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王小時候跟著她學畫畫,不免受到她畫畫偏q版的特點影響,畫麵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偏向於可愛圓潤。這隻頂著她的臉的蝸牛,繪得腮幫子鼓鼓的,儼然像隻努力挪動往上爬的圓包子;再配上蝸牛背上那隻碩大的圓殼,當真是說不出的滑稽有趣。
沂王拿她的臉配蝸牛出氣,被她抓了個現行,頓時小臉漲得通紅,眼珠子滴溜溜的亂轉,幹咳道:“這個,我下課後等了整整一個時辰,就是蝸牛爬也爬過來啦!這個,是你走得慢,可不是我畫錯了!”
萬貞忍俊不禁,趕緊把畫卷好,笑道:“好,咱們殿下沒畫錯!下次我會更快些的,快走吧!回家遲了,娘娘要擔心。”
沂王見她並沒有生氣,也高興了起來。他在她麵前忍不住話,等上了車就說:“其實你要是還不來,我就準備在蝸牛殼上把我自己的臉也畫上去的……嗯,蝸牛臉是你,殼是我,你背著我,畫出來一定很有趣。”
萬貞想想那樣子,也覺得有意思,轉念想到周貴妃就在沂王府,又趕緊道:“你可不能真把自己的臉繪在蝸牛殼上,不止蝸牛殼,任何一種動物上都不行。你要畫自己的小像,就隻能照端正了畫,知道嗎?”
沂王當然知道這是為什麽,有些怏怏不樂的答應了。過了會兒,又歎了口氣,小聲道:“也不知道母妃什麽時候回宮,她這段時間總住在府裏,什麽都不許我幹,都要悶死我了。”
這種類似於抱怨的話,讓周貴妃聽到了可不得了。可沂王這個年齡的少年,正是希望擺脫父母管束的時候,她要是彈壓,隻怕會適得其反。萬貞頭疼的撫額道:“娘娘在府裏,有很多事就有正經的女主人當家,不知省多少麻煩,是好事啊。”
沂王哼哼嗤笑兩聲,看了眼車外的護衛,在她耳邊小聲道:“你要真覺得是好事,才不會一天到晚寧願躲在外麵,也不回府呢!”
萬貞瞪著這小鬼頭,小聲道:“小殿下,你知不知道這樣的話,會害死我的?”
沂王同樣壓著嗓子小聲說:“我又不對別人說!這就是我們的秘密。”
秘個鬼!周貴妃雖然剛愎傲慢,缺少政治智慧,但那是宮鬥裏養出來的人啊,又不傻,沂王能察覺到的事,她怎麽可能察覺不到?不發作,多半是因為她現在耐性比以前好了,知道王府現在少不得萬貞,所以暫時容忍一下而已。
這麽說來,等到哪天沂王長大,不需要她守護了,她還是早走為妙,省得被周貴妃秋後算賬。
她心態變化,沂王頓時察覺到了,心一緊,猛地抓住她的手,急聲說:“貞兒,你可不能不要我!”
萬貞看著這個她一手養大的孩子,心中百味陳雜,好一會兒輕輕摸了摸他的臉,有些傷感的說:“濬兒,不是我不要你,而是你很快就要長大,就不需要我了。”
沂王頓時慌了:“才不會,我再怎麽長大,也需要你的!你可不能用這個借口把我丟開。”
萬貞見他滿眼惶恐,拉著自己的手竟然大熱天冰冷一片,知道這隨意一句話,是真把這本來就缺少安全感的孩子嚇著了,趕緊安慰:“我答應過你,會一直陪著的你,肯定不會丟下你啊。隻要你不嫌棄,我就一直陪著你,好不好?”
沂王盯著她的眼睛,見她不是說假話,才鬆了口氣,撲進她懷裏,用力摟著她的腰,喃喃地道:“我才不會嫌棄你呢!就是這天下所有人都嫌棄你,我也不會!何況貞兒是這天底下最好最好最好的人了,才不會有人嫌棄!”
