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貴妃感念當年郕王妃庇佑太子的恩情,這些年也常往郕王府賞賜東西,照拂侄女。郕王府出事,她跟著一起探望,並不突兀。萬貞也沒多想,安排了車駕照應周貴妃一起走。
太子和貴妃此時前去郕王府,是為王妃也兩位郡主張目,以免有人落井下石。車駕雖然沒擺鹵薄,但儀衛卻帶了半副。周貴妃上了車,忽又轉身招手:“貞兒,你來,和本宮一起走。”
萬貞以為她意在隔開太子,便也隨著她一起上了馬車。周貴妃拉著她在車裏坐了,笑問:“貞兒,你覺得咱們去探望弟妹,皇爺會不會生氣?”
萬貞這麽多年與皇室打交道下來,這一家人的性情不說了如指掌,但也明了五六分。皇帝日常治國理政,用人不拘人品性情,刻毒如逯杲、驕橫如石亨、陰狠如曹吉祥,隻要不踩他的底線,都能容忍。但認真說來,能讓他喜歡的還是像錢皇後那種重情重恩的人。
太子念舊去探望郕王妃,他會不高興,但總體來說還是欣賞多於厭棄——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這世上的人,自己或許會有辜負別人的時候;但有誰會不喜歡自己身邊的人,是知恩重情的人呢?
若不是篤定皇帝的生氣有限,萬貞也不會讓太子冒險去郕王府。
隻不過這揣測,在心裏過一過可以,訴之於口卻是不行的。萬貞隻能含糊回答:“娘娘,皇爺天恩深遠,哪是奴這等卑下之人可以揣測的呢?”
周貴妃歎了口氣,興味索然的道:“貞兒,你現在都不跟我說實話了。”
萬貞莫名其妙:“娘娘何出此言?奴在您麵前說話,從無虛假。”
周貴妃嘿了一聲,道:“是不說假話,可也不像皇兒出生那段時間那樣,事事替我著想,肯明白告訴我該怎麽做了!”
萬貞最初因為與周貴妃的特殊機遇,而有過交朋友的心思,肯勸她收斂脾氣。奈何周貴妃的性子是不聽人勸的,雙方脾氣不合,有過的交情自然消退,各自守了身份地位,不再深交。
這十幾年來萬貞對周貴妃幾無感情可言,即使偶爾替她打算,也不過是礙於她是太子生母,共榮共損,不得不為而已。
周貴妃智短,難以分辨人的假意,但卻看得到萬貞對兒子盡力維護,無所不為的真心。再想想自己與萬貞早年的機緣,卻是真心想將她籠到手下來用。眼看萬貞裝聾作啞,索性明白地道:“貞兒,你與我母子一榮俱榮,實話說罷。錢氏無子目眇,有失國體,本宮探過母後的意思。隻要外朝有奏請廢後的章表,請母後用印,母後是不會拒絕的。”
周貴妃對後位有野心,滿宮的人都知道。可她的野心已經推進到說動孫太後不反對的這一步,卻是誰也沒有想到!
敢情今年的這個春季,皇帝借著帶皇後和諸妃賞春閑居的機會,用了她來誘石彪入關,用了太子來封鎖兩關,調動武將;而周貴妃獨自留在紫禁城侍奉太後的機會,也沒有閑著。
周貴妃這些日子,一直盛意拳拳的勸萬貞跟她走,大約覺得她在後宮做的鋪墊已經夠多了,想找人幫著她從前朝上奏折吧?周貴妃沒有直接接觸外臣的機會,隻有萬貞和東宮的屬臣有來往,通過萬貞聯係朝臣上廢後的奏折,遠比近侍宦官在皇帝那裏說嘴有用。
萬貞目瞪口呆:“娘娘,皇娘與皇爺結發夫妻,又有南宮共苦之情,您怎會異想天開,意圖廢後?”
周貴妃忿忿不平的道:“皇爺與她固然結發夫妻,可本宮一樣是‘選三’出身;皇爺被困南宮,本宮一樣冒險入內侍奉!何況本宮為皇爺生兒育女,貴為太子生母,論寵、論功、論位份,本宮哪一點比不得她?憑什麽她眇目無子,還占據後位?”
