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施佩爾的到來之時,陳炎龍還在思考另外一個那就是德軍最致命的弱點,就是油料不足。
根據後世曆史資料的記錄:戰前的最後一個和平年代----1938年,德國總共需要的石油是7500000噸;其中隻有約三分之一是由德國自己的石油精煉廠生產,另外5000000噸則從美國,委員內瑞拉和伊朗進口。
1939年9月戰爭爆發後其油料進口,就被英美盟軍從海上給封鎖了,進口的石油頓時縮減了一半;1940年全年運進德國的石油隻有2075000噸,另外的不足隻能夠依靠歐洲大陸來解決了。
例如從羅馬尼亞進口了大約1000000噸,從蘇聯進口了619600噸;但是蘇德戰爭爆發後;從蘇聯進口的渠道就從此被取消掉了,而且同時一直支持蘇聯的美國也是十分自然而然地,禁止進口石油給德國。
當然就算如此,德國依然還沒有馬上陷入絕境,蘇德戰爭前德國的石油儲備情況還是不錯的;通過征服歐洲國家繳獲了這些國家的大量石油儲備,特別是占領法國所獲得的收獲更加大,在法國德軍緊獲得的優質航空油料就有25萬噸。
同時,德國還壓製國內的民用燃料消耗,並且在歐洲進行閃電戰時;德國人的後勤補給都是通過火車和騾馬拉到前線的,這樣的作法也是節約油料的好方法。
不過就算如此在1940年德軍在西歐發動的閃擊戰裏麵也消耗掉了1200萬桶石油,當然這些石油緊緊隻是美國3天的石油產量而已。
但是對於德軍來說,就是十分肉痛的消耗了,而且最糟糕的事情則是意大利這個小夥伴,從參戰以來就一直節節敗退,而且還被英美盟軍也來了一個海上封鎖,為此如果德國要想繼續將戰爭打下去的話;那麽意大利這個拖油瓶肯定要從德國的石油儲備那裏,來分一杯羹的。
而戰爭打到了現在的1943年,德軍的儲備也消耗的七七八八了,而這個時候德國的石油最主要的來源地就是羅馬尼亞了。
德軍從羅馬尼亞進口的石油由1941年6月的15萬噸,增加到了8月份的40多萬噸。
但是和人們了解的不同的是羅馬尼亞雖然是德國的盟國,但是它並不是德國人的‘奶牛’,當出口的急劇增加威脅到國內的石油消費時,羅馬尼亞的石油出口也開始進行削減,從原來的40多萬噸,一直削減到20多萬噸;而且隨著德軍在1943年的戰事不斷的失利裏麵,羅馬尼亞更加是削減的厲害,直接隻提供10萬噸。
對於石油問題,雖然陳炎龍可以利用兌換係統,來進行兌換。
但是如果有更加多的獲得石油的辦法,他還是很喜歡的。
因為他現在手中的能量點,已經沒有半點了,而且就算是有的話;他還要兌換很多武器裝備,來增加德軍的實力的。
而且以他現在能夠收集到的那麽可憐的能量點,恐怕還沒有兌換出足夠的油料,就先被工業能力;以及資源能力強大的蘇美英盟國的消耗戰,給弄的飛機,和坦克都沒有油料使用了。
雖然利比亞,伊拉克這些地方有石油,但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而且那裏又不是德軍占領區,而且最重要的事情是現在德國正在麵臨東西兩線作戰,而且還是正在敗退之中,那就陳炎龍如何派遣部隊到那裏去弄石油。
就連丹麥,和挪威的石油,恐怕現在的陳炎龍也沒有辦法派遣部隊過去占領,和開采;至於已經被英美盟軍趕出場了的非洲,那就更加是沒有希望的了,隻能夠望洋興歎了。
不過好在傳聞後世德國領土內也有油田,而且據說全德國共有44個油田。
在後世rwe公司(即德國萊茵集團)就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的油田,能夠做到平均的日開采量為33000噸。
法國天然氣公司也已經著手在柏林以南選址開采,但實際上,德國北部的石油蘊藏是最豐富的。
例如:北部的下薩克森州每年的采油量為120萬噸,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州的年產量約為220萬噸。德國德國萊茵集團公司生產的幾乎三分之二的石油來自北德海岸淺灘。
萊茵集團的德裏克?默舍爾說:“德國產石油的大部分都來自德國最大的油田--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州的西海岸。這個油田就是我們公司經營的,我們的石油年產量在200萬噸左右。”
然而這個建於1980年、深達2000米的油井,不用多久就會被開采一空。