這孩子,偶然說出來的話真的叫人心肺裏都暖洋洋的,總覺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萬貞雖然心中對前途充滿憂慮,此時卻也忍不住微笑起來。算了,想得再長遠,眼前的路總還是要靠雙腳一步一步的走,為了將來的事,而不過好現在,太不值得。
這樣一想,她便拋開心事,又問沂王:“今天都學了些什麽呀?”
沂王答道:“今天先生講的是《大明混一圖》,教我識圖繪畫了。”
萬貞接人接得晚,回到沂王府時,天色已經快黑了。周貴妃的車駕在府門外擺著,一副準備要走,隻是還想等沂王回來說話的樣子。
沂王和萬貞剛剛才討論到與周貴妃有關的話題,一見這陣仗,頓時以為他們剛才那幾句小怪話被人透到周貴妃這裏來了。當真心虛不已,不知道周貴妃究竟會怎麽處置。
不料周貴妃一臉喜色,問了一句沂王為何回來得晚,聽說是先生授課放學遲了,就沒再追究。又招手示意萬貞過來,笑眯眯地道:“貞兒,上午你不在家,監國身邊的太監王誠過來傳旨,說是監國久不見濬兒,召他參加後天的端午太液池賽舟。我特意打聽了一下,據說可能是監國有了鬆口複儲的意思,所以想借宴會召濬兒相見。你明天好好準備,後天一早護送濬兒參加盛會,可不要輕慢了。”
萬貞愕然,驚問:“監國有鬆口複儲的意思?這是哪來的傳言?不會錯罷?”
周貴妃笑道:“肯定不會錯,我是從……反正我打聽到了。其實母後為宗婦多年,掌著管束宗室入京的金牌,監國拿不到這符令,光憑詔書就沒法光明正大的召藩王入京,更不要說立外藩為儲了。這儲位早晚還得落到我們大宗來,拖到現在他才肯重新召見濬兒,已經拖了很久了!”
她日日夜夜都想著讓兒子重回宮廷,成為儲君,此時有了些眉目,高興不已,拍了拍萬貞的手道:“貞兒,我還得回仁壽宮去和母後商量事情怎麽辦。濬兒這邊就交給你了,你是我們母子倆最信任的人,在這緊要關頭,你可千萬要幫我把府裏盯好了!”
萬貞連忙答應了,與沂王站在府門口看著周貴妃的車駕快速離開,直奔仁壽宮而去,都覺得這事實在太突然了。
好一會兒,沂王皺眉問:“貞兒,你覺得母妃說的是真是假?”
萬貞想了想,道:“娘娘對我們說的,自然不假;但監國那邊的傳言,卻未必是真。”
沂王歎了口氣,道:“我也覺得皇叔那邊的傳言,不像真的。”
他已經整整四年沒有與景泰帝見麵了,雖說萬貞特別留意生活環境,不讓沂王身邊出現對景泰帝的怨言。但身為皇室子弟,對那個位置的渴望,出自本性;沂王再怎麽大度,隨著年齡的增長,又可能對景泰帝當年究竟奪去了他什麽東西毫無感覺呢?
此時被周貴妃的話引動思緒,他忍不住出了會兒神,道:“不知道皇叔現在,是什麽模樣?”
萬貞如今想到景泰帝,心情也複雜難言,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複儲這樣的傳言,別人聽了激動,但他們兩人卻是誰也高興不起來。沂王用完晚膳,漱了漱口,忽然道:“貞兒,後天太液池賽龍舟,咱們參加盛會,還是當沒有聽過這傳言吧!”