萬貞怒極:“娘娘,您這是要用太子的前程,來換您一時的暢快嗎?”
周貴妃急道:“什麽叫用太子的前程來換本宮一時暢快?本宮若是為後,皇兒既長且嫡,萬氏和見潾再也休想有半點機會,豈不比現在位置穩固?”
“您錯了,殿下的位置想要穩固,不在於您爭不爭,在於皇娘的養子情分有多少。隻要皇娘心中愛重殿下過於二皇子,以長子身份已經足以穩踞東宮,不需謀嫡。”
關係到太子的前程,由不得她著急說實話:“娘娘,我知道您心中不平。然而這世間唯有感情……那是無法爭奪的東西。您還是莫爭這一時閑氣,咱們放眼將來,好嗎?”
周貴妃多年來在丈夫心中越爭感情越薄,心中的痛苦與嫉妒,實在已經到了無法遮掩的地步,怒聲道:“你隻會叫我看將來!可你想讓我看什麽時候的將來?是我這一生樣樣都屈居於她之下的將來嗎?我不甘心!”
求愛而不得的痛苦,萬貞也沒有辦法替她開解,隻能低頭不語。周貴妃卻不肯放過她,抓住她的手一字一句的道:“貞兒,別人沒有辦法。但是,你一定是有辦法的!算我求你,幫幫我!”
萬貞萬萬沒有想到周貴妃的偏執已經到了這一步,頓時毛骨悚然,連連退後,搖頭:“娘娘,奴實在沒有這樣的本事……您是做母親的人,還請多念念殿下的難處,好嗎?”
周貴妃看著她,慢慢地鬆開手,輕聲問:“貞兒,你是打定主意,不肯為本宮效力了?”
萬貞苦笑:“娘娘,奴都已經向太後娘娘請辭,不日就要遠行了。”
周貴妃冷冷一笑,沒再說話。
車中一片沉默,直到車駕停在郕王府前,兩人下車才改了神態,帶笑進了王府。
郕王妃的性情剛烈,自有一股胸懷磊落、俯仰無愧而生的傲骨。雖然家中剛被皇帝派的內侍搜了一遍,但她出來迎接太子和周貴妃時,雖然神色帶著悲憤,卻不見驚惶。
萬貞本想勸一勸郕王妃,但見到她的神態,卻自然的收了心思:這樣的女子,活在世間,自然有她的氣節,不因世俗摧折而變化。若是真正支持她,那便不要去勸她“更改”,而是默默地解決她的經濟困難,讓她仍然一直保有這股白雪玉壁般的清傲。
太子與萬貞多年相伴,見她不說話,想了一想,便也懂了她的心意,在周貴妃勸王妃時將話題引開,隻問兩個堂妹的近況。郕王妃連皇帝都無懼得罪,自然不是肯聽“勸”的人,隻是周貴妃一片好心,她不好給臉色看而已。
太子能明白她的心意,將周貴妃的話題引開,郕王妃心中很是感激,不僅叫了兩個女兒出來,細細地和太子、周貴妃敘家禮,還命總管陳表備宴留賓。太子和周貴妃為給王妃和兩位郡主撐腰,也特意逗留到了傍晚,參加王府家宴。
王府家宴,太子、貴妃、王妃、兩位郡主有座,萬貞和王綸卻隻能在旁邊侍奉太子用膳。太子不舍得萬貞吃苦,連忙道:“萬侍下去用膳吧,孤這裏有大伴和覃包候著呢,用不著你。”
周貴妃見狀也對身邊服侍的大太監夏時道:“大伴也下去吧!本宮和王妃說話,有女官侍奉就可以了。”
郕王妃知道萬貞和夏時是這母子倆真正的心腹,輕慢不得,本想叫身邊的大太監也下去陪客。奈何王府今天受了一遭罪,人心惶惶,管事的陳表怕自己不跟著家宴出錯,便笑道:“奴婢還要照應宴席,不敢離開。萬侍與夏公公都不算外人,不如讓娘娘身邊的蒲女官到偏殿陪客?”
