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四下午,王建東應胡曉輝的“邀請”,一起陪“未來”的老丈人,丈母娘過黃浦江去市裏的城隍廟走走看看。
四人搭渡輪過江。
再從金陵路往東,不遠就是城隍廟所在。
上海城隍廟位於上海最繁華的豫園景區內,是上海重要的道教宮觀,距今已有600多年曆史。
幾經沿襲,上海城隍廟在明朝初年的時候正式供奉當時的名臣秦裕伯禦史為城隍。
上海本地人都將城隍老爺看做是上海的守護神,每到新年,香火格外旺盛,人們來此誠心祈禱來年風調雨順、富裕安康。
這裏曆經各個朝代興衰依然屹立不倒,見證上海風風雨雨的歲月。
上海開埠以前,城隍廟是上海民眾唯一的遊樂之處。
從清末民初以來,上海城隍廟和周邊的園林、市場以及老街裏巷融合在一起,成了一個區域的代名詞。它代表了上海的曆史與傳統,是上海本土文化的一個載體。
多年來由廟市發展形成的廟會文化,幾乎囊括了宗教、商業、民俗等民眾物質、精神生活的各個層麵,被譽為上海灘旅遊的名片。
這裏香火旺盛。還常常有舉辦一些弘揚國學文化、道教文化等活動,吸引更多的信眾香客和遊客來廟遊玩。
尤其在新春前後,眾多信眾如百米衝刺般爭搶頭柱香,盛況空前。
這時候,城隍廟年味最濃,街上張燈結彩,舉行熱鬧的燈會。
廟觀裏聚集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虔誠上香祈福,一進城隍廟,香火煙霧繚繞。據說這裏祈福許願很靈驗。
四人沿著人民路、福佑路這一圈外圍街道往裏麵城隍廟走。
春節的街上仿古建築張燈結彩,炫彩繽紛也使這裏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迎麵是著名的上海“老飯店”。然後是鱗次櫛比的金店,都是上海灘知名的老牌金鋪。
胡曉輝姆媽笑笑,說道:“以前的老傳統,每到新春來臨之際,全家人會一起出門上這些金鋪買些黃金飾品、小金條或是黃金生肖擺件。”
胡曉輝挽著姆媽的胳膊,笑著說說:“老早子的普通老百姓,不會都這麽有鈔票的吧?”
姆媽再胡曉輝手臂上敲一記,說:“不在於錢多錢少的啊。這樣不但有紀念價值,而且還很有投資意義,更有憧憬來年金運來,有一個好兆頭。曉得伐?”
向左邊拐,有一條特色商品街,樂器店、風鈴店、梳子店等等。往前有專門經營上海特產的商場,大白兔、五香豆和梨膏糖之類的東西。
東南角是上海老街,主要是一些古董瓷器店。
走進迷宮一般的老街,則進入了另一個天地。
這裏有看“西洋鏡”的,各種雜耍、表演以及新鮮有趣的玩意兒是小朋友的最愛。
<a id="wzsy" href="http://m.yawenku.com">雅文庫</a>
民間手藝人在這兒也大有用武之地。買幾張剪紙、捏兩個麵人,或是挑一個迷你銅件回去,立即就能給自己的家中也增添中國年的熱鬧氣氛。
而在東北角豫園一帶,則主要是美食街。
空氣裏彌漫著炸臭豆腐、煎雞排、寧波湯圓和雞鴨血粉絲湯的撲鼻香味,各地的小吃都在這兒濟濟一堂。
緊挨著九曲橋的,就是大有名氣的南翔饅頭店的小籠包子和湖心亭茶樓了。
還有綠波廊的滬上名點、鬆運樓的傳統本幫菜……走一圈,就能吃個肚兒圓。
一路行來,王建東已經見過兩家供應“南翔小籠包”的小店,還有一家小紹興雞粥店。
城隍廟景區街上的複古的明清建築,飛簷翹角,一路上不僅能領略到上海最本土的民俗風情,還能品嚐地道的上海小吃。
實際上,這時候的城隍廟、豫園,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旅遊、餐飲、傳統工藝、小商品交易商圈。金銀珠寶、珍奇古玩、絲綢唐裝,舊掛包、小飾品掛件、紙貼、風箏、兔兒燈……
所有商品,在這裏仿佛都沾染了更多的文化或商業氣息,這種獨特的氣質,使這裏成為中外遊客淘寶、上海市民買便宜貨的好地方。
