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淮鎮之主即將迎娶國朝公室嫡女的大喜事,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既有人浮於表麵的覺得這是恩遇隆寵,而日益看重的征兆而歡呼雀躍之餘,也有稍微看得遠一些的人,開始為即將可能帶來的子嗣和後宅爭端,以及將來的一係列內患而憂心忡忡起來;
但是多數難以知曉內情的軍民百姓,還是相當沒心沒肺的各種樂見其成,或是幹脆就是衷心獻上祝福和祈願,私自在家焚香禱告這位年輕主公,能夠籍此長命百歲而子孫綿連,能夠將現有安穩太平的大好局麵,給繼續世代延續下去而已。
比如喝完幾個鄉黨和同好私下碰頭聚會的小酒,有些醉意微醺回到家中的水曹庶務主事餘黔,就是其中暗自蔚為歡欣鼓舞的一群之一;
因為,這也意味著國朝方麵的影響力,更多的進入淮鎮這個體係當中,他們又有更多潛在的同道中人了。也許,就不要再辛辛苦苦的維持著,所謂廉潔清正簡樸自好的表麵功夫,或是繼續與部門上下那些出身與卑下之流的泥腿子,而始終不怎麽對路的微賤人等,就此和光同塵和稀泥下去了。
要說起來,他在早年也是從篳路藍縷的從諸事短缺和緊張當中,一步步辛苦煎熬過來的;因此凡事都是戰戰兢兢的不敢有所絲毫懈怠,不然隻要出點紕漏就是影響甚大,甚至因此通了天上去被連根問拿了去。
正所謂是事多人少而經手的層麵既短且淺,在支給流轉上稍有些風吹草動,很容易就觸動到軍中那群隻喜歡看結果和成效的丘八們,而根本沒有給人上下其手的機會。
然而,現在總算是發展起來變得家大業大,經過手中流轉的款項和資源,又何止是過往數十倍、百倍之多,就算是有一點遺漏和細小的過程損耗,也是足以讓經手的下麵人吃的飽飽的了。
因此,也不由他們不會起了些許別樣的心思,比如籍此嚐試性的為自己部門和親近人等,謀取一些福利或是間接的好處,似乎也在情理當中的事情了。
但是實際上,身為管理淮河水麵的水曹五位副佐之一庶務主事的他,反而看不上這點利頭;因為他背後自有相應的金主和扶持者,隻是為了讓他在淮鎮之中站穩腳跟,乃至籍此掌握更多的權勢和資源,根本用不上沾染這些帶有是非的利益。
至於這些鑽營和苟且的隱秘手段,也隻不過是為了拉攏和團結,本部門內的各色辦事人等,並且以此為突破口而一點點的,將他們的利益訴求逐步的變相捆綁在一體,而更好得為自己私下營造的小圈子和相應的利益團體,添磚加瓦乃至暗自驅使奔走於內外而已。
為此,他甚至得以在這些資源支持和自己手腕高明的偽裝下,營造出一個相當符合淮鎮相對簡單粗暴風格,一心謀求上進的幹練能吏形象出來。
當然了,為了萬全和妥善計,在名麵上他還是得在對方的安排下,取了一名資深海商的女兒為妻;
然後,籍此名正言順的陪嫁了一間幾十個夥計人手的商行和幾條往來東南諸道的海船,算做是名下優質產業和進項來源;以作為公開身份上優裕而體麵的生活日常相應的遮護,和各種酬酢往來的寬裕手頭,招朋喚友和供養門客的慷慨花銷,掩人耳目的手段。
當然了,餘黔他們這麽做的理由也很正當和理直氣壯;這是為了撥亂反正而改變淮地一貫以來的,武夫當道而獨斷專行,將原本用來製約和分權的諸司衙門,視同從屬和附庸而驅使奔走的不正常局麵;
更別說是在淮地各級官府當中流行的是,好用吏員而不重士人的風氣,這對於那些潛藏在體製內以國士棟梁自居的舊式士人而言,不免有些輕慢和壓抑的難過環境了。
因此,他既是需要足夠的地位和權勢,也需要培植和拉攏更多的誌同道合者,才能最後形成足夠的合力和大勢,徹底扭轉這種本末倒置的局麵,而將淮鎮的日常回歸到理想中,國朝已經運作了數百年的基本正軌上來。
因此他們對內宣傳的口號和主張,也格外強調最終的目的,並不是要動搖和搞亂這個體係的穩定,而是要竭盡全力的挽救和改良,已經走偏方向的淮鎮體製和法度雲雲;
乃至為淮鎮廣大文官佐僚們謀求和爭取,更多與之匹配的地位和權益,使之更好的為國效力,更好的與民謀求福祉才是。。。。