夏時連忙道:“奴婢和萬侍是哪個牌麵上的人,能得王妃寬宏賞口飯吃就不錯了,如何敢驚擾主人家的宴席安排?蒲女官也快止步,您這樣客氣,咱家和萬侍都不知該坐該站了。”
這太監說話實在漂亮,郕王妃也被他哄得笑了笑,讓人引了他和萬貞到偏殿就坐吃飯。
萬貞剛剛與周貴妃不歡而散,夏時看在眼裏,此時兩人坐一桌吃飯,便特意來給萬貞敬酒,笑道:“萬侍,娘娘著急的時候連皇爺也要氣兩句,並非存心。咱們做奴婢的,萬萬不可記恨哪。”
萬貞失笑:“公公說的哪裏話,主君發落兩句,隻怪臣屬辦事不利,不能上慰主心,如何能記恨娘娘?”
夏時鬆了口氣,連忙道:“萬侍言之有理。說來娘娘與殿下母子休戚相關,共榮共損,咱們做下屬的,平日也該多多來往。”
萬貞略有些無奈地道:“公公客氣了,其實我已經向太後娘娘請辭東宮侍長之職,以後與公公見麵的機會應該不多。”
夏時笑道:“萬侍再請辭離宮,也是自幼護持殿下長大的有功之臣。十幾年相伴的情分,又豈會因為一時忌諱斷絕?說不得以後風平浪靜,殿下還要召您回來。”
萬貞剛才已經得罪了周貴妃,如今夏時殷勤說合敬酒,她也不好冷著臉,隻得舉杯回敬。
正殿的郕王妃感念太子和周貴妃趕來為自己撐腰的情義,雖然近年來靜心向佛,不愛問俗世,此時也盡心招待這母子倆。
陳表裏外忙碌照應,眼看賓主相歡,正想覷個空兒歇口氣,忽見自己的小徒弟麵帶急色的走了進來,知道必是有事,趕緊微微俯首細聽。小宦官說了幾句,陳表聽得驚疑不定,忽一眼與太子目光相對,再看到旁邊的周貴妃,陡然明白了事情的原委,頓時心膽俱裂,顧不得殿中的歡宴,一個箭步往外直衝。
太子和貴妃此時前去郕王府,是為王妃也兩位郡主張目,以免有人落井下石。車駕雖然沒擺鹵薄,但儀衛卻帶了半副。周貴妃上了車,忽又轉身招手:“貞兒,你來,和本宮一起走。”
萬貞以為她意在隔開太子,便也隨著她一起上了馬車。周貴妃拉著她在車裏坐了,笑問:“貞兒,你覺得咱們去探望弟妹,皇爺會不會生氣?”
萬貞這麽多年與皇室打交道下來,這一家人的性情不說了如指掌,但也明了五六分。皇帝日常治國理政,用人不拘人品性情,刻毒如逯杲、驕橫如石亨、陰狠如曹吉祥,隻要不踩他的底線,都能容忍。但認真說來,能讓他喜歡的還是像錢皇後那種重情重恩的人。
太子念舊去探望郕王妃,他會不高興,但總體來說還是欣賞多於厭棄——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這世上的人,自己或許會有辜負別人的時候;但有誰會不喜歡自己身邊的人,是知恩重情的人呢?
若不是篤定皇帝的生氣有限,萬貞也不會讓太子冒險去郕王府。
隻不過這揣測,在心裏過一過可以,訴之於口卻是不行的。萬貞隻能含糊回答:“娘娘,皇爺天恩深遠,哪是奴這等卑下之人可以揣測的呢?”
周貴妃歎了口氣,興味索然的道:“貞兒,你現在都不跟我說實話了。”
萬貞莫名其妙:“娘娘何出此言?奴在您麵前說話,從無虛假。”
周貴妃嘿了一聲,道:“是不說假話,可也不像皇兒出生那段時間那樣,事事替我著想,肯明白告訴我該怎麽做了!”
