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原倒吸了一口涼氣,久久沒有開口。
《聊齋誌異》是一部誌怪小說,由中國明代山東淄博的異士蒲鬆齡編纂而成,書中專門搜羅民間古怪傳說,鬼狐妖怪、山精樹祟無不被刻畫得栩栩如生。全書分為8卷,共491篇,約40餘萬字,情節幻異曲折,跌宕多變,被譽為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羅刹海市》那篇小說描述的是“海市蜃樓”的傳奇故事,曾被近現代編劇們數次搬上銀幕,廣受觀眾們歡迎。
海市蜃樓是真實存在的,但那些虛無縹緲的幻象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麽,誰都無從知曉。就連最嚴謹、最多智的現代物理學家們,也隻用“鏡像、光反射”來粗略地解釋它。
“如果元首進入了海市蜃樓……甚至說,地球軸心也在海市蜃樓裏,一切構想都是虛幻的,世間沒有地球軸心,隻有海市蜃樓,傳說中掌控地球命運的地球軸心也隻不過是海市蜃樓……虛無縹緲,並不存在,人類終其一生都無法抵達。那麽,元首和愛娃並不存在了,是不是?”駱原喃喃自語,已經完全被“海市”的概念困住。
林軒試探著去打開風箏龍骨上的線結,在他的手指摩挲下,那些絲線漸漸融化,成為幾滴透明的水珠。
“是冰,那些是冰絲,從冰雪中抽出的絲。”薩曼莎臉上的表情說不清是驚駭還是悲哀,“我們俄羅斯總部的絕密檔案中曾有記載,那位珠峰異人海珠亦真發出的每一隻風箏,都是用冰絲捆縛的,不給世人留下任何追蹤的線索。”
林軒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寒冰抽絲”的道理。
古代中國武學中有“束濕成棍”的技藝,便是將布匹浸水後,利用其濕重的特性,貫注力道,使之成為一條韌性十足的棍子,等於是改變了一段“軟體”的性質。那麽,將堅硬的冰抽離、分解,變為可彎折、可纏繞的絲,絕對是可以做到的。隻不過,現代應用科學中沒有這種需求,才不會被大量使用。
“隻有在極寒的狀況下,至少要在攝氏零下二十度甚至更低,才能得到冰絲。人的體溫為攝氏37度,兩下裏接觸,一定會將冰絲融化。”林軒說。
線結消失,風箏的龍骨失去了束縛,完全散開。
稍後,龍骨也漸漸軟化、融化,化為冰水,而那張寫滿了德語的魚皮、閃閃發光的魚眼也步線結、龍骨的後塵,悄然融化,不留痕跡。
他們得到了風箏,但除了求救信上的內容,其餘什麽都沒留下,一切有形的東西全都消失得無影無蹤。
“自毀。”林軒忽然不寒而栗。
在近現代的間諜係統中,最高明的傳遞信息方式無不以“自毀”作為結尾。唯有自毀,才會保持最頂級的保密措施,使敵人無法逆向追索。
如此看來,海珠亦真之所以能縱橫雪山而不被探險家們找到,就是因為有這種“自毀”的高明手段。
“沒錯,正是自毀。”薩曼莎也領悟到了。
天下大道,殊途同歸。現代間諜專家既師從於古代智者,又推陳出新,才早就了今日全球各地近萬名超級間諜,將“間諜”這一戰爭兵種演化為一種至高無上的“高能智者遊戲”。
“看來,海珠亦真不隻是仁者,更是一位智者。”林軒說。
“我們找不到海珠亦真,就找不到元首和愛娃,對不對?”這才是駱原最關心的問題。
林軒淡淡地回應:“駱先生,你一直都在自己否定自己——現在,你不要開口說話,忘掉一切設問,反觀自己的內心。”
駱原愕然,但隨即按照林軒所說,閉嘴不語。
在林軒看來,眼下大家談論的海市蜃樓不是虛無縹緲的,在珠峰的極端天氣條件下,海市蜃樓將會變成一種真實的建築物或是地理環境,就像氣體在急凍狀況下,變為充滿了孔洞的固態冰塊一樣。
迄今為止,人類隻能在有空氣、有氧氣的地球上生存,即使是升天或是下海,也隻能依靠於人造氧氣,否則就將缺氧窒息而死。
經過長時間的科學研究,人類已經洞悉了魚類在海中的生存原理。同樣道理,人類將會漸漸明白高飛的禽鳥是怎樣在毫無氧氣的萬米高空中自由飛翔的。等到科學技術得到極大發展後,海市蜃樓這種奇異景象一定能獲得新的解釋。
林軒微笑著麵對駱原與薩曼莎:“我在想,人類習慣於在固態世界中生存,暫時還無法達到在液態、氣態中生存的境界。假如海珠亦真是在海市蜃樓中存在,換句話說,她就是在氣態中生存,元首、愛娃如果跟她同在的話,一定也是處於同樣的生存狀態。駱先生,我這樣解釋,你明白嗎?”