隻可惜,他們這些人在淮鎮諸司衙門當中,能夠發出的聲音或者說是語話權,還是過於微弱和有限了,甚至都沒有資格推動成為一個,可以擺到台麵上來進行正式討論的試探性議題。
最多也就是在私下裏,籍著體製內的慣例多製造一些流程來,方便動些小手腳而籍此撈些好處,來拉攏手下和同僚而已,至於其他方麵更多的事情,他們就未免有些無能為力,或者說不敢輕易越界了。
但是,這次國朝賜給大婚的機會,卻是給了此輩一個名正言順私下串聯和鼓動、拉攏他人,並且挾以大勢而運作起來的理由和背景了。
如今淮鎮內部猶有不少天南地北的士人,在為之效力和謀求晉身前程,按照各自出身的地域和親疏遠近,也分作三六九等的存在。
混的最好的無疑是以趙鼎為首的河南地方投獻派、蔡元長為首的徐州彭城故舊,加上來自其家鄉閩地那些逃避戰火的耕讀傳家子弟,還有就是虞允文為代表,在北伐被淮軍陸續收編的將吏文僚派。
然後才是來自嶺內、海外諸多學府,而以“畿內兩大”為代表的學院派,其中又以辛稼軒所任教過的講武東學在軍中獨樹一幟;
然後又有來自文教傳統濃厚的江寧——潤州一帶的移民填戶,因為文風鼎盛而識字率頗高,而在下層吏員當中當中逐漸脫穎而出,由此自成一個新興的群體,
相比之下,反倒是那些曆年國朝各方麵想辦法塞進來,或是籍著官麵渠道委派、提攜過來的官吏;真正能夠吃得了辛勞之苦,耐得住平淡簡陋的寂寞,依舊堅持下來或是就此改弦更張,而站穩腳跟成為淮鎮當中一員的,也隻是相當稀少的存在。
因此,經過這些年的演變下來,最終其中殘存下來還能夠發自心底,親近國朝的士人和生員,反而隻是其中的少數派中的少數派;在上述這些派係和山頭的錯綜複雜關係麵前,實在有些獨力難支。
另一方麵的緣故,則是營鑽羅氏的後宅路線也委實太過難以親近和攀附了。
雖然底下人通過各種方式嚐試了無數次,卻幾乎沒有走通過的可能性;偶然有所成功的地方,也因為太過刻意和行跡昭著很快被察覺,而導致當事人等被警告乃至隔離、或是變相的流轉發配到別處去。
一方麵,委實是那位宇文小主母手腕了得,而將後宅當中服侍的各色人等都看得緊緊的,平日裏就算是在女眷的圈子裏,也委實難有長期接觸和親近溝通的可乘之機;
另一方麵,則是那位羅大帥收在後宅裏的女人實在太過另類獨行。不是親友絕跡的孤家寡人就是從小自家養成的主兒,或者就是外地帶回來的女奴,這就意味著沒有多少裙帶關係和攀親借故的由頭,想要針對性的結交和討好之,都沒有可以借題發揮的地方。
但是,隨著公女嫁過來之後,這個水潑不進的局麵總算是可以被打破了;而這些私下裏一心忠於國朝心向大府的忠臣義士們,也總算是有了個明確的主心骨和奉納輸誠的對象了。
他和他背後的那些恩主們,也終於可以開始暗中發力和推波助瀾了;反正,他們不求能夠真正擾亂淮鎮的正常運轉,隻求能夠令其暫時無暇他顧就行了。
因此,這次在同鄉包養的粉頭家中所進行的私下小聚,也是對那兩個新調換來尚不夠熟悉的同僚和部屬,所進行一次拉攏和探查口風的試水;如果對方實在是不知趣的話,他也隻能私下動用部門內親近自己的人,將其排擠開來或是構陷以公務之失了。
而他手下有一名私下營造身份,而由他作保專門安插進來的幹辦,作為資深經驗的老吏務出身,也最是擅長這種營私苟且的事情了。
有時候,對付這種官場上的愣頭青,直接用凶殺人可不是什麽好辦法,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身邊形成一個隱隱疏遠和排擠的同盟,而借用體製的力量和名義來對付之才是正途。
然而,滿腹心思的他在自家正廳裏端坐了已經好一會,卻始終沒有見到自己的妻子出來問候,也沒有看見親近的奴婢過來端茶侍候,心中不由有些暗惱,隨即又變成背上冒出冷汗的心中一凜。
這時候廳外的簾子再度被掀了起來,一名拿著基本書冊的黑衣武吏慢慢度步了進來,
“餘官人,你的事情發了。。”
他微微冷笑的就像隻咧嘴豺狗,打量著餘黔道。
“還請於某走上一趟好了。。”