萬貞最初因為與周貴妃的特殊機遇,而有過交朋友的心思,肯勸她收斂脾氣。奈何周貴妃的性子是不聽人勸的,雙方脾氣不合,有過的交情自然消退,各自守了身份地位,不再深交。
這十幾年來萬貞對周貴妃幾無感情可言,即使偶爾替她打算,也不過是礙於她是太子生母,共榮共損,不得不為而已。
周貴妃智短,難以分辨人的假意,但卻看得到萬貞對兒子盡力維護,無所不為的真心。再想想自己與萬貞早年的機緣,卻是真心想將她籠到手下來用。眼看萬貞裝聾作啞,索性明白地道:“貞兒,你與我母子一榮俱榮,實話說罷。錢氏無子目眇,有失國體,本宮探過母後的意思。隻要外朝有奏請廢後的章表,請母後用印,母後是不會拒絕的。”
周貴妃對後位有野心,滿宮的人都知道。可她的野心已經推進到說動孫太後不反對的這一步,卻是誰也沒有想到!
敢情今年的這個春季,皇帝借著帶皇後和諸妃賞春閑居的機會,用了她來誘石彪入關,用了太子來封鎖兩關,調動武將;而周貴妃獨自留在紫禁城侍奉太後的機會,也沒有閑著。
周貴妃這些日子,一直盛意拳拳的勸萬貞跟她走,大約覺得她在後宮做的鋪墊已經夠多了,想找人幫著她從前朝上奏折吧?周貴妃沒有直接接觸外臣的機會,隻有萬貞和東宮的屬臣有來往,通過萬貞聯係朝臣上廢後的奏折,遠比近侍宦官在皇帝那裏說嘴有用。
萬貞目瞪口呆:“娘娘,皇娘與皇爺結發夫妻,又有南宮共苦之情,您怎會異想天開,意圖廢後?”
周貴妃忿忿不平的道:“皇爺與她固然結發夫妻,可本宮一樣是‘選三’出身;皇爺被困南宮,本宮一樣冒險入內侍奉!何況本宮為皇爺生兒育女,貴為太子生母,論寵、論功、論位份,本宮哪一點比不得她?憑什麽她眇目無子,還占據後位?”
萬貞怒極:“娘娘,您這是要用太子的前程,來換您一時的暢快嗎?”
周貴妃急道:“什麽叫用太子的前程來換本宮一時暢快?本宮若是為後,皇兒既長且嫡,萬氏和見潾再也休想有半點機會,豈不比現在位置穩固?”
“您錯了,殿下的位置想要穩固,不在於您爭不爭,在於皇娘的養子情分有多少。隻要皇娘心中愛重殿下過於二皇子,以長子身份已經足以穩踞東宮,不需謀嫡。”
關係到太子的前程,由不得她著急說實話:“娘娘,我知道您心中不平。然而這世間唯有感情……那是無法爭奪的東西。您還是莫爭這一時閑氣,咱們放眼將來,好嗎?”
周貴妃多年來在丈夫心中越爭感情越薄,心中的痛苦與嫉妒,實在已經到了無法遮掩的地步,怒聲道:“你隻會叫我看將來!可你想讓我看什麽時候的將來?是我這一生樣樣都屈居於她之下的將來嗎?我不甘心!”
求愛而不得的痛苦,萬貞也沒有辦法替她開解,隻能低頭不語。周貴妃卻不肯放過她,抓住她的手一字一句的道:“貞兒,別人沒有辦法。但是,你一定是有辦法的!算我求你,幫幫我!”
萬貞萬萬沒有想到周貴妃的偏執已經到了這一步,頓時毛骨悚然,連連退後,搖頭:“娘娘,奴實在沒有這樣的本事……您是做母親的人,還請多念念殿下的難處,好嗎?”
周貴妃看著她,慢慢地鬆開手,輕聲問:“貞兒,你是打定主意,不肯為本宮效力了?”