胡曉輝姆媽感慨,說:“好多年沒有回上海,城隍廟變化真是太大了。”
王建東笑笑不語。講實話,自己盡管基本上都呆在上海,其實也有好多年不曾來這裏了。眼前的城隍廟和豫園,和自己小時候的印象,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簡直是換了人間。
路走的多,胡曉輝姆媽感覺有些吃不消。
於是四人尋了一個人少位置的花壇邊沿,坐下來歇息會兒。
“對每個上海小囡來說,童年裏有關春節的記憶,大約都與兩個地方分不開。”胡曉輝姆媽坐一會兒,說,“一個是位於延安中路、西藏中路路口的大世界----”
胡曉輝搭話,說:“大世界是好白相的。不過我也有很多年都沒有去過了。”
“是的呀,蠻好玩的。過年時,家裏長輩都會帶著孩子們去逛那個神奇的世界。”
胡曉輝姆媽想了想,說,“現在回憶起來,那裏有把人拉變形的哈哈鏡,每次都讓我們這些小朋友目瞪口呆,還有戲台上演的滑稽戲笑得大家前仰後合。那時候要是能買一大團棉花糖邊走邊舔,就是一個最完美的狂歡假期了。”
胡建國坐在旁邊,笑笑不響。
王建東問一句:“另外一個地方不會就是——?”
“對的呀,另一個所在,就是我們現在所在的豫園、城隍廟。”
胡曉輝姆媽深情回憶,說,“上海人對城隍廟這一帶始終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懷。我以前每年春節都一定要來這裏遊玩,仿佛總覺得這樣才算是過了一個完整的新年。”
正說著話,有一個背著背簍的年長老太太彎著腰顫巍巍走過來。
王建東馬上起身。他以為老太太要找地方休息,把自己位置先騰出來。
老太太卻擺擺手。睜大眼睛,把他們四個人上下左右慢慢地看一遍。
可能是認為他們是一家人,老太太靠近胡曉輝姆媽,輕聲問道:“太太,蘭花要伐?浙江雁蕩山裏挖出來的野生大蘭花。”
四人搭渡輪過江。
再從金陵路往東,不遠就是城隍廟所在。
上海城隍廟位於上海最繁華的豫園景區內,是上海重要的道教宮觀,距今已有600多年曆史。
幾經沿襲,上海城隍廟在明朝初年的時候正式供奉當時的名臣秦裕伯禦史為城隍。
上海本地人都將城隍老爺看做是上海的守護神,每到新年,香火格外旺盛,人們來此誠心祈禱來年風調雨順、富裕安康。
這裏曆經各個朝代興衰依然屹立不倒,見證上海風風雨雨的歲月。
上海開埠以前,城隍廟是上海民眾唯一的遊樂之處。
從清末民初以來,上海城隍廟和周邊的園林、市場以及老街裏巷融合在一起,成了一個區域的代名詞。它代表了上海的曆史與傳統,是上海本土文化的一個載體。
多年來由廟市發展形成的廟會文化,幾乎囊括了宗教、商業、民俗等民眾物質、精神生活的各個層麵,被譽為上海灘旅遊的名片。
這裏香火旺盛。還常常有舉辦一些弘揚國學文化、道教文化等活動,吸引更多的信眾香客和遊客來廟遊玩。
尤其在新春前後,眾多信眾如百米衝刺般爭搶頭柱香,盛況空前。
這時候,城隍廟年味最濃,街上張燈結彩,舉行熱鬧的燈會。
廟觀裏聚集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虔誠上香祈福,一進城隍廟,香火煙霧繚繞。據說這裏祈福許願很靈驗。
四人沿著人民路、福佑路這一圈外圍街道往裏麵城隍廟走。
春節的街上仿古建築張燈結彩,炫彩繽紛也使這裏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迎麵是著名的上海“老飯店”。然後是鱗次櫛比的金店,都是上海灘知名的老牌金鋪。
胡曉輝姆媽笑笑,說道:“以前的老傳統,每到新春來臨之際,全家人會一起出門上這些金鋪買些黃金飾品、小金條或是黃金生肖擺件。”
胡曉輝挽著姆媽的胳膊,笑著說說:“老早子的普通老百姓,不會都這麽有鈔票的吧?”