駱原愕然地沉默了一陣,陡然手捂心口,彎腰後退。
林軒反應極快,立即跨過去扶他。
“哇”的一聲,駱原張口噴出一口鮮血,氣喘籲籲地大叫:“不可能,不可能,愛娃不可能是那樣子……她是、她是真實存在的,我一定能找到她!”
在人類進行的任何探險活動中,總是未知狀況大於已知狀況,所以很多探險界前輩才有“大膽設想、小心求證”的名言。
眼下,林軒正是發揮了全部腦力,來辨析這隻神秘的風箏所能帶來的預兆。
“冷靜點。”林軒垂手,用拇指指甲重重地擠壓駱原的人中,但駱原的承受能力比他想象的要差很多,喘了一陣粗氣後就暈厥過去。
“對我的判斷分析,你怎麽看?”林軒放下駱原,抬頭問薩曼莎。
薩曼莎沉吟了近一分鍾,才搓著手苦笑:“很精彩,非常精彩,而且你將中國古代的誌怪小說與珠峰的現實狀況聯係起來,其情節居然天衣無縫,真是精彩極了。要想驗證一切,就得全體西去,按照衛星地圖上的路線,下探絕穀——”
那就是一切問題的死結所在,無法繞開。
“薩曼莎,你做這樣的決定是會死人的,死大批人。所以,我給出的建議是,我們單獨下去,所有工人留守營地。”林軒說。
“我們也是人,我們也會死,我們也會害怕。”薩曼莎回應,“利益與風險總是並存而且成正比,那些工人們也都清楚這一點。”
林軒堅決地搖頭:“不行,我們沒有權力那樣做,我們可以下地獄,但卻決不能帶領著無辜者下地獄。”
《聊齋誌異》是一部誌怪小說,由中國明代山東淄博的異士蒲鬆齡編纂而成,書中專門搜羅民間古怪傳說,鬼狐妖怪、山精樹祟無不被刻畫得栩栩如生。全書分為8卷,共491篇,約40餘萬字,情節幻異曲折,跌宕多變,被譽為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羅刹海市》那篇小說描述的是“海市蜃樓”的傳奇故事,曾被近現代編劇們數次搬上銀幕,廣受觀眾們歡迎。
海市蜃樓是真實存在的,但那些虛無縹緲的幻象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麽,誰都無從知曉。就連最嚴謹、最多智的現代物理學家們,也隻用“鏡像、光反射”來粗略地解釋它。
“如果元首進入了海市蜃樓……甚至說,地球軸心也在海市蜃樓裏,一切構想都是虛幻的,世間沒有地球軸心,隻有海市蜃樓,傳說中掌控地球命運的地球軸心也隻不過是海市蜃樓……虛無縹緲,並不存在,人類終其一生都無法抵達。那麽,元首和愛娃並不存在了,是不是?”駱原喃喃自語,已經完全被“海市”的概念困住。
林軒試探著去打開風箏龍骨上的線結,在他的手指摩挲下,那些絲線漸漸融化,成為幾滴透明的水珠。
“是冰,那些是冰絲,從冰雪中抽出的絲。”薩曼莎臉上的表情說不清是驚駭還是悲哀,“我們俄羅斯總部的絕密檔案中曾有記載,那位珠峰異人海珠亦真發出的每一隻風箏,都是用冰絲捆縛的,不給世人留下任何追蹤的線索。”
林軒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寒冰抽絲”的道理。
古代中國武學中有“束濕成棍”的技藝,便是將布匹浸水後,利用其濕重的特性,貫注力道,使之成為一條韌性十足的棍子,等於是改變了一段“軟體”的性質。那麽,將堅硬的冰抽離、分解,變為可彎折、可纏繞的絲,絕對是可以做到的。隻不過,現代應用科學中沒有這種需求,才不會被大量使用。
“隻有在極寒的狀況下,至少要在攝氏零下二十度甚至更低,才能得到冰絲。人的體溫為攝氏37度,兩下裏接觸,一定會將冰絲融化。”林軒說。
線結消失,風箏的龍骨失去了束縛,完全散開。