德裏克?默舍爾說:“我們預計,在現有的油田中還能再開采出3000到3500萬噸的石油。但是在這一油田的周邊地區可能還有一些小型石油蘊藏,蘊藏量在1400萬噸左右。在北海石油平台周圍,已經有5個新的勘察鑽井在運作。但是德國萊茵集團公司也積極地在陸地上尋找更多的油層。比如在下薩克森的吉弗恩以北大約150平方公裏的範圍,以及在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州普倫地區約400平方公裏的大範圍區域。”
而類似這樣的鑽探不僅很昂貴,而且前景未卜,在德國這樣的勘探成功率僅為40%。
僅僅鑽井可能就要耗費近3000萬歐元,此外德國萊茵集團還通常要為地震勘測耗費上千萬歐元的資金。
由於有了新的開采技術,人們也需要考慮對現有的石油儲備作重新估計。據估計,在德國還有至少5億6000萬噸的石油埋藏於地下,而目前為止都還因開采太過困難而無法利用。
萊茵集團的德裏克?默舍爾表示說:“在此我們還要強調,德國每生產一噸石油都可以減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並且還能提高德國石油供應的安全性;但這也隻是在有限的程度上,因為本土開采的石油僅能滿足德國石油需求的4%。
萊茵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為peterterium,監事會主席為曼弗雷德?施奈德也表示同意。
“看來我要解決石油問題的話,到時得要從兌換係統裏麵,兌換出新的開采石油的設備出來才行;而且我還要見一見這一家成立於1898年,總部位於德國北萊茵-威斯特**州埃森的萊茵集團公司才行;在後世2010年這家集團公司的收入就已經達到了507.2億歐元,營業收入為76.81億歐元,利潤為33.08億歐元;總資產為930.8億歐元,總股本為174.2億歐元,共有70860名員工。”
從思考石油短缺問題,一直思考到德國本土的石油開采的問題時,陳炎龍突然從自己的後世回憶裏麵;醒了過來,並且下定決心就使用德國本土的石油;來暫時解決石油短缺的問題,而獨自喃喃自語道。
而在這當兒,施佩爾也已經來到了柏林總理府了,並且經過警衛隊的通傳和陳炎龍的批準後;他就進入了總理府裏麵,而且不多久後,他就敲響了陳炎龍的房門。
根據後世曆史資料的記錄:戰前的最後一個和平年代----1938年,德國總共需要的石油是7500000噸;其中隻有約三分之一是由德國自己的石油精煉廠生產,另外5000000噸則從美國,委員內瑞拉和伊朗進口。
1939年9月戰爭爆發後其油料進口,就被英美盟軍從海上給封鎖了,進口的石油頓時縮減了一半;1940年全年運進德國的石油隻有2075000噸,另外的不足隻能夠依靠歐洲大陸來解決了。
例如從羅馬尼亞進口了大約1000000噸,從蘇聯進口了619600噸;但是蘇德戰爭爆發後;從蘇聯進口的渠道就從此被取消掉了,而且同時一直支持蘇聯的美國也是十分自然而然地,禁止進口石油給德國。
當然就算如此,德國依然還沒有馬上陷入絕境,蘇德戰爭前德國的石油儲備情況還是不錯的;通過征服歐洲國家繳獲了這些國家的大量石油儲備,特別是占領法國所獲得的收獲更加大,在法國德軍緊獲得的優質航空油料就有25萬噸。
同時,德國還壓製國內的民用燃料消耗,並且在歐洲進行閃電戰時;德國人的後勤補給都是通過火車和騾馬拉到前線的,這樣的作法也是節約油料的好方法。
不過就算如此在1940年德軍在西歐發動的閃擊戰裏麵也消耗掉了1200萬桶石油,當然這些石油緊緊隻是美國3天的石油產量而已。
但是對於德軍來說,就是十分肉痛的消耗了,而且最糟糕的事情則是意大利這個小夥伴,從參戰以來就一直節節敗退,而且還被英美盟軍也來了一個海上封鎖,為此如果德國要想繼續將戰爭打下去的話;那麽意大利這個拖油瓶肯定要從德國的石油儲備那裏,來分一杯羹的。
而戰爭打到了現在的1943年,德軍的儲備也消耗的七七八八了,而這個時候德國的石油最主要的來源地就是羅馬尼亞了。
德軍從羅馬尼亞進口的石油由1941年6月的15萬噸,增加到了8月份的40多萬噸。
但是和人們了解的不同的是羅馬尼亞雖然是德國的盟國,但是它並不是德國人的‘奶牛’,當出口的急劇增加威脅到國內的石油消費時,羅馬尼亞的石油出口也開始進行削減,從原來的40多萬噸,一直削減到20多萬噸;而且隨著德軍在1943年的戰事不斷的失利裏麵,羅馬尼亞更加是削減的厲害,直接隻提供10萬噸。
