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烈日流火的秋老虎之下,時間很快進入了七月的尾聲。
數百裏外的宋州境內,隨著蹣跚而行的人潮,駐留在當地的淮東軍民,也迎來了第三批接送後方的戰俘。
與第一次和第二次隻有千餘人的試水不同,這次準備措施和經驗都豐富了不少;因此,這一批解送的俘虜已經足足達到八千人;
他們被用繩子綁手而按照十人穿成一串,成群結隊的魚邐在道路上,由一個防戍營和一個團的輔騎負責沿途看管,最終或者抵達宋州境內的第一個哨寨和檢疫營地時,至少還保留了八九成的規模。
而剩下的一成多,主要是體力不支倒在了路上或是半路發病猝死的緣故,還有少數是因為個別試圖逃跑的行為,而導致的一整隊被株連處死的結果。
但是無論如何,剩下的人總算是活著抵達了控製區域,並且與留守的駐軍成功匯合;這也讓帶隊的正將宋公明,不由重重的籲了一口氣,心裏一塊石頭初步落下了地。
而在他的視野之中,原本來時過路所見荒蕪凋寂的原野上,已經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道路兩邊的田畝土地上,到處是重新整修過的阡陌縱橫和泥土被翻出來的深耕痕跡,幹枯淤塞的溝渠裏也出現涓涓流水。
這不由讓他有些精神振奮起來,這顯然是遷移當地的建生軍和開拓團的傑作。
主要是為了配合淮東本陣全力出征的戰略需要,淮東鎮延邊的實際控製區和緩衝地帶,也隨著出征的大軍順水推舟式的向西麵擴張和延伸了不少。
自此,建生軍和防戍營組成的後續部隊,得以越過了邙煬山脈和五丈河下遊,順理成章將已經被清理一空的宋州、單州、定州,以及隸屬於河南道的毫州、曹州,位於漕渠和白溝以東的大半地區,都給一口氣占據了下來。
這樣從大地圖上看,等於是初步將昔日的淮北道大部,皆納入淮東鎮的管領治下了。而大大縮短了後方與前沿部隊之間的糧台輸送距離。
而從某種角度上說,這個擴張距離的邊沿,也是目前從徐州境內出發的淮東水運力量,可以直接抵達的最大上限,因此一旦有事的話,也有足夠應急處置的緩衝和餘地。
當然了,在現有階段下這種占據還隻是停留在,控製住十幾個道路和河流附近的主要城邑,以及渡口橋梁折衝望要的重點占領基礎上。
而對於當地的經營和拓殖,也是圍繞這些駐軍據點為中心,待到初見成效之後,再逐漸向周邊進行拓展,延伸相應的控製、影響力,來完成從點到線,線再到麵的政權組織和基層布局。
因此,最先被開發和恢複起來的,也是這些據點和城邑附近的山林田地;
主要以徐州、兗州、鄆州境內遷移過來的勞役營、開拓團和部分建生軍為基礎;再加上從當地山野叢林,鄔堡村寨裏進一步羅括出來,又被強製遷移到附近的隱匿人口。
而從前方送回來的這批俘虜,無疑也是相當不錯的精壯勞力的補充。
因此在初步完成檢疫之後,他們會被分散到各地的勞役營裏去;在當地駐屯軍民監管下,對這些落荒有年的熟地和新長起來的草木,進行清理和複耕,再從附近的山林中伐木取材,建造起一個個依托城牆的臨時居住區了。
雖然目前還不能提供產出和其他收益,但是第一批冬小麥的種子,卻是已經被播下去了,而田間地頭也長出了一些短生速長的瓜菜幼苗。
。。。。。。。。。。
王端臣隻覺得口中發苦眼中酸澀,原本精神銳碩的外形也一下子變得老態了許多,因為具體損失的統計已經慢慢匯聚起來;
在賬麵上尚存的二十餘萬大軍啊,這一場大水轉眼已經損失過半了,甚至還要更多的多,因為還有好些駐防的地方,尚沒有回複和反饋過來。
雖然已經接到消息而果斷采取措施,但在中路大軍本身層層轉遞的體製下,再加上那些將帥們的私心和立場,還是不免慢了一拍而帶來了各種慘痛的後果。
集結在城北而準備西進奪回澠池的四個軍序,已經可以確認就此覆滅了,此外,正在城北和洛水兩岸的部隊,也是躲避不及而聯通大部分重型裝備器械一起損失慘重。