萬貞苦笑:“娘娘,奴都已經向太後娘娘請辭,不日就要遠行了。”
周貴妃冷冷一笑,沒再說話。
車中一片沉默,直到車駕停在郕王府前,兩人下車才改了神態,帶笑進了王府。
郕王妃的性情剛烈,自有一股胸懷磊落、俯仰無愧而生的傲骨。雖然家中剛被皇帝派的內侍搜了一遍,但她出來迎接太子和周貴妃時,雖然神色帶著悲憤,卻不見驚惶。
萬貞本想勸一勸郕王妃,但見到她的神態,卻自然的收了心思:這樣的女子,活在世間,自然有她的氣節,不因世俗摧折而變化。若是真正支持她,那便不要去勸她“更改”,而是默默地解決她的經濟困難,讓她仍然一直保有這股白雪玉壁般的清傲。
太子與萬貞多年相伴,見她不說話,想了一想,便也懂了她的心意,在周貴妃勸王妃時將話題引開,隻問兩個堂妹的近況。郕王妃連皇帝都無懼得罪,自然不是肯聽“勸”的人,隻是周貴妃一片好心,她不好給臉色看而已。
太子能明白她的心意,將周貴妃的話題引開,郕王妃心中很是感激,不僅叫了兩個女兒出來,細細地和太子、周貴妃敘家禮,還命總管陳表備宴留賓。太子和周貴妃為給王妃和兩位郡主撐腰,也特意逗留到了傍晚,參加王府家宴。
王府家宴,太子、貴妃、王妃、兩位郡主有座,萬貞和王綸卻隻能在旁邊侍奉太子用膳。太子不舍得萬貞吃苦,連忙道:“萬侍下去用膳吧,孤這裏有大伴和覃包候著呢,用不著你。”
周貴妃見狀也對身邊服侍的大太監夏時道:“大伴也下去吧!本宮和王妃說話,有女官侍奉就可以了。”
郕王妃知道萬貞和夏時是這母子倆真正的心腹,輕慢不得,本想叫身邊的大太監也下去陪客。奈何王府今天受了一遭罪,人心惶惶,管事的陳表怕自己不跟著家宴出錯,便笑道:“奴婢還要照應宴席,不敢離開。萬侍與夏公公都不算外人,不如讓娘娘身邊的蒲女官到偏殿陪客?”
夏時連忙道:“奴婢和萬侍是哪個牌麵上的人,能得王妃寬宏賞口飯吃就不錯了,如何敢驚擾主人家的宴席安排?蒲女官也快止步,您這樣客氣,咱家和萬侍都不知該坐該站了。”
這太監說話實在漂亮,郕王妃也被他哄得笑了笑,讓人引了他和萬貞到偏殿就坐吃飯。
萬貞剛剛與周貴妃不歡而散,夏時看在眼裏,此時兩人坐一桌吃飯,便特意來給萬貞敬酒,笑道:“萬侍,娘娘著急的時候連皇爺也要氣兩句,並非存心。咱們做奴婢的,萬萬不可記恨哪。”
萬貞失笑:“公公說的哪裏話,主君發落兩句,隻怪臣屬辦事不利,不能上慰主心,如何能記恨娘娘?”
夏時鬆了口氣,連忙道:“萬侍言之有理。說來娘娘與殿下母子休戚相關,共榮共損,咱們做下屬的,平日也該多多來往。”
萬貞略有些無奈地道:“公公客氣了,其實我已經向太後娘娘請辭東宮侍長之職,以後與公公見麵的機會應該不多。”
夏時笑道:“萬侍再請辭離宮,也是自幼護持殿下長大的有功之臣。十幾年相伴的情分,又豈會因為一時忌諱斷絕?說不得以後風平浪靜,殿下還要召您回來。”
萬貞剛才已經得罪了周貴妃,如今夏時殷勤說合敬酒,她也不好冷著臉,隻得舉杯回敬。
正殿的郕王妃感念太子和周貴妃趕來為自己撐腰的情義,雖然近年來靜心向佛,不愛問俗世,此時也盡心招待這母子倆。
陳表裏外忙碌照應,眼看賓主相歡,正想覷個空兒歇口氣,忽見自己的小徒弟麵帶急色的走了進來,知道必是有事,趕緊微微俯首細聽。小宦官說了幾句,陳表聽得驚疑不定,忽一眼與太子目光相對,再看到旁邊的周貴妃,陡然明白了事情的原委,頓時心膽俱裂,顧不得殿中的歡宴,一個箭步往外直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