見到這一幕,餘黔已經心沉到底卻是馬上腦筋會轉過來,反正他始終沒有露出底子來,而是一直以公事上的名義進行交涉和接洽的,
既有人浮於表麵的覺得這是恩遇隆寵,而日益看重的征兆而歡呼雀躍之餘,也有稍微看得遠一些的人,開始為即將可能帶來的子嗣和後宅爭端,以及將來的一係列內患而憂心忡忡起來;
但是多數難以知曉內情的軍民百姓,還是相當沒心沒肺的各種樂見其成,或是幹脆就是衷心獻上祝福和祈願,私自在家焚香禱告這位年輕主公,能夠籍此長命百歲而子孫綿連,能夠將現有安穩太平的大好局麵,給繼續世代延續下去而已。
比如喝完幾個鄉黨和同好私下碰頭聚會的小酒,有些醉意微醺回到家中的水曹庶務主事餘黔,就是其中暗自蔚為歡欣鼓舞的一群之一;
因為,這也意味著國朝方麵的影響力,更多的進入淮鎮這個體係當中,他們又有更多潛在的同道中人了。也許,就不要再辛辛苦苦的維持著,所謂廉潔清正簡樸自好的表麵功夫,或是繼續與部門上下那些出身與卑下之流的泥腿子,而始終不怎麽對路的微賤人等,就此和光同塵和稀泥下去了。
要說起來,他在早年也是從篳路藍縷的從諸事短缺和緊張當中,一步步辛苦煎熬過來的;因此凡事都是戰戰兢兢的不敢有所絲毫懈怠,不然隻要出點紕漏就是影響甚大,甚至因此通了天上去被連根問拿了去。
正所謂是事多人少而經手的層麵既短且淺,在支給流轉上稍有些風吹草動,很容易就觸動到軍中那群隻喜歡看結果和成效的丘八們,而根本沒有給人上下其手的機會。
然而,現在總算是發展起來變得家大業大,經過手中流轉的款項和資源,又何止是過往數十倍、百倍之多,就算是有一點遺漏和細小的過程損耗,也是足以讓經手的下麵人吃的飽飽的了。
因此,也不由他們不會起了些許別樣的心思,比如籍此嚐試性的為自己部門和親近人等,謀取一些福利或是間接的好處,似乎也在情理當中的事情了。
但是實際上,身為管理淮河水麵的水曹五位副佐之一庶務主事的他,反而看不上這點利頭;因為他背後自有相應的金主和扶持者,隻是為了讓他在淮鎮之中站穩腳跟,乃至籍此掌握更多的權勢和資源,根本用不上沾染這些帶有是非的利益。
至於這些鑽營和苟且的隱秘手段,也隻不過是為了拉攏和團結,本部門內的各色辦事人等,並且以此為突破口而一點點的,將他們的利益訴求逐步的變相捆綁在一體,而更好得為自己私下營造的小圈子和相應的利益團體,添磚加瓦乃至暗自驅使奔走於內外而已。
為此,他甚至得以在這些資源支持和自己手腕高明的偽裝下,營造出一個相當符合淮鎮相對簡單粗暴風格,一心謀求上進的幹練能吏形象出來。
當然了,為了萬全和妥善計,在名麵上他還是得在對方的安排下,取了一名資深海商的女兒為妻;
然後,籍此名正言順的陪嫁了一間幾十個夥計人手的商行和幾條往來東南諸道的海船,算做是名下優質產業和進項來源;以作為公開身份上優裕而體麵的生活日常相應的遮護,和各種酬酢往來的寬裕手頭,招朋喚友和供養門客的慷慨花銷,掩人耳目的手段。
當然了,餘黔他們這麽做的理由也很正當和理直氣壯;這是為了撥亂反正而改變淮地一貫以來的,武夫當道而獨斷專行,將原本用來製約和分權的諸司衙門,視同從屬和附庸而驅使奔走的不正常局麵;
更別說是在淮地各級官府當中流行的是,好用吏員而不重士人的風氣,這對於那些潛藏在體製內以國士棟梁自居的舊式士人而言,不免有些輕慢和壓抑的難過環境了。
因此,他既是需要足夠的地位和權勢,也需要培植和拉攏更多的誌同道合者,才能最後形成足夠的合力和大勢,徹底扭轉這種本末倒置的局麵,而將淮鎮的日常回歸到理想中,國朝已經運作了數百年的基本正軌上來。
因此他們對內宣傳的口號和主張,也格外強調最終的目的,並不是要動搖和搞亂這個體係的穩定,而是要竭盡全力的挽救和改良,已經走偏方向的淮鎮體製和法度雲雲;
乃至為淮鎮廣大文官佐僚們謀求和爭取,更多與之匹配的地位和權益,使之更好的為國效力,更好的與民謀求福祉才是。。。。
隻可惜,他們這些人在淮鎮諸司衙門當中,能夠發出的聲音或者說是語話權,還是過於微弱和有限了,甚至都沒有資格推動成為一個,可以擺到台麵上來進行正式討論的試探性議題。