雖然這並不算是帥司的全部力量,尚有幾個駐留在城牆上,而得以保全下來的不滿編軍序;以及前方後方整頓糧道的若幹路人馬,但在這場大水中損失掉的卻是各軍可以拿出來最有戰鬥力的部分;
更糟糕的是,因為各軍遠近不等的反映效率,雖然多多少少都撤除一些人原來,但是大部分的輜重卻是不可避免的留在營地裏,然後被大水給淹沒、衝走走了。
這就進一步加劇了中路帥司,在日常供應和後勤保障上的壓力和困境。雖然他已經鄢陵封鎖了消息和出處,但是如果後續處置不當的話,那這場前所未有的慘痛損失,將會繼續演變成,如同初次北伐那般全麵大潰敗式的巨大災難了。
這對於他的人生還是前途而言,同樣也是最可怕的後果和結局,不管是什麽理由,飽受壓力的監國,已經不可能再容忍和包庇一個,總在最後勝利麵前功虧一簣的敗軍之將了;
為了這場被寄以厚望的滅國之戰,無論是國朝還是他自己本身,都已經付出了太多的東西,實在無法接受那個失敗的後果和結局。
因此,隻要有挽回局麵的一線機會,他覺得自己已經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和不擇手段了。
這時候對岸終於重新取得了聯係,也得到了一個“好消息”,來自城北的淮東軍已經成功攻入了皇城大內了。
。。。。。。。
含嘉城裏的開倉活動還在有條不紊的繼續著。
如今倉城的布局,剛好被正對著東西南北四門的十字大街,給分成的四大片區。
其中除了西北片是負責日常署衙和駐守兵營所在,同時連通著北門以外的水路碼頭和轉運區之外;靠近皇城大內的東北片、東南片和背靠東夾城的西南片,都是橫列分布倉儲區。
其中數十個倉儲群落,是按照天幹地支之數來進行排列著;因此,通過搜檢西北片的署衙,發現了不少亂七八糟的散亂到處都是,與含嘉倉城有關的文牘書案,從十多年前的儲運記錄,到半個月前的調撥文書皆有。
顯然是被那些負責放火的北兵,給忽略和遺忘掉的部分,但對於我軍來說卻是如獲至寶一般的好處了。
有了這批文書和存檔,接下來來的開倉行動,就可以有所參照的按圖索驥,不再是兩眼一抹黑的瞎找了。
“發現糧食了。。”
聽到這個報告,我不由的鬆了一口氣。
雖然隻是一個叫辰丙十三的倉窖,初步估計大概有約五十五萬斤穀子,換成更大的計量單位也就是六千多石,但也算是一筆不大不小的補益了。特別是在眼下這種情況,糧食可比什麽金銀財寶更有用處的多。
然後在辰丙十六、十七、二十一號倉儲中,也不同程度的發現粗碾大米、脫殼麥子、大豆和赤豆等其他種類的糧食作物,雖然已經被取用走相當部分,但是剩下來的數量還是頗為可觀的。
而對於我的士兵來說,這也意味著終於不用啃硬梆梆的壓縮口糧,就著分量有限的罐頭湯,而可以喝上一碗熱乎乎的米粥,或是捏上幾個灑上海苔和魚鬆、蝦米的雜豆飯團了。
畢竟,雖然自從泰興年間以來,中原大抵已經推廣土豆和地瓜、玉米之類的種植物有數百年了;但是出於傳統飲食習慣的巨大慣性,栗米(小米)和稻麥,始終牢牢占據著廣大中原百姓首選主食的前列。
而那些舶來物的瓜菜豆薯,則通常被當作是卑微小民或是底層人家,用來救濟救災的種植作物,而始終不怎麽被主流和上層看得上眼。
因此,這種偏好和社會導向,也體現在了這些含嘉倉城的往來貯存記錄當中。光是栗米至少占據了糧食類的四分之一,然後才是稻米和麥子,最後是各種豆類,在南方大行其道的玉米土豆地瓜,僅僅占了很小的比例而已。
正所謂是“幹燥之地,粟可存9年,米5年,潮溫之地,粟存5年,米存3年。”(《新唐書·食貨誌》)。
看到這裏,我忽然記起一件後世的公案來,
解放後的考古界曾經在七十年代初,對含嘉倉城的一隻進行過考古,結果其中居然發現了一整窖的栗米,而且穀粒與穀糠分明;雖然其中半數都碳化了,但是其中一些穀子出土之後居然還能發芽,並且由此生長出稻穗來。
可見其倉儲手段的得力和有效,可比什麽德國下水道邊上的油紙包之類的神話給力多了。