對於石油問題,雖然陳炎龍可以利用兌換係統,來進行兌換。
但是如果有更加多的獲得石油的辦法,他還是很喜歡的。
因為他現在手中的能量點,已經沒有半點了,而且就算是有的話;他還要兌換很多武器裝備,來增加德軍的實力的。
而且以他現在能夠收集到的那麽可憐的能量點,恐怕還沒有兌換出足夠的油料,就先被工業能力;以及資源能力強大的蘇美英盟國的消耗戰,給弄的飛機,和坦克都沒有油料使用了。
雖然利比亞,伊拉克這些地方有石油,但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而且那裏又不是德軍占領區,而且最重要的事情是現在德國正在麵臨東西兩線作戰,而且還是正在敗退之中,那就陳炎龍如何派遣部隊到那裏去弄石油。
就連丹麥,和挪威的石油,恐怕現在的陳炎龍也沒有辦法派遣部隊過去占領,和開采;至於已經被英美盟軍趕出場了的非洲,那就更加是沒有希望的了,隻能夠望洋興歎了。
不過好在傳聞後世德國領土內也有油田,而且據說全德國共有44個油田。
在後世rwe公司(即德國萊茵集團)就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的油田,能夠做到平均的日開采量為33000噸。
法國天然氣公司也已經著手在柏林以南選址開采,但實際上,德國北部的石油蘊藏是最豐富的。
例如:北部的下薩克森州每年的采油量為120萬噸,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州的年產量約為220萬噸。德國德國萊茵集團公司生產的幾乎三分之二的石油來自北德海岸淺灘。
萊茵集團的德裏克?默舍爾說:“德國產石油的大部分都來自德國最大的油田--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州的西海岸。這個油田就是我們公司經營的,我們的石油年產量在200萬噸左右。”
然而這個建於1980年、深達2000米的油井,不用多久就會被開采一空。
德裏克?默舍爾說:“我們預計,在現有的油田中還能再開采出3000到3500萬噸的石油。但是在這一油田的周邊地區可能還有一些小型石油蘊藏,蘊藏量在1400萬噸左右。在北海石油平台周圍,已經有5個新的勘察鑽井在運作。但是德國萊茵集團公司也積極地在陸地上尋找更多的油層。比如在下薩克森的吉弗恩以北大約150平方公裏的範圍,以及在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州普倫地區約400平方公裏的大範圍區域。”
而類似這樣的鑽探不僅很昂貴,而且前景未卜,在德國這樣的勘探成功率僅為40%。
僅僅鑽井可能就要耗費近3000萬歐元,此外德國萊茵集團還通常要為地震勘測耗費上千萬歐元的資金。
由於有了新的開采技術,人們也需要考慮對現有的石油儲備作重新估計。據估計,在德國還有至少5億6000萬噸的石油埋藏於地下,而目前為止都還因開采太過困難而無法利用。
萊茵集團的德裏克?默舍爾表示說:“在此我們還要強調,德國每生產一噸石油都可以減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並且還能提高德國石油供應的安全性;但這也隻是在有限的程度上,因為本土開采的石油僅能滿足德國石油需求的4%。
萊茵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為peterterium,監事會主席為曼弗雷德?施奈德也表示同意。
“看來我要解決石油問題的話,到時得要從兌換係統裏麵,兌換出新的開采石油的設備出來才行;而且我還要見一見這一家成立於1898年,總部位於德國北萊茵-威斯特**州埃森的萊茵集團公司才行;在後世2010年這家集團公司的收入就已經達到了507.2億歐元,營業收入為76.81億歐元,利潤為33.08億歐元;總資產為930.8億歐元,總股本為174.2億歐元,共有70860名員工。”
從思考石油短缺問題,一直思考到德國本土的石油開采的問題時,陳炎龍突然從自己的後世回憶裏麵;醒了過來,並且下定決心就使用德國本土的石油;來暫時解決石油短缺的問題,而獨自喃喃自語道。
而在這當兒,施佩爾也已經來到了柏林總理府了,並且經過警衛隊的通傳和陳炎龍的批準後;他就進入了總理府裏麵,而且不多久後,他就敲響了陳炎龍的房門。