姆媽再胡曉輝手臂上敲一記,說:“不在於錢多錢少的啊。這樣不但有紀念價值,而且還很有投資意義,更有憧憬來年金運來,有一個好兆頭。曉得伐?”
向左邊拐,有一條特色商品街,樂器店、風鈴店、梳子店等等。往前有專門經營上海特產的商場,大白兔、五香豆和梨膏糖之類的東西。
東南角是上海老街,主要是一些古董瓷器店。
走進迷宮一般的老街,則進入了另一個天地。
這裏有看“西洋鏡”的,各種雜耍、表演以及新鮮有趣的玩意兒是小朋友的最愛。
<a id="wzsy" href="http://m.yawenku.com">雅文庫</a>
民間手藝人在這兒也大有用武之地。買幾張剪紙、捏兩個麵人,或是挑一個迷你銅件回去,立即就能給自己的家中也增添中國年的熱鬧氣氛。
而在東北角豫園一帶,則主要是美食街。
空氣裏彌漫著炸臭豆腐、煎雞排、寧波湯圓和雞鴨血粉絲湯的撲鼻香味,各地的小吃都在這兒濟濟一堂。
緊挨著九曲橋的,就是大有名氣的南翔饅頭店的小籠包子和湖心亭茶樓了。
還有綠波廊的滬上名點、鬆運樓的傳統本幫菜……走一圈,就能吃個肚兒圓。
一路行來,王建東已經見過兩家供應“南翔小籠包”的小店,還有一家小紹興雞粥店。
城隍廟景區街上的複古的明清建築,飛簷翹角,一路上不僅能領略到上海最本土的民俗風情,還能品嚐地道的上海小吃。
實際上,這時候的城隍廟、豫園,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旅遊、餐飲、傳統工藝、小商品交易商圈。金銀珠寶、珍奇古玩、絲綢唐裝,舊掛包、小飾品掛件、紙貼、風箏、兔兒燈……
所有商品,在這裏仿佛都沾染了更多的文化或商業氣息,這種獨特的氣質,使這裏成為中外遊客淘寶、上海市民買便宜貨的好地方。
胡曉輝姆媽感慨,說:“好多年沒有回上海,城隍廟變化真是太大了。”
王建東笑笑不語。講實話,自己盡管基本上都呆在上海,其實也有好多年不曾來這裏了。眼前的城隍廟和豫園,和自己小時候的印象,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簡直是換了人間。
路走的多,胡曉輝姆媽感覺有些吃不消。
於是四人尋了一個人少位置的花壇邊沿,坐下來歇息會兒。
“對每個上海小囡來說,童年裏有關春節的記憶,大約都與兩個地方分不開。”胡曉輝姆媽坐一會兒,說,“一個是位於延安中路、西藏中路路口的大世界----”
胡曉輝搭話,說:“大世界是好白相的。不過我也有很多年都沒有去過了。”
“是的呀,蠻好玩的。過年時,家裏長輩都會帶著孩子們去逛那個神奇的世界。”
胡曉輝姆媽想了想,說,“現在回憶起來,那裏有把人拉變形的哈哈鏡,每次都讓我們這些小朋友目瞪口呆,還有戲台上演的滑稽戲笑得大家前仰後合。那時候要是能買一大團棉花糖邊走邊舔,就是一個最完美的狂歡假期了。”
胡建國坐在旁邊,笑笑不響。
王建東問一句:“另外一個地方不會就是——?”
“對的呀,另一個所在,就是我們現在所在的豫園、城隍廟。”
胡曉輝姆媽深情回憶,說,“上海人對城隍廟這一帶始終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懷。我以前每年春節都一定要來這裏遊玩,仿佛總覺得這樣才算是過了一個完整的新年。”
正說著話,有一個背著背簍的年長老太太彎著腰顫巍巍走過來。
王建東馬上起身。他以為老太太要找地方休息,把自己位置先騰出來。
老太太卻擺擺手。睜大眼睛,把他們四個人上下左右慢慢地看一遍。
可能是認為他們是一家人,老太太靠近胡曉輝姆媽,輕聲問道:“太太,蘭花要伐?浙江雁蕩山裏挖出來的野生大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