數百裏外的宋州境內,隨著蹣跚而行的人潮,駐留在當地的淮東軍民,也迎來了第三批接送後方的戰俘。
與第一次和第二次隻有千餘人的試水不同,這次準備措施和經驗都豐富了不少;因此,這一批解送的俘虜已經足足達到八千人;
他們被用繩子綁手而按照十人穿成一串,成群結隊的魚邐在道路上,由一個防戍營和一個團的輔騎負責沿途看管,最終或者抵達宋州境內的第一個哨寨和檢疫營地時,至少還保留了八九成的規模。
而剩下的一成多,主要是體力不支倒在了路上或是半路發病猝死的緣故,還有少數是因為個別試圖逃跑的行為,而導致的一整隊被株連處死的結果。
但是無論如何,剩下的人總算是活著抵達了控製區域,並且與留守的駐軍成功匯合;這也讓帶隊的正將宋公明,不由重重的籲了一口氣,心裏一塊石頭初步落下了地。
而在他的視野之中,原本來時過路所見荒蕪凋寂的原野上,已經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道路兩邊的田畝土地上,到處是重新整修過的阡陌縱橫和泥土被翻出來的深耕痕跡,幹枯淤塞的溝渠裏也出現涓涓流水。
這不由讓他有些精神振奮起來,這顯然是遷移當地的建生軍和開拓團的傑作。
主要是為了配合淮東本陣全力出征的戰略需要,淮東鎮延邊的實際控製區和緩衝地帶,也隨著出征的大軍順水推舟式的向西麵擴張和延伸了不少。
自此,建生軍和防戍營組成的後續部隊,得以越過了邙煬山脈和五丈河下遊,順理成章將已經被清理一空的宋州、單州、定州,以及隸屬於河南道的毫州、曹州,位於漕渠和白溝以東的大半地區,都給一口氣占據了下來。
這樣從大地圖上看,等於是初步將昔日的淮北道大部,皆納入淮東鎮的管領治下了。而大大縮短了後方與前沿部隊之間的糧台輸送距離。
而從某種角度上說,這個擴張距離的邊沿,也是目前從徐州境內出發的淮東水運力量,可以直接抵達的最大上限,因此一旦有事的話,也有足夠應急處置的緩衝和餘地。
當然了,在現有階段下這種占據還隻是停留在,控製住十幾個道路和河流附近的主要城邑,以及渡口橋梁折衝望要的重點占領基礎上。
而對於當地的經營和拓殖,也是圍繞這些駐軍據點為中心,待到初見成效之後,再逐漸向周邊進行拓展,延伸相應的控製、影響力,來完成從點到線,線再到麵的政權組織和基層布局。
因此,最先被開發和恢複起來的,也是這些據點和城邑附近的山林田地;
主要以徐州、兗州、鄆州境內遷移過來的勞役營、開拓團和部分建生軍為基礎;再加上從當地山野叢林,鄔堡村寨裏進一步羅括出來,又被強製遷移到附近的隱匿人口。
而從前方送回來的這批俘虜,無疑也是相當不錯的精壯勞力的補充。
因此在初步完成檢疫之後,他們會被分散到各地的勞役營裏去;在當地駐屯軍民監管下,對這些落荒有年的熟地和新長起來的草木,進行清理和複耕,再從附近的山林中伐木取材,建造起一個個依托城牆的臨時居住區了。
雖然目前還不能提供產出和其他收益,但是第一批冬小麥的種子,卻是已經被播下去了,而田間地頭也長出了一些短生速長的瓜菜幼苗。
。。。。。。。。。。
王端臣隻覺得口中發苦眼中酸澀,原本精神銳碩的外形也一下子變得老態了許多,因為具體損失的統計已經慢慢匯聚起來;
在賬麵上尚存的二十餘萬大軍啊,這一場大水轉眼已經損失過半了,甚至還要更多的多,因為還有好些駐防的地方,尚沒有回複和反饋過來。
雖然已經接到消息而果斷采取措施,但在中路大軍本身層層轉遞的體製下,再加上那些將帥們的私心和立場,還是不免慢了一拍而帶來了各種慘痛的後果。
集結在城北而準備西進奪回澠池的四個軍序,已經可以確認就此覆滅了,此外,正在城北和洛水兩岸的部隊,也是躲避不及而聯通大部分重型裝備器械一起損失慘重。
雖然這並不算是帥司的全部力量,尚有幾個駐留在城牆上,而得以保全下來的不滿編軍序;以及前方後方整頓糧道的若幹路人馬,但在這場大水中損失掉的卻是各軍可以拿出來最有戰鬥力的部分;
