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經濟與相對有限的商業,讓絕大部分大明百姓缺乏冒險精神,加上父母在不遠遊、落葉歸根等思想,許多人一輩子別說走出百裏之外,就是三十裏外的縣城,他也未必去過。


    要想改變這一切,讓尋常人知道冒險的刺激、冒險的收獲,享受冒險帶來的快樂,那就必須有人能告訴他們冒險的故事,打開他們的視野。


    遠航的故事太大,找個天橋底下說書的遠遠不夠,必須出書才行,若是活字印刷也搞定了,出的書便宜親民,那就能大賣。


    啥,百姓家買不起?


    那就納入教材,讓孩子從社學階段開始聽故事。


    這些教材歸朝廷采購,咱從娃娃抓起總能行得通吧?


    再說了,這會老朱不差錢,他娘的捂著一堆珊瑚不賣,準備有需要的時候就賣幾根,為了這件事,徐達、李文忠等人可憋屈了,畢竟自家孩子帶來的珊瑚,家裏隻入賬了一根,其他珊瑚全進了皇宮。


    珊瑚太多了,多到了隻要亮出來,這東西就打劫不了大戶的地步。


    物以稀為貴,多捂一捂更值錢。


    當然,老朱會不會安排人帶珊瑚去一趟開封、北平、太原、成都等地賣了大賺一筆,那就是他的事了,這還沒算顧正臣“受賄”上交的額外收入,讓朝廷采購一批航海教材,朝廷沒理由拒絕……


    對了,最好是謳歌下老朱的英明領導,順帶吹捧下老朱與馬皇後兩口子禮賢下士,為民力主遠航……


    要故事有故事,要大義有大義,要教育有教育,要愛國有愛國,這教材多好……


    當然,要完成這件事,需要一個專業人才,而這個人,就是——


    羅貫中!


    深究西方地理大發現,浩浩蕩蕩的遠航的背後,有著一本書的力量,而這本書便是《馬克·波羅遊記》。


    《馬克·波羅遊記》第一次向西方打開了神秘的東方大門,讓西方人產生了對東方的無限向往,同時,也為資本主義擴張提供了理想的對象,更直接一點地說,那就是找到了一頭肥羊。


    就連後來的哥倫布,也曾說:“馬可·波羅的書引起了我對東方神秘的向往……在我的航行中,很多次是按《馬可·波羅遊記》裏說的去做的。”


    所以,書的作用有時候是無法估量的,誰也不清楚它在世界巨變中到底發揮了多少作用,哪怕不是決定性的,那也可能是驅動性的。


    正是因為這樣,顧正臣才需要羅貫中來完成一本官員航海的巨作,讓大明子民也能開眼看世界,知世界廣袤,知海外還有世界,並吸引一部分人投身海航之中,繼續大明的航海事業。


    羅貫中明白了顧正臣想要的是什麽,沉思良久,道:“我可以答應你,寫一本關於大航海的書,將這些將士的英勇無畏,航海的艱難險阻,最終的榮耀與偉大,都寫進去,但我有個條件!”


    “說。”


    顧正臣抬手。


    羅貫中盯著顧正臣:“你為《水滸傳》作了一首《好漢歌》,那就再為《三國誌通俗演義》作一首歌,隻要讓我滿意,我便答應你。”


    顧正臣笑了:“當真?”


    “當真!”


    羅貫中十分認真。


    顧正臣想了想,輕聲道:“說實話,《三國誌通俗演義》並不適合寫一首歌,但寫一首詞還是沒問題。”


    “詞?”


    羅貫中狐疑地看著顧正臣。


    大明雖然有幾個厲害的人物可以寫詩詞,比如劉基,但他已經死了,還有宋濂,聽說今年六月份差點死了,若不是浦江知縣是格物學院醫學院的人,說不定就掛了,這還不知能不能下床走路了。


    剩下唯一一個厲害的,那就是蘇州的高啟。


    除此之外,就沒什麽名聲在外的厲害詩人了,顧正臣能拿出什麽像樣的詩詞,他連個進士都不是,還是個定遠侯,很多時候忙於軍務,哪有精力鑽研詩詞之道。


    先生要作詞?


    朱棣湊上前,沐春也挪了挪腳,徐允恭在不遠處支棱著耳朵,馬三寶搓著手期待著,小雨滴有眼色,跑去拿來了筆墨紙硯,想了想遞給了李景隆,畢竟馬三寶的字還很醜……


    高令時也很是期待。


    要知道顧正臣曾在奉天殿作詩詞,技驚四座,那一句“寄意天子委我令,我以我血薦軒轅”至今讓人印象深刻。


    隻不過這些年來顧正臣一直沒什麽詩詞大作,昨日的《好漢歌》雖然朗朗上口,水師上下都喜歡,可終究算不上高雅,比不上“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類的傳世之作。


    顧正臣沉吟了下,用手蹭了蹭鼻子,咳了聲:“那就作一首臨江仙,日後附到《三國誌通俗演義》的開篇之上吧。”


    羅貫中胡須動了動,顯然不太看好。


    顧正臣邁步,肅然道:“考慮到三國鼎立多與長江有關,便以長江入題吧,且聽好了,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羅貫中猛地抓斷了胡須,疼痛也顧不上了,傻愣愣地看著顧正臣。


    嚴桑桑眼神中滿是愛慕,這就是自己相中的男人,當官能治民,當將能殺敵,當個文人墨客,那也是可以橫掃南北的,就這首詩詞拿出來,宋濂見了都得點頭,高啟見了也得喊一聲服。


    沐春、朱棣、朱棡等人敬佩地看著顧正臣,不愧是先生啊,文武雙全,這文的本事,一點都不輸任何人。


    馬三寶催促著李景隆趕緊記,還不忘糾正:“慣看秋風春月,不是愛看,也不是坐看,曹,你會不會寫了?”


    李景隆差點暴走,你行你來,就你那狗刨的字,能拿出手嗎?


    高令時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轉身走遠一點,這個時候太陽正舒服,躺著睡一覺吧。


    人比人,不如人啊。


    《好漢歌》、《臨江仙》,一個粗獷大氣,豪氣幹雲,唱罷令人振奮精神,一個慷慨悲壯,蕩氣回腸,平添萬千感慨。


    簡直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寒門輔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梅驚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梅驚雪並收藏大明:寒門輔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