稍後,龍骨也漸漸軟化、融化,化為冰水,而那張寫滿了德語的魚皮、閃閃發光的魚眼也步線結、龍骨的後塵,悄然融化,不留痕跡。
他們得到了風箏,但除了求救信上的內容,其餘什麽都沒留下,一切有形的東西全都消失得無影無蹤。
“自毀。”林軒忽然不寒而栗。
在近現代的間諜係統中,最高明的傳遞信息方式無不以“自毀”作為結尾。唯有自毀,才會保持最頂級的保密措施,使敵人無法逆向追索。
如此看來,海珠亦真之所以能縱橫雪山而不被探險家們找到,就是因為有這種“自毀”的高明手段。
“沒錯,正是自毀。”薩曼莎也領悟到了。
天下大道,殊途同歸。現代間諜專家既師從於古代智者,又推陳出新,才早就了今日全球各地近萬名超級間諜,將“間諜”這一戰爭兵種演化為一種至高無上的“高能智者遊戲”。
“看來,海珠亦真不隻是仁者,更是一位智者。”林軒說。
“我們找不到海珠亦真,就找不到元首和愛娃,對不對?”這才是駱原最關心的問題。
林軒淡淡地回應:“駱先生,你一直都在自己否定自己——現在,你不要開口說話,忘掉一切設問,反觀自己的內心。”
駱原愕然,但隨即按照林軒所說,閉嘴不語。
在林軒看來,眼下大家談論的海市蜃樓不是虛無縹緲的,在珠峰的極端天氣條件下,海市蜃樓將會變成一種真實的建築物或是地理環境,就像氣體在急凍狀況下,變為充滿了孔洞的固態冰塊一樣。
迄今為止,人類隻能在有空氣、有氧氣的地球上生存,即使是升天或是下海,也隻能依靠於人造氧氣,否則就將缺氧窒息而死。
經過長時間的科學研究,人類已經洞悉了魚類在海中的生存原理。同樣道理,人類將會漸漸明白高飛的禽鳥是怎樣在毫無氧氣的萬米高空中自由飛翔的。等到科學技術得到極大發展後,海市蜃樓這種奇異景象一定能獲得新的解釋。
林軒微笑著麵對駱原與薩曼莎:“我在想,人類習慣於在固態世界中生存,暫時還無法達到在液態、氣態中生存的境界。假如海珠亦真是在海市蜃樓中存在,換句話說,她就是在氣態中生存,元首、愛娃如果跟她同在的話,一定也是處於同樣的生存狀態。駱先生,我這樣解釋,你明白嗎?”
駱原愕然地沉默了一陣,陡然手捂心口,彎腰後退。
林軒反應極快,立即跨過去扶他。
“哇”的一聲,駱原張口噴出一口鮮血,氣喘籲籲地大叫:“不可能,不可能,愛娃不可能是那樣子……她是、她是真實存在的,我一定能找到她!”
在人類進行的任何探險活動中,總是未知狀況大於已知狀況,所以很多探險界前輩才有“大膽設想、小心求證”的名言。
眼下,林軒正是發揮了全部腦力,來辨析這隻神秘的風箏所能帶來的預兆。
“冷靜點。”林軒垂手,用拇指指甲重重地擠壓駱原的人中,但駱原的承受能力比他想象的要差很多,喘了一陣粗氣後就暈厥過去。
“對我的判斷分析,你怎麽看?”林軒放下駱原,抬頭問薩曼莎。
薩曼莎沉吟了近一分鍾,才搓著手苦笑:“很精彩,非常精彩,而且你將中國古代的誌怪小說與珠峰的現實狀況聯係起來,其情節居然天衣無縫,真是精彩極了。要想驗證一切,就得全體西去,按照衛星地圖上的路線,下探絕穀——”
那就是一切問題的死結所在,無法繞開。
“薩曼莎,你做這樣的決定是會死人的,死大批人。所以,我給出的建議是,我們單獨下去,所有工人留守營地。”林軒說。
“我們也是人,我們也會死,我們也會害怕。”薩曼莎回應,“利益與風險總是並存而且成正比,那些工人們也都清楚這一點。”
林軒堅決地搖頭:“不行,我們沒有權力那樣做,我們可以下地獄,但卻決不能帶領著無辜者下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