萬貞見他沉得住氣,連忙點頭道:“我也這麽覺得。監國召你說話,你就陪他說話,至於別的,咱們隻當沒聽過。”
兩人拿定了主意,心情便也平複下來,第二天便從容布置,選人備禮安排行程,準備端午參加太液池賽龍舟。
其實宮中慣例,端午節以射柳演武為先。賽龍舟並不時興,隻不過今年貴妃李惜兒寵冠後宮。她出身青樓,是愛玩愛鬧,愛標新立異的性子。嫌射柳年年都辦,看得膩了;而賽龍舟卻辦得少,纏著景泰帝端午節上午在太液池裏賽龍舟,下午才到後苑射柳演武。
景泰帝如今處理政務遊刃有餘,自然舍得將時間花在找樂子上,賽龍舟這種新鮮,他也想看個熱鬧,便同意了。
而事實證明,端午節的花樣翻多,除了射柳還有賽龍舟,這新鮮的熱鬧不僅景泰帝和李貴妃喜歡看,其實大多數朝臣也是喜歡的。
端午那天,沂王府的人雖然天亮就起行奔太液池而去,但等到了池邊,滿城老百姓來看熱鬧的已經不少了。而被禁衛隔開的前池禦駕將來的地方,有資格登舟近距離看熱鬧的文武官員,更是盛裝華服,佩香囊係五色絲,早早地就來了,三三兩兩地湊在一起說話。
沂王的王駕過來,群臣都有些尷尬。要說他們不想過來和沂王說話,那是假的;但如今複儲的暗流洶湧,明麵上又有景泰帝的高壓恐嚇,誰能摸透沂王出現在這裏,是福是禍呢?於是眾人隻能草草行禮拜見,然後便退到一邊,給沂王留出一大片空地來。
沂王自己倒不覺得被人冷落,他從懂事起就受冷落,幾乎就沒有參加過宮中的盛會大宴,像這種不僅滿宮出動,連京師百姓與傾巢而出的熱鬧景象,他更是從未見過。樂得他連轎也不坐了,就沿著太液池邊的遊道看熱鬧。
比賽用的龍舟停在太液池的後池,而作為賽程終點的前池,卻有五艘金粉彩飾,披掛一新的大樓船分尊卑位次的靠在岸邊,顯然便是等下皇帝、妃嬪、兩宮、勳貴、文武大臣觀賞盛會的坐艦。
沂王拿她的臉配蝸牛出氣,被她抓了個現行,頓時小臉漲得通紅,眼珠子滴溜溜的亂轉,幹咳道:“這個,我下課後等了整整一個時辰,就是蝸牛爬也爬過來啦!這個,是你走得慢,可不是我畫錯了!”
萬貞忍俊不禁,趕緊把畫卷好,笑道:“好,咱們殿下沒畫錯!下次我會更快些的,快走吧!回家遲了,娘娘要擔心。”
沂王見她並沒有生氣,也高興了起來。他在她麵前忍不住話,等上了車就說:“其實你要是還不來,我就準備在蝸牛殼上把我自己的臉也畫上去的……嗯,蝸牛臉是你,殼是我,你背著我,畫出來一定很有趣。”
萬貞想想那樣子,也覺得有意思,轉念想到周貴妃就在沂王府,又趕緊道:“你可不能真把自己的臉繪在蝸牛殼上,不止蝸牛殼,任何一種動物上都不行。你要畫自己的小像,就隻能照端正了畫,知道嗎?”
沂王當然知道這是為什麽,有些怏怏不樂的答應了。過了會兒,又歎了口氣,小聲道:“也不知道母妃什麽時候回宮,她這段時間總住在府裏,什麽都不許我幹,都要悶死我了。”
這種類似於抱怨的話,讓周貴妃聽到了可不得了。可沂王這個年齡的少年,正是希望擺脫父母管束的時候,她要是彈壓,隻怕會適得其反。萬貞頭疼的撫額道:“娘娘在府裏,有很多事就有正經的女主人當家,不知省多少麻煩,是好事啊。”
沂王哼哼嗤笑兩聲,看了眼車外的護衛,在她耳邊小聲道:“你要真覺得是好事,才不會一天到晚寧願躲在外麵,也不回府呢!”