最多也就是在私下裏,籍著體製內的慣例多製造一些流程來,方便動些小手腳而籍此撈些好處,來拉攏手下和同僚而已,至於其他方麵更多的事情,他們就未免有些無能為力,或者說不敢輕易越界了。
但是,這次國朝賜給大婚的機會,卻是給了此輩一個名正言順私下串聯和鼓動、拉攏他人,並且挾以大勢而運作起來的理由和背景了。
如今淮鎮內部猶有不少天南地北的士人,在為之效力和謀求晉身前程,按照各自出身的地域和親疏遠近,也分作三六九等的存在。
混的最好的無疑是以趙鼎為首的河南地方投獻派、蔡元長為首的徐州彭城故舊,加上來自其家鄉閩地那些逃避戰火的耕讀傳家子弟,還有就是虞允文為代表,在北伐被淮軍陸續收編的將吏文僚派。
然後才是來自嶺內、海外諸多學府,而以“畿內兩大”為代表的學院派,其中又以辛稼軒所任教過的講武東學在軍中獨樹一幟;
然後又有來自文教傳統濃厚的江寧——潤州一帶的移民填戶,因為文風鼎盛而識字率頗高,而在下層吏員當中當中逐漸脫穎而出,由此自成一個新興的群體,
相比之下,反倒是那些曆年國朝各方麵想辦法塞進來,或是籍著官麵渠道委派、提攜過來的官吏;真正能夠吃得了辛勞之苦,耐得住平淡簡陋的寂寞,依舊堅持下來或是就此改弦更張,而站穩腳跟成為淮鎮當中一員的,也隻是相當稀少的存在。
因此,經過這些年的演變下來,最終其中殘存下來還能夠發自心底,親近國朝的士人和生員,反而隻是其中的少數派中的少數派;在上述這些派係和山頭的錯綜複雜關係麵前,實在有些獨力難支。
另一方麵的緣故,則是營鑽羅氏的後宅路線也委實太過難以親近和攀附了。
雖然底下人通過各種方式嚐試了無數次,卻幾乎沒有走通過的可能性;偶然有所成功的地方,也因為太過刻意和行跡昭著很快被察覺,而導致當事人等被警告乃至隔離、或是變相的流轉發配到別處去。
一方麵,委實是那位宇文小主母手腕了得,而將後宅當中服侍的各色人等都看得緊緊的,平日裏就算是在女眷的圈子裏,也委實難有長期接觸和親近溝通的可乘之機;
另一方麵,則是那位羅大帥收在後宅裏的女人實在太過另類獨行。不是親友絕跡的孤家寡人就是從小自家養成的主兒,或者就是外地帶回來的女奴,這就意味著沒有多少裙帶關係和攀親借故的由頭,想要針對性的結交和討好之,都沒有可以借題發揮的地方。
但是,隨著公女嫁過來之後,這個水潑不進的局麵總算是可以被打破了;而這些私下裏一心忠於國朝心向大府的忠臣義士們,也總算是有了個明確的主心骨和奉納輸誠的對象了。
他和他背後的那些恩主們,也終於可以開始暗中發力和推波助瀾了;反正,他們不求能夠真正擾亂淮鎮的正常運轉,隻求能夠令其暫時無暇他顧就行了。
因此,這次在同鄉包養的粉頭家中所進行的私下小聚,也是對那兩個新調換來尚不夠熟悉的同僚和部屬,所進行一次拉攏和探查口風的試水;如果對方實在是不知趣的話,他也隻能私下動用部門內親近自己的人,將其排擠開來或是構陷以公務之失了。
而他手下有一名私下營造身份,而由他作保專門安插進來的幹辦,作為資深經驗的老吏務出身,也最是擅長這種營私苟且的事情了。
有時候,對付這種官場上的愣頭青,直接用凶殺人可不是什麽好辦法,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身邊形成一個隱隱疏遠和排擠的同盟,而借用體製的力量和名義來對付之才是正途。
然而,滿腹心思的他在自家正廳裏端坐了已經好一會,卻始終沒有見到自己的妻子出來問候,也沒有看見親近的奴婢過來端茶侍候,心中不由有些暗惱,隨即又變成背上冒出冷汗的心中一凜。
這時候廳外的簾子再度被掀了起來,一名拿著基本書冊的黑衣武吏慢慢度步了進來,
“餘官人,你的事情發了。。”
他微微冷笑的就像隻咧嘴豺狗,打量著餘黔道。
“還請於某走上一趟好了。。”
見到這一幕,餘黔已經心沉到底卻是馬上腦筋會轉過來,反正他始終沒有露出底子來,而是一直以公事上的名義進行交涉和接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