遠航歸來時,興許能有個結果。
顧正臣返回舵樓,站到了輿圖麵前。
朱棣、沐春、趙海樓、高令時等人圍上前。
顧正臣抬手,指了指“新西蘭島”的位置:“傳令掛滿帆,借用當下的西風,接近這座島,在這座島上補充完淡水之後便立即出航,直衝美洲而去!”
趙海樓讚同。
對於水師而言,遠航最缺的不是糧食等物資,而是淡水。
從起始之城出海至這座島,那也有近四千裏,這就等同於在廣袤的兩萬裏大海實現了一次淡水補給。
雖說以船隊的燃料與速度來算,兩萬裏海路,一個月足夠穿過去了,可那是理想的算法,沒有考慮天氣、海況與可能發生的變故。
這次航行,不求最快往返,但求穩妥。
能找到補給,自然不應該錯過。
朱棡用手丈量著澳洲至美洲的距離,麵色凝重:“先生,這海也太寬了吧,還有這美洲,為何會偏那麽遠,就不能距離咱們近一點?”
朱棣拿著竹棍,將朱棡的手打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管它美洲在哪裏,按照咱們的話,都是咱們的地盤……”
朱棡委屈,自己隻不過是疑惑不同大陸為啥分開,被你一頓訓。
顧正臣笑道:“據恩師說,在無數年前,這些大陸原本是在一塊地。隻不過後來因為地殼運動導致大陸漂移,這才出現了如今的世界版圖。當然,是不是真的,也不好論證。”
朱棡瞪大眼:“大陸怎麽可能會漂移,讓我說,應該是巨龜馱著大地跑路了……”
朱棣反駁:“你怎麽不說盤古開天地之後,看哪塊地盤不順眼,一腳踹出去的?”
朱棡一拍手:“有道理!”
朱棣恨不得踹飛朱棡。
沐春研究著輿圖,指了指澳洲以南的一串串粗大的紅色箭頭,問道:“先生,這裏標注的西風帶是怎麽回事?”
顧正臣看了一眼,轉身走向桌案後,坐了下來:“在這以南,常年刮西風。”
“一年四季嗎?”
“對,一年四季。”
李景隆激動起來,說:“竟有如此神奇的地方,那我們去美洲豈不是十分便利了?掛上風帆,都不用啟用蒸汽機,憑著西風,那還不是一路抵達美洲?”
趙海樓、朱棣等人看向李景隆。
還別說,這家夥竟然開竅了。
高令時看了一眼輿圖,也讚同李景隆的話。
雖說所有船隻都應用了蒸汽機,可依舊保留了一部分船帆,比如原本九帆的寶船,留了四帆,大福船也還有一麵帆船。這一路朝東麵走,借一借西風,抵達美洲還不容易?
另外,美洲大陸那麽廣袤,南北連綿少說也有三萬裏,隻要往東走,基本上就不可能錯過,什麽時候看到大陸,那準是抵達了。
顧正臣拿出一枚銅錢,在手指中翻動著,笑道:“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這種想法自然是好的,但我需要告訴你們的是,西風帶,我們不能進去,也不敢進去,隻能貼著他們的外圍,借一點點西風航行,甚至,還需要向北一些,避開點西風。”
朱棣也不解了,問道:“為何?”
顧正臣將銅錢彈至桌案上,看著旋轉的銅錢,沉聲道:“西風帶,有一個稱號,名為——咆哮的西風帶。那裏的西風,可不簡單。”
“咆哮的西風帶?”
眾人聽聞,一個個沉默了。
李景隆見所有人不說話,開口道:“咆哮就咆哮,大不了咱們捂一捂耳朵。再說了,金陵的冬日也不是沒有過西風呼嘯,怕什麽。”
這次,沒人附和點頭了。
馬三寶拉了拉李景隆的胳膊,輕聲道:“風越大,浪越高。”
李景隆打了個哆嗦,自己怎麽將這事給忘了。
遠航隻求速度夠快是不行的,還必須考慮風浪的問題。若是風很大,浪很高、很急,可就太過危險了。
顧正臣抓起失去力量即將摔倒的銅錢,點了點桌案,鐺鐺兩聲:“我們的航線是確定的,保持當下的航向一路向東,適當時候向北或向南一些。一旦向南偏移千裏,便會進入咆哮的西風帶。”
“若是繼續向南兩千裏,那就不是咆哮的西風帶,而是狂暴西風帶。再向南,會抵達伴隨著極寒之氣的尖叫西風帶。越向南,浪越高,船傾覆的可能越大。所以,航向不能出大的問題,至少兩組人手,時刻關注航向。”
趙海樓、朱棣等人一個個麵色凝重。
什麽咆哮、狂暴、尖叫,雖然沒去過,可聽這名字都不好招惹。
趙海樓言道:“應該傳令,每個時辰都應該報告一次航向,確保航向不出問題。”
顧正臣想了想,點頭道:“每個時辰還沒必要,每兩個時辰報告一次航向吧。”
“我這就傳下去。”
趙海樓不敢怠慢。
顧正臣擺了擺手:“現在還不急,等補充好淡水之後,徹徹底底進入這一片大海的時候再執行。”
為了節省煤炭,加上西風穩,顧正臣並沒有下令啟用蒸汽機,而是晃悠悠,用了五天多的時間溜達到了“新西蘭島”北部,隨後在此完成了淡水補給。
在這裏,顧正臣確認船員精神狀態良好之後,又一次集議諸將官,再三叮囑細節之後,船隊再次出航,一頭紮入到了最危險的太平洋深處。
這一次,顧正臣沒有再晃悠,而是下達了命令,全速前進!
蒸汽機全功率運轉,船隊如離弦的箭飛馳在茫茫大海之上,最初幾日相對還好,雖遇到了些危險,總歸沒出現太大問題。可進入至第七日之後,航行終於遇到了巨大麻煩。
顧正臣站在甲板上,耳邊狂風呼嘯,聲音如同來自九幽之地,令人毛骨悚然。
“前麵的天黑了!”
了望塔上的軍士低下頭喊道。
顧正臣凝眸,盯著遠處的海麵,臉色變得極是凝重,瞳孔中,前方的天已如潑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