更糟糕的是,因為各軍遠近不等的反映效率,雖然多多少少都撤除一些人原來,但是大部分的輜重卻是不可避免的留在營地裏,然後被大水給淹沒、衝走走了。
這就進一步加劇了中路帥司,在日常供應和後勤保障上的壓力和困境。雖然他已經鄢陵封鎖了消息和出處,但是如果後續處置不當的話,那這場前所未有的慘痛損失,將會繼續演變成,如同初次北伐那般全麵大潰敗式的巨大災難了。
這對於他的人生還是前途而言,同樣也是最可怕的後果和結局,不管是什麽理由,飽受壓力的監國,已經不可能再容忍和包庇一個,總在最後勝利麵前功虧一簣的敗軍之將了;
為了這場被寄以厚望的滅國之戰,無論是國朝還是他自己本身,都已經付出了太多的東西,實在無法接受那個失敗的後果和結局。
因此,隻要有挽回局麵的一線機會,他覺得自己已經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和不擇手段了。
這時候對岸終於重新取得了聯係,也得到了一個“好消息”,來自城北的淮東軍已經成功攻入了皇城大內了。
。。。。。。。
含嘉城裏的開倉活動還在有條不紊的繼續著。
如今倉城的布局,剛好被正對著東西南北四門的十字大街,給分成的四大片區。
其中除了西北片是負責日常署衙和駐守兵營所在,同時連通著北門以外的水路碼頭和轉運區之外;靠近皇城大內的東北片、東南片和背靠東夾城的西南片,都是橫列分布倉儲區。
其中數十個倉儲群落,是按照天幹地支之數來進行排列著;因此,通過搜檢西北片的署衙,發現了不少亂七八糟的散亂到處都是,與含嘉倉城有關的文牘書案,從十多年前的儲運記錄,到半個月前的調撥文書皆有。
顯然是被那些負責放火的北兵,給忽略和遺忘掉的部分,但對於我軍來說卻是如獲至寶一般的好處了。
有了這批文書和存檔,接下來來的開倉行動,就可以有所參照的按圖索驥,不再是兩眼一抹黑的瞎找了。
“發現糧食了。。”
聽到這個報告,我不由的鬆了一口氣。
雖然隻是一個叫辰丙十三的倉窖,初步估計大概有約五十五萬斤穀子,換成更大的計量單位也就是六千多石,但也算是一筆不大不小的補益了。特別是在眼下這種情況,糧食可比什麽金銀財寶更有用處的多。
然後在辰丙十六、十七、二十一號倉儲中,也不同程度的發現粗碾大米、脫殼麥子、大豆和赤豆等其他種類的糧食作物,雖然已經被取用走相當部分,但是剩下來的數量還是頗為可觀的。
而對於我的士兵來說,這也意味著終於不用啃硬梆梆的壓縮口糧,就著分量有限的罐頭湯,而可以喝上一碗熱乎乎的米粥,或是捏上幾個灑上海苔和魚鬆、蝦米的雜豆飯團了。
畢竟,雖然自從泰興年間以來,中原大抵已經推廣土豆和地瓜、玉米之類的種植物有數百年了;但是出於傳統飲食習慣的巨大慣性,栗米(小米)和稻麥,始終牢牢占據著廣大中原百姓首選主食的前列。
而那些舶來物的瓜菜豆薯,則通常被當作是卑微小民或是底層人家,用來救濟救災的種植作物,而始終不怎麽被主流和上層看得上眼。
因此,這種偏好和社會導向,也體現在了這些含嘉倉城的往來貯存記錄當中。光是栗米至少占據了糧食類的四分之一,然後才是稻米和麥子,最後是各種豆類,在南方大行其道的玉米土豆地瓜,僅僅占了很小的比例而已。
正所謂是“幹燥之地,粟可存9年,米5年,潮溫之地,粟存5年,米存3年。”(《新唐書·食貨誌》)。
看到這裏,我忽然記起一件後世的公案來,
解放後的考古界曾經在七十年代初,對含嘉倉城的一隻進行過考古,結果其中居然發現了一整窖的栗米,而且穀粒與穀糠分明;雖然其中半數都碳化了,但是其中一些穀子出土之後居然還能發芽,並且由此生長出稻穗來。
可見其倉儲手段的得力和有效,可比什麽德國下水道邊上的油紙包之類的神話給力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