萬貞瞪著這小鬼頭,小聲道:“小殿下,你知不知道這樣的話,會害死我的?”
沂王同樣壓著嗓子小聲說:“我又不對別人說!這就是我們的秘密。”
秘個鬼!周貴妃雖然剛愎傲慢,缺少政治智慧,但那是宮鬥裏養出來的人啊,又不傻,沂王能察覺到的事,她怎麽可能察覺不到?不發作,多半是因為她現在耐性比以前好了,知道王府現在少不得萬貞,所以暫時容忍一下而已。
這麽說來,等到哪天沂王長大,不需要她守護了,她還是早走為妙,省得被周貴妃秋後算賬。
她心態變化,沂王頓時察覺到了,心一緊,猛地抓住她的手,急聲說:“貞兒,你可不能不要我!”
萬貞看著這個她一手養大的孩子,心中百味陳雜,好一會兒輕輕摸了摸他的臉,有些傷感的說:“濬兒,不是我不要你,而是你很快就要長大,就不需要我了。”
沂王頓時慌了:“才不會,我再怎麽長大,也需要你的!你可不能用這個借口把我丟開。”
萬貞見他滿眼惶恐,拉著自己的手竟然大熱天冰冷一片,知道這隨意一句話,是真把這本來就缺少安全感的孩子嚇著了,趕緊安慰:“我答應過你,會一直陪著的你,肯定不會丟下你啊。隻要你不嫌棄,我就一直陪著你,好不好?”
沂王盯著她的眼睛,見她不是說假話,才鬆了口氣,撲進她懷裏,用力摟著她的腰,喃喃地道:“我才不會嫌棄你呢!就是這天下所有人都嫌棄你,我也不會!何況貞兒是這天底下最好最好最好的人了,才不會有人嫌棄!”
這孩子,偶然說出來的話真的叫人心肺裏都暖洋洋的,總覺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萬貞雖然心中對前途充滿憂慮,此時卻也忍不住微笑起來。算了,想得再長遠,眼前的路總還是要靠雙腳一步一步的走,為了將來的事,而不過好現在,太不值得。
這樣一想,她便拋開心事,又問沂王:“今天都學了些什麽呀?”
沂王答道:“今天先生講的是《大明混一圖》,教我識圖繪畫了。”
萬貞接人接得晚,回到沂王府時,天色已經快黑了。周貴妃的車駕在府門外擺著,一副準備要走,隻是還想等沂王回來說話的樣子。
沂王和萬貞剛剛才討論到與周貴妃有關的話題,一見這陣仗,頓時以為他們剛才那幾句小怪話被人透到周貴妃這裏來了。當真心虛不已,不知道周貴妃究竟會怎麽處置。
不料周貴妃一臉喜色,問了一句沂王為何回來得晚,聽說是先生授課放學遲了,就沒再追究。又招手示意萬貞過來,笑眯眯地道:“貞兒,上午你不在家,監國身邊的太監王誠過來傳旨,說是監國久不見濬兒,召他參加後天的端午太液池賽舟。我特意打聽了一下,據說可能是監國有了鬆口複儲的意思,所以想借宴會召濬兒相見。你明天好好準備,後天一早護送濬兒參加盛會,可不要輕慢了。”
萬貞愕然,驚問:“監國有鬆口複儲的意思?這是哪來的傳言?不會錯罷?”
周貴妃笑道:“肯定不會錯,我是從……反正我打聽到了。其實母後為宗婦多年,掌著管束宗室入京的金牌,監國拿不到這符令,光憑詔書就沒法光明正大的召藩王入京,更不要說立外藩為儲了。這儲位早晚還得落到我們大宗來,拖到現在他才肯重新召見濬兒,已經拖了很久了!”
她日日夜夜都想著讓兒子重回宮廷,成為儲君,此時有了些眉目,高興不已,拍了拍萬貞的手道:“貞兒,我還得回仁壽宮去和母後商量事情怎麽辦。濬兒這邊就交給你了,你是我們母子倆最信任的人,在這緊要關頭,你可千萬要幫我把府裏盯好了!”
萬貞連忙答應了,與沂王站在府門口看著周貴妃的車駕快速離開,直奔仁壽宮而去,都覺得這事實在太突然了。
好一會兒,沂王皺眉問:“貞兒,你覺得母妃說的是真是假?”
萬貞想了想,道:“娘娘對我們說的,自然不假;但監國那邊的傳言,卻未必是真。”
沂王歎了口氣,道:“我也覺得皇叔那邊的傳言,不像真的。”
他已經整整四年沒有與景泰帝見麵了,雖說萬貞特別留意生活環境,不讓沂王身邊出現對景泰帝的怨言。但身為皇室子弟,對那個位置的渴望,出自本性;沂王再怎麽大度,隨著年齡的增長,又可能對景泰帝當年究竟奪去了他什麽東西毫無感覺呢?
此時被周貴妃的話引動思緒,他忍不住出了會兒神,道:“不知道皇叔現在,是什麽模樣?”
萬貞如今想到景泰帝,心情也複雜難言,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複儲這樣的傳言,別人聽了激動,但他們兩人卻是誰也高興不起來。沂王用完晚膳,漱了漱口,忽然道:“貞兒,後天太液池賽龍舟,咱們參加盛會,還是當沒有聽過這傳言吧!”
萬貞見他沉得住氣,連忙點頭道:“我也這麽覺得。監國召你說話,你就陪他說話,至於別的,咱們隻當沒聽過。”
兩人拿定了主意,心情便也平複下來,第二天便從容布置,選人備禮安排行程,準備端午參加太液池賽龍舟。
其實宮中慣例,端午節以射柳演武為先。賽龍舟並不時興,隻不過今年貴妃李惜兒寵冠後宮。她出身青樓,是愛玩愛鬧,愛標新立異的性子。嫌射柳年年都辦,看得膩了;而賽龍舟卻辦得少,纏著景泰帝端午節上午在太液池裏賽龍舟,下午才到後苑射柳演武。
景泰帝如今處理政務遊刃有餘,自然舍得將時間花在找樂子上,賽龍舟這種新鮮,他也想看個熱鬧,便同意了。
而事實證明,端午節的花樣翻多,除了射柳還有賽龍舟,這新鮮的熱鬧不僅景泰帝和李貴妃喜歡看,其實大多數朝臣也是喜歡的。
端午那天,沂王府的人雖然天亮就起行奔太液池而去,但等到了池邊,滿城老百姓來看熱鬧的已經不少了。而被禁衛隔開的前池禦駕將來的地方,有資格登舟近距離看熱鬧的文武官員,更是盛裝華服,佩香囊係五色絲,早早地就來了,三三兩兩地湊在一起說話。
沂王的王駕過來,群臣都有些尷尬。要說他們不想過來和沂王說話,那是假的;但如今複儲的暗流洶湧,明麵上又有景泰帝的高壓恐嚇,誰能摸透沂王出現在這裏,是福是禍呢?於是眾人隻能草草行禮拜見,然後便退到一邊,給沂王留出一大片空地來。
沂王自己倒不覺得被人冷落,他從懂事起就受冷落,幾乎就沒有參加過宮中的盛會大宴,像這種不僅滿宮出動,連京師百姓與傾巢而出的熱鬧景象,他更是從未見過。樂得他連轎也不坐了,就沿著太液池邊的遊道看熱鬧。
比賽用的龍舟停在太液池的後池,而作為賽程終點的前池,卻有五艘金粉彩飾,披掛一新的大樓船分尊卑位次的靠在岸邊,顯然便是等下皇帝、妃嬪、兩宮、勳貴、文武大臣觀